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多胺(polyamines)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主要包括腐胺(putrescine),精脒(spermidine)和精胺(spermine).多胺与细胞增长和癌症密切相关[1].近年来有文献报道,头发中多胺浓度的增加与恶性子宫癌、卵巢癌[2]、老年痴呆症[3]有关.因此,检测头发中的多胺在临床疾病的诊断方面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赵鹏  何崇乐  陈俊玲  李杰 《色谱》1988,6(1):51-53
精胺(SP),精(?)(SPD)、尸胺(CA)、腐胺(PU)等生理性多胺,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和细菌体内,是某些氨基酸脱羧产生的一类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氨基的脂族化合物,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1971年,Russell首次提出尿多胺含量的变化可作为诊断癌瘤和监测癌瘤的指标。此后,不少研究对体液和癌瘤组织中多胺的分析得到类似结果,陆续报道了进行多胺痕量检测的柱层析高压电泳法、薄层层析法、气液色谱/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多胺自动分析法、自动氨基酸分析法及放射免疫法。  相似文献   

3.
稀土金属污染已成为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之一,NO作为生物信号分子,广泛参与植物逆境响应调节。为了探讨La胁迫下植物精氨酸代谢对外源NO的响应机制,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100μmol·L~(-1)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对20 mmol·L~(-1)La~(3+)胁迫下燕麦幼苗生物量、精氨酸、NO和多胺含量及相关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La~(3+)胁迫下,添加外源SNP能够缓解燕麦幼苗根系和地上部干重的下降,提高根系和叶片中精氨酸的含量,并通过调节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精氨酸酶、精氨酸脱羧酶(Arginine decarboxylase,ADC)和鸟氨酸脱羧酶(Ornithine decarboxylase,ODC)活性调控精氨酸代谢的方向。在根系中外源SNP通过上调NOS活性促进燕麦幼苗在La~(3+)胁迫前期(胁迫后第1~2 d)精氨酸代谢向NO合成方向进行,并产生内源NO的快速积累,胁迫后期(胁迫后3~6 d)通过激活NOS、精氨酸酶、ADC和ODC活性促进精氨酸代谢同时向NO和多胺合成方向进行,腐胺(putrescine,Put)、亚精胺(spermidine,Spd)和精胺(spermine,Spm)等多胺水平提高,但内源NO并未明显积累;在叶片中外源SNP通过上调整个胁迫期间(胁迫1~6 d)NOS和精氨酸酶活性及胁迫后第2~6 d的ADC和ODC活性促进Put,Spd和Spm等多胺和NO同时合成,但NOS活性与内源NO含量并未呈现正相关关系。由此表明,外源NO可以诱导燕麦幼苗根系和叶片精氨酸的合成,并增强根系与叶片精氨酸代谢向多胺和NO两个方向同时合成,从而减缓La胁迫对燕麦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探讨微生物代谢的一个主要方面是研究在限制性营养物质(例如不含氮源)中静息细胞在非生长条件下的代谢(简称静息代谢),即由于缺乏某些必要营养成份使细胞不能繁殖,但因含有各种酶系统,细胞仍能发酵其它营养物。通常获取静息细胞的方法是:让细菌(以幼龄菌为宜)在培养基中生长一定时期,再加生理盐水或缓冲液,洗涤、离心分离、洗去细胞上的培养基而得,忽略了细胞的内源代谢阶段。在有些代谢研究中,为了排除内源代谢的干扰,把沉淀再放置一至二个传代时间(对于大肠杆菌为35分钟),这时认为细胞进入静息状态。从生物热化学的观点考虑,处在内源代谢状态的细胞和静息细胞应有不同的热效应。  相似文献   

