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25°及0.10M高氯酸鈉存在下,N-环己烷氨基乙酸(CyG)和N-β-萘氨基乙酸 (βNG)在30%(体积)乙醇中的表观离解常数用pH法測定为:CyG:pK_(COOH)=2.70,pK_(R_2NH_2~+)=9.83;βNG:pK_(COOH)=2.26,pX_(R_2NH_2~+)=4.46。前者(CyG)的酸碱強度均与氨基乙酸(G)的相似,但后者(βNG)的碱性却小于其异构体N-α-萘氨基乙酸(αNG)的碱性約百万倍,而与N-苯氨基乙酸(φG)的碱性相似。这进一步說明αNG上的8位氫原子和1位上羧甲氨基之間的空間效应是导致其碱性增強的主要原因。βNG的酸性較αNG略強,可能是在共軛程度較高的βNG分子中,N的电子密度較低的β-萘氨基对于羧基所产生較大的誘导效应之結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N-苯基氨基乙酸中苯环间位不同取代基对氨基酸酸碱强度的影响。将按前文方法制得的N-(间-取代苯基)氨基乙酸乙酯用氢氧化钠水溶液皂化,然后用浓盐酸酸化即得N-间-取代苯基氨基乙酸。在0.1M NaClO_4存在下,于15±0.2,25±0.2,35±0.2℃,用配有231型玻璃电极和甘汞电极的PHS-2型酸度计测定了N-(间-取代苯基)氨基乙酸在30%(体积)乙醇中的离解常数。用氨基酸钠盐测定离解常数的方法业已报道。从所测得的氨基酸表观离解常数(表1)可以看出,如同N-(对-取代苯基)氨基乙酸一样,N-(间-硝基苯基)氨基乙酸(m-NO_2PhG)的pK_1值反而比N-(间-氯苯基)氨基乙酸(m-ClPhG)和N-(间-甲氧苯基)氨基乙酸(m-CH_3OPhG)的大。这是不能用诱导效应来解释的。一般说来,氨基酸具有两性离解的性质,存在下列平衡:  相似文献   

3.
制备了 N-苯氨基乙酸(φG)和 N-α-荼氨基乙酸(αNG)与钴(Ⅱ)、镍(Ⅱ)的络合物,经磁化率、热谱、红外和光声光谱的测试,确定水合络合物结构为畸变八面体型、螫合环在 xy 平面上,z 轴上有两个水分子参与配位;无水络合物也是六配位的,N-取代氨基乙酸成为三啮配体,羰基氧参与配位并发生桥联.  相似文献   

4.
N-苯氨基乙酸和 N-萘氨基乙酸与铜(Ⅱ)和镍(Ⅱ)在25℃时生成络合物的逐级生成常数曾用电势滴定法予以测定。实验在30%(体积)乙醇溶液中及有0.10M 高氯酸钠存在下进行。为便于比较,也在相同条件下测定氨基乙酸与铜和镍的络合物。N-苯氨基乙酸络合物的稳定性最小,由于络合剂的硷性太弱之故。实验结果表明镍的络合物具四面体结构,N-萘氨基乙酸镍的顺磁性亦证明此点。铜(Ⅱ)与氨基乙酸和 N-苯氨基乙酸的络合物为平面型结构(dsp~2,共价键),但 N-萘氨基乙酸铜却因位阻效应而改变其平面型结构,可能为四面体或变形的 dsp~2型结构。在30%乙醇溶液中,由于溶剂的介电常数降低,络合物的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5.
应用断流分光光度计(Stopped-Flow Spectrophotometer)研究了镍(Ⅱ)与 N-(对位取代苯基)-氨基乙酸(p-RC_6H_4NHCH_2COOH,R=CH_3O,CH_3,H,Cl,简写为 NROH 或 HL)在25℃及30%(v/v)乙醇溶液中生成配合物的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不仅氨基酸配体的负离子(NRO-或 L~-)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而且两性离子(HN~+RO~-或~+HL~-)也是有效的反应配体.反应按双途径进行,即按 Eigen-Tamm 机理进行的 NRO-途径和以质子迁移为速率控制步骤的两性离子途径.两性离子的反应活性(以 logk_(HL~±)表示)与配体的碱性强度(pK_2)之间呈现直线自由能关系:logk_(HL~±)=5.36-0.432pK~2并发现镍(Ⅱ)配合物的离解反应速率常数(log k_(-L~-))与配体的碱性强度(pK_2)和配合物的稳定常数(logK_(NiL)~(Ni))之间均存在直线自由能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logk_(-L~-)=5.66-0.815pK_2和 logk_(-L~-_=4.84-0.973logK_(NiL)~(Ni)  相似文献   

