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化学   26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6篇
物理学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 毫秒
31.
为了提高石墨相氮化碳的光催化性能,在合成磷掺杂氮化碳和Mxene量子点的基础上,构建具有0D-2D复合结构的Mxene/P-C3N4复合光催化剂。采用XRD、IR、TEM、AFM、BET、XPS、吸收光谱等技术对Mxene/P-C3N4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并详细评估了它们在可见光下光催化降解污水的性能,包括降解有机染料茜素红、降解抗生素盐酸四环素和还原重金属离子Cr(VI)。结果表明,磷的掺杂可以拓宽氮化碳的光吸收范围、降低其禁带宽度;Mxene量子点的负载不仅可以增加比表面积,还能有效抑制光生载流子的复合,促进光生载流子在界面处的分离和传输。磷和Mxene量子点的协同作用可以显著增强氮化碳的光催化性能。当磷的掺杂量为2%、Mxene量子点的负载量为5%时,得到的M5/PCN复合光催化剂表现出最好的光催化性能,60 min将初始浓度20 mg/L的茜素红降解94%,表观一级反应速率常数为0.0475 min-1,分别是C3N4和P-C<...  相似文献   
32.
介绍了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项目的开展情况,从培养目标、实施探索和实施成效三个方面对近年来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拔尖学生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总结,为今后"拔尖计划"的实施和改进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3.
陈晓  贾华宇  郭燕 《应用光学》2015,36(1):134-139
为了更有效地控制和调节激光器的温度与功率,设计了一种基于STC11F08XE单片机控制的具有温控和功率控制功能的激光发生器驱动电路。通过使用ADN8830芯片的温度控制功能和ADN2830芯片的功率控制功能实现激光器的温度控制,同时能够手动改变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温度控制模块能够稳定控制激光器温度,使目标温度误差低于0.01 ℃,波长可以在1 535.17 nm~1 563.24 nm之间变动。功率控制模块可实现手动控制,激光器功率在0~10 dBm间变化,误差在0~0.05 mW之间。  相似文献   
34.
在以前的研究工作中[1]我们已经证明芳胺可以有效地光敏化多氯甲烷对双环[2,2,1]-2,5-庚二烯的加成反应。该反应具有百分之百的区域选择性,在我们所选择的实验体系中只得到了3.5-加成物,而没有2.3-加成物。这一结果不同于典型的热诱导自由基加成反应[2]。  相似文献   
35.
同学们都知道,判断奇偶性首先要看函数的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不对称则是非奇非偶函数,对称后根据f(-x)=f(x)是偶函数,f(-x)=-f(x)是奇函数,否则也是非奇非偶函数,貌似简单,碰到问题我们还是要小心,下面我们看几个例子.  相似文献   
36.
侧链无活性位点的β-二亚胺配体具有对低价金属中心良好的电子稳定效应和侧基保护作用。金属K能够还原β-二亚胺二氯合镓(Ⅲ)化合物PhC (PhCN-Dip)2GaCl22,Dip=2,6-iPr2C6H3),以较高产率得到新一例β-二亚胺稳定的分子态Ga(Ⅰ)卡宾单体PhC (PhCN-Dip)2Ga:(3)。化合物23的结构与组成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与NMR进行表征。单体镓卡宾3中心Ga(Ⅰ)离子处于平面六元氮杂环的一个顶角,具有弯曲二配位的几何构型。理论计算结果显示,3的HOMO能级较低,被Ga的孤对电子占据,LUMO+1对应Ga的空p轨道,但是能级比HOMO要高601.0 kJ·mol-1,这表明3是一个与氮杂环碳卡宾同构的镓卡宾分子,且Ga(Ⅰ)离子的孤对电子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37.
本文首次报道用亲和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由B淋巴瘤M12.4.1的培养上清中分离到一种新的造血调控因子——增殖放大因子(PAF)。PAF在SDSPAGE电泳上呈现分子量为31000 D的单一谱带,比活性较M12.4.1培养上清提高了20000倍,为B淋巴细胞的造血调控作用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相似文献   
38.
(NH_4)_2WS_4,CuCl 和 NH_2OH·HCl 在吡啶溶液中反应可得到红色晶体 WCu_4S_4Cl_2(NC_5H_5)_6.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为 C_(2h)~6-C2/c.晶胞参数为:a=14.883(9),b=12.580(6),c=20.318(9)(?);β=100.50(4)°;Z=4.结构用重原子法解出,经最小二乘法修正,偏离因子R=0.069.分子具有 C_2点群对称性,中心 W 原子以平面四方形形式和四个 Cu 原子结合.W—Cu间平均距离为2.673(?).该化合物为钨铜的混合金属原子簇化合物.  相似文献   
39.
<正> 具有光致变色现象的席夫碱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为人们所感兴趣。一般认为,水杨醛上的邻羟基是这类席夫碱发生光致变色的必要条件。光致变色的过程就是邻羟基的质子转移到亚氨基的氮原子上,随后发生分子内的几何异构,但对此机理仍存在争执。本文主要报道一些席夫碱的电子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以及溶剂对电子吸收光谱的影响。  相似文献   
40.
双席夫碱的合成与光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2-羟基苯甲醛或2-羟基-1-萘甲醛和二胺类化合物合成了一系列双席夫碱, 其中包括七个新化合物; N,N-二水杨醛缩-1,4-丁二胺, N,N-二水杨醛缩二(4-氨基苯基)甲烷, N,N-二水杨醛缩-1,5-萘二胺, N,N-二(2-羟基-1-萘甲醛)缩-1,4-丁二胺, N,N-二(2羟基-1-萘甲醛)缩-1.3-苯二胺, N,N-二(2-羟基-1-萘甲醛)缩-1.4-苯二胺和N,N-二(-羟基-1-萘甲醛)缩-二(4-氨基苯基)甲烷。测定了它们的紫外和红外光谱, 讨论了分子结构与光谱特性之间的关系。极性溶剂, 尤其是质子溶剂,有利于醌式结构的存在, 由2-羟基-1-萘甲醛和二胺形成的双席夫碱在醇醌互变异构中的醌式结构比相应的由2-羟基苯甲醛所形成的双席夫碱要多, 这与分子中羟基的酸性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