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化学   40篇
力学   22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2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4 毫秒
21.
Qian-Qian Gong 《中国物理 B》2022,31(9):98103-098103
The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of ZnO were synthetically optimized by a self-designed simultaneous etching and W-doping hydrothermal method utilizing as-prepared ZnO nanorod (NR) array films as the template. Benefiting from the etching and regrowth process and the different structural stabilities of the various faces of ZnO NRs, the uniquely etched and W-doped ZnO (EWZ) nanotube (NT) array films with larger surface area, more active sites and better energy band structure were used to improve the photoelectrochemical (PEC) performance and the loading quality of CdS quantum dots (QDs). On the basis of their better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the CdS QDs were uniformly loaded on EWZ NT array film with a good coverage ratio and interface connection; this effectively improved the light-harvesting ability, charge transportation and separation as well as charge injection efficiency during the PEC reaction. Therefore, all the CdS QD-sensitized EWZ NT array films exhibited significantly enhanced PEC performance. The CdS/EWZ-7 composite films exhibited the optimal photocurrent density with a value of 12 mA· cm-2, 2.5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ventional CdS/ZnO-7 composite films under the same sensitization times with CdS QDs. The corresponding etching and optimizing mechanisms we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2.
甲烷-空气最小点火能量预测理论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最小点火能是可燃气体危险性辨识的重要参数之一。为从理论上得到混合气体的最小点火能,建立了可燃气体火花点火的物理模型,给出了通过数值模拟得到的可燃气体最小点火能量的预测方法,采用该方法得到了甲烷-空气混合气火花点火的临界温度及最小点火能量。结果表明:甲烷-空气混合气的最小点火能量与浓度呈U型关系,浓度为8.5%的预混气的最小点火能量计算值为0.39 mJ,与实验值0.4 mJ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3.
周政  张奇 《光谱实验室》2006,23(2):212-215
利用两种不同的有机溶剂乙醇和异丙醇以及三种添加剂葡萄糖、聚乙烯吡咯烷酮、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通过非溶剂法转晶制得不同形态的布洛芬晶体,使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差热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粉晶衍射(XRPD)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利用表征结果研究了结晶体系极性和氢键对晶体生长的影响,发现溶剂和添加剂通过不同的作用方式影响晶体的生长规律.  相似文献   
24.
表面氧浓度对负载型金属催化剂活化甲烷反应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脉冲-质谱在线分析技术考察了无气相氧条件下负载型金属催化剂上脉冲CH4的反应结果表明,对于Rh/SiO2催化剂,不管是氧化态还是还原态,除第1次脉冲生成较多的CO2外,从第2次脉冲开始,只有CO生成;对于Ru/SiO2催化剂,无论是氧化态还是还原态,每次脉冲均有一定量的CO2生成.这可能是由于Rh和Ru两种金属对氧的亲合力不同所致.甲烷在负载型催化剂表面的活化以及产物的选择性主要受催化剂表面活性氧物种覆盖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
为进一步研究影响粉尘爆炸特性参数的因素,在5L柱形密闭爆炸容器中,以食用玉米淀粉为试样,利用高压放电火花点火,并通过压力采集系统记录容器内压力的变化,研究了不同吹粉压力下,点火延迟时间对粉尘爆炸压力参数的影响,并对实验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点火延迟时间对粉尘爆炸压力和压力上升速率影响显著;吹粉压力存在一个临界值,当吹粉压力大于临界值时,存在一个最佳点火延迟时间,使得爆炸压力峰值和压力上升速率峰值最大,且随着吹粉压力的增大,粉尘爆炸的最佳点火延迟时间缩短;当吹粉压力小于临界值时,点火延迟时间越长,粉尘爆炸压力越小。  相似文献   
26.
取土壤样品0.25 g,以10 mL体积比3∶1∶4的盐酸-硝酸-水混合液为消解液,于120℃石墨消解3 h,每30 min摇晃1次,冷却后,用水定容至25 mL。以2 g·L^(-1)氢氧化钾-0.2 g·L^(-1)硼氢化钾混合液为汞的还原剂,5 g·L^(-1)氢氧化钾-20 g·L^(-1)硼氢化钾混合液为硒、砷、锑的还原剂,以5%(体积分数)盐酸溶液为载流,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其中汞、砷、硒和锑的含量。结果表明,汞、砷、硒和锑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对应的原子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143s)分别为0.0005,0.008,0.002,0.007 mg·kg^(-1),低于HJ 680-2013中的检出限。分析不同类型的土壤标准样品,测定值均在认定值的不确定度范围内,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15%。按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4.0%~103%。  相似文献   
27.
一次引爆燃料空气炸药及其爆炸效应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讨论了一次引爆燃料空气炸药分散爆轰原理,通过一次引爆燃料空气炸药爆炸空气冲击波、地震波、宏观目标毁伤及高速运动分析系统实验观测,分析了一次引爆燃料空气炸药组分在分散爆轰过程中的作用。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液体炸药组分比例应大于某一临界值,这一临界值必须保证液体炸药组分在一次引爆燃料空气炸药混合燃料细观结构内形成通路。一次引爆燃料空气炸药的液体有机燃料组分超过临界比例在分散爆轰中不可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8.
为了寻找高效、广谱的杀虫、杀菌剂,以去糖基或部分去糖基的多杀菌素为母体进行结构修饰,合成了8种大环内酯酰化衍生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MS表征.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这类化合物对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半翅目及线虫等害虫有较好的杀灭活性,其中化合物3e在100 mg/L浓度下对桃蚜的24 h杀灭率达到100%,化合物3f和3h在上药量为200μg时对假单胞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9.
控制断裂能量与爆破效果的分形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奇  杨永琦 《爆炸与冲击》1996,16(3):278-282
定向断裂爆破与普通光爆、预裂相比,爆破效果明显提高,爆破能量利用更为合理。文中根据爆破断裂的分形研究,阐述了控制断裂爆破改进周边成形质量,提高爆炸能量利用率的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30.
以6-(1-萘氧基甲酰胺基)己酸(CNH)偶联牛血清白蛋白(BSA)作为免疫原(CNH-BSA)制备高特异性抗体,分别以CNH、4-(1-萘氧基甲酰胺基)丁酸(CNB)、3-(1-萘氧基甲酰胺基)丙酸(CNA)偶联卵清蛋白(OVA)得到包被抗原(CNH-OVA,CNB-OVA,CNA-OVA),以上述抗体及包被原作为核心材料,研究了同源包被与异源包被模式及ELISA各影响因素对检测灵敏度的影响,建立了甲萘威异源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法,并考察了此方法对测定大米及土壤中甲萘威残留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以CNA-OVA异源包被的间接竞争ELISA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IC50为(10.51±0.11)μg·L-1,该方法的检测范围为2.07~47.30μg·L-1(以IC20~IC80为标准)。以0.5,1.0,2.0,4.0 mg·kg-1作为加标浓度,甲萘威在大米中的加标回收率为92.3%~111.6%,土壤中的加标回收率为85.3%~103.2%,相对标准偏差均在10%以内。与HPLC法的比对验证结果表明,ELISA和HPLC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