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显脉香茶菜素的晶体结构及其抗癌活性区的电子结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显脉香茶菜素是从抗癌中草药,显脉叶香茶菜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具有抗癌活性的化合物.由X射线衍射测定结果可知,其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2~12~12~1,a=0.7629(2),b=0.9557(4),c=2.6473(9)nm,z=4 .晶体结构表明,分子中含有部分共轭的α-亚甲基环戊酮的五元环,该五元环具有较大的内应力,是一个抗癌活性区.由量子化学计算结果可知.抗癌活性区的LUMO是πMO,能级较高,容易接受电子参与反应,因此,该分子是亲电型的.  相似文献   

2.
三种西藏香茶菜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唇形科植物香茶菜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民间一直用作抗菌消炎药使用,近年来发现,香茶菜属植物有抑制肿瘤和抗癌活性,其活性成分是二萜。我们对采自西藏的3种香茶菜的挥发油进行了GC/MS分析。从小叶香茶菜[Rabdosia Parrifolia(Batal)Hara; Litte leaf Rabdosia]油中分出84个峰,鉴定了27个,占总面积的60%;从川藏香茶菜(Rabbosia Pseudo-irrarata C.Y.Wu,Szechwan-Tibet Rabdosia)油中分出72个峰,鉴定了39个,占总面积的82.5%;从皱叶香茶菜[Rabdosia rugosa(Wcll.)Hara,Wrinkted leaf Rabdosia]中分出了90个峰,鉴定了39个,占总面积的62.1%。3种香茶菜的分析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3.
从采自西藏的皱叶香茶菜中分离鉴定了3对B-闭联对映贝壳杉烯型二萜化合物:二萜化合物皱叶香茶菜素(Ⅰ)和二氢皱叶香茶菜素(Ⅱ);isodocarpin(Ⅲ)和dihydroisodocarpin(Ⅳ)及Carpalasionin(Ⅴ)和dihydrocarpalasionin(Ⅵ)。(Ⅰ)、(Ⅲ)和(Ⅴ)分别与对应的二氢化合物(Ⅱ)、(Ⅳ)和(Ⅵ)以混合物的形式被分离和鉴定。化合物(Ⅱ)为新化合物,(Ⅰ)、(Ⅳ)和(Ⅵ)首次在自然界发现,(Ⅲ)和(Ⅴ)为已知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程培元和许美娟等人,从抗癌中草药大叶香茶菜(Rabdosia Macrophylla)中分离得一种新的、饱和的贝壳杉型二萜类化合物:C_(24)H_(36)O_9,定名为大叶香茶菜辛素(Rabdophyllin-A,以下简称为大叶辛素)。从化学和光谱学数据可得出如下的结构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了用NMR方法并结合其它结构信息,研究并首次确定了川藏香茶菜[Isodon pha-ricus(prian)murata]中一种新的贝壳杉烯型二萜,并命名为川藏香茶菜甲素(Isodopharicin A)。  相似文献   

6.
从贵州产冬凌草[Isodon rubescens (Hemsl.) Hera]中分离得到12个6,7-断 裂-7,20-内酯-对映-贝壳杉烷二萜化合物,经波谱分析鉴定了它们的结构, 其中有7个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贵州冬凌草乙素~辛素(guidongnins B~H, 1~ 7),以及卢氏冬凌草甲素(8)、卢氏冬凌草乙素(9)、贵州冬凌草素(10)、狭 叶香茶菜素(angustifolin, 11)和6-表香茶菜素(6-epiangustifolin, 12)等5个 已知化合物。另外,将作者原命名的贵州冬凌草素(guidongnin, 10)更名为贵州 冬凌草甲素(guidongnin A, 10),并利用二维核磁区振波谱技术修订了卢氏冬凌草 乙素的结构。  相似文献   

7.
贵州冬凌草的对映-贝壳杉烷二萜化合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贵州产冬凌草[Isodon rubescens (Hemsl.) Hera]中分离得到12个6,7-断 裂-7,20-内酯-对映-贝壳杉烷二萜化合物,经波谱分析鉴定了它们的结构, 其中有7个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贵州冬凌草乙素~辛素(guidongnins B~H, 1~ 7),以及卢氏冬凌草甲素(8)、卢氏冬凌草乙素(9)、贵州冬凌草素(10)、狭 叶香茶菜素(angustifolin, 11)和6-表香茶菜素(6-epiangustifolin, 12)等5个 已知化合物。另外,将作者原命名的贵州冬凌草素(guidongnin, 10)更名为贵州 冬凌草甲素(guidongnin A, 10),并利用二维核磁区振波谱技术修订了卢氏冬凌草 乙素的结构。  相似文献   

