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薄层色谱-氢火焰离子检测分析重质油的族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薄层色谱—氢火焰离子检测法在重质油的族组成分析中的应用。方法可有效分离和检测重质油的族组成(饱和烃、芳香烃、胶质等)。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样品及溶剂用量少等特点。在一定试验条件下,原油的种类和实际点样量不影响氢火焰离子检测的响应值。  相似文献   

2.
用气相色谱以程序升温方式分析了石脑油,并将各组分程序升温保留时间转移为恒温保留指数。以各组分在OV-1和SE-54固定相上、同一柱温下的保留指数差及在各柱上的温度系数为3因素进行斜交因子分析和本征矢量旋转,给出了石脑油样品的族组成值,经色谱-质谱仪分析验证了结果的正确性,为石脑油样吕的族组成分析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煤油共处理油品的族组成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兖州烟煤与催化裂化油浆共处理制备的油品的族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实验条件下油品主要由烷烃和芳烃组成 ,杂原子化合物含量一般仅为 0 5 %~ 2 0 %。原料煤与油浆比例、反应温度、催化剂对油品族组成具有重要影响 ;随初始氢压不同 ,对油品族组成的影响不同 ;在 4MPa初始压力条件下 ,反应气氛 (氢气、氮气 )对煤油共处理和纯油浆制备油品的族组成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以柱液体色谱联合红外光谱(IR)、元素分析等手段,建立了一项测定渣油和沥青中烃族的族组成分析方法.通过色谱参数的评选和红外光谱的核实所建立的此方法具有溶剂和担体用量少、色谱分辨率高的特点,是一安全、经济、先进的族组成分析方法.所建方法中,选择的模型化合物为试剂纯碳24烷烃、二苯并[ah]蒽、乙酰苯胺.冲洗所获模型物制备段分,其红外光谱特征和元素分析结果和原试剂相一致,且具有好的回收率.所建方法对渣油和沥青实样的测定,不仅有很好的重复性,还具有很高的分离、分辩能力.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的测定充分地证实了各制备段的不同特征.  相似文献   

5.
龙义成  陆婉珍 《色谱》1989,7(3):153-154
族组分的制备分离是石油高沸馏分分析中必不可少的先行步骤。本文提出采用常规分析色谱柱以顶替色谱模式取代经典柱色谱完成族组分制备分离,不仅提高了分离效率,缩短了分离时间,而且大大减少了溶剂浪费,降低了手工操作劳动强度。文献中已有将反相高效顶替色谱(HPDC)应用于简单亲水样品(特别是生化样品)组分化合物制备分离的报道,而正相HPDC用于分离复  相似文献   

6.
用气相色谱以程序升温方式分析了石脑油 ,并将各组分程序升温保留时间转换为恒温保留指数。以各组分在OV -1和SE -54固定相上、同一柱温下的保留指数差及在各柱上的温度系数为3因素进行斜交因子分析和本征矢量旋转 ,给出了石脑油样品的族组成值 ,经色谱 -质谱仪分析验证了结果的正确性 ,为石脑油样品的族组成分析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重油的组成分析一直是个难题,它的沸点高,族组分种类多,各族内组分的异构体又极为繁多.最好的分析方法是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做族分离,馏分收集后再用CGC分析.但HPLC的族馏分体积比CGC进样量大100倍.本文采用填充毛细管液相色谱(μHPLC)与高温毛细管气相色谱(HTGC)在线联用技术[1]分析重油.正相μHPLC将样品按族分离,μHPLC的柱效高,族分离能力强,而小的馏分体积(<100μL)可避免GC分流进样.在一次LC进样后,多位储存型联用接口将分离后的各族组分切割、存储并分别无损失转入HTGC分析,利用FID对高于C10的有机物的响应值相…  相似文献   

