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79篇
  免费   3434篇
  国内免费   6359篇
化学   15158篇
晶体学   708篇
力学   1253篇
综合类   512篇
数学   2661篇
物理学   8480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220篇
  2022年   547篇
  2021年   588篇
  2020年   684篇
  2019年   688篇
  2018年   628篇
  2017年   800篇
  2016年   722篇
  2015年   912篇
  2014年   1197篇
  2013年   1562篇
  2012年   1538篇
  2011年   1738篇
  2010年   1681篇
  2009年   1691篇
  2008年   1821篇
  2007年   1631篇
  2006年   1593篇
  2005年   1337篇
  2004年   1149篇
  2003年   840篇
  2002年   903篇
  2001年   836篇
  2000年   911篇
  1999年   502篇
  1998年   293篇
  1997年   210篇
  1996年   225篇
  1995年   172篇
  1994年   161篇
  1993年   166篇
  1992年   131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104篇
  1989年   92篇
  1988年   79篇
  1987年   66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6篇
  1971年   6篇
  1965年   11篇
  195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交流源作用下介观RLC电路系统量子态随时间的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清  邹丹  嵇英华 《物理学报》2006,55(4):1596-1601
根据量子不变量理论,同时考虑介观电容器极板间电子波函数的耦合作用和电路的耗散,研究介观RLC电路系统在交流电流源作用下动力学的演化过程,并且得到描述系统量子态随时间的演化算符.进一步的分析结果表明,介观RLC电路系统的波函数将由任意的初态演化到一般的压缩态. 关键词: 介观RLC电路 交变电源 不变量理论 时间演化算符  相似文献   
132.
Li2、LiH的激发态和Li2H的基态结构与势能函数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对称性匹配簇-组态相互作用”方法,对Li2分子三重态的第一激发态、LiH分子的基态、单重态的第一和第二激发态的几何构型与谐振频率进行了优化计算.利用“群操作求和”方法分别对这4个态进行单点能扫描计算,并拟合出了相应各态的Murrell-Sorbie势能函数.使用多种方法对Li2H分子的基态结构进行优化,并用优选出的密度泛函(B3P86)方法对该分子进行了进一步的频率计算.结果发现Li2H分子的基态稳态结构为C2v构型,在此基础上用多体项展式理论导出了它的解析势能函数,其等值势能图准确再现了Li2H分子的结构特征和离解能.首次报导了该分子对称伸缩振动等值势能图中存在的两个对称鞍点,对应于反应LiH Li→Li2H,活化能大约为18.7×4.184 KJ/mol.  相似文献   
133.
根据能量变分的思想,将双原子分子离子XY 的新解析势能函数ECMI势和关于离子XY 的能量自洽法(Energy-consistent-method for ion, ECMI)推广到双原子分子离子XY-的势能函数研究之中,具体研究了双原子分子离子SiC-激发态A2∏的势能函数,并与将中性双原子分子的势能函数如Morse势和Huxley-Murrrell-Sorbie (HMS)势直接用于双原子分子离子XY-的结果和ab initio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ECMI势和ECMI方法对双原子分子离子XY-的势能函数研究同样是成功的,在重要的渐近区和离解区优于中性势能函数,与精确的ab initio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34.
径向剪切干涉法综合诊断光束质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决高功率激光装置光束质量诊断系统的自验证问题,研究了基于空间相位调制的径向剪切干涉法综合诊断光束质量的实验应用。该方法理论上只需一台干涉仪且从单幅干涉图中获取光束的近场、相位和远场分布信息。实验结果表明,目前可以得到高分辨率的相位分布,由测量近场和相位恢复出的远场同CCD直接测量得到的远场形态相同,环围能量比曲线相当吻合,不足之处在于只能提取近场较低空间频率成分,还达不到CCD直接测量的空间分辨水平。  相似文献   
135.
塑料闪烁体的辐照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60Co放射源分别对3种塑料闪烁体(BC-408, EJ-200, BC-404)进行辐照损伤研究, 比较辐照前后的透射谱、发射谱及光产额的变化, 发现3种闪烁体在低剂量具有较好的抗辐照性能; 当照射剂量超过1.44×104Gy时,透射谱明显变坏, 光输出减少很严重, 但发射谱却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36.
孙和生 《中国科学A辑》1991,34(11):1132-1136
本文在很弱的条件下,证明对混合曲率曲面无穷小变形方程的Tricomi问题,存在L2弱解和H1强解。  相似文献   
137.
透镜初级球差的横向剪切干涉条纹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玻璃平行平板构成简单的横向剪切干涉仪可以观察到单薄透镜形成的准直光束的剪切干涉条纹,由干涉条纹分布求出对应的几何像差和离焦量.用焦距为190 mm的单薄透镜做实验,实验结果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符合,说明可以从剪切干涉条纹的分布求出透镜的轴向调整误差和初级球差.  相似文献   
138.
By differentiating the inverse dressed quark propagator at finite chemical potential μ with respect to μ, the linear response of the dressed quark propagator to the chemical potential can be obtained. From this we extract a modelindependent formula for the linear chemical potential dependence of the in-medium two-quark condensate and show by two independent methods (explicit calculation and Lorentz covariance arguments) that the first-order contribution in μto the in-medium two-quark condensate vanishes identically. Therefore if one wants to study the in-medium two-quark condensate one should expand to at least the second order in the chemical potential μ.  相似文献   
139.
设T是个有限树,f是T上的连续映射.证明了f是分布混沌的当且仅当它的拓扑熵是正数.一些已知结论得到了改进.  相似文献   
140.
The feature selection consists of obtaining a subset of these features to optimally realize the task without the irrelevant ones. Since it can provide faster and cost-effective learning machines and also improve the prediction performance of the predictors, it is a crucial step in machine learning. The feature selection methods using support machines have obtained satisfactory results, but the noises and outliers often reduce the performance.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feature selection approach using fuzzy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and compare it with the previous work, the results of experiments on the UCI data sets show that feature selection using fuzzy SVM obtains better results than using SV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