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2篇
  免费   600篇
  国内免费   614篇
化学   968篇
晶体学   52篇
力学   253篇
综合类   90篇
数学   316篇
物理学   111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6篇
  1965年   5篇
  196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1 毫秒
931.
负载型的金属催化剂虽然分离方便,但在反应活性、选择性以及催化剂的结构表征方面均明显不如相应的均相催化剂。将均相催化剂通过不同的化学键固载于高比表面积载体是实现均相催化剂多相化的重要途径,这样可使催化剂兼具均相和多相催化剂的优势。然而要将均相催化剂锚定于特定载体上,通常涉及较为复杂的合成反应,对载体也有严格的要求。因而该法仅仅适用于实验室研究,难以实现规模生产。因此,提供一种简便有效地制备兼具均相和多相催化剂优势的催化剂合成方法非常必要。本文报道一种简便的制备聚乙炔纳米颗粒负载Pd(II)催化剂(NP-Pd(II))的方法,所制催化剂在水相中的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中表现出极高的活性,同时具有便于分离、容易放大制备的特点。在室温下,将乙炔气通入PdCl42-的水溶液中迅速变得浑浊,静置后容器底部有棕色沉淀,同时溶液变为无色透明。固体产物使用水、乙醇等溶剂进行洗涤;干燥之后收集既得聚乙炔纳米颗粒负载的Pd(II)催化剂NP-Pd(II)。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IR)及拉曼吸收光谱、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X射线吸收光谱(EXAFS)等手段对NP-Pd(II)进行了详细表征。结果显示,在NP-Pd(II)中Pd并非以Pd纳米颗粒形式存在; XRD中没有未Pd纳米晶的特征衍射峰。 IR等表征证明乙炔在Pd的催化作用下发生聚合作用,生成了聚乙炔。 EXAFS结果表明, Pd分别和氯原子以及C=C双键进行配位;同时,没有观察到Pd–Pd键的生成,进一步证明了Pd未被还原为Pd纳米颗粒。 XPS也印证了Pd(II)的价态。形貌上, NP-Pd(II)为直径2–3nm的颗粒,其中的Pd原子均匀分散于聚乙炔纳米颗粒上,使其在反应过程中能够充分地与底物接触,从而在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中表现出极高的活性。更重要的是,由于“憎水效应”, NP-Pd(II)在溶液中以微米级的聚集体形式存在,因而反应后通过离心或者静置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来。因此,在NP-Pd(II)催化剂中,每个Pd原子都是潜在的活性中心,这与典型的均相催化剂相似;同时,其独特的形貌使其具备了多相催化剂便于分离的特点。因此, NP-Pd(II)是一种兼具均相和多相催化剂优点的催化剂且其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极为简便。乙炔是常用的工业气体,溶剂采用水,制备在室温下即可完成,我们也成功地制备出克级规模的高活性、稳定性的NP-Pd(II)催化剂。  相似文献   
932.
以球形天然石墨为原料,柠檬酸为碳源,通过喷雾造粒及高温热处理得到了高容量石墨复合(G/C)负极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对样品物相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并通过恒流充放电及循环伏安(CV)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温度对G/C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2900℃制得样品既具有石墨负极电压曲线特性,又可释放出远高于商品化石墨负极的比容量:首次循环活化后充电比容量为423mAh·g-1,100次循环后仍高达416mAh·g-1,容量保持率为98%。  相似文献   
933.
利用高分辨质谱的定性鉴别能力,建立了葡萄酒中10种多酚类物质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高分辨质谱(HPLC-QE HRMS)分析方法。样品经酸化后乙酸乙酯提取,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分离,全扫描和目标离子二级扫描定性,外标法定量。10种多酚类物质的定量下限为0.000 5~0.002 5 mg/L,加标回收率为82.0%~109.1%,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0%。  相似文献   
934.
桁架结构拓扑优化与遗传算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用遗传算法求解桁架结构拓扑优化,结果表明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35.
提出了一种三次B样条曲线等距线生成的算法.研究用C1连续的五次Pythagorean-Hodograph样条曲线逼近一给定的三次Bezier曲线,证明了这种逼近算法在常用误差测度下的收敛性.然后,生成该PH样条曲线的精确有理形式的等距线,该等距线可作为原Bezier曲线的逼近等距线.估计了PH样条曲线与Bezier曲线的逼近误差以及对应等距线误差.用Boehm定理把B样条曲线转化为多段Bezier曲线,从而得到其等距线.  相似文献   
936.
对于(c,B)-算子半稳定(operator semi-stable)分布μ,利用c和B的特征根得出∫|x|≤1|x|rM(dx)<∞的充分必要条件,其中M是μ的Levy测度.并利用这个条件得出c和B与算子半稳定过程样本函数的变差之间的关系.最后,给出了算子半稳定分布是严格算子半稳定的判据.  相似文献   
937.
PAN基活性炭纤维的表面及其孔隙结构解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氮吸附等温线、X射线光电子能谱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聚丙烯腈(PAN-Polyacrylonitrile)-基活性炭纤维(ACF-Activated Carbon Fiber)的表面和孔隙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吸附测量可以提供有关碳质吸附剂的孔结构复杂性;通过XPS对PAN基ACF的表面官能团的种类及含量进行了表征,由SEM对PAN基ACF的表面以及断面的孔隙结构进行直拉观察,提供了  相似文献   
938.
在Von-Mises屈服准则及正交流动准则的前提下,建立了循环载荷下叠加型A-F(Armstrong-Frederick)非线性随动强化模型的迭代算法,并根据塑性应变增量的收敛控制实现内部的平衡迭代。为验证本文数值方法的正确性,以Chaboche和Ohno-Abde-Karim随动硬化模型为例,将本文方法的计算结果与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的分析结果及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均吻合良好,验证了本文算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39.
Dynamics of a one-dimensional array of non-locally coupled Kuramoto phase oscillators with an external potential is studied. A four-cluster chimera state is observed for the moderate strength of the external potential. Different from the clustered chimera states studied before, the instantaneous frequencies of the oscillators in a synchronized cluster are different in the presence of the external potential. As the strength of the external potential increases, a bifurcation from the two-cluster chimera state to the four-cluster chimera states can be found. These phenomena are well predicted analytically with the help of the Ott-Antonsen ansatz.  相似文献   
940.
在非对称的光腔中,我们提出了一个利用自然非均匀展宽的原子系综实现高效量子存储方案.在这个存储方案里我们使用了类似于传统光子回声技术中强π脉冲,而不是烧孔技术.这使得我们的方案可以在更多的材料体系中实现.在阻抗匹配的条件下,我们发现进入光腔的光脉冲可以完全被原子系综吸收.而且在光深度很小时,量子存储效率就可以达到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