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内蒙和吉林马勃的产地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裂解-气质联用(Py-GCMS)从微观形貌、元素组成、主要类别及小分子的化学组成等方面对产自内蒙和吉林的马勃中药材直接进行原位分析,并对产自两地的马勃进行区分。 SEM结果表明,内蒙马勃属于灰包科栓皮马勃属栓皮马勃;吉林马勃属于灰包科静灰球属长根静灰球菌。 FTIR光谱显示,内蒙马勃在酰胺Ⅰ带吸收峰1636 cm-1,而吉林马勃的在1654 cm-1。 吉林马勃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在1625 cm-1有较强的吸收峰说明吉林马勃含芳香环骨架的化合物含量高于内蒙马勃,与Py-GCMS的结论中吉林马勃苯酚、对甲苯酚含量明显高于内蒙马勃相符。 另外,Py-GCMS结果可以分析出两地马勃的裂解成分及含量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赵希  张黎明  高文远 《分析试验室》2008,27(Z1):243-246
采用热分析(TA)、红外光谱法(FTIR)和X-射线衍射技术(XRD)对以槐米为原料制备的芦丁和槲皮素提取物进行了测定,通过分析二者谱图特征探讨快速鉴别这两种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芦丁的微商热重(DTG)曲线于278℃出现明显的热分解失重峰,差示扫描量热(DSC)曲线未出现明显相变峰;槲皮素的DTG曲线于349℃出现明显的失重峰,DSC曲线分别于323和361℃出现一个吸热峰和一个放热峰。红外谱图显示,3386 cm-1羟基伸缩振动吸收峰,1656 cm-1羰基伸缩振动吸收峰以及2931、1064、881 cm-1糖基的特征吸收峰可作为区分芦丁和槲皮素的标准峰。芦丁的X-射线衍射图谱呈多峰重叠的弥散峰,结晶度低;而槲皮素峰形明锐,结晶度高。因此,热分析、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技术可用于鉴别芦丁和槲皮素,相应谱图可作为它们各自的特征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3.
利用乙酰丙酮(AcAcH)络合溶胶-凝胶法合成了Ni0.5Zn0.5Fe2O4(NZFO)尖晶石型软磁铁氧体。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研究了Fe、Zn、Ni 3种溶胶中AcAcH与Fe3+、Zn2+、Ni2+的结合形式,通过比较Fe、Zn、Ni溶胶与未添加AcAcH的Fe、Zn、Ni甲醇溶液的红外光谱发现,分别在1 532 cm-1、1 520 cm-1和1 520 cm-1处多了一个吸收峰,说明AcAcH都能与3种离子发生螯合反应。采用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物性测量系统(PPMS)分别表征NZFO铁氧体的相组成、微结构以及磁性能。XRD测试结果表明,NZFO铁氧体为单一尖晶石相结构;HRTEM透射结果表明,NZFO为片状,大小均匀,尺寸45 nm左右;PPMS研究结果表明,NZFO铁氧体的饱和磁化强度(Ms)和矫顽力(Hc)分别为36 emu.g-1和167 Oe。  相似文献   

4.
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与不同α-烯烃共聚合的多种聚乙烯,并对共聚物的结构和类型进行了定性分析.由1 378、1 369 cm-1处的峰位置和峰强度判断聚烯烃的种类,由770、 899、784 cm-1处的峰判断α-烯烃的种类.利用差示扫描量热(DSC)热分级方法确定熔融峰的位置,并对共聚物中α-烯烃的含量进行了定量计算.  相似文献   

5.
对生物滤池中不同高度的生物膜和出水悬浮物的碳氢氮三元素和红外光谱进行了分析比较.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悬浮物的无机成份比生物膜高.悬浮物和生物膜的红外吸收光谱图主要由蛋白质的吸收带、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带组成.1655 cm-1处的吸收峰为酰胺Ⅰ带,是C=O的伸缩振动,1542 cm-1的吸收峰是酰胺Ⅱ带,是N-H的弯曲振动和C-N的伸缩振动,1240 cm-1是酰胺Ⅲ带,是C-N的伸缩振动和N-H的弯曲振动引起的.1460 cm-1处的吸收峰为CH3和CH2的弯曲振动峰.悬浮物的蛋白质特征峰强度比生物膜低,而1050cm-1处的吸收峰强度比生物膜大.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快速、准确同时测定蒙药巴特日中多种元素含量的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同时测定了蒙药巴特中17种常量、微量及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了加标回收实验,结果表明,巴特日中Ca、P、K的含量较高,富含Fe和Mg等营养元素,Pb、Cd等重金属元素均低于国家标准。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36%~0.86%,加标回收率为95.8%~103%。测定的实验数据准确,可靠,可用于蒙药巴特日中多种元素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7.
采用二维红外光谱法分析纤维素。在293~393K范围内,分别测定脱脂棉纤维的一维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和去卷积红外光谱。结果表明:脱脂棉纤维中的α-纤维素在559cm-1有一个的红外特征吸收峰,β-纤维素在893,1 206,1 235cm-1处有红外特征吸收峰;随测定温度的升高,559cm-1处红外吸收强度降低,893,1 206,1 235cm-1处红外吸收强度增加。进一步采用二维红外光谱研究温度对于脱脂棉纤维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测定温度的升高,脱脂棉纤维红外特征吸收峰强度增加的顺序为893cm-11 235cm-11 206cm-1559cm-1。  相似文献   

