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640篇
  免费   11319篇
  国内免费   19747篇
化学   43387篇
晶体学   2260篇
力学   4136篇
综合类   1951篇
数学   8976篇
物理学   27996篇
  2024年   119篇
  2023年   624篇
  2022年   1992篇
  2021年   2071篇
  2020年   2147篇
  2019年   2109篇
  2018年   1977篇
  2017年   2767篇
  2016年   2266篇
  2015年   3001篇
  2014年   3677篇
  2013年   4723篇
  2012年   4864篇
  2011年   5220篇
  2010年   5071篇
  2009年   5203篇
  2008年   5815篇
  2007年   5291篇
  2006年   4941篇
  2005年   4237篇
  2004年   3285篇
  2003年   2302篇
  2002年   2343篇
  2001年   2353篇
  2000年   2466篇
  1999年   1412篇
  1998年   803篇
  1997年   591篇
  1996年   546篇
  1995年   535篇
  1994年   516篇
  1993年   493篇
  1992年   451篇
  1991年   322篇
  1990年   339篇
  1989年   330篇
  1988年   218篇
  1987年   205篇
  1986年   161篇
  1985年   142篇
  1984年   152篇
  1983年   104篇
  1982年   90篇
  1981年   97篇
  1980年   59篇
  1979年   80篇
  1978年   27篇
  1977年   23篇
  1965年   19篇
  1959年   2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在离子液体中一步法合成吡唑[5,4-b]-γ-吡喃衍生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芳醛、丙二腈与4,5-二氢-3-甲基-5-氧代-1-苯基吡唑在离子液体[bmim][BF4]中反应, 合成了2-氨基-4-芳基-3-氰基-5-甲基-7-苯基吡唑[5,4-b]-γ-吡喃衍生物, 该法快速、高效, 是一种洁净的合成方法. 产物的结构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992.
制备了一系列铜质量分数不同的CuNi/γ-Al2O3催化剂,进行了TPR和XRD表征并测定了该系列催化剂对苯加氢制环己烷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助剂Cu的负载量对低温(160 ℃)还原后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影响很大,在铜镍原子摩尔比为1∶1时,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添加铜组分可促进镍在载体表面分散,使负载NiO的还原温度降低,催化活性提高。  相似文献   
993.
合成了新氨基酸席夫碱试剂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啉酮-5缩β-丙氨酸(HL)及其UO22 ,Cu(Ⅱ),Ni(Ⅱ)和Zn(Ⅱ)配合物.元素分析与摩尔电导值表明,新配合物的组成为[UO2HL2].H2O,[CuHL2].H2O,[NiHL2].2H2O和[ZnHL2].2H2O.运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热谱和磁矩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铜配合物的极谱行为.结果表明席夫碱以3齿形式配位,配合物中心离子的配位数(除UO22 以外)均为6.  相似文献   
994.
吉西他滨是临床一线治疗恶性肿瘤的药物,但其4-位氨基(N4)易与脱氧胞苷脱氨酶(CDA)作用而失活,导致代谢稳定性差,严重影响了临床治疗效果。以吉西他滨为起始原料,经3步反应合成了N4保护的脂溶性吉西他滨衍生物(3a和3b),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ESI)表征。体外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3a对多种肿瘤细胞的抗增殖作用均强于临床药物吉西他滨(P<0.05)。酶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3a几乎不受CDA影响,代谢稳定性显著高于原药吉西他滨。  相似文献   
995.