6.
氨三乙酸和乙二胺四乙酸相似,能与多种金属阳离子生成稳定的可溶性络合物,因而在分离和分析时常常应用。考虑制备乙二胺四乙酸要乙二胺作原料,而乙二胺价值较贵,目前还依赖进口;而制备氨三乙酸原料便宜,实验室中就可很方便制得。最早的实验室制法是用甲醛、氨水、氰氢酸,其过程用方程式表示为:3HCHO NH_3 3HCN→N(CH_2CN)_3N(CH_2CN)_3 6H_2O→N(CH_2COOH)_3以后有人以α-碘乙酸与α-氨基乙酸制得,其反应为:CH_2NH_2COOH CH_2ICOOH 5NaOH→→N(CH_2COOH)_3 5NaI 5H_2O  相似文献   

7.
N-(1-萘基)氨基乙酸的激发态分子内电荷转移和电子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 ,水溶液中基态氨基酸分子以内盐形式存在 [1] .由于质子化氨基的正诱导效应 ,羧基的离解常数显著提高 ,如氨基乙酸的羧基离解常数 ( 4.57× 1 0 -3mol/L,2 5℃ [1] )是乙酸 ( 1 .74× 1 0 -5 mol/L[2 ] )的 2 63倍 ;同时内盐结构亦使氨基酸和肽链具有分子内电偶极 ,后者已在肽链上电荷转移过程的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3,4] .激发态氨基酸或肽的诱导效应和电偶极性质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其主要原因可能是难有合适的激发方式和研究方法 .然而相关研究应予重视 ,因为研究结果将可能为生物酶活性的调节提供一种新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贝克曼DU-8B型分光光度计测量了N-取代苯基氨基乙酸乙酯(RPhGEt, R=p-OCH_3, p-CH_3, p-Cl, p-NO_2,-H, m-OCH_3, m-Cl, m-NO_2, m-CH_3)在水、二氧六圜。二氧六圜-水, 乙醇、乙酸乙酯、正庚烷、苯等溶剂中的紫外光谱。从实验结果发现, 在各溶剂中RPhGEt的紫外吸收频率, ~νI分别与偶极矩μ, 取代常数α’、碱性强度pK_2之间均存在着较好的直线关系。此外还研究了溶剂对~vI的影响, 得到RPhGEt的~νI值与溶剂的(n~2-1)/(n~2+2)之间有较好的直线关系。  相似文献   

9.
在25±O.2℃及O.1M NaClO_4存在下,用pH法测定N-(间位取代苯基)氨基乙酸(m-RPhG)和α,α′-联吡啶(BPy)与铜(Ⅱ)、镍(Ⅱ)、锌(Ⅱ)在30%(体积)乙醇中形成混型配合物的生成常数.发现M(Ⅱ)—BPy—m-RPhG三元配合物的稳定性与配位体m-RPhG的碱性强度之间也存在直线自由能关系.应用ΔlogK_M值和logX值讨论了影响三元配合物稳定性的各种因素,发现logK_M,logX值均与pK_2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在25±0.1℃,0.5mol·1~(-1)KCl介质中,水溶性的溴化四(β-N-乙酸甲酯)吡啶基卟啉(H_2T_(β-N-ACMS) PyPBr_4)和溴化四(β-N-氰乙基)吡啶基卟啉(H_2T_(β-N-ECN)PyPBr_4)的酸碱平衡。并求得H_2T_(β-N-ACMS)PyP的pK_(a_3.4)=3.81±0.20,pK_(a_2)=6.39±0.03,pK_(a_1)=13.84±0.08;H_2T_(β-N-BCN)PyP的pK_(a_3.4)=3.70±0.20,pK/a_2=6.09±0.04.  相似文献   

