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90篇
化学   260篇
晶体学   11篇
力学   26篇
综合类   9篇
数学   43篇
物理学   17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31.
本文以盐酸林可霉素为目标分子,邻苯二胺为功能单体,采用循环伏安(CV)法,在玻碳电极表面成功制备了盐酸林可霉素聚合膜传感器。应用差分脉冲伏安(DPV)法和CV法对所制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重现性、选择性及准确性。用DPV法测定,盐酸林可霉素浓度在6.604×10~(-8)~1.204×10~(-6) mol/L范围内与其峰电流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59,检出限为5.0×10~(-9) mol/L。该方法可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2.
炭在熔融碳酸盐中的直接电化学氧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活性炭粉在熔融碳酸盐中的直接电化学氧化性能. 通过线性扫描伏安曲线的测试发现, 将炭粉用酸处理, 碳酸盐中的炭含量、炭粒径、反应温度和反应气氛均会对活性炭的电化学氧化性能产生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用HCl处理活性炭, 升高反应温度, 适当增加炭含量及炭粒子粒径和通入N2气均会提高活性炭的电化学氧化活性. 经HCl处理的、炭含量为15 g和炭粒径<100 μm的活性炭在850 ℃下、在N2气保护下和电位扫描速率为20 mV/s时的开路电位(OCP)为-1.40 V, 在-0.4 V下的电流密度可达到200 mA/cm2.  相似文献   
133.
Keggin结构多金属氧酸盐粒子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磷钼酸和柠檬酸三铵为原料,分别采用固相法和液相法,制备了Keggin结构的(NH4)3PMo12O40·4H2O粒子.采用元素分析、FTIR、XRD、TG-DTA和SEM对制备的粒子的组成、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固相法制备的粒子为不规则球形,平均粒径35nm左右;液相法制备的粒子为规则的菱形十二面体形状,粒子大小约500m左右.热解性质表明,制备的粒子在400℃以下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对(NH4)3PMo12O40·4H2O粒子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发现反应过程中的生成物柠檬酸对粒子的形貌控制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34.
多金属氧酸盐是一类纳米级金属-氧多核配合物,可通过变换抗衡阳离子、杂原子、配原子等方法从原子、分子水平上进行物理或化学修饰,与不同的有机分子结合后可以获得具有特定功能和性质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5.
研究了二阶p-Laplace含多个参数的非线性离散周期边值问题,获得了非线性项在更一般的情形下三个解的存在性定理.主要结论的证明基于临界点理论.  相似文献   
136.
以4-乙烯基吡啶(4-VP)为功能单体、二乙烯基苯(DVB)和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RIM)为混合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乙腈为反应介质,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单分散聚合物微球.考察了共聚单体、溶剂、引发剂等聚合条件对聚合物微球粒径、分散性以及产率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SEM)、激光粒度分析仪、热重分析仪和红外光谱对微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合物微球的表面形貌和产率可通过改变溶剂体积、单体/交联剂摩尔比和引发剂浓度等因素进行控制.降低乙腈溶液体积、增加DVB摩尔比例及交联剂摩尔比、可增加聚合物粒径及粒度分布均匀性,而聚合物产率随溶剂体积和DVB摩尔比增大而减小,随交联剂摩尔比和引发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最优条件下,即DVB和TRIM两者摩尔比4∶1,单体/交联剂摩尔比1∶5,乙腈用量为5.6 m L(单体和交联剂占介质体积的7%),引发剂浓度为2 wt%~6 wt%(占总反应单体的量)时,可获得形貌规则、产率较高的单分散poly(4-VP-co-DVB/TRIM)微球,微球平均粒径约4.02μm,粒径分布指数(U)为1.013.此外,热重分析结果显示,聚合微球于350℃时开始分解,600℃时失重率达84.9%.  相似文献   
137.
围绕学校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依托国家级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对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和实践,构建了以"学、研、创"为核心的化学化工实验教学新模式,完善了实验教学保障机制,着力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38.
水体中硝基芳烃类有机污染物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硝基芳烃类有机物是一类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性质相对稳定、难以降解的高毒污染物。其检测技术主要有分光光度法、电化学法、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法(GC/ECD)、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等。其中GC/ECD法和GC-MS法因测定准确、灵敏、适用范围广而得到广泛应用。该文从不同类型水体中硝基芳烃类有机物样品的采集、前处理以及检测分析技术的选择角度,对硝基芳烃类有机物检测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简要评述,同时对其分析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9.
通过对目前分析化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探究了新工科背景下分析化学专业中关于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面的教学改革,提出了增设“分析化学中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或者类似的课程的建议,指出分析化学的教学应该围绕整个分析过程展开,并将分析化学中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知识融入分析全过程中,注重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互结合的同时更加强调应用性,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分析化学教学重在“分析”,要与分析实验室/检测机构保持紧密联系,应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核心的教学活动,从而实现为社会不断培养与时俱进的分析人才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40.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tristyrylphenol ethoxylates,TSPn EO)的分析方法,并对TSPn EO在反相色谱柱(XBridge C_(18),150 mm×2.1 mm,3.5μm)、亲水相互作用色谱柱(XBridge HILIC,150 m m×2.1 m m,3.5μm)、氨基色谱柱(XBridge Amide,150 m m×2.1 m m,3.5μm)、伪反相色谱柱(C18柱(XBridge C_(18),50 mm×2.1 mm,5μm)与硅胶柱(Nova-Pak Silica,150 mm×2.1 mm,4μm)串联)4种不同液相色谱分离模式下的分离效果进行了研究。实验比较了5 mmol/L乙酸铵水-乙腈、0.1%(v/v)甲酸水-乙腈、水-乙腈和水-甲醇4种流动相组成及3种梯度洗脱条件对分离效果和灵敏度的影响。探讨了TSPnEO在电喷雾离子(ESI)源内的离子化特征,结果表明,在ESI正离子模式下,TSPnEO在离子源内形成[M+NH4]+离子,其聚合度的分布特征符合泊松分布。利用伪反相色谱柱,水-乙腈作为流动相,实现了不同聚合度(n=5~18)TSPnEO的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