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151篇
化学   221篇
晶体学   15篇
力学   105篇
综合类   14篇
数学   102篇
物理学   25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The(2+1)-dimensional Konopelchenko–Dubrovsky equation is an important prototypic model in nonlinear physics, which can be applied to many fields. Various nonlinear excitations of the(2+1)-dimensional Konopelchenko–Dubrovsky equation have been found by many methods. However,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find interaction solutions among different types of nonlinear excitations. In this paper, with the help of the Riccati equation, the(2+1)-dimensional Konopelchenko–Dubrovsky equation is solved by the consistent Riccati expansion(CRE). Furthermore, we obtain the soliton-cnoidal wave interaction solution of the(2+1)-dimensional Konopelchenko–Dubrovsky equation.  相似文献   
152.
近年来, 基于分子组装产生圆偏振发光(CPL)的有机手性材料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然而, 目前有机材料体系的CPL信号整体仍然较弱, 且缺乏精准的调控手段. 为此, 本工作以具有光活性的聚集诱导荧光增强(AIE)性质的多硫苯基化合物(M-1)为荧光染料, 以手性氨基酸L/D-赖氨酸盐酸盐(L/D-Lys)为手性模板, 通过分子间氢键作用, 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H2O的混合溶剂中形成超分子L/D-Lys@M-1共组装体. 共组装体在不良溶剂水的溶剂作用下诱导产生CPL, 且在紫外光激发下具有自聚集效应, 产生持续增强的荧光发射和圆二色(CD)信号. 通过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和动态光散射(DLS)对组装体在光激发下的结构和光物理性质进行表征, 利用CD光谱以及CPL光谱等对基态和激发态手性性质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在溶剂诱导和光激发下实现了L/D-Lys@M-1组装体的手性传递和放大, 且不对称因子(|glum|)达到了0.3×10-2. 该研究策略为非手性的荧光分子构建CPL体系及动态调控提供了策略.  相似文献   
153.
利用MvImage vt和Tracker可分析物理实验的视频片段,追踪选定研究对象的轨迹,达到以简洁高效的数据分析手段揭示物理规律的效果.介绍了用Tracker软件对普通智能手机录制的布朗运动视频中的布朗颗粒进行跟踪分析,使布朗运动可视化;同时,对生物显微镜结合布朗运动视频的使用进行了科学的定标,使布朗运动真实化.  相似文献   
154.
以平衡程序Jsolver 为基础开展了紧凑型聚变裂变混合堆先进等离子体平衡位形设计,重点研究了反剪切运行模式,并在此位形下研究了自举电流的计算、分布及份额。  相似文献   
155.
李满  戴志高  应见见  肖湘衡  岳亚楠 《物理学报》2015,64(12):126501-126501
利用稳态电热拉曼技术测量了碳纳米管纤维对流换热环境下的导热系数. 该方法基于材料拉曼信号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实时探测一维材料在不同电加热(内热源)下的中心点温度, 利用对流环境下的稳态导热模型推导出材料的导热系数, 实现了一维微纳材料热物性的无损化和非接触式测量. 实验发现: 碳纳米管纤维的导热系数远低于单根碳纳米管的导热系数, 但高于碳纳米管堆积床的导热系数. 这表明碳纳米管体材料的热物性主要取决于内部管束的列阵和管束间的接触热阻.  相似文献   
156.
 采用共沉淀-水热法合成了一系列 Ni/MgAl(O) 催化剂. 用甲苯和萘的混合物作为焦油模型化合物, 在固定床反应器上研究了该催化剂直接催化转化具有较低水蒸气/碳摩尔比的高温焦炉煤气中焦油为小分子气体的反应. 考察了催化剂组成、水蒸气/碳摩尔比和反应条件等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Mg/Al 摩尔比为 3 时 Ni/MgAl(O) 催化剂表现出最优的催化性能. 在 700~800 oC 和水蒸气/碳摩尔比为 0.68 的反应条件下, 15%Ni/Mg3Al(O) 催化剂能将甲苯和萘完全转化为 CO 和 CH4 等小分子气体. 在反应气中引入 0.05% H2S(摩尔分数) 气体的实验表明, 该催化剂在焦油催化转化反应中具有较好的抗硫能力. 另外, 在催化剂中加入少量 Pt 助剂能显著提高催化剂活性.  相似文献   
157.
针对煤巷掘进或采煤生产过程中,煤体的破碎程度直接影响着巷道的支护方式和采煤工艺.利用结构元方法给出模糊综合评判的结构元表达形式,在此基础上,根据煤层地质构造、煤的硬度、压力参数、采煤方法等因素.对巷道煤体破碎程度进行综合评判.进而较为客观地评价出其破碎类别,从而为巷道支护方案和生产措施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8.
同时含有末端乙氧基醚支链和末端三甲基硅聚乙氧基醚支链的邻苯二甲酰亚胺衍生物1在高氯酸的甲醇溶液中发生光诱导单电子转移(SET)反应,以很高的反应区域选择性和很好的产率得到由末端三甲基硅聚乙氧基醚链环合构成的环状化合物.所有新化合物均经NMR和EI-MS确定其结构.  相似文献   
159.
针对偏序集方法不能解决含有权重的多准则决策问题,提出一种“隐式”赋权的偏序决策方法。首先将含有m个方案和n个准则的决策问题表示成偏序集,之后按权重由大到小的顺序,对准则进行逐步相加形成n个新的准则,得到一个新的偏序集。根据偏序集间的包含关系,证明了新偏序集不仅蕴含了权重信息,而且比初始偏序集有更强的排序能力。结果表明,该法在应用中仅需获取权重排序信息,无需精确权重,适用于权重难以确定的多准则决策问题。以三峡库区水质评价为例,例子表明新方法明显优于原有的偏序决策方法,能够对13个方案进行聚类和排序,而原有方法在该例中几乎难以应用。  相似文献   
160.
一.引言 滲透壓在溶液的經典理論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對低分子溶液,很難找到理想的半透膜,這實驗上的困難,就沒有使渗透壓作為一個驗證溶液理論的有效工具。對高分子溶液,情形就完全不同,由於溶質與溶劑分子大小的懸殊,半透膜的選擇比較容易,滲透壓的测定已被廣泛使用來测定高聚物的分子量並用來研究溶液中高分子與溶劑分子間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