Whereas the thermospray mass spectra of most compounds consist of only the pseudo-molecular ion with little fragmentation, the thermospray mass spectra of arteether (a cyclic endoperoxide) and its metabolites are relatively complex. Assignments of structures to individual fragments from normal spectra was particularly ambiguous because of uncertainties as to which fragments arose from ammonium ion or methanol adducts. In this study, these assignments could be resolved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regular spectrum with the deuterium-exchange spectrum (in an ND4O2CCH3–CD3OD–D2O mobile phase) achieved using ‘sandwiched slug’ injection technique. The mass spectra of arteether and four of its metabolites all showed [M + ND4]+ pseudo-molecular ions with greater than 91% H/D exchange, indicating a high efficiency with a minimal use of deuterated mobile phase. Most fragments showed H/D exchange rates in the 70–90% range and the isotope shift of individual spectral lines (ΔM) was found to be extremely useful in determin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fragment.  相似文献   
996.
V2O5-MoO3-SiO2表面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陶跃武  凌云  钟顺和 《催化学报》1999,20(2):129-133
采用表面改性法制备了V2O5-SiO2,MoO3-SiO2,V2O5-MoO3-SiO2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并用TPR和IR技术研究了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及V=O,M0=O的活性,同时用化学吸附IR技术研究了催化剂样品对异丁烷的化学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这些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对异丁烷都有较高的化学吸附能力;SiO2能缓解表面Lewis碱位V=O和Mo=O的氧化能力,有利于选择氧化.  相似文献   
997.
超声波作用下羰基化合物的还原偶联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晓云  崔结 《应用化学》1998,15(4):115-116
超声波在一些有机反应中有明显的促进作用「“,Luche等认为超声波的作用有两种主要类型[’j.一类是涉及电子转移的自由基或离子一自由基型反应,由于超声波的空化作用所产生的局部高温高压可以促进电子转移,从而明显地加快反应速度;对大多数离子型反应,超声波只能起到机械的物理作用.我们曾报道偕二卤化合物在Li、Na、Mg等金属作用下产生卡宾的反应是单电子转移过程,该反应可由于超声辐射而大大加速[‘];而在芳基叔脚的断裂反应中,超声波可以促进三苯基俄与金属馊反应生成二苯基脚负离子,但对它进一步的亲核取代反应却没有明…  相似文献   
998.
李刚  李早英  吴成泰 《有机化学》1998,18(5):462-464
本文报道借Michael加成使苯并单氮杂15-冠-5与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反应,合成了氮支套索冠醚(1,2)和酯型双冠醚(3,4)。并提供了合成酯型双冠醚的一种方法,该法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收率高。产物均经IR,^1HNMR和MS鉴定。  相似文献   
999.
采用多因素造模方法复制成湿热证动物模型,观察了动物模型微量元素Zn、Cu、Fe、Se和维生素E代谢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模型动物血清Zn下降(P<0.05),Cu升高(P<0.05或P<0.01),Fe变化不大(P>0.05),血Se水平下降(P<0.05),血浆维生素E含量减少(P<0.01)。经清热祛湿的经验方清香散治疗后,治疗I组动物血清Zn、血Se、血浆维生素E明显升高(P<0.05),血清Cu下降(P<0.05);治疗Ⅱ组血浆血清Cu有变化(P<0.05)外,其余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000.
添加剂对PVDF相转化过程及膜孔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研究了PVP、PEG及LiCl 3种成孔添加剂下PVDF DMAc H2 O 添加剂体系的成膜机理 .无论那种添加剂的铸膜液相转换成膜过程中都存在凝胶分相和液液分相两种相变方式 ,在 30~ 6 0℃时凝胶分相在较低的非溶剂浓度下先于液液分相发生 ,LiCl作为添加剂较PEG、PVP对铸膜液有较强的致凝胶作用 ,成膜过程中凝胶分相段时间依PVP、PEG、LiCl的顺序延长 ,导致液液分相初始分相点处聚合物浓度增大 ,阻止了大孔结构的充分发展 .制得的膜依PVP、PEG、LiCl的顺序有效孔隙率和通量降低 ,结晶度升高 .以LiCl为添加剂制得的膜几乎不改变PVDF膜的疏水性 ,而以PVP或PEG为添加剂的膜隔水压差降低约 2 0kPa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