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22篇
化学   113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22篇
综合类   29篇
数学   19篇
物理学   1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利用2~8 MeV的Naq+、Clq+(q=2,3,4,5)轰击氦原子,对碰撞的直接多重电离过程进行研究.实验采用反冲离子-散射离子飞行时间符合技术,通过反冲离子飞行时间谱区分不同价态反冲离子;利用静电偏转和位置灵敏探测技术区分不同电荷态散射离子;结合CAMAC-PC多参数获取系统得到一定价态散射离子所对应的反冲离子电荷态分布谱;经分析该谱得到直接多重电离截面与直接单电离截面之比R21.讨论了R21随入射离子速度和电荷态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12.
蒿甲醚在模拟体内酸碱环境中的代谢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有根  余伯阳 《色谱》2002,20(1):37-39
 利用高效液相法对蒿甲醚进行了模拟体内酸碱环境的代谢动力学研究 ,测定了蒿甲醚及其代谢产物双氢青蒿素、蒿甲醚呋喃酯的代谢曲线。结果表明 ,蒿甲醚在模拟体内肠道和血液的弱碱性环境条件下半衰期为2 87 2min(计算值 ) ;在模拟体内胃液的酸性环境条件下半衰期为 74 6min ;在两种条件下的主要代谢产物均为双氢青蒿素和蒿甲醚呋喃酯。该方法克服了以往文献所报道方法的一些缺点 ,不仅简化了样品制备方法 ,也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白血病骨髓移植病人全血微量元素铜的变化及其意义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了正常对照组与白血病骨髓移植患者预处理前及移植后骨髓空虚期全血微量元素铜的含量。结果表明 ,正常对照组全血铜浓度与白血病骨髓移植患者预处理前全血铜浓度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而与骨髓空虚期全血铜浓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说明白血病缓解后血铜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 ,而白血病骨髓移植患者预处理后骨髓空虚期全血铜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 ,说明预处理影响微量元素铜的代谢 ,本文就其影响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Madaline网络用于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铜钴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Cu,Co,Ni显色体系,应用Madline神经网络原理,对于吸收光谱严重重叠的三组分金属配合物体系同时进行含量测定,Cu^2 ,Co^2 ,Ni^2 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4%,101%,102%,实验表明,该法具有训练速度快,预测结果准确度良好等特点,有望成为多组分分析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Cp2 TiCl2 具有很好的抗癌活性 ,已成为第三代抗癌药物[1 - 3] 。为了寻求活性更高的抗癌药物 ,探索抗癌机理 ,我们用 (MeCp) 2 TiCl2 、水杨酸或其衍生物 ,按水相法合成了甲茂钛的水杨酸类配合物。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其中 :Ⅰ为pH <4 ,X =H ,Y =H的产物 ;Ⅱ为pH <4 ,X =H ,Y =NO2 的产物 ;Ⅲ为pH >6 ,X =NO2 ,Y =NO2 ,Z =O的产物 ;Ⅳ为pH >6 ,X =H ,Y =H ,Z =S的产物。 (Ⅰ~Ⅳ为新化合物 )1 实验部分1 .1 仪器与试剂水杨酸、TiCl4,AR ;5 -硝基水杨酸、3,5 -二硝基水杨酸、5 -磺基…  相似文献   
16.
1,4-二乙氧基苯的相转移催化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孔型交联聚苯乙烯为载体研究制得新型季Lin盐型相转移催化剂Y98B,并将其于1,4-二乙氧基苯的催化合成反应,进行了产品的红外光谱分析和熔点测定,探讨了催化剂用量、对苯二酚与溴乙烷物的质量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动力学条件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确定了在反应温度为70℃,mol对苯二酚:mol溴乙烷=1:3.5,反应时间4h,催化剂用量3.0g的条件下产品收率可达84.3%。  相似文献   
17.
在“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课程教学中,很有必要向学生介绍高分子科学近十几年来的发展,尤其是在高分子凝聚态基本物理问题上的研究成果以及相关的新概念、新知识,特别是我国学者的贡献。本文较为详细地讨论了近年来作者在教学中介绍的几个新概念,如:动态接触浓度、单链凝聚态、凝聚缠结等。  相似文献   
18.
低分子量聚乙烯双单体非均相共接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非均相体系中采用甲苯-水共沸条件下由自由基引发剂引发,低分子量的聚乙烯与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双单体共接枝反应,从而对非极性聚乙烯进行化学改性,探索一条新型聚乙烯接枝改性的途径,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物料比、引发剂用量等诸多因素对接枝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课程中讲透高聚物的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高分子链的柔性、聚合物独有的熵弹性、显著的粘弹性、特有的描述链段运动的WLF方程,可能实现的大尺寸取向和小尺寸解取向、银纹、单链凝聚态、折叠链片晶和伸直链晶体、分子量的多分散性、高分子溶液特性和高聚物熔体的弹性行为等的讨论,希望能突出“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课程中高聚物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生物质(硬木)热解过程中颗粒内部的二次反应,对流化床环境下单颗粒生物质热解模型进行了求解。计算针对典型大颗粒和典型小颗粒在流化床反应器反应条件下的热解过程,对不同大小颗粒内部各种产物的生成、消耗、积累以及逃逸行为进行了定量描述。计算结果表明:对于直径为2mm的小颗粒,颗粒内二次裂解的份额可以忽略,但是对于直径10mm的大颗粒,热争过程中有超过20%的一次焦油参加了颗粒内部二次反应,颗粒内二次裂解显著地改变了热解产物分布,改变了热解产物的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