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0篇
化学   44篇
力学   3篇
数学   8篇
物理学   1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Co2(CO8)分别与4种硫代乙内酰脲S=CNHC(O)C(R1)(R2)N(COR3)反应,得到4个新的含硫代乙内酰脲桥基双齿配位的三核钴羰基硫簇合物.用元素分析、IR、1HNMR和MS等手段表征了它们的结构,用X射线衍射测定了其中一个簇合物CO3(CO)7(μ3-S)[μ,η2-SCNC(O)C(CH3)(CH3)N(COCH3)](IV)的晶体结构,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0.8456(3)nm,b=1.1534(3)nm,c=1.1990(4)nm;a=107.36(3)°,β=108.44(5)°,γ=90.18(3)°;V=1.052(6)nm3,Z=2,F(000)=584,Dc=1.86g/cm3,μ=25.71cm-1,最终偏离因子R=0.046,Rw=0.058.  相似文献   
12.
张芳芳  刘树堂  余卫勇 《物理学报》2013,62(22):220505-220505
自时滞同步是指保持混沌系统结构和参数不变的情况下, 使时滞系统和原系统同步, 从而避免了现实中因为时滞而产生的各种问题. 本文以时滞复Lorenz系统为例, 研究其动态特性及时滞因数的影响, 并提出了一种非线性反馈控制器实现了复Lorenz系统的自时滞混沌同步. 数值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器的有效性. 该控制器只对部分状态进行控制, 实现了所有状态的同步, 原理简单, 易于工程实现. 关键词: 时滞系统 复混沌系统 自时滞同步 Lyapunov指数  相似文献   
13.
含硫磷桥基的两核铁羰基簇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e3(CO)12与杂环二硫代次膦酸盐SP(C6H4OR)(S)N(C6H5)NC(Me)(R=Me,Et)反应,得到两个新的含硫磷桥基的双核铁羰基簇合物Fe2(CO)6[μ-η2-SC(Me)NN(C6H5)P(C6H4OMe)](Ⅰ)和Fe2(CO)6[μ-η2-SC(Me)NN(C6H5)P(C6H4OEt)](Ⅱ),以及簇合物Fe3(CO)9(μ3-S)2(已知).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IR,1HNMR和MS等谱学表征,并用X-ray衍射技术测定了(Ⅰ)的晶体结构.该晶体属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a=11.192(2)A,b=14.272(3)A,c=16.281(3)A,β=108.22(3).,V=2470.2(8)A3,Z=4.两核簇合物中含有两个桥基Fe-S-Fe和Fe-P-Fe,而且-C(7)-N(2)-N(1)-链连结在S、P原子间,形成了两个六员螯环Fe(1)SCNNP和Fe(2)PNNCS,增强了簇合物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Ru3(CO)12]与Lawesson试剂[(MeOC6H4PS2)2]反应,合成、分离并用谱学表征了产物三核钌羰合簇[(μ-H)2Ru3(CO)93-P)](Ⅰ)和四核钌羰合簇[(Ru4(CO)103-S)(μ3-PC6H4OMe)](Ⅰ).X射线衍射测定了的晶体分子结构,表明含有1个裸磷原子作为面桥基配体,并具有颇短的Ru-Ru键距,该价电子数为49e的簇合物对氧和水稳定.谱学分析表明,化合物具有四面体型的Ru4簇心,其三角形面上分别具有面桥基μ3-S和μ3-PC6H4OMe基配体.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G.Lados等[1]中的主要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给出了一个改进,使结果应用更为方便  相似文献   
16.