5.
唐琴梅 《色谱》1992,10(2):82-87
生物胺是机体代谢反应过程中所产生的胺类化合物,其中研究得较多的有两类:神经递质儿茶酚胺(CA)和5-羟基色胺(5-HT),以及多胺。CA和5-HT的功能与人们的健康和疾病有密切的关系,它们不仅直接参与行为活动(如运动功能、学习记忆等)以及参与血压、心率、呼吸和睡眠等植物神经功能的调控,还与一些功能性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忧郁症以及器质性病变(如巴金森氏综合症、心血管性疾病等)的出现有关,某些肿瘤如神经母细胞瘤及嗜铬细胞也会导致  相似文献   

6.
新型亲核NO供体diazeniumdiolate独特的化学结构和性质,使其成为目前NO供体研究的一个热点.要使其成为更有效的药物,它的靶向性和控释性能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减小亲核试剂(多胺)的细胞毒性和亚硝胺的生成是研究的难点.本文对增强靶向性释放所采取的三个措施(聚合物控释、特定酶代谢释放和光降解释放)的近十几年国外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制备了两个多胺修饰全甲基化环糊精, 即单-[6-(乙二胺)-6-脱氧]-七-(2,3,6-三甲氧基)-β-环糊精(4)和单-[6-(二乙烯三胺)-6-脱氧]-七-(2,3,6-三甲氧基)-β-环糊精(5), 并采用荧光和紫外-可见光谱方法测定了全甲基化环糊精及其多胺修饰衍生物在磷酸缓冲溶液中(25 ℃, pH=7.2)与牛血清白蛋白形成化学计量比为8∶1的超分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结果表明, 全甲基化环糊精对牛血清白蛋白具有强于天然环糊精和部分甲基化环糊精的分子键合能力, 而经过多胺修饰的全甲基化环糊精衍生物则显示了更强的键合能力, 这些强的键合能力源于疏水作用、静电作用和氢键作用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8.
合成和表征了一种新的N-苯基二吡啶甲基胺(phdpa)铜配合物[(phdpa)Cu(SCN)](ClO4)。X-衍射晶体结构数据显示配合物中铜原子与配体phdpa中3个N原子、SCN-中S原子和邻近分子中SCN-中N原子配位,形成扭曲八面体结构。生物活性数据显示该铜配合物抑制HepG-2细胞的生长,半数抑制率为10.4μmol.L-1。进一步机理研究数据显示这种SCN-桥联的铜配合物能诱导HepG-2细胞核的分裂,降低其耗氧量和ROS的含量,这表明该铜配合物是一种能影响HepG-2细胞氧代谢的多功能配合物。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QuEChERS-UPLC-MS/MS法快速同时检测番茄中噻虫嗪及其代谢产物(噻虫胺)、螺虫乙酯及其4种代谢产物(BYI08330-enol-glucoside、BYI08330-mono-hydroxy、BYI08330-enol和BYI08330-ketohydroxy)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NaCl和无水Mg SO4除水后,经N-丙基乙二胺(PSA)和C18粉末净化,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采用多反应离子监测模式(MRM)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外标法定量。7种目标物质在0.2~2 0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2),在0.002、0.02、0.20、2.00 mg/kg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79.9%~10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4%~6.4%,方法定量下限(LOQ)为0.002 mg/kg。该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能满足番茄中噻虫嗪、噻虫胺和螺虫乙酯及其代谢产物残留的快速检测和确证要求。  相似文献   

