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4篇
化学   19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研究了2种烯烃嵌段共聚物(OBC1和OBC2)与等规聚丙烯(iPP)的相容性,其中2种烯烃嵌段共聚物具有相近的软硬段组成,软硬段中辛烯含量接近,但分子量不同.通过对OBC线性黏弹性的研究发现高分子量的OBC1会发生较强的介观相分离,而在所研究的温度范围内,低分子量的OBC2保持均相.利用了液滴回缩和流变学的方法测量了2种iPP/OBC共混体系的界面张力,同时采用动态力学分析研究了共混物中组分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变化,并通过自浓度模型估算了2种OBC与iPP互溶的溶解度.结果发现虽然OBC1与iPP的界面张力较高,但二者之间的相容性却优于OBC2与iPP的相容性,这很可能是OBC1分子量大,嵌段共聚物的强介观相分离所导致其与iPP相容性更好.对iPP/OBC共混体系结晶行为的研究也证实了相容性差异对共混物中等规聚丙烯结晶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王剑  刘忠芳  刘绍璞  申伟 《化学学报》2008,66(11):1337-1343
在pH 4.5~6.5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 钴(II)与环丙沙星(CIP)、诺氟沙星(NOR)、氧氟沙星(OF)和左氧氟沙星(LEV)等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LQs)能形成螯合阳离子, 它们能通过静电引力和疏水作用与刚果红(CR)阴离子反应, 形成1∶2∶1 (Co2+∶FLQs∶CR)三元离子缔合配合物. 此时将引起溶液的共振瑞利散射(RRS)显著增强, 并出现新的RRS光谱. 不同抗生素具有相似的光谱特征, 其最大散射波长均位于560 nm处, 并在382和278 nm处有2个较小的散射峰. 一定浓度的抗生素与散射增强(ΔI)成正比, 对不同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3s)分别是0.026~2.64 μg•mL-1和7.68 ng•mL-1 (CIP), 0.045~3.20 μg•mL-1和13.00 ng• mL-1 (NOR), 0.037~4.00 μg•mL-1和11.24 ng• mL-1 (OF), 0.039~4.00 μg•mL-1和11.80 ng•mL-1 (LEV), 据此提出了一种以RRS技术测定氟喹诺酮抗生素的新方法. 方法不仅灵敏度高, 而且简单、快速, 并有良好的选择性和重复性, 可用于片剂、针剂、滴眼液和人尿液中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测定. 文中还对反应机理和RRS增强的原因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在pH 4.2~5.0的Britton-Robinson 缓冲溶液中, 环丙沙星(CIP), 诺氟沙星(NOR), 氧氟沙星(OF), 左氧氟沙星(LEV), 洛美沙星(LOM)和司帕沙星(SPA)等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LQs) 能与铜(II)形成螯合阳离子, 它们能进一步与赤藓红(Ery)阴离子通过静电引力和疏水作用形成FLQs:Cu(II): Ery为1:1:1的离子缔合物. 此时, 能引起吸收光谱的变化, 并发生明显的褪色作用, 最大褪色波长均位于526 nm处, 反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除NOR的摩尔吸光系数(ε)较低外, 其余5种抗生素的ε值均大于1.0×105 L·mol-1·cm-1, 而且LOM和OF体系的ε值均大于3×105 L·mol-1·cm-1, 而SPA的e 值高达7.22×105 L·mol-1·cm-1, 可用于这类药物的分光光度测定. 离子缔合反应还导致赤藓红的荧光猝灭, 反应也具有高灵敏度, 上述6种FLQs药物的检出限在7.1~12.2 μg·L-1之间, 为荧光猝灭法测定μg·L-1级FLQs创造了条件. 离子缔合反应更能导致共振瑞利散射(RRS)的显著增强, 并产生新的RRS光谱. 六种药物的反应产物具有相似的光谱特征, 最大散射波长均位于566 nm处, 并在333 nm和287 nm处有2个较小的散射峰. 在一定条件下散射增强(ΔI)与药物浓度成正比. RRS法较褪色分光光度法和荧光猝灭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 对不同的FLQs药物的检出限在1.7 μg·L-1至3.1 μg·L-1之间, 更适于痕量的FLQs测定. 研究了反应产物的吸收、荧光和RRS光谱特征, 适宜的反应条件及分析化学性质, 结合量子化学计算方法讨论了离子缔合反应的历程及对光谱特征的影响, 并研究了RRS法 的选择性及分析应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仪联合衰减全反射(ATR)探头的中红外光导纤维对46名健康志愿者及113名乳腺肿物患者的体表皮肤进行无创红外光谱测定, 并从分子水平比较、分析了正常乳腺和有肿物乳腺体表皮肤的红外光谱特征. 结果表明, 健康志愿者乳房皮肤8个FTIR光谱测定部位的图谱趋于一致; 正常乳腺体表与有肿瘤乳腺体表的吸收峰差异明显, 而1080 cm-1处核酸相关吸收峰的变化对鉴别肿瘤的良、 恶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胡武洪  申伟 《化学学报》2005,63(12):1042-1048,i001
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和QCISD(Quadratic configuration interaction calculation)方法,对0(^3P)与CH2CHCl的反应进行了理论研究.在UB3LYP/6—311 G(d,p),UB3LYP/6—31 (3df,3pd)计算水平上,优化了反应物、产物、中间体和过渡态的几何构型,并在UQCISD(T)/6—311 G(2df,2pO)水平上计算了单点能量.为了确证过渡态的真实性,在UB3LYP/6—311 G(3df,3pd)水平上进行了内禀坐标(IRC)计算和频率分析,并确定了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反应主要产物为CH2CHO和Cl.  相似文献   
6.