8.
报道从大萼香茶菜叶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一种新的二萜类化合物, 并命名为大萼香茶菜癸素(1). 其药理活性实验结果证明, 该化合物对体外培养的Hela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毛叶酯和毛叶醇的化学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河南毛叶香茶菜的干叶中分得两种新的ent-16-kaurene型二萜化合物-毛叶酯和毛叶醇,由光谱分析和化学反应确定其结构为1和2.同时还分得已知化合物Lasiokaurino(3)  相似文献   

10.
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溪黄草(Rabdosia serra(Maxim·)Hara)具有清热祛湿、凉血散瘀、抗肿瘤、抗菌、消炎及对肝脏的保护作用[1,2]。据文献报道,溪黄草中的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化合物,是其具有抗癌作用的主要功效成分[3-5]。其结构与冬凌草甲素极为相似,在同一波长处具有相似的紫  相似文献   

11.
新鄂西香茶菜素为首次从抗癌中草药鄂西香茶菜[Rabdosia henryi (Hemsl) Hara]的叶子中分离得到的二萜化合物。前人曾从毛叶香茶菜[R. japonica (Burm. f)Hara]中分离出该化合物并依据光谱数据推测其结构(右图)。但其结晶学研究尚未见报道。为研究其立体结构及分子在晶体中的排布方式,我们对该化合物的晶体进行了X射线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12.
采用二维核磁共振波谱完全归属了天然有机化合物香茶菜醛的~1H和~(13)C NMR化学位移,测定了部分质子的偶合常数,并用孤立自旋对近似方法定量处理香茶菜醛的相敏NOESY谱,根据1/r_(ij)~8∝A_(ij)计算出相应的质子间距离.其溶液中的三维空间结构采用以NMR结构参数为初始数据的WUPH计算程序和分子力学能量优化(MM2)完成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得到的香茶菜醛在溶液中的三维空间结构反映了该化合物在溶液中的真实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3.
从广西桂林产龙胜香茶菜叶中分得一种新的对映-贝壳杉烯型二萜化合物, 命名为龙胜香茶菜素, 经光谱和化学方法证明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14.
毛叶香茶菜(Isodon.japonica)属唇形科(Labiatae)香茶菜属植物,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民间用作抗菌、消炎、抗癌药物.在中国和日本许多地区用作驱虫剂.其叶子也作为治疗肠胃功能紊乱的一般家用药,日本称之为"延命草",其意为"延长人类生命的草药",现仍为市售苦味健胃药.采自不同地区的该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表明其含有三十多个对映-贝壳杉烷二萜化合物[1,2].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首次将鄂西香茶菜甲素(3)用立体、区域和化学选择性的反应转变成冬凌草甲素(oridonin,1),7步反应总产率为9%.  相似文献   

16.
香茶菜属植物和五味子科植物是两大重要的药用植物类群,而香茶菜属植物二萜和五味子降三萜的研究则是近年来天然产物研究领域具有代表性研究成果之一.目前,从香茶菜属植物中已发现1200多个二萜类化合物,涉及11种结构类型;而从五味子科植物中已发现200多个五味子降三萜(schinortriterpenoids,SNTs),包括二十余种不同骨架类型.由于其多样的结构类型和显著的生物活性引起了国内外合成化学家的广泛关注.对近十年来香茶菜属植物二萜和五味子降三萜的合成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蓝萼香茶菜中蓝萼甲素和蓝萼乙素的含量。样品采用甲醇超声提取后,经0.45μm滤膜过滤,滤液供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采用Hypersil ODS C18色谱柱(4.6mm×200mm,5μm)分离,用甲醇-水(55+45)溶液为流动相洗脱,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波长231nm处测定。蓝萼甲素和蓝萼乙素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018~0.575g.L-1和0.009~0.298g.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方法用于蓝萼香茶菜样品的分析,蓝萼甲素和蓝萼乙素的回收率分别为102%和103%,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分别为0.084%和0.071%。  相似文献   

18.
马先蒿属植物苯丙素甙成分研究(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苯丙素和糖组成的苯丙素甙由于具有药理活性而受到人们的重视[1~4].本文报道从穗花马先蒿(Pedicularis spicata)中分得的2个新苯丙素甙,马先蒿甙G(1)和H(2).  相似文献   

19.
防己叶菝葜为百合科菝葜属植物(SmilaxmenispermoidesD.C.),分布在我国西北,西南地区,民间用于祛风除湿代替中药土伏苓(S.ChinaRaxb)[1,2]。迄今未见其化学成分的报道,本文报道防己叶菝葜中一个新的甾体皂甙1的结构鉴定。  相似文献   

20.
香茶菜属二萜类化合物的1H NMR 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光漪 《化学学报》1985,43(1):35-43
通过对二十三个香茶菜植物中二萜类化合物的1HNMR 参数的归纳, 总结了这些化合物的主要质子信号的规律, 用分子模型使分子立体结构(B,C 环构象和取代基构型)与峰形相关连, 为此类化合物的签别和结构确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