10.
大环多胺作为含有多个氮原子和闭合环状结构的一类电子供体,在构筑荧光探针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代表性的大环多胺如四氮环(cyclen、cyclam和pyclen)和三氮环(tacn)等,它们被广泛用于金属离子、阴离子、生物活性小分子和生物大分子探针的识别基团或功能基团。本文依据检测对象的不同,综述近年来大环多胺在荧光探针的设计、制备及应用方面的优秀成果,并对未来其在荧光检测分析领域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以槐果碱为先导化合物,通过对槐果碱的结构修饰,得到一系列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新型衍生物,旨在抗肿瘤新药研发过程中提供一定参考依据。以DMF为溶剂,乙醇胺为亲核共轭体,合成了10个新型13-羟乙胺苦参碱衍生物[13-(N-磺酰基)羟乙胺苦参碱(2a~2d),13-(N-苄基)羟乙胺苦参碱(2e~2j)]。其结构经~1H-NMR,~(13)C-NMR和MS表征,并选取肝癌细胞(HepG-2)和宫颈癌细胞(Hela)对所合成的化合物采用MTT测试法进行体外抗肿瘤药理活性初步筛选。对于两种肿瘤细胞株而言,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与苦参碱和槐果碱相比,药理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化合物2f对于两种肿瘤细胞均显示出了较好的活性。本文成功合成了10个新型的苦参碱衍生物,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2f对于两种受试肿瘤细胞均显示出了良好的抑制活性,且活性优于槐果碱和苦参碱。这对于今后抗肿瘤新药的设计和合成,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9个新的萘酰亚胺-多胺缀合物,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1H NMR,13C NMR和MS确证.经MTT[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法对白血病细胞(K562)、人乳腺癌细胞(MB-231)和肝癌细胞(7721)体外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多数化合物对肿瘤细胞具有抑作用,尤其是化合物5a的抗肿瘤活性优于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药物氨萘非特(Amonafide).化合物5a与鲱鱼精DNA-EB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提示:DNA-EB与萘酰亚胺-多胺作用引起的荧光淬灭机制属于静态淬灭,DNA与萘酰亚胺-多胺物结合模式是扦插结合.  相似文献   

13.
喜树中的吲哚生物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隆泽  沈积慧  贺湘  张文毅 《化学学报》1988,46(12):1207-1211
从喜树(Camptetheca acuminata Decne)果中分到五个微量吲哚类生物碱, 其中两个为新生物碱, 分别为camptacumotint(1)和camptacumanine(2), 另外三个为已知生物碱naucleficine(3), angustoline(4)和新天然产物二氢异喹胺(dihydroisoquinamine, 5).  相似文献   

14.
N-乙酰半胱氨酸(NAC)有减轻造影剂引发肾损伤的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采用基于1H NMR的代谢组学方法,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在NAC保护下对慢性肾衰大鼠给药造影剂钆-二乙三胺五乙酸(Gd-DTPA), 通过分析大鼠尿液中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研究了NAC对慢性肾衰大鼠的保护机制.结果表明,慢性肾衰大鼠能量代谢、尿素循环等代谢通路发生紊乱.给药Gd-DTPA后,大鼠尿液中胆碱、N-氧三甲胺、邻羟基苯乙酸苯酯、对羟基苯乙酸苯酯、马尿酸、甘氨酸、烟酸、牛磺酸减少,尿囊素增加;而在NAC保护下相关代谢产物向模型组的恢复,说明NAC对Gd-DTPA引发的大鼠肠道细菌代谢、肝线粒体代谢、犬尿氨酸代谢紊乱及氧化损伤具有一定修复作用.NAC对尿素循环代谢的改善可能减轻大鼠体内的肾损伤,而其对细胞中谷胱甘肽的补充可能减轻Gd-DTPA造成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5.
选用β_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作为手性选择剂对苯乙醇胺对映体进行了分离,研究了环糊精种类、浓度、电泳缓冲液pH值对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β_羟丙基环糊精(HP_β_CD)可以使苯乙醇胺对映体达到基线分离。在选定条件下,考察了苯乙醇胺的定量线性范围、检出限和回收率,测得苯乙醇胺的线性范围为20~200mg/L,检出限为1mg/L,(R)_苯乙醇胺和(S)_苯乙醇胺回收率分别为(101.37±3.04)%(RSD为0.60%)和(98.08±3.10)%(RSD为0.63%)(n=5),并对Arthrobactersp.BW1010全细胞转化苯乙胺酮合成(S)_苯乙醇胺的过程进行了监测。  相似文献   