在pH4.0~5.0的弱酸性介质中,Ce(Ⅳ)能与诺氟沙星(NOR)、环丙沙星(CIP)、培氟沙星(PE)、洛美沙星(LOM)和司帕沙星(SPA)等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LQs)反应,并最终形成Ce(HL)(OH)4型的三元混配络合物.此时,仅能引起吸收光谱的微小变化和摩尔吸光系数(ε)的少量提高,但是却能导致共振瑞利散射(RRS)的显著增强,5种体系的最大散射波长均位于381nm附近,并在534nm处出现一个较小的散射峰,散射增强(ΔI)在一定范围内与FLQs的浓度成正比,方法有高灵敏度,对不同的FLQ其检出限(3σ)除SPA(16.0μgmL-1)之外,其余FLQs在1.9~5.3ngmL-1之间.研究了Ce(Ⅳ)与FLQs相互作用对RRS光谱的影响,反应的适宜条件和影响因素,考察了共存物质的影响,表明方法有良好的选择性,可用于某些样品中FLQs的测定.还结合吸收光谱的变化和量子化学计算,讨论了反应机理及散射增强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何荣幸  申伟  李明 《化学学报》2010,68(5):384-390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泛函和单激发组态相关方法(CIS)在6-31+G*基组水平下分别优化了四氢二嵌萘衍生物(THP)基态和第一单重激发态的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THP在不同环境中的电子结构和光谱性质.溶剂效应采用连续极化介质模型(PCM)计算.结构分析发现在酸性环境中,基态时THP二甲氨基上的N原子容易质子化.计算结果表明,尽管THP的第一单重激发态是一个电荷转移态,但是它本身并不发射双荧光.在酸性溶剂中,THP的双峰发射来源于两种物质:跃迁能为2.71eV的发射峰由激发的THP发射,而3.69eV的发射峰则来源于质子化的THP.根据计算结果,我们建议了THP在酸性溶剂中的激发与驰豫途径.理论预测的吸收和发射光谱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8.
刘小锐  陈春香  何荣幸  申伟  李明 《化学学报》2012,70(22):2365-2371
模拟了以苯并噻吩作为富电子基团分别与1H-benzo[d][1,2,3]triazole和1H-benzo[d][1,2,3]triazole-6-carbonitrile作为缺电子基团构成的两种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供体材料(PBnDT-HTAZ, PBnDT-6CNTAZ)及PC60BM为受体材料的理论性质. 利用DFT理论分析了两种聚合物的电子和光物理性质, 通过Marcus理论研究了供-受体化合物在供受体界面的电荷转移性质和供体聚合物的空穴迁移能力. 计算结果表明: 供体聚合物具有强而宽的吸收, 并且具有强的分子内电子转移和从电子供体到电子受体的分子间电子转移, 对应的复合物都具有较小的激子束缚能; 与PBnDT-HTAZ相比, 设计的供体PBnDT-6CNTAZ, 由于引入了强吸电性的氰基而具有更大的开路电压和更好的抗氧化能力, 另外, 在供受体界面具有更好的电荷转移特性, 并且在供体中具有相对大的空穴迁移速率. 因此, 可以推断得知引入氰基的PBnDT-6CNTAZ是一种潜在的更好的太阳能电池供体材料.  相似文献   
9.
CH2=CHCl与O(3P)反应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武洪  申伟 《化学学报》2005,63(12):1042-1048
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和QCISD (Quadratic configuration interaction calculation)方法, 对O(3P)与CH2CHCl的反应进行了理论研究. 在UB3LYP/6-311++G(d,p), UB3LYP/6-31++G(3df, 3pd)计算水平上, 优化了反应物、产物、中间体和过渡态的几何构型, 并在UQCISD(T)/6-311++G(2df,2pd)水平上计算了单点能量. 为了确证过渡态的真实性, 在UB3LYP/6-311++G(3df,3pd)水平上进行了内禀坐标(IRC)计算和频率分析, 并确定了反应机理. 研究结果表明, 反应主要产物为CH2CHO和Cl.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3,4-次乙烯二氧噻吩(VDOT)与噻吩并[3,4-b]吡嗪(TP),呋喃并[3,4-b]吡嗪(FP)和6H-吡咯并[3,4-b]吡嗪(PP)组合,获得了一系列3,4-次乙烯二氧噻吩衍生物.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3LYP/6-31G*理论水平下对其单体、低聚物和聚合物的结构和电子性质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通过分析键长的变化、中心键性质,Wiberg键级(WBI)以及核独立化学位移,发现随着聚合度的增加物质的共轭性也随之增加.为了了解不同的VDOT与TP、FP、PP比例对电子性质的影响,对V-P比例为1:1、1:2和2:1时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V-P比例为1:2化合物共轭性最好,而2:1的共轭性最差.由于1:2的二聚物具有较大的电子迁移速率,其相应的聚合物可能是潜在的电子传输材料.同时,聚合物的能带结构显示V-P比例为1:1的聚合物(包括(VDOT-TP)n,(VDOT-FP)n和(VDOT-TP)n)具有相对低的带隙和很宽的带宽,可以做为潜在的导电材料.另外,(VDOT-BTP)n和(VDOT-BFP)n有着非常低的带隙(分别为0.73和0.87eV),且拥有合适的带宽,也是良好的本征导电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