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159篇
化学   275篇
晶体学   7篇
力学   21篇
综合类   23篇
数学   69篇
物理学   21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论述了高分子专业大综合实验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多样化高分子专业大综合实验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结合本校该专业实际情况,设计并实施了一例多样化高分子专业大综合实验。案例实施结果表明,多样化高分子专业大综合实验让学生在比较中理解多种不同的高分子材料及其加工工艺,以及弹性体、填料对不同聚合物多种性能的影响规律。同时,掌握了多种高端科研仪器设备的原理及其使用方法。本改革方案更加全面地强化了学生对各种理论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的毕业环节和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此外,根据本文理念和实施案例,以及不同学校该专业的特色和实验课时对高分子专业大综合实验进行多样化改革,在培养优质高分子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同时,可形成各学校特色鲜明的高分子专业大综合实验课程。  相似文献   
62.
采用在高压脉冲发生器输出端并接感应线圈的方法.解决了高压脉冲发生器的同步输出和触发指示的技术问题.提高了高压脉冲发生器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63.
利用时域奇异值分解(SVD)技术对并行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计算得到的分布式负载平行板有界波电磁脉冲(EMP)模拟器内的场进行模式分析,给出有、无效应物时模拟器内场的3个主要模式(即TEM,TM1和TM2模)奇异值的变化及该奇异值随效应物的位置及高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电磁波在模拟器中传播时,其主模TEM模的高频分量在衰减;效应物越靠近源时测试点场的3个主要模式所对应的奇异值变化越大;且当效应物的高度与所在位置处两极板距离之比小于等于60%时,效应物附近位置处场的TEM模对应的奇异值会出现两个极大值点,两点的水平间距与效应物的水平尺寸相当。  相似文献   
64.
The new title compound (2E,6E)-2,6-bis(2,3-dimethoxybenzylidene)cyclohexanone (C 24 H 26 O 5,M r=394.45) has been synthesized,and its crystal structure was studied.The title compound crystallizes in the orthorhombic system,space group Pca2 1 with a=17.536(2),b=14.8515(16),c=8.0512(9),V=2096.8(4) 3,Z=4,D c=1.250 g/cm 3,λ=0.71073,μ=0.087 mm-1 and F(000)=840.The structure was solved by direct methods and refined to R=0.0533 and wR=0.1248 from 2727 observed reflections (I > 2σ(Ⅰ)).The title molecules are connected through hydrogen bonds to generate a 3-D supramolecule.The preliminary biological tests showed definitely biological activity for the title compound.  相似文献   
65.
刘彤  于琴琴  王卉  蒋晓原  郑小明 《催化学报》2011,32(9):1502-1507
研究了在低温等离子体和催化剂共同作用下,CH4选择催化还原(SCR)NO的反应.在所考察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中,γ-Al2O3表现出最高的催化活性.当等离子体放电功率为4.5 W,反应温度为300℃时,NO转化率为56.5%;该条件下单纯等离子体反应和以γ-Al2O3为催化剂时NO转化率分别为28.9%和0,表明等离子体...  相似文献   
66.
A homochrial manganese(Ⅱ) complex derived from chiral salen ligand (1R,2R)-(-)diaminocyclohexane-N,N-biscarboxyl-salicylidene) (1) has been synthesized through solvothermal procedure and characterized by IR,elemental analysis,TGA,circular dichroism (CD),powder and single-crystal X-ray crystallography.It crystallizes in monoclinic,space group C2 with a=32.987(7),b=7.4662(15),c=17.931(4),β=97.82(3)°,V=4375.0(15) 3,Z=8,D c=1.544 g/cm 3,F(000)=2096,M r=508.36,μ=0.658 mm-1,the final GOOF=0.975,R=0.0676 and wR=0.2068 for 6357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 I > 2σ(Ⅰ).The coordination polymer 1 possesses a 1D infinite zigzag chain architecture constructed by the dicarboxyl-functionalized metallosalen ligand (MnSalen),and the polymeric chains are further assembled into a 2D supramolecular network structure via strong intermolecular hydrogen bond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adjacent zigzag chains.  相似文献   
67.
通过分子自组装方法制备4,4′-二硫联吡啶(PySSPy)单分子膜修饰的金电极. 利用所形成的对巯基吡啶自组装单分子膜(SAMs)作为偶联层进行金纳米粒子有序膜的组装. 对该纳米粒子组装体系进行Raman光谱测定, 得到了具有良好信噪比的对巯基吡啶单分子膜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谱. 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采用电化学现场SERS光谱技术研究了该纳米粒子组装体系的SERS光谱随电位变化的规律. 在该体系稳定的电位范围内表征对巯基吡啶单分子膜的特征谱峰1011与1093 cm-1、1575与1610 cm-1以及1206与1215 cm-1这三对谱峰其强度随着所施加电位的改变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 分析表明, 偶联单分子层中吡啶环芳香性随着所施加电位的改变而有规律地变化是SERS光谱特征改变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68.
针对拓扑切换下的异构多智能体输出调节系统,考虑当系统中部分智能体无法获取到外部系统控制状态,且系统的拓扑图随时间变换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分布式输出反馈状态观测器的切换控制器,给出了拓扑切换下多智能体输出调节问题可解的充分条件,该条件与控制参数和通讯拓扑有关.基于图论和矩阵分析的方法,设计了李雅普诺夫函数,并证明了系统的镇定性.最后给出了系统的Matlab仿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拓扑切换条件下多智能体的输出渐近跟踪并收敛到外部系统,所设计的控制器能解决动态切换下输出反馈输出调节问题.  相似文献   
69.
在反应体质心系中,依据热化模型并考虑碰撞参量的涨落及核阻止性,对工作在BNL/AGS上E-802合作组给出的中心和周边Si与Au、Cu和Al相互作用的强子快度分布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70.
和琴堂 《物理实验》1990,10(4):188-189
一、问题的来由在迈氏(迈克尔孙)干涉仪的实验中,通常可以观察到下列现象: 1.当用点光源时,只要调好光路,则无论前后如何移动测观屏(图1),屏上总能呈现干涉条纹。这是非定域干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