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47篇
化学   70篇
晶体学   85篇
力学   14篇
综合类   3篇
物理学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沙漠沙独特的化学组成特性和矿物特性,将沙漠沙荒料作为硅源,工业Al(OH)3作为铝源制备莫来石晶须.改变硅源/铝源配比和合成温度,结合XRD、SEM、TEM研究莫来石生长环境和自由生长形态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当沙漠沙与Al(OH)3的质量比为35/65时,在1200℃的低温下就能获得平均值>60的高长径比莫来石晶须;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莫来石晶须长径比不断增大,当温度升至1300℃,平均长径比>94.随着合成温度的升高,莫来石的形成经过了一次莫来石和二次莫来石化两个阶段;若配方中Al2 O3处于过饱和状态,样品中刚玉相会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出现先增多后降低的变化现象.  相似文献   
2.
环境对MgB_2氧化过程中MgO晶须生长形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扫描电镜研究了在 Mg B2 氧化过程中环境对 Mg O晶须生长形状的影响。仅有 Mg B2 时 ,在 80 0℃左右空气气氛中 ,可生长出纳米尺寸的 Mg O晶须。若把 Mg B2 添加到氧化铝陶瓷基体中 ,则生长成竹节状晶须。Mg O晶须生长形状的差别可能是由于氧浓度以及位错等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利用浮区法在高氧压下生长ZnO晶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浮区法在高温高氧压下生长出大尺寸的ZnO晶须. X射线衍射和拉曼光谱分析结果表明, 生长的ZnO晶须结晶良好, 具有六方结构, 沿(001)方向有明显的择优生长取向. 光致发光光谱测量结果表明, 晶须在室温下有较高的紫外光致发光效率和较低的缺陷, 生长时选择大于0.3 MPa的氧压对提高IUV/Igreen有益.  相似文献   
4.
利用循环伏安法和恒电位电解法研究了室温下在二甲基亚砜中铈钴合金膜的电化学制备.结果表明,二甲基亚砜中Ce(Ⅲ)在Pt电极上的还原反应为一步完全不可逆反应.控制沉积电位在-2.10V~2.30V,利用恒电位电解得到表面平滑,附着力好,铈含量为37wt%~45wt%的铈钴合金膜.  相似文献   
5.
四针状氧化锌晶须的制备及其吸波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雷达探测、卫星通信、航天航空和电子对抗等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抗电磁波干扰、隐形技术、微波暗室等研究领域的兴起.对电磁波吸波材料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现代电子工业和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产生电磁波的电子产品(诸如计算机、电视机、手机、微波炉及电磁炉等)的数量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6.
乌志明  马培华 《化学通报》2007,70(9):691-694
最初只称单晶短纤维为晶须,稍后结晶较好的多晶纤维也被称为"晶须",现在无定形纤维也归进了晶须专著,通过对晶须概念泛化过程的反思,希能澄清学术著作中10多年来相沿的一个模糊认知。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稀土石膏为原材料研究了制备方法对硫酸钙晶须(CSW)形貌和结构的影响,并以二水硫酸钙(分析纯)为原材料,CeCl3·7H2O为铈源,探究稀土铈的加入对CSW的结构和形貌的影响。利用SEM、XRD、XPS和FL等表征手段对CSW的结构、形貌和组成及其荧光性能等进行表征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微波法可以制备高长径比的CSW,其平均长度为263μm,平均长径比为39.50。Ce3+以原子置换的形式进入CSW,对晶须的晶体结构不产生影响,但改善了CSW的形貌。添加2%(质量分数)的Ce3+能够促进晶须向一维生长,使得CSW的长径比显著增加,而过量的Ce3+会促使晶须横向生长。研究证明稀土石膏中含有微量的稀土元素Ce,同时发现由稀土石膏制备的CSW具有发射蓝光的特性,这对开发利用稀土石膏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In this work, we demonstrate an in situ phase conversion from basic magnesium chloride(BMC) into magnesium hydroxide whisker by using polar organic solvent at low temperature. The morphology and phase composition of magnesium hydroxide whiskers prepared at different reaction temperature, alkali concentration and organic solvent were analyzed by X-ray diffraction(XRD) and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e(SEM). It was found that when one of the organic solvents such as absolute ethyl alcohol, butanol, polyethylene glycol(PEG-400), acetone, et al. was selected as the template, the precursor BMC can transform into whisker-like magnesium hydroxide through precipitate transformation in low temperature and non-hydrothermal system. It can be reasonably explained that the regulation of Mg^2+ solubility by those organic solvents and the sustained release of Mg^2+ dissolution by organic adsorption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magnesium hydroxide whisker via BMC whisker as the precursor.  相似文献   
9.
利用Co(CH_3COO)_2、氧化钼、钼酸和咪唑为基础原料,在水热条件下成功制备了CoMoO_4晶须材料.通过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材料的结构和形态进行了表征,证明为完整均匀的CoMoO_4晶须.在环辛烯环氧化催化反应中对材料的催化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证明CoMoO_4晶须具有优良的非均相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0.
以固体废弃物磷石膏为原料,在传统常压醇水热法的基础上添加CaSO4·2H2O为晶种制备半水硫酸钙晶须。采用单因素试验法探究了晶种含量、丙三醇含量和磷石膏质量分数对晶须结构和形貌的影响,确定晶须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采用SEM和XRD对样品进行表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添加CaSO4·2H2O晶种制备晶须的长径比(49.29)比只添加丙三醇的样品的长径比(30.99)提高了近60%;当丙三醇与水的体积比(V)为1、晶种含量为1%、磷石膏质量分数为5%时制备的晶须的平均直径为0.65 μm,长径比达到了62.15,晶须的尺寸均匀。这说明添加1%CaSO4·2H2O晶种、V为1的丙三醇和质量分数为5%的磷石膏在常压下能制备出高长径比和尺寸均匀的半水硫酸钙晶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