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9篇
  免费   433篇
  国内免费   855篇
化学   1604篇
晶体学   81篇
力学   190篇
综合类   103篇
数学   392篇
物理学   107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219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194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3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双金属氰化物配合物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制备了基于钴氰化锌的双金属氰化物配合物(DMC)催化剂,并\r\n用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等手段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r\n的结构与组成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以及该催化体系催化环氧烷烃开环聚\r\n合的特点.结果表明,含ZnCl2和叔丁醇的非晶态DMC催化剂具有最高的\r\n催化活性.该催化体系使聚合物的分子量可控,不饱和度很低(<14μ\r\neq/g),逐步聚合所得到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较窄(Mn/Mw<1.4\r\n8).13CNMR分析结果表明,甲基氧丙环均聚物的链结构具有无规立构\r\n的特点,且链节分布几乎都为头-尾方式.IR分析结果表明,甲基氧丙\r\n环-环氧乙烷共聚物的链结构是无规分布的.  相似文献   
122.
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 利用马来酸锌催化二氧化碳与环氧化物反应合成环状碳酸酯. 单独使用马来酸锌作为催化剂时, 对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反应的催化活性较低, 而在DBU、DMAP、三乙胺、吡啶、咪唑或4-氨基吡啶等有机碱的存在下, 反应活性较高, 产物的收率得到明显提高. 有机碱作用的强弱顺序为DBU>Et3N>咪唑>4-氨基吡啶>DMAP>吡啶. 在压力为8 MPa, 温度110 ℃, 反应时间48 h条件下, 马来酸锌与DBU组成的二元催化系统可以催化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反应, 得到83.4%产率的碳酸丙烯酯. 该二元系统也能催化其它环氧化物高产率地转化为相应的环状碳酸酯.  相似文献   
123.
新型含氟液晶类化合物的质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66个新型含氟液晶类化合物的电子轰击电离质谱(EIMS). 66个化合物分为三个类型, 即炔醚类, 炔酯类和炔类. 并利用MS/MS联用技术和高分辨质谱(HRMS)数据研究了三种不同类型化合物的裂解机理, 并总结其规律性, 结果将有助于未知的类似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相似文献   
124.
制备条件对Au/TiO2催化CO氧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沉积沉淀法和化学沉积法,分别制备了Au/TiO2催化剂,比较详尽地探讨了制备方法及制备条件对其催化CO氧化性能的影响,并对催化剂进行XRD表征,优化了制备条件,结果显示,控制沉积-沉淀反应液的pH值范围为6.5-7.0,浓度为40mL水/g载体,温度70℃,还原温度85℃,时间60min,以沉积-沉淀法制备的3%Au/TiO2催化剂可于-35℃将CO完全转化,经还原预处理比经焙烧得到的催化剂的活性更高,用光化学沉积法制备的Au/TiO2催化剂的活性欠佳。  相似文献   
125.
在稀硫酸介质中,槲皮素对KBrO3氧化甲基红褪色反应有明显的催化作用。研究了该反应的最佳条件,建立了测定槲皮素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当甲基红、硫酸、KBrO3的用量分别为0.70 mL、0.30 mL、0.25 mL,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8 min时,该法测定槲皮素的线性范围为0.0~0.05 mg/L,检出限为0.002 mg/L。方法用于银杏叶和中草药鱼腥草中槲皮素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6.
使用硫杂冠醚、穴醚[2.2.2]作气相色谱固定相制备毛细管柱,考察两种固定相的使用比例、极性、热稳定性,并对甲苯-苯、乙苯-甲苯、甲基苯酚(o/p)、二氯苯(o/p,m)、硝基氯化苯(m,o)、苯-环己烷、庚醇-辛醇、苯胺-N,N二甲基苯胺等混合样品进行色谱分离.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固定相在OV-1701中的比例均为15%时有较好的分离效果,都属于中等极性的固定相.硫杂冠醚、穴醚[2.2.2]的平均极性分别为815、832,其中硫杂冠醚固定相的热稳定性较好,有较高的使用温度(185℃),而穴醚[2.2.2]的最高使用温度为120℃,因此穴醚[2.2.2]的使用温度受到一定的限制.从它们较好的分离性能看,固定相硫杂冠醚、穴醚[2.2.2]均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7.
 提出了以吸附和催化原理灭活病毒的设想,旨在开发出对病毒有过滤、吸附及灭活作用的高效非特异性催化材料,应用于各种防护设施,有效控制非典型肺炎(SARS)的传播.采用与SARS病毒相似的副流感病毒作为模拟对象,进行了吸附及灭活该病毒的催化材料研究,并考察了催化材料对哺乳动物细胞的毒性.结果表明,病毒气溶胶的阻留及吸附结果与基于DNA吸附的色谱分析结果相一致;部分材料可以强烈地吸附病毒(100%),甚至在强烈振荡下并洗脱至第3次,病毒也不能脱附;一些材料不仅可以吸附病毒,而且强烈振荡后的洗脱液虽然表现出一定的血凝效价,但接种鸡胚后,病毒并不增殖,说明材料具有明显的催化病毒灭活性能;对细胞毒性极低的材料可以用在与人体接触的防护材料和设施中.筛选出的性能优异的催化材料,拟进一步考察其对SARS病毒的灭活作用.  相似文献   
128.
<正> 它在可见光区发荧光,其荧光量子效率随环境的粘度不同有较明显的变化。这是由于其分子中的芳香基团与中心碳是单键连接,易于转动。当环境的粘度增加时,这种转动受到阻碍,因而分子吸收激发光能后,损失于这种转动的热能相对减少,荧光量子效率则相对  相似文献   
129.
聚苯乙烯/蒙脱土熔融插层复合的研究   总被引:67,自引:4,他引:67  
用熔融法制备了聚苯乙烯/蒙脱土插层复合材料,用X 射线衍射、DSC等手段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聚苯乙烯熔体不能插层于钠基蒙脱土中,但能插层于经有机化合物处理过的蒙脱土中.  相似文献   
130.
于文皓  祁艳霞  靳艳 《色谱》2019,37(5):471-476
人乳是新生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蛋白质是人乳中最主要的营养成分之一。随着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利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研究人乳蛋白质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蛋白质组学技术在人乳蛋白质研究中的应用,分别从人乳蛋白质的组成研究、动态变化、人乳与其他来源乳汁的蛋白质差异比较、人乳磷酸化蛋白和糖基化蛋白研究、人乳内源肽的研究及人乳蛋白与疾病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蛋白质组学技术使人乳蛋白质的研究进入了微量营养研究的时代,人乳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成果将为母婴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