8.
采用基础油标准曲线法,建立了在用航空润滑油中抗磨剂磷酸三甲酚酯(TCP)含量与670~630cm-1范围内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谱峰面积的定量线性关系,并以标准曲线的预测结果为基础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法法(PLS)建立TCP含量的红外光谱快速定量分析模型。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997,校正偏差为0.021。对随机抽取的某型在用航空润滑油样品进行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平均相对误差低于3%,模型预测值与标准方法测定值没有显著性差异,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利用FTIR结合化学计量可以实现在用润滑油TCP的快速定量分析,实时监控润滑油质量。  相似文献   

9.
将原位全反射傅立叶红外光谱(in situATR-FTIR)技术应用于研究稀土催化丁二烯配位聚合反应过程,探讨了采集FTIR谱图的背景、用于定量计算的特征峰的选择与确定、单体浓度和所确定的特征峰强度的关系及丁二烯溶液聚合反应动力学.在聚合过程中不同时间取样得到聚合物样品,采用GPC、FTIR、POM和DSC分别对这些样品进行分子量及其分布、微观结构及其含量、玻璃化温度及结晶特性的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选用溶剂正己烷为背景,采集的FTIR谱图(600~1800 cm-1)中仅出现丁二烯的3个特征峰1592、1010和904 cm-1,且基线更为平滑,计算误差小.在丁二烯浓度为0.46~3.88 mol.L-1的范围内,丁二烯的这3个特征峰的强度均与丁二烯浓度成正比,其中904 cm-1处的特征峰强,可选作定量计算的特征峰.聚合反应速率对单体浓度呈现一级动力学关系,表观增长活化能为56.5 kJ.moL-1.聚丁二烯产物的分子量随单体转化率呈线性增加,其GPC谱图表明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呈单峰分布,分布指数(Mw/Mn)在2.5左右.聚丁二烯产物中顺-1,4结构含量大于98%,其玻璃化转变温度约为-109℃,可产生较明显的结晶现象.  相似文献   

10.
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法分析玉米种子的成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占龙  周密  左剑  王云鹏  姜永恒  里佐威 《分析化学》2007,35(11):1636-1638
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法(FTIR)及拉曼光谱分析了玉米种子不同部位的成分。实验表明,不同部位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的特征吸收峰的相对强弱是不同的。玉米种子的胚中这3种物质的特征吸收峰强度较为均匀,差别不大。胚乳中脂类特征吸收峰最强,显示胚乳中脂类占据主导。白色的糊粉层则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而外层黄色部位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峰较强,脂类的吸收峰很小。拉曼光谱分析可以看到玉米种子的类胡萝卜素含量从黄色的外层到胚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1.
整体分子量测定和糖型鉴定是抗体药物研发及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表征内容,而在完整蛋白层面进行测定可获得最为直接的测定结果。实现此类测定有赖于可提供较高分辨能力及质量精度的仪器;测定中涉及的相对复杂的参数设置可能受多种条件的干扰而产生误导性结果。该研究考察了利用纳升电喷雾离子源-轨道阱质谱仪以非变性质谱方式测定完整单克隆抗体药时,仪器分辨率、源内裂解、碰撞诱导碎裂、溶液组成等条件对单克隆抗体药物分子量及糖型测定结果的影响,以期为此类质谱分析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镁热还原法制备圆片状氮化硼多晶微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三氧化二硼(B2O3)、氯化铵(NH4Cl)和镁粉为反应物, 以三氧化二铁(Fe2O3)为催化剂, 利用镁热还原法在700~850 ℃下反应, 制备了氮化硼多晶微粉. 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 产物为六方相, 晶格常数a=0.2499 nm, c=0.6682 nm. 产物的红外光谱中在790和1380 cm-1处出现了六方氮化硼的特征吸收峰.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到产物为圆片状颗粒, 平均直径约为0.9 μm, 平均厚度约为100 nm. 讨论了Fe2O3的存在对产物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采用超声法将磁基体Fe3O4和BiVO4复合,制备了易于固液分离的磁性可见光催化剂BiVO4/Fe3O4。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磁学性质测量系统(MPMS)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以亚甲基蓝为目标降解物,考察了BiVO4/Fe3O4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当BiVO4与Fe3O4质量比为5:1时,BiVO4/Fe3O4的催化活性最高,反应经过5 h,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达到92.0%,而单独使用BiVO4为催化剂,降解率仅为72.5%。这表明Fe3O4不仅起到磁基体的作用,还起到助催化剂的作用。BiVO4/Fe3O4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很容易被分离,撤消外加磁场后,通过搅拌又可重新分散。BiVO4/Fe3O4 3次回收后的降解率仍高于80%。  相似文献   

