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6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184篇
化学   295篇
晶体学   17篇
力学   37篇
综合类   13篇
数学   173篇
物理学   27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985年,Sostak[8]由逻辑的观点出发定义了一种基于Lukasiew icz蕴涵算子的Sm ooth紧,基于同样的思想A.H aydar E s[12]又定义了另外几种Sm ooth(fuzzy)紧并讨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王国俊教授[10]提出了一种比Lukasiew icz算子具有更好性质的R0-算子,基于R0-算子我们定义了一种模糊蕴涵,通过这种模糊蕴涵定义几种Sm ooth紧并讨论了它们的一些性质。  相似文献   
12.
微通道板增益疲劳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通道板的增益疲劳是微通道板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微通道板的表面结构模型,同通道板活性表面上碱金属的逸出和碳的增加是导致微通道板的增益疲劳的主要原因,另外,探讨碱金属逸出的机理和碳污染的来源,介绍延长微通道板工作寿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ZSM-5沸石催化二甲苯异构化是对位异构体高选择性的新工艺,副反应显著减少.这一新工艺在美国、西欧已分别占二甲苯异构化生产总容量的~90%和~60%.它是以分离C_8芳烃异构化平衡产物中的对位异构体,从而将富含邻和间位异构体混合物进行  相似文献   
14.
金属的催化活性不仅取决于该金属的价态分布,电子结构,而且强烈地依赖于金属的分散性。载Ni沸石体系,由于金属离子的难还原性和还原金属粒子的流动性,在制备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引起粒子的迁移,聚集,并形成大晶粒,甚至导致金属的双分散系。迄今为止,关于金属粒子的聚集或大晶粒的形成尚无一致看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镧系离子(Ln3+)配合物近红外发光机理及特点,同时就其研究进展及应用情况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钙钛矿型LaSrCoCu_xO_3催化剂对CO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及其表面氧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x=0.4的催化剂对CO氧化具有最高催化活性,常压及本实验条件下CO完全氧化的最低温度为168℃;催化剂均为氧缺陷化合物,吸附于表面晶格氧缺陷上的吸附氧是CO氧化反应的活性氧物种;并发现催化剂中存在有非常价态的C04 ,认为CO氧化反应是通过吸附氧调变Co3 和Co4 价态而进行.  相似文献   
17.
考察了中性分子电对H_2Q/Q在13X型分子筛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发现H_2Q/Q电对在修饰电极上电响应迅速,为双电子可逆反应,不受溶液温度及电极与溶液相对运动的影响,而与溶液的pH值有关。当pH≤2.0时,修饰电极对H_2Q/Q电对的氧化/还原有明显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A copper(Ⅱ) complex 1 of a novel macrocyclic polyamine ligand with hydroxylethyl pendant groups, 4,11-bis(hydroxylethyl)-5,7,7,12,14,14-hexamethyl-1,4,8,11-tetraazacyclotetradecane (L)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Rate enhancement for hydrolysis of p-nitrophenyl picolinate (PNPP) catalyzed by 1 was studied kinetically under Brij35 micellar condition. For comparision,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corresponding copper(Ⅱ) complex 2 of non-substituted macrocyclic polyamine ligand, 5,7,7,12,14,14-hexamethyl-1,4,8,11-tetraaza-cyclotetradecane (L') toward the hydrolysis of PNPP was also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acrocyclic polyamine copper(Ⅱ) complex 1 effectively catalyzed the hydrolysis of PNPP, and the pendant ligand hydroxyl group or deprotonated pendant ligand hydroxyl group can act as catalytically active species in the reaction. A ternary Complex kinetic model involving metal ion, ligand and substrate has been proposed, and the results confirmed the reasonability of such kinetic model.  相似文献   
19.
缓冲溶液pH计算公式的推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酸碱缓冲溶液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 ,因此酸碱缓冲溶液 pH的计算是分析化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目前 ,高师院校的分析化学多采用华中师范大学等校编的《分析化学》(第 2版 ) ,笔者在几年的教学中 ,发现该教材在缓冲溶液 pH计算的公式推导中存在疏漏。为此 ,在比较其他教材中该章节的内容后 ,从酸碱平衡最本质的内容PBE出发 ,提出一种新的缓冲溶液pH计算公式推导方法。1 华中师范大学版教材中的问题[1]  以一元弱酸及其共轭碱体系进行讨论 ,设弱酸HA浓度为ca,共轭碱NaA浓度为cb。将HA A-体系以H2 O作媒…  相似文献   
20.
ZnO纳米线的电化学制备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High-quality ZnO nanowir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at relatively low temperature via one-step electrochemical anodization technique. In this method, Zn sheet acted as the anode and Pb sheet served as the counter electrode, and the complex solution of HF-C2H5OH-H2O was used as electrolyte. ZnO nanowir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FE-SEM),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and Selected Area Electron Diffraction (SAED) and X-ray Diffraction (XR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anowires were wurtzite crystalline ZnO, and the ZnO nanowires with the diameters of 70 nm and 30~40 nm were obtained by adjusting preparation condition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