8.
全二维气相色谱法用于不同石油馏分的族组成分布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一直以来采用化学法、色谱法或质谱法等多种方法联用分析不同石油馏分中一 些目标化合物和芳烃含量,但这些方法操作繁琐,迫切需要改进。作者采用全二维 气相色谱方法(GC×GC)研究不同沸程范围的蒸馏汽油、煤油柴油和裂化柴油的烷 烃(P)、烯烃+环烷烃(O+N)和1-4环芳烃(A)的族分离新方法。经过对柱系 统进行选择和对色谱条件进行优化,一个GC×GC方法即可实现对不同石油馏分的族 组成分离和目标化合物分离。用标准物对油品中一些特征组分进行定性,并对特征 组分和不同沸程的石油馏分的P,(O+N),A族组成进行定量和比较,定量结果的 相对标准偏差(RSD)≤2.3。一个GC×GC方法便可完成原来要几个美国测试和材料 协会(ASTM)方法才能完成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李海静  刘国柱  张香文 《色谱》2018,36(8):780-785
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GC-MS)考察了色谱柱系统、程序升温条件和调制周期3个主要因素对样品组分分离结果的影响,建立了煤油基吸热型碳氢燃料烃族组成的定性分析方法,并利用GC×GC-FID通过有效碳数校正因子对烃族组成进行定量。对选取的9种燃料的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链烷烃和环烷烃的定量结果与标准方法ASTM D2425的结果高度一致,相对误差基本均在±10%以内。利用该方法计算的碳含量结果与元素分析法相比误差均在0.5%以下。该方法无需复杂的前处理,稀释后可直接进样分析,操作简单,而且可直观地看出不同样品之间的差异,为改进燃料的性能提供了必要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烟叶中挥发性、半挥发性碱性化合物组成研究的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GC/TOFMS)分析方法, 并用所建立的方法对香料烟中碱性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对比了一维气相色谱和全二维色谱方法用于烟叶碱性组分组成分析的效果. 一维色谱质谱方法共鉴定出45种碱性化合物. 用所建立的全二维气相色谱方法, 采用TOFMS谱图库检索结合全二维特有的包含结构信息的二维谱图, 通过族分离和结构谱图鉴定, 鉴定出了香料烟中挥发性、半挥发性碱性组分共92种. 包括吡咯类化合物6种, 吡啶类化合物39种, 吡嗪类化合物10种, 苯胺类化合物11种, 喹啉类化合物11种, 吲哚类4种和其他类化合物11种. 同时对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在二维气相色谱上的分布模式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全二维色谱飞行时间质谱的高分辨率和特有的定性手段适合于烟叶这类复杂植物体系的化学组成研究.  相似文献   

11.
煤沥青成分极其复杂,其中含有分子量较大的多环芳烃及其氧化产物等组分。不同来源的原料煤及生产工艺得到的煤沥青在芳构化程度、组成、性质、分子结构等方面皆差别很大。该文分别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手段,为煤沥青指纹图谱库的构建发展了普适、稳定、简单的分析方法。在GC-MS方法中采用常用的HP-5MS柱,在线性温度梯度条件下分析,得到33个组分的色谱图,方法对不同样品的稳定性良好。采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方法研究探讨了较高温度下组分结构和组成的变化,对于沥青产品的加工以及老化研究具有借鉴意义。在HPLC方法建立过程中,采用最常用的C_(18)柱反相色谱分离模式,以甲醇/水为流动相,在线性梯度条件下建立方法,针对不同样品可以得到41个组分的稳定色谱峰。基于该文的方法,可为进一步建立煤沥青的指纹谱图库,以及进一步完善煤沥青的评价方法,开发煤沥青的新用途提供理论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2.
Summary A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the composition of the light oil fractions in high-temperature coal tar by means of distillation, followed by gas chromatography on a crosslinked fused-silica, capillary column coated with optimum amount of stationary phase and identification by capillary gas chromatography/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ry combined with GC retention indices (GC/FTIR-RI) is described. This method was effectively used to identify complex mixture such as coal tar without any standard sample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isomeric compounds. More than 60 and 50 compounds were also separated and identified respectively in light oil fractions. This shows the capability of the capillary GC/FTIR combined with GC retention indices to identify isomers not accomplished by GC/MS.  相似文献   

13.
氧弹燃烧-离子色谱法测定煤中氯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氧弹燃烧-离子色谱测定煤中氯含量的方法.在加有(NH4)2CO3溶液和过量氧气的氧弹中燃烧煤样,释放的氯被(NH4)2CO3溶液吸收,过滤溶液后, 采用离子色谱外标法测定滤液中氯的浓度,最后计算出煤中氯的含量.色谱工作条件:淋洗液为1.8 mmol/L Na2CO3与1.7 mmol/L NaHCO3混合液,流速1 mL/min;再生液为40 mmol/L H2SO4,流速0.5 mL/min;进样量20 μL.色谱标准工作曲线线性相关系数0.9996;10次测定1 mg/L Cl-标准溶液的均值为1.0012 mg/L,相对标准偏差为1.34%;8个煤样加标回收率为90.7%~104.3%;测定标准物质GBW11119 及GBW11120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75%和1.36%;对比研究显示,氧弹燃烧-离子色谱测定8个煤样(除两个煤样外)氯含量结果远高于艾士卡剂混合熔样-离子色谱测定结果,表明艾士卡剂混合熔样过程由于煤样未处于完全密闭状态导致部分氯的散失.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paper, the cri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ASTM method to hydrocarbon group separation in gas oils using conventional packed column SFC coupled to FID is described. Resolution of model compounds is studied using a recent commercial apparatus and the chromatographic conditions such as pressure, temperature, and density of the mobile phase and the nature of the stationary phase after FID detection conditions have been selected to give the best sensitivity. Three gas oils differing in composition (ratio arimatic/non-aromatic hydrocarbons)have been selected to evaluate the method for separation of the non-aromatic hydrocarbon group from mono-, di-, and polyaromatic hydrocarbons groups (sub-aromatic groups). The ASTM requiements for this analysis are very easy to obtain in adsorption chromatography. However, in adsorption or normal phase chromatography, SFC results cannot be perfect either for the quantification of aromatic and non-aromatic hydrocarbon fractions because there is still an overlap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separation is better in adsorption chromatography than in normal phase chromatography) or for sub-aromatic fractionation (the separation is better in normal phase chromatography than in adsorption chromatography); combination of both separation techniques only improves the sub-aromatic group fractionation. Thus, further enhancement of resolution for group and sub-group separation is needed.  相似文献   

