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229篇
化学   369篇
晶体学   10篇
力学   67篇
综合类   36篇
数学   140篇
物理学   34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0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6篇
  1965年   15篇
  1963年   11篇
  1962年   7篇
  1961年   8篇
  1960年   8篇
  1959年   12篇
  1957年   9篇
  1956年   12篇
  1955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传统的白光干涉法、光学频谱扫描干涉法、低相干度断层扫描法以及其他三维形状计测法均采用宽带光学频谱光源实现绝对高度的测量,因此当测量对象存在不均匀的折射率分布或者光学吸收特性时,以上方法将不能给出准确的测量结果.针对传统绝对干涉法的这些制约,本研究通过干涉现象中时空参数的类比,提出了宽带空间频谱单色光源的概念,并通过改变光源的空间频谱构造验证了无分散三维绝对形状测定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2.
赵星  梅博  毕津顺  郑中山  高林春  曾传滨  罗家俊  于芳  韩郑生 《物理学报》2015,64(13):136102-136102
利用脉冲激光入射技术研究100级0.18 μm部分耗尽绝缘体上硅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反相器链的单粒子瞬态效应, 分析了激光入射器件类型及入射位置对单粒子瞬态脉冲传输特性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单粒子瞬态脉冲在反相器链中的传输与激光入射位置有关, 当激光入射第100级到第2级的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 得到的脉冲宽度从287.4 ps增加到427.5 ps; 当激光入射第99级到第1级的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 得到的脉冲宽度从150.5 ps增加到295.9 ps. 激光入射点靠近输出则得到的瞬态波形窄; 靠近输入则得到的瞬态波形较宽, 单粒子瞬态脉冲随着反相器链的传输而展宽. 入射器件的类型对单粒子瞬态脉冲展宽无影响. 通过理论分析得到, 部分耗尽绝缘体上硅器件浮体效应导致的阈值电压迟滞是反相器链单粒子瞬态脉冲展宽的主要原因. 而示波器观察到的与预期结果幅值相反的正输出脉冲, 是输出节点电容充放电的结果.  相似文献   
93.
由于激光烧蚀靶材产生的等离子体呈高斯分布,其中所包含粒子密度及性能的空间分布极不均匀,因此脉冲激光沉积法难以制备性能与膜厚均匀的大面积薄膜。提出并构建了衬底自转与一维变速平移机构,衬底匀速自转的同时,进行一维平移,越靠近等离子体中心平移速率越大、反之越小,达到均匀镀膜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机构运动参数对膜厚影响的数学模型,通过仿真模拟分析关键参数对膜厚分布的影响;通过运动参数优化指导实验,最终获得了直径为200mm、不均匀性不超过±4%的大面积类金刚石膜,与仿真优化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94.
13C固体核磁共振测定气体水合物结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高功率1H去偶结合魔角旋转13C固体核磁共振技术,在低温常压条件下对合成的乙烷和丙烷气体水合物进行了测试,获得了两种纯气体水合物的13C核磁共振谱图,初步建立了固体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天然气水合物的实验方法.实验表明:乙烷水合物的13C核磁共振谱图中仅有一条谱线(δ7.7),结构类型为sI,且乙烷分子仅填充在大笼中(...  相似文献   
95.
N6-烷基-2-烷氧基腺苷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血小板凝集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兆军  李顺来  丁忠仁  杜洪光 《有机化学》2011,31(10):1618-1623
以鸟瞟呤核苷(1)为原料,经羟基保护得到2’,3’,5’-三-O-乙酰基鸟嘌呤核苷(2),2与三氯氧磷反应得到2-氨基-6-氯-9-(2’,3’,5’-三-O-乙酰基-β-D-呋喃核糖)嘌呤(3),3经重氮化、水解和O-烷基化得到2-烷氧基-6-氯-9-(2’,3’,5’-三-O-乙酰基-β-D-呋喃核糖)嘌呤(4a~...  相似文献   
96.
毕津顺  刘刚  罗家俊  韩郑生 《物理学报》2013,62(20):208501-208501
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数值仿真工具, 研究22 nm工艺技术节点下超薄体全耗尽绝缘体上硅晶体管单粒子瞬态效应, 系统地分析了掺杂地平面技术、重离子入射位置、栅功函数和衬底偏置电压对于单粒子瞬态效应的影响. 模拟结果表明, 掺杂地平面和量子效应对于单粒子瞬态效应影响很小, 重离子入射产生大量电荷, 屏蔽了初始电荷分布的差异性. 单粒子瞬态效应以及收集电荷和重离子入射位置强相关, 超薄体全耗尽绝缘体上硅最敏感的区域靠近漏端. 当栅功函数从4.3 eV变化到4.65 eV时, 单粒子瞬态电流峰值从564 μA减小到509 μA, 收集电荷从4.57 fC减小到3.97 fC. 超薄体全耗尽绝缘体上硅器件单粒子瞬态电流峰值被衬底偏置电压强烈调制, 但是收集电荷却与衬底偏置电压弱相关. 关键词: 超薄体全耗尽绝缘体上硅 单粒子瞬态效应 电荷收集 数值仿真  相似文献   
97.
不同稀土离子对YAGG:Tb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岚  熊光楠 《发光学报》1998,19(3):242-244
对不同三阶稀土共振杂的YAGG:Tb绿色荧光粉的发光亮度和光谱进行了研究,发现Gd^3+对荧光粉的亮度有所提高,同时系统地研究了Tb,Gd含量等对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
潘仲麟  张邦俊 《物理》1996,25(12):736-738,744
环境物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包括物理学的各个分支,文章从物理与环境的关系出发,介绍了环境物理学的产生,学科体系以及当前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99.
物料在多层流化床内非稳态干燥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石英砂与绿豆在多层流化床内的非稳态干燥特性实验,得出与稳态干燥的重要区别即为没有稳定的值速干燥段。将Page方程修正后,可用于多层流化床非稳态干燥数据处理。推导出的非稳态干燥动力学方程证明在非稳态干燥时,不可能出现恒速干燥段,并表明变工况与快速高强度干燥是提高干燥速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0.
非相干光作用下的Ce:BaTiO3自泵浦相位共轭镜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金运  张为俊 《光学学报》1998,18(2):71-175
地Ce:BaTiO3晶体的自泵浦相位共竟然非相干光作用下自泵浦相位共轭反射率增强的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是在He-Ne激光产生稳态自泵浦相位共轭输出后,用非相干光平行c轴照射来获得这一增强特性的,当水平移动非相干光入射位置,发现有两个区域非相干光作用能使相位共轭反射率增加,本文对此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