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6篇
  免费   206篇
  国内免费   434篇
化学   824篇
晶体学   37篇
力学   107篇
综合类   33篇
数学   212篇
物理学   6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Ionic liquids are a new kind of room-temperature molten organic salts. It can be used as solvents in the organic/polymeric syntheses, and some of them are called "green" solvents because of its recyclability1. Ionic liquids possess the superior properties, such as thermal stability up to 200(C, involatility and re-designability(for both cation and anion). The ionic liquid employed in this work is [bmim] [PF6]- ( butylmethylimidazolium hexafluorophosphate ) which is immiscible with water and h…  相似文献   
12.
Na-丙氨酸二肽络合离子结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龙光  樊建芬  杨春红 《化学学报》2007,65(17):1751-1756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在6-311++G**基组水平下研究了Na与丙氨酸二肽(AD)分子结合形成的6种Na-AD 络合离子, 其中包括2种双齿结构和4种单齿结构. 考察了6种Na-AD络合离子的相对稳定性, 分析了丙氨酸二肽分子与Na作用过程中分子骨架Ramachandran角fΨ以及分子内氢键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A novel 3D metal-organic coordination polymer Pb(1,4-napdc)(DMF) (1,4-napdc=naphthalene-1,4-dicarboxylate) was synthesized at room temperature using slow vapor diffusion method to grow single crystal that has been analyzed by X-ray diffraction. The crystal belongs to orthorhombic with space group P212121. The unit cell parameters are as fellows: a=0.701 3(2) nm, b=1.407 6(3) nm, c=1.521 5(4) nm, V=1.501 8(6) nm3 and Z=4. In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Pb(1,4-napdc)(DMF), the square grids constructed with paddle-wheel units of Pb(Ⅱ) and 1,4-napdc links stack over each other to generate infinite 3D network, which has square apertures (1.158×1.158 nm2) along the crystallographic a-axis.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compound was investigat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CCDC: 293617.  相似文献   
14.
在现有方法基础上对沉积物中磺胺类、喹诺酮类、大环内脂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提取、富集、净化以及仪器分析方法进行了优化。以EDTA-Mcllvaine缓冲溶液与乙腈(V:V,1:1)混合液作为提取液,利用超声波细胞破碎仪进行超声提取,串联强阴离子交换柱(SAX)和HLB固相萃取柱进行固相萃取(SPE),通过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沉积物中抗生素的含量。抗生素基质加标回收率在56.4%~110%,相对标准偏差为1.1%~24.3%,方法检出限0.0055~0.716 ng/g。本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沉积物中抗生素的提取效率,并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中。  相似文献   
15.
乙酰化淀粉的塑化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乙酰化改性淀粉为基体,甘油为增塑剂,利用哈克旋转流变仪密炼制备热塑性乙酰化淀粉.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热塑性乙酰化淀粉的甘油/乙酰化淀粉配比应大于30/100(W/W),且随甘油含量增加,热塑性乙酰化淀粉的脆性降低.动态机械热分析(DMTA)显示热塑性乙酰化淀粉包含富甘油和富淀粉两相,乙酰化淀粉和甘油为部分互溶.流变学分析显示淀粉分子间作用力非常强,表现为类固态行为.同时本文对材料的热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联吡啶铁/H2O2体系在可见光下降解芥子气模拟剂2-CEE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联吡啶铁/H2O2体系在可见光照射条件下(λ>450nm)降解芥子气模拟剂2-氯乙基乙基硫醚(2-CEES).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下的降解效果,通过EPR分析确定了反应过程中产生的高活性物种,利用GC-MS和NMR等方法分析了反应的产物,跟踪了反应过程中TOC的变化,并根据结果对2-CEES光催化降解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七(2,3-二-O-乙酰基-6-O-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β-环糊精,并采用静态法成功地将其涂渍到弹性石英毛细管柱上。研究了其气相色谱分离性能,发现此固定相涂渍性好,柱效较高,热稳定性好,对卤代芳烃异构体以及难分离的二取代苯的位置异构体具有良好的分离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微波促进无溶剂条件下, 由N-甲基-2-甲基吡啶碘盐与取代芳香醛在哌啶作用下合成了一系列2-取代的吡啶半菁染料, 产物结构由元素分析, 1H NMR, MS, IR, UV得到确认. 该方法操作简便, 收率高. 在此基础上, 对N-甲 基-2-(p-N,N-二甲氨基-苯乙烯基)吡啶半菁染料的光谱性质进行了理论计算.  相似文献   
19.
以AOT为保护剂,采用反胶束法合成CdS纳米粒子。利用水洗法洗去保护剂AOT,通过加入不同量的无水乙醇调节分散介质的极性,改变CdS纳米粒子在分散介质中的"溶解度",从而实现不同尺寸粒子的分离。采用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荧光光谱法对其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20.
氯铝酸室温离子液体介质中正碳十二烯选择环化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乔焜  邓友全 《催化学报》2002,23(2):165-167
 在氯化1-丙基-3-甲基咪唑(PMImCl)、氯化1-丁基-3-甲\r\n基咪唑(BMImCl)、氯化1-丁基吡啶(BPCl)和溴化1-乙基吡啶(E\r\nPBr)季铵盐与AlCl3构成的室温离子液体介质中,首次发现正十二碳烯\r\n(简称十二烯)可以高选择性地发生环化反应生成环十二烷.依次在反\r\n应管中加入氯铝酸室温离子液体、乙醇和十二烯,其中AlCl3的量为0.\r\n01mol,AlCl3与季铵盐的摩尔比为2,乙醇为10ml,十二烯为2ml(9.\r\n3mmol).当反应体系中不添加乙醇时,十二烯转化率和环十二烷选择\r\n性仅分别为4.2%和73.1%.这是由于十二烯和氯铝酸离子液体形成\r\n两相体系而不易充分接触,故十二烯转化率和环十二烷选择性较低.当\r\n反应体系中加入乙醇时,十二烯和氯铝酸离子液体体系变为单相,使得\r\n十二烯和氯铝酸离子液体可以充分接触,十二烯转化率和环十二烷选择\r\n性可分别达到12.4%和82.9%.压力对提高十二烯转化率和环十二烷\r\n选择性有很大的影响.p(N2)=3.0~6.0MPa下反应12h,十二烯转\r\n化率和环十二烷选择性可分别达到27.2%和93.8%.反应结束后加热\r\n除去乙醇,产物自动与离子液体分层,便于分离,且离子液体介质可重\r\n复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