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1篇
化学   93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5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在流动余辉实验装置上,首次在F/I2体系中观察到比较强的IF(B-X)的发射光谱,计算了IF(B)的振动布居,发现在低振动能级(ν′<5)布居满足玻尔兹曼分布,而在高振动能级布居则明显增多,和以前在F原子与碘合物反应时观察到的IF(B)的振动布居非常相似,结合实验中观察到IF(B-X)跃迁强度与F原子的浓度的二次方成正比,认为该体系中IF(B)是由激发态的I(2P1/2。)与基态的F(2P3/2)通过三体碰撞复合产生.  相似文献   
32.
在流动余辉装置上, 研究了SO(c1Σ)的猝灭动力学过程. 获得了SO2, O2, CO2, N2, He, CS2, CH3OH, C2H5OH, C3H7OH, C4H9OH, CH3COCH3, C6H6, CH2Cl2, CH2Br2, CHCl3, CCl4等16种分子与SO(c1Σ)发生猝灭反应的速率常数. 初步分析表明: 醇类分子CnH2n+1OH(n=1, 2, 3, 4)中的C—H键的数目与其对SO(c1Σ)的猝灭速率成正比; CO2, N2等非极性无机小分子对SO(c1Σ)的猝灭作用不明显, 强极性分子SO2对SO(c1Σ)的猝灭作用较强. 卤代烷烃中的卤素原子的大小对SO(c1Σ)的猝灭过程发挥着较重要的作用; 而氯代烷烃中氯原子的个数与猝灭速率之间的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33.
在流动余辉装置上, 研究了活性氮与SO2和SOCl2之间的反应过程. 在280~500 nm, 观察到了SO2( A1A2,B1B1→X1A1 )和SO2(a3B1→X1A1)的发射光谱. 对比由Ar(3P0,2)与N2碰撞反应产生的纯N2(A3Σu+)与SO2、SOCl2之间反应的实验结果, 可以说明, N2(A3Σu+)在活性氮与SO2的反应中是主要的能量载体, 它与SO2的直接能量转移反应形成了激发态的SO2(A1A2, B1B1); 在活性氮与SOCl2的反应中观测到的激发态SO2(a3B1), 则可能主要是通过N(4S)与SOCl2反应生成的N2O(X1Σ+)和N2(A3Σu+)与SOCl2反应生成的SO(X3Σ-)之间的化学反应过程产生.  相似文献   
34.
用纳秒级脉冲辐解动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Br2-自由基引发N-(N-二异丙氧基磷酰化甲硫氨酰)色氨酸甲酯的氧化和电子转移过程,结果表明:Br2-自由基同步氧化Nα-磷酰化二肽中的甲硫氨酸和色氨酸部位,并发生由色氨酸向含硫三电子键自由基的分子内电子转移过程,求算了有关动力学参数,推导了氧化和电子转移机理  相似文献   
35.
在自制的电解液阴极大气辉光放电原子发射谱(ELCAD-AES)装置上,研究了钙镁标准溶液的特征发射光谱,定量检测了Mg和Ca的含量,两元素的检出限分别为0.2mg/L和0.8mg/L。通过准确性和加标回收实验,以及与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络合滴定(EDTA滴定)法测量结果的比较,证明了ELCAD-AES方法测量水硬度的可靠性。测定了沸腾前后的自来水和地下水,以及湖水中Mg和Ca的含量,获得了这些水样的硬度。所建立的ELCAD-AES方法可用于水体硬度或金属元素的快速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36.
本文利用DNA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从括楼基因组DNA中扩增并克隆了天花粉蛋白基因,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我们克隆的是天花粉蛋白的成熟肽及N端23个氨基酸的信号的编码序列,与前人从基因组或cDNA中克隆的该基因的比较发现,其同源性为99.25%,并且证实与发表的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序列有较大差异,将该基因克隆到大肠杆菌高效表达质粒pJLA_(502)的P_RP_L启动子下游,通过温度诱导,得到了表达产物,进一步将该基因克隆到植物中间载体pE_3的花椰菜花叶病毒35S启动子下游,应用根癌农杆菌Ti质粒介导的遗传转化系统,成功地将该基因导入了烟草基因组,获得了转基因植株,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证实,天花粉蛋白基因已在大肠杆菌和转基因烟草中表达。  相似文献   
37.
潮湿空气微波放电离子形成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微波放电电离质谱装置,通过水蒸气与空气混合气体(潮湿空气)的微波放电,同时获得了化学电离质谱探测技术中常用的三种重要母体离子H3O+、NO+和.结合潮湿空气中主要成分N2、O2以及水蒸气各自微波放电后的质谱探测结果,对潮湿空气微波放电后上述三种离子产生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各种离子的形成机制.这些离子 分子反应过程在计算机模拟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  相似文献   
38.
39.
在流动余辉装置中,利用镍金属表面催化氧原子复合的方法,产生了高浓度的亚稳态O~2(b^1∑^+~g)。采用准一级近似的方法,测定了O~2(b^1∑^+~g)被15种分子猝灭的速率常数,其大小在10^-12~10^-14cm^3·molecule^-1·s^-1数量级范围内,用电子-振动(E-V)能量转移模型分析了各种分子猝灭反应的机理,结果表明猝灭速率常数的大小与试剂分子中的C----H,N---H以及O-----H键的数目密切相关;同时,我们的结果也表明,分子的其它特性将对O~2(b)的猝灭反应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0.
在流动余辉装置中,利用镍金属表面催化氧原子复合的方法,产生了高浓度的亚稳态O~2(b^1∑^+~g)。采用准一级近似的方法,测定了O~2(b^1∑^+~g)被15种分子猝灭的速率常数,其大小在10^-12~10^-14cm^3·molecule^-1·s^-1数量级范围内,用电子-振动(E-V)能量转移模型分析了各种分子猝灭反应的机理,结果表明猝灭速率常数的大小与试剂分子中的C----H,N---H以及O-----H键的数目密切相关;同时,我们的结果也表明,分子的其它特性将对O~2(b)的猝灭反应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