14.
采用原位聚合方法制备了膨胀石墨/聚苯胺(EG/PANI)复合材料,将Fe_3O_4负载于EG/PANI表面,得到具有电磁吸收性能的EG/PANI/Fe_3O_4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及矢量网络分析仪(VNA)等对复合材料的形貌、成分和吸波性能进行了研究.吸波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当掺杂浓度为0.05 mol/L,匹配厚度d=2 mm时,样品的最小反射损耗(RLmin)在8.64 GHz处达到-37 dB.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加,最小反射损耗峰向低频移动,对应的匹配厚度逐渐变厚.材料的介电弛豫极化、涡流损耗及λ/4模型的干涉相消现象出现的双峰,使EG/PANI/Fe_3O_4复合材料在电磁波吸收领域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试了由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和聚丙烯酸(PAA)两种聚合物网络形成的具有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构(IPN)的pH/温度双重敏感性微凝胶D2O分散液,通过差谱技术对不同pH值和温度条件下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处理,研究微凝胶相转变过程中分子链微环境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D2O介质的pH值增...  相似文献   

16.
纳米/微米碳酸钙的结构表征和热分解行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棕榈酸对纳米碳酸钙进行有机表面改性, 运用SEM﹑TEM、XRD、FTIR 及TG-DTG 对表面改性前后的纳米碳酸钙进行表征, 并与微米碳酸钙的微晶结构及热分解特性进行比较. FTIR 分析结果确证了棕榈酸与纳米碳酸钙表面是以化学键合和物理吸附方式相结合, 粒子表面存在羧基等有机官能团的红外吸收特征. 对比研究发现, 碳酸钙微晶纳米化后, 其红外V3特征吸收峰出现约35 cm-1 的蓝移现象, 并且明显窄化. 初步解释了纳米碳酸钙红外吸收峰蓝移的原因, 认为尺寸效应和晶体场效应是影响纳米碳酸钙红外光谱特征的主要因素. 微晶结构的变化使得纳米碳酸钙的热分解反应表现出反常特性, 热分解温度较微米碳酸钙下降了40.6 ℃.  相似文献   

17.
Photoinitiated substitution complex of [Fe(CN)6]4- with imidazole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On the basis of elemental analysis, the empirical molecular formula of the complex is K4[Fe(CN)5(C3H4N2)]·4H2O. The substitution of aquo ligand produced as a result of photoexcitation by imidazole has been confirmed by various spectroscopic thechniques like UV-Vis, FTIR, NMR, and SEM techniques. The characteristic FTIR and NMR ab- sorption peaks for different entities present support the assigned formul...  相似文献   

18.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仪联合衰减全反射(ATR)探头的中红外光导纤维对46名健康志愿者及113名乳腺肿物患者的体表皮肤进行无创红外光谱测定, 并从分子水平比较、分析了正常乳腺和有肿物乳腺体表皮肤的红外光谱特征. 结果表明, 健康志愿者乳房皮肤8个FTIR光谱测定部位的图谱趋于一致; 正常乳腺体表与有肿瘤乳腺体表的吸收峰差异明显, 而1080 cm-1处核酸相关吸收峰的变化对鉴别肿瘤的良、 恶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混合表面活性剂体系聚苯乙烯/Fe3O4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根萍  伯洁  郭荣 《中国化学》2005,23(8):997-1000
在TritonX-10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混合表面活性剂体系中,制得核-壳型结构的聚苯乙烯/Fe3O4复合纳米粒子。通过X-射线衍射、傅立叶红外光谱测定表明,复合纳米粒子结构组成以Fe3O4为核聚苯乙烯为壳,证明聚苯乙烯在Fe3O4纳米粒子上的包覆是成功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Fe3O4纳米粒子的粒径约10 nm,聚苯乙烯/Fe3O4复合纳米粒子的粒径为25-35 nm。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Gd2O3含量对40Fe2O3-60P2O5(mol%)基础玻璃结构的影响,采用传统熔融-冷却法制备xGd2O3-(100-x)(40Fe2O3-60P2O5)(0≤x≤12mol%)系列玻璃。利用XRD、SEM、FTIR和Raman等手段对玻璃结构进行表征,并测试了玻璃密度和维氏硬度。结果表明,在Gd2O3含量小于等于4mol%时,易形成均质玻璃,在此范围内,玻璃密度和硬度都随Gd2O3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玻璃结构以焦磷酸盐结构为主,并伴随少量的正磷酸盐和偏磷酸盐结构。在磷酸盐玻璃结构中,Gd3+作为网络修饰离子,位于玻璃网络结构间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