16.
光学纯手性胺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手性化学品,作为手性砌块和手性拆分剂广泛用于医药、农业化学品、精细化学品等产品的合成中.据统计,美国FDA近年来批准的约40%药物中都含有一个或多个手性胺结构单元.胺脱氢酶(AmDH)是由氨基酸脱氢酶改造而来的一类催化酮不对称还原胺化的新酶,其在手性胺的合成中展现出较强的潜力,已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这是因为该酶能够利用廉价的无机铵为胺供体,且具有催化效率高、原子经济性好和环境友好等优点.迄今为止已经有数个高效的胺脱氢酶被成功开发和报道,但是这些通过蛋白质工程改造的胺脱氢酶均为(R)-选择性,因此只能合成(R)-选择性的手性胺,遗憾的是还未见有(S)-选择性胺脱氢酶的报道.因此,本文主要目的是期望从自然环境中鉴定能够不对称还原胺化酮合成(S)-手性胺的微生物,进而从中分离得到能够以无机铵作为胺供体合成(S)-手性胺的(S)-选择性酶.本文首先利用苯乙胺作为唯一氮源,从土壤中筛选能够利用苯乙胺生长的菌株,进而利用苯乙酮作为初筛底物对得到的菌株进行胺化能力筛选,再利用(4-氟苯基)丙酮作为模式底物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幸运的是,我们获得了能够利用无机铵作为胺供体催化(4-氟苯基)丙酮不对称还原胺化合成(S)-4-氟-α-甲基苯乙胺的菌株,经过16S RNA鉴定为表皮短杆菌,命名为B.epidermidis ECU1015.接下来,我们对B.epidermidis ECU1015催化的胺化反应中的关键参数如胺基供体及其最适浓度、反应温度、pH值和底物浓度等进行了优化,确定最佳反应条件:胺供体为NH4Cl(1.25 mol/L),反应温度为30°C,KPB缓冲液(200 mmol/L,pH 7.5),底物浓度10 mmol/L.最后,在最适的反应条件下,我们对B.epidermidis ECU1015催化的底物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微生物不能催化大位阻芳香酮和链状酮的胺化,对位阻较小的苯乙酮及(4-氟苯基)丙酮具有较好的还原胺化能力,而且对苯环上带有吸电子取代基的酮化合物具有更好的转化效果.经手性分析,所有生成的手性胺均为(S)-构型,产品的光学纯度均>99%.B.epidermidis催化酮不对称胺化所形成的产物构型均为(S)-选择性,这不同于已报道的(R)-选择性胺脱氢酶.该菌株的发现为(S)-选择性胺脱氢酶的进一步鉴定奠定了一定的研究基础,相关蛋白的分离纯化工作正在进行.  相似文献   

17.
从含4,4'-二吡啶胺结构单元的双(二吡啶胺) 桥联配体出发,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两个结构新颖的配位聚合物:[CdL1Br2]n?7.5nH2O (L1 = N,N,N′,N′-四(4-吡啶)-1,4-苯二胺) (1)和[Cu2L2(μ1,1,3-SCN)2]n?nMeOH (L2 = N,N-二(2-吡啶)-N',N'-二(4-吡啶)-1,4-苯二胺) (2),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其晶体结构。单晶测试结果显示,配合物1中配体L1的四个吡啶N原子均参与配位,桥联了4个Cd原子,每个Cd原子与四个吡啶 N 原子和两个溴配位,形成六配位的八面体构型。通过这些配位作用,最终形成包含 Kagome 结构的三维超分子网络。配合物2 是由一维柱状 {Cu(SCN)}n 链通过 L2 桥联生成的二维结构。有趣的是,L2中具有螯合能力的2,2'-二吡啶胺单元并未参与配位,只有4,4'-二吡啶胺单元中的两个吡啶N原子分别与一个 Cu(I) 配位,连接了相邻两条平行的{Cu(SCN)}n 链,生成二维结构。  相似文献   