15.
Summary A simple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evaporation rate of essential oils and perfumery composition using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temperature programming. The volatility of 19 essential oils and 17 perfumery composition was evaluated. The method is useful for different comparative measurements.  相似文献   

16.
新峪焦精煤中硫在族组分间的赋存规律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从煤的本体组成结构方面来阐述煤中硫的赋存与分布规律,以高含有机硫的新峪焦精煤为对象,采用萃取反萃取的煤全组分分离方法和XPS、GC/MS等分析技术,对原煤和各族组分中的不同形态无机硫和有机硫含量进行了研究,重点考察了有机硫在煤有机质本体中的赋存规律。结果表明,无机硫的分布主要依赖于其自身在煤主体中的粒径大小和密度高低,与煤族组分本身结构关联较小。无论是原煤还是族组分,其有机硫均以噻吩型硫占主导;共轭结构为主的分子外环境,使共轭结构类有机硫的电子结合能降低,而使脂肪结构类硫的电子结合能升高,反之亦然。有机硫在煤中分布总体均衡,不会因为族组分结构不同而产生较大差异;但有机硫的类型硫赋存比例则与族组分本身的结构特征有所关联,不过其差别相对较小。轻质族组分中只含有一种有机硫小分子化合物,且相对丰度较小。  相似文献   

17.
考察了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在反相色谱、正相键合色谱、硅胶吸附色谱、体积排阻色谱4种不同液相色谱分离模式中的分离效果,分别采用Kromasil C_(18)(250 mm× 4.6 mm,5 μm)、Agilent ZORBAX NH2(250 mm× 4.6 mm,5 μm)、Waters Spherisorb S3W(150 mm×2.0 mm,3 μm)和Shodex MSpak GF-310 2D(150 mm×2.0 mm,5 μm)色谱柱,以225 nm为紫外检测波长,对不同液相色谱分离模式的流动相组成、梯度洗脱条件、柱温、流速等进行了优化,并对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在不同液相色谱分离模式中的保留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正相键合色谱实现了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最佳分离;硅胶吸附色谱和体积排阻色谱的分离效果较正相键合色谱稍差.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选取大同、铁法大兴、义马和神府4种煤样,用乙腈、四氢呋喃、吡啶作溶剂连续抽提后,对其中的四氢呋喃抽提物进行了凝胶色谱及二极管阵列检测分析,以确定煤抽提物中中等极性化合物的分子量分布和结构特征。通过对样品的凝胶色谱及紫外光谱分析发现,煤四氢呋喃抽提物的分子量小于840 amu,分子量分布在840~340 amu(组分1)、340~175 amu(组分2)及175~110 amu(组分3)间的组分均为芳香族化合物。但由于芳环上有不同分子量的取代基存在,使分子量分布相差极大;分子量在110 amu以下(位于标定曲线以外)的(组分4)为小分子量的链烃或脂环烃类化合物;1、2、4组分是煤四氢呋喃抽提物主要组分;而组分3在抽提物样品中含量极少。分子量在110 amu以下的小分子化合物(组分4)除大同样品中含量(8.68%)较少外,在其余3个样品中占的比例很大(神府72.96%,义马54.05%,铁法大兴51.74%)。组分1随煤变质程度增加,相对含量增加,其它组分相对含量与煤变质程度没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9.
介绍煤焦油中萘含量测定的两种方法:蒸馏结晶法和气相色谱法,对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总结了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煤焦油中的萘含量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煤系重质油的仪器分析及系统考察Ⅰ.烃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昌鸣  李爱英  李英  张林梅 《色谱》1999,17(4):372-375
采用薄层棒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TLC/FID),对煤系重质油的烃族组成分析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分析条件、烃族的定量因子等。在此基础上,对山西省焦化厂的典型重质油产品进行了系统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