用P(SR)~3作π-酸配体, 与Fe3(co)9(μ~3-S)~2进行取代反应, 得到新的取代物Fe3(CO)~8-[P(SC6H5)~3](μ~3-S)~2, 对它进行了IR、^1HNMR、MS表征, 并测定了它的分子和晶体结构, 对取代基P(SPh)~3取代Fe3(co)9(μ~3-s)~2中羰基的位置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含环偶磷氮烷配体的羰基铁衍生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培军  吴秉芳  刘树堂  王丁泽 《有机化学》2004,24(7):788-791,J003
用Fe3(C0)12与顺-2,4-二(叔丁基胺基)-1,3-二(叔丁基)-1,3,2,4-环偶磷氮烷cis-[P(NHBu-t)NBu-t]2(L)反应,得到两个新的含偶磷氮环的单核羰基铁衍生物:Fe(C0)4[{P(NHBu-t)NBu-t}2](1)和Fe(C0)4[P(NHBu-t)(NBu-t)2P(0)H](2).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IR和1H NMR谱表征,并用X-ray单晶衍射法测定了晶体结构.1:正交晶系,Pna2(1)空间群,a=1.7038(9)nm,b=0.8856(5)nm,c=3.5659(18)nm,V=5.381(5)nm3,Dc=1.275g/cm3,Z=8.2: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a=0.9999(2)nm,b=1.4476(3)nm,c=1.5559(3)nm,β=92.40(3)°,V=2.2504(8)nm3,Dc=1.361g/cm3,Z=4.在两个羰基铁化合物中,配位基偶磷氮烷环以单齿P原子与Fe原子配位.2中,未配位P(Ⅲ)被氧化成具有膦酰基结构[(==)P(O)H]的P(Ⅴ).  相似文献   
18.
Fe3(CO)_(12)和取代2,4_二硫代乙内酰脲反应,得到新的取代物Fe3(CO)_8-[:CNHC(S)C(CH_3)_2NH](μ_3-S)_2,并进行了IR、1 ̄HNMR、MS表征,测定了它的分子和晶体结构,讨论了杂环卡宾碎片:CNHC(S)C(CH_3)_2NH的取代位置,它是通过卡宾碳原子与Fe配位。  相似文献   
19.
刘树堂  Honrath  U 《化学学报》1985,43(1):30-34
在THF 中反应, 合成了以有机膦作μ3-配位体的新型铁钴三核原子簇羰基氢化物HFe2Co(CO)9PR.又用高压法合成FeCo2(CO)2Se, 它与Na2[Fe(CO)4] 在THE 中反应, 得到另一个以硒作μ3-配位体的新型铁钴三核原子簇羰基氢化物式电离成-价阴离子, 再与反应生成  相似文献   
20.
用Co2(CO)8分别与两个杂环配体C(S)NHP(S)(C6H4OCH3)OC(Ph)CH (L1)和C(S)NHC(CH3)2P(S)(Cl)N(Ph) (L2)反应,合成两个新的三核钴羰基硫簇合物Co3(CO)73-S)[μ,η2-CNP(S)(C6H4OCH3)OC(Ph)CH]()和Co3(CO)73-S)[μ,η2-SCNC(CH3)2P(S)(Cl)N(Ph)]()。用元素分析,IR, 1H NMR, 31P NMR及MS谱表征了它们的结构,同时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它们的晶体分子结构,二者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的晶胞参数为:a=0.84768(1)nm,b=1.19049(3)nm,c=1.43639(1)nm,α=86.926(1)°,β=81.601(3)°,γ=88.535(2)°,V=1.4318(5)nm3,Z=2,Dc=1.641g·cm-3,F(000)=716,μ=1.893mm-1,R=0.0602,Rw=0.1515。的晶胞参数为:a=1.2050(2)nm,b=1.2448(2)nm,c=0.8951(2)nm,α=97.49(1)°,β=93.552(4)°,γ=108.432(3)°,V=1.2554(3)nm3,Z=2,Dc=1.841g·cm-3,F(000)=690,μ=2.419mm-1,R=0.0423,Rw=0.1075。的分子骨架Co3S为三角锥构型,S作为面桥基配体,所有CO作为端基配体与三个Co原子成键。中含有CoCoCN四元环组件,中含有CoCoSCN五元环组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