18.
光学纯手性胺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手性化学品,作为手性砌块和手性拆分剂广泛用于医药、农业化学品、精细化学品等产品的合成中.据统计,美国FDA近年来批准的约40%药物中都含有一个或多个手性胺结构单元.胺脱氢酶(AmDH)是由氨基酸脱氢酶改造而来的一类催化酮不对称还原胺化的新酶,其在手性胺的合成中展现出较强的潜力,已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这是因为该酶能够利用廉价的无机铵为胺供体,且具有催化效率高、原子经济性好和环境友好等优点.迄今为止已经有数个高效的胺脱氢酶被成功开发和报道,但是这些通过蛋白质工程改造的胺脱氢酶均为(R)-选择性,因此只能合成(R)-选择性的手性胺,遗憾的是还未见有(S)-选择性胺脱氢酶的报道.因此,本文主要目的是期望从自然环境中鉴定能够不对称还原胺化酮合成(S)-手性胺的微生物,进而从中分离得到能够以无机铵作为胺供体合成(S)-手性胺的(S)-选择性酶.本文首先利用苯乙胺作为唯一氮源,从土壤中筛选能够利用苯乙胺生长的菌株,进而利用苯乙酮作为初筛底物对得到的菌株进行胺化能力筛选,再利用(4-氟苯基)丙酮作为模式底物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幸运的是,我们获得了能够利用无机铵作为胺供体催化(4-氟苯基)丙酮不对称还原胺化合成(S)-4-氟-α-甲基苯乙胺的菌株,经过16S RNA鉴定为表皮短杆菌,命名为B.epidermidis ECU1015.接下来,我们对B.epidermidis ECU1015催化的胺化反应中的关键参数如胺基供体及其最适浓度、反应温度、pH值和底物浓度等进行了优化,确定最佳反应条件:胺供体为NH_4Cl(1.25 mol/L),反应温度为30℃,KPB缓冲液(200 mmol/L,pH7.5),底物浓度10 mmol/L.最后,在最适的反应条件下,我们对B.epidermidis ECU1015催化的底物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微生物不能催化大位阻芳香酮和链状酮的胺化,对位阻较小的苯乙酮及(4-氟苯基)丙酮具有较好的还原胺化能力,而且对苯环上带有吸电子取代基的酮化合物具有更好的转化效果.经手性分析,所有生成的手性胺均为(S)-构型,产品的光学纯度均99%.B.epidermidis催化酮不对称胺化所形成的产物构型均为(S)-选择性,这不同于已报道的(R)-选择性胺脱氢酶.该菌株的发现为(S)-选择性胺脱氢酶的进一步鉴定奠定了一定的研究基础,相关蛋白的分离纯化工作正在进行.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一种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UPLC-IT-TOF MS)联用的非靶标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了人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及其阿霉素耐药细胞(K562和K562-ADM)之间的代谢物差异。考察了细胞破碎方法、提取溶剂体系和溶剂体积对细胞代谢物提取效果的影响,实验发现采用超声破碎法,以800μL的80%甲醇提取时可得到较多的代谢特征峰,方法重复性和稳定性较高。将建立的方法应用于K562及K562-ADM细胞的代谢组差异研究,对所得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结果显示2种细胞的代谢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并发现40个对分类有显著贡献的代谢物,差异代谢物主要参与氨基酸代谢、鞘脂代谢、嘌呤代谢和嘧啶代谢等通路。该方法可用于K562和K562-ADM细胞的代谢组差异研究,可望为白血病细胞耐药性的代谢组学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将代谢组学的方法结合细胞周期的实验,研究木犀草素作用于MCF-7细胞的作用机理。细胞活性实验验证,木犀草素对MCF-7细胞有抑制作用,GC-TOF/MS对加药细胞和未加药细胞代谢物进行指纹图谱分析,并进一步应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对代谢组学数据进行多维统计分析。结合木犀草素将细胞周期抑制在S期(Synthesis),推测木犀草素通过阻碍核酸代谢中的磷酸戊糖途径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