11.
通过改用自动电位滴定仪在氮气保护和恒温条件下准确地对氨基乙酸-硝酸铜体系进行滴定和数据拟合,正确掌握有机酸碱离解常数和金属配合物稳定常数测定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N-(邻氯苯基)氨基乙酸铜(Ⅱ)和N-(邻甲基苯基)氨基乙酸铜(Ⅱ)的单晶体,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并对其电子结构进行EHMO计算。N-(邻氯苯基)氨基乙酸铜(Ⅱ)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a.a=8.786(4),b=7.777(2),c=11.956(2)A,β=96.01(3)°,V=812.4A,Z=2,Dc=1.77g·cm~-;N-(邻甲基苯基)氨基乙酸铜(Ⅱ)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a,a=8.925(6),b=7.973(8),c=11.856(9)Aβ=96.23(6),V=838.6A,Z=2,Dc=1.55g·cm~(-?)。两配合物互为异质同晶。配合物中,铜原子为分子的对称中心,并与两个配位体的两个羧基氧和两个氨基氮原子形成四方形配位结构,平均Cu-O键长为1.902A,Cu-N为2.050A。量子化学计算表明,在配位键的形成中,铜原子的d轨道的作用均不大,但配体中苯环上取代基的性质对Cu-N键强度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1. 导出两相滴定法测 pK_(αβ)和 K_d 的计算公式.2. 测定了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吡唑啉酮-5的 pK_α及其在十六种溶剂中的 pK_(αβ)和K_d 值.3. 所得结果用 Hildebrand 的非电解质溶液理论进行讨论,指出对于所讨论的大多数溶剂,下列公式成立:log K_d=log(1000d/M)+K-V_(HA)/4. 575T(δ-δ_(HA))~2对所研究的吡唑啉酮来说,符合下列半经验公式:log K_d=log(1000d/M)+2. 68-0. 180(δ-10. 3) ~2pK_(αβ)=log(1000d/M)+6. 78-0. 180(δ-10. 3) ~2上式中 K_α和 K_(αβ)是分配常数和两相电离常数,d、M、δ分别表示有机溶剂的密度、分子量和溶度参数.  相似文献   

14.
在15±0.2,25±0.2,35±0.℃及0.1MNaClO_4存在下,用pH法测定N-(间取代苯基)氨基乙酸(m-RC_6H_4NHCH_2CO_2H,简称m-RPhG,R=H,CH_3,CH_3O,Cl,NO_2)与铜(Ⅱ)、镍(Ⅱ)在30%(V/V)乙醇水溶液中的逐级生成常数,并求得其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与N-(对取代苯基)氨基乙酸的情况相似,N-(间取代苯基)氨基乙酸的铜(Ⅱ)、镍(Ⅱ)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与其配位体的碱性强度间以及在热力学参数与配位体的碱性强度间均存在线性关系。结果还表明,配合物的生成焓与配位体的中和焓以及络合物的生成熵与配位体的中和熵亦均呈直线关系。  相似文献   

15.
Hammett方程一般适用于对位或间位取代的芳香系化合物。前文曾报道N-(对位或间位取代苯基)氨基乙酸的铜(Ⅱ)、镍(Ⅱ)及锌(Ⅱ)配合物的稳定性与配位体酸碱强度之间存在直线自由能关系,符合一般规律。但邻位取代效应使Hammett方程常常不能适用,主要是在不同的反应体系中,取代基与反应中心有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然而,当邻位取代基并不明显地存在电子效应外的其它效应时,也可观察到符合Hammett方程的直线自由能关系。本文研究了N-(邻位取代苯基)氨基乙酸配合物体系的直线自由能关系。用pH法在0.10 M高氯酸钠存在下25℃测定了N-o-RPhNHOH_2COOH(R=CH_3O,  相似文献   

