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7篇
化学   93篇
物理学   6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 毫秒
61.
国际互联网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喻  王姗  胡道道 《化学教育》1999,20(Z1):55-58
国际互联网是英文World-Wide Wed的汉译,通常将其缩写为WWW,是目前从因特网(Internet)获取信息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2.
房喻 《大学化学》2000,15(4):39-39
作为因特网重要化学信息资源之一 ,网上杂志《化学教师》(TheChemicalEducator)在国外很受欢迎。但因国内网络普及程度相对较低 ,了解这一刊物的人还不多 ,本文对此作一简介。  《化学教师》杂志于 1 996年 4月创办 ,双月刊 ,主编为CleffordLeMaster。该刊以大学本专科化学教育工作者为主要对象 ,实行收费订阅 ,但费用相对低廉 ,个人年度订费 2 9美元 ,单位年度订费 1 2 9美元。每期的目录、各篇文章的摘要以及作为样稿的一篇全文可供读者免费阅读。  《化学教师》杂志包括实验与演示 ,化学与计算机…  相似文献   
63.
合成了苊烯(ACE)含量依次为4.3、7.5、15.1及20.8 mol%的N 乙烯基咔唑(NVCz)标记甲基丙烯酸(MAA) 苊烯共聚物(PMAA ACE/NVCz)和ACE含量仅为0.5 mol%的ACE MAA共聚物(PMAA ACE),研究了各共聚物在稀水溶液中的荧光行为和pH、表面活性剂等对共聚物荧光特性的影响.实验发现:在酸性介质中共聚物的压缩线团构象使激发态缔合物荧光相对增强,ACE到NVCz能量转移效率增加;碱性介质中共聚物构象相对松散,ACE到NVCz能量转移效率降低,因此荧光光谱中NVCz特征几乎消失.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AHTB)以及中性表面活性剂吐温80的引入使共聚物在酸性介质中的单体荧光特征增强,ACE到NVCz的能量转移效率下降;在碱性介质中引入AHTB部分中和了共聚物链上的负电荷,使共聚物构象重新卷曲,ACE到NVCz的能量转移效率提高,荧光光谱中NVCz特征重新出现,ACE单体荧光特征相应减少;在碱性介质中引入SDS以及吐温80对共聚物荧光光谱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4.
荧光偏振(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的实验研究始于1929年Perrin[1]对荧光小分子在溶液中寿命的测定。直到二十年后,这一技术才被Weber等[2]用于对蛋白质分子运动的研究。  相似文献   
65.
液相爆炸物荧光化学传感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海英  丁立平  房喻 《化学通报》2011,(10):881-889
溶液中爆炸物的快速灵敏检测对于防恐、反恐和环境质量监测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介绍液相爆炸物探测用均相荧光传感器、薄膜荧光传感器和颗粒荧光传感器的基础上,简要评述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指出新型化学薄膜荧光传感器的开发和基于这些薄膜的低成本、多功能和高品质液相专用爆炸物探测仪的研制将成为未来液相爆炸物探测研究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66.
吕凤婷  郑海荣  房喻 《化学进展》2007,19(2):256-266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金属表面增强荧光现象、产生机理及其应用.粗糙金属和超薄光滑金属表面均可表现出荧光增强效应,但这两种表面增强荧光产生的机理不同,所发出的荧光性质也不同.粗糙金属表面增强荧光的主要原因被认为是加快了处于基质表面附近的荧光物种的辐射衰减过程,而超薄光滑金属表面增强荧光则是激发态荧光物种与金属表面的等离子体耦合共振的结果.与粗糙金属表面增强荧光不同,超薄光滑金属表面增强荧光具有突出的方向性.金属表面增强荧光已经开始在DNA无损检测、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免疫分析等领域获得重要应用.  相似文献   
67.
D-直链葡萄糖胆固醇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胶凝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并表征了一种胆固醇的直链葡萄糖衍生物(1),考察了其在36种常见溶剂中的胶凝行为.结果表明:1可使11种溶剂胶凝;1/氯仿体系可以室温成胶;多个体系的溶胶-凝胶相转变温度(Tgel)可超过相应溶剂的沸点.此外,对干凝胶形貌的显微分析发现,胶凝剂1的聚集方式呈现出糖类胶凝剂所具有的纤维网状结构特征.FTIR和1H NMR研究表明,除了胆固醇的范德华堆积之外,氢键作用也是该化合物成胶的重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68.
合成并表征了双客体N, N'-双(二茂铁亚甲基)丁二胺(1)和双主体四苯酐桥联β-环糊精(2),并以碘甲烷处理1得到其水溶性衍生物-季铵盐。利用核磁共振、循环伏安等手段研究了季铵化1和2在水溶液中的超分子相互作用。冷冻干燥法处理上述水溶液得到少量固体,以红外光谱、热分析等对此固体样品进行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超分子相互作用的存在。此外,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在水溶液中存在的季胺化1和2的超分子聚集体呈线形结构,长度可达微米级。  相似文献   
69.
高分子微凝胶是一类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分子内交联的高分子球形微粒,其物理、化学性质与其构象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外界环境条件如温度、pH、离子强度、电场或磁场等的改变,微凝胶即表现出相应的体积相转变特性.近年来,基于高分子微凝胶对外界的刺激相应性与无机纳米粒子的特殊性能制备得到了各种有机-无机复合材料.本文根据微凝胶在无机微、纳米材料制备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将基于高分子微凝胶制备无机-有机复合微、纳米材料的方法分为原位合成法、物理诱捕法和聚合法,并分别从各类方法的特点和应用等方面进行详尽地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70.
采用CuBr/2,2'-联二吡啶催化体系, α-溴代丙酸乙酯为引发剂, 甲醇为溶剂,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合成了分子量分布窄的聚(N,N-二乙基丙烯酰胺)(PDEAM). 用FT-IR、1H-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利用透光率的测定研究了PDEAM水溶液浓度、盐以及表面活性剂对PDEAM水溶液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的影响. 结果表明: 随着PDEAM水溶液浓度的增大, LCST逐渐降低; NaCl、CH3COONa、KCl、Na2SO4及MgSO4使PDEAM水溶液的LCST降低, 降低程度与盐的种类和阴离子价数有关; 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则使PDEAM水溶液的LCST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