16.
应用温度跃迁装置和断流分光光度计分别研究了铜(Ⅱ)—2,9-二甲基邻菲啰啉与α-氨基酸和N-苯基乙二胺在25℃、0.1mol·dm~(-3)KNO_3水溶液中的生成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在铜(Ⅱ)—2,9-二甲基邻菲啰啉—α-氨基酸三元配合物的生成速率常数与配体α-氨基酸的酸离解常数之间存在着如下的直线自由能关系:logk_f=2.84+0.53pK_2.根据 Eigen 机理讨论了铜(Ⅱ)—2,9-二甲基邻菲啰啉—N-苯基乙二胺三元配合物的生成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17.
应用pH法,在25.0±0.1℃,0.1M NaClO_4,30%(V/V)乙醇水溶液中,测定了以邻菲罗啉(phen)为第一配体(A),N-(对位取代苯基)氨基乙酸(p-RphG;R=CH_3O,CH_3,H,Cl:G=NHCH_2COOH)为第二配体(B)的Cu(Ⅱ),Ni(Ⅱ),Co(II),Zn(Ⅱ)三元配合物的生成常数1ogK_(MAB)~(MA).结果表明,三元配合物的稳定性与第二配体的酸碱强度之间存在着直线自由能关系,即logK_(MAB)~(MA)=apK_B+C.文章讨论了影响三元配合物稳定性的各种因素.三元配合物稳定性的增加可以用金属离子与phen之间形成π反馈键来解释.与二元体系比较,Ni(Ⅱ)和Zn(Ⅱ)的三元配合物稳定性增长更大.此现象可以用π反馈键的生成以及分子内配体的芳环之间的重叠来解释.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新试剂5-[(4-乙酰氨基苯基)偶氮-8-氨基喹啉(AAPAQ),其结构经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证实.光度法测定其酸离解常数pK_(■_2)=3.58.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ccn80存在下,试剂与钯的显色反应.在酸性介质中,钯与AAPAQ形成1:2的紫蓝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570nm,摩尔吸光系数为6.1×10~41.mol~(-1).cm~(-1)。钯量在0-18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简便、快速,可不经分离,直接用于钯催化剂中钯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应用断流分光光度计(Stopped-Flow Spectrophotometer)研究了镍(II)与N-(对位取代苯基)氨基乙酸-(ρ-RC6H4NHCH2COOH, R=CH3O, CH3, H, Cl, 简写为NROH或HL)在25℃及30%(v/v)乙醇溶液中生成配合物的反应动力学. 实验结果表明, 不仅氨基酸配体的负离子(NRO^-或L^-)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 而且两性离子(HN^+RO^-或^+HL^-)也是有效的反应配体. 反应按双途径进行, 即按Eigen-Tamm机理进行的NRO^-途径和以质子迁移为速率控制步骤的两性离子途径. 两性离子的反应活性(以log kHL^±表示)与配体的碱性强度(pK2)之间呈现直线自由能关系. 并发现镍(II)配合物的离解反应速率常数(log k-L^-)与配体的碱性强度(pK2)和配合物的稳定常数(log KNiL^N^i)之间均存在直线自由能关系.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N-(邻氯苯基)氨基乙酸铜(Ⅱ)和N-(邻甲基苯基)氨基乙酸铜(Ⅱ)的单晶体,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并对其电子结构进行EHMO计算。N-(邻氯苯基)氨基乙酸铜(Ⅱ)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a.a=8.786(4),b=7.777(2),c=11.956(2)Å,β=96.01(3)°,V=812.4Å3,Z=2,Dc=1.77g·cm-3;N-(邻甲基苯基)氨基乙酸铜(Ⅱ)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a,a=8.925(6),b=7.973(8),c=11.856(9)Åβ=96.23(6)°,V=838.6Å,Z=2,Dc=1.55g·cm-3。两配合物互为异质同晶。配合物中,铜原子为分子的对称中心,并与两个配位体的两个羧基氧和两个氨基氮原子形成四方形配位结构,平均Cu-O键长为1.902Å,Cu-N为2.050Å。量子化学计算表明,在配位键的形成中,铜原子的d轨道的作用均不大,但配体中苯环上取代基的性质对Cu-N键强度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