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兆瑞 《无机化学学报》2011,27(10):2027-2032
由溶液法合成了2个稀土配合物{[Ln(Hmtyaa)3(H2O)2].H2O}n(Ln=Nd,1;Pr,2)(Hmtyaa=2-(5-甲基-1,3,4-噻二唑)-硫乙酸),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配合物的单晶结构,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和粉末X-射线衍射等表征。晶体结构表明:配合物1和2结构相同,都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配合物中金属离子均采取九配位模式,金属离子被配体桥连形成一维双链结构,该一维双链被氢键和π-π作用连接成二维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2.
水热条件下采用Sm(NO3)3.6H2O,1-萘乙酸和5,5’-二甲基-2,2’-联吡啶作为反应物合成出一个双核钐金属配合物Sm2(1-npac)6(dmpy)2.(H2O)3(1)(1-npac=1-萘乙酸,dmpy=5,5′-二甲基-2,2′-联吡啶),并分别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差热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紫外-可见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表征了该结构。晶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化合物1为双核钐髥配合物,通过分子间的氢键作用以及C-H…π和π…π的堆积作用,双核分子进一步被连接成三维超分子结构。荧光分析表明常温固态下配合物1发射橙色荧光,荧光寿命为0.87μs(598 nm)。  相似文献   

3.
潘兆瑞  周宏  鲜华 《无机化学学报》2010,26(11):1955-1960
本文合成了2个镍配合物[Ni(mtyaa)2(H2O)4]·4(H2O)(1)和[Ni(4,4′-bipy)2(mtyaa)2(H2O)2]·2H2O(2)(Hmtyaa=2-(5-甲基-1,3,4-噻二唑)-硫乙酸;4,4′-bipy=4,4′-联吡啶),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配合物的单晶结构,并对它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和粉末X-射线衍射等表征。配合物1和2的晶体分别属于三斜晶系和单斜晶系,空间群分别为P1和P21/n。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和2中镍原子均采取六配位扭曲的八面体配位模式。在配合物1中配位水和游离水分子与羧基氧之间的氢键作用将单分子结构连成三维网状结构。配合物2中配位水和游离水分子与羧基氧以及配体中的氮原子之间的氢键作用将链连接成二维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4.
以6-甲基-2,3,5-吡啶三甲酸,菲咯啉为配体与AgNO3反应,合成出2种银配合物[Ag(H2mptc)(phen)]·2H2O(1)和[Ag(H2mptc)(phen)](2)(H3mptc=6-甲基-2,3,5-吡啶三甲酸,phen=菲咯啉),并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元素分析,热重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荧光光谱分析及X-射线单晶衍射结构分析。配合物1中的Ag(Ⅰ)采取三配位的配位方式与配体H2mptc-及phen中的N原子结合,在2中,除了3个N原子配位外,邻位羧基的O原子也参与了配位。通过计算得知配合物2是热力学上更稳定的结构。固体荧光光谱表明,1和2在475 nm左右有最大吸收,相对配体有75 nm左右的红移,均可归属于配体到金属间的电荷转移。  相似文献   

5.
本文合成了镧、铈、镨、钕硝酸盐与1,8-萘并-16-冠-5组成为1:1的固体配合物。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X-射线物相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和差热分析。经X-射线结构分析证明,它们是一类新的、11-配位的镧系元素冠醚配合物。  相似文献   

6.
1-氨基-2-萘酚-4-磺酸邻菲啰啉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本文报道了在无水乙醇中合成卜氨基-2-萘酚-4-磺酸、邻菲哕啉与稀土氯化物三元固态配合物的方法。元素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化学组成,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1HNMR谱、热谱、X射线粉末衍射、电学性质、溶解度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7.
以2-氨基-4-噻唑乙酸乙酯(EATA)和氯化镉水合物为原料,在无水乙醇和乙醇-水混合物两种溶剂中分别合成了配合物[CdCl2(EATA)]n(1)和[CdCl2(EATA)2](2),并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对它们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和2都属于单斜晶系,分别为P21/c和Cc空间群,它们的中心金属离子Cd2+均为扭曲的六配位八面体构型。在配合物1中,相邻的2个八面体单元通过2个μ2-Cl-阴离子双桥连形成一维链结构,该一维链进一步通过N-H…Cl分子间氢键形成了三维网络结构,而配合物2则通过大量的N-H…Cl和C-H…Cl分子间氢键等弱作用组装成二维超分子结构。固态荧光光谱分析表明,配合物1和2荧光性质相似,均可归属于由配体到金属间的电荷转移(LMCT)。  相似文献   

8.
在乙醇溶剂中,以高氯酸钙、2-羧基苯甲醛缩二乙烯三胺为原料,合成了一个新型钙配合物。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摩尔电导、差热-热重分析,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它的单晶结构。结果表明:在配合物分子中,每个钙原子分别与希夫碱配体中的6个氧原子配位,形成了变形的八面体构型。配合物属三方晶系,P31c空间群,配合物分子通过氢键和苯环的π-π堆积作用形成了三维网状结构。初步研究了配合物对肝癌、肺腺癌、白血病和结肠癌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9.
以2,4-二氨基-6-(2′-吡嗪)-均三嗪(PZTA)及甘氨酸为配体与高氯酸铜作用合成了配合物[Cu(H2O)(Gly)(PZTA)]ClO4(Gly=甘氨酸根)。通过元素分析、测定摩尔电导率、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进行表征,并用单晶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该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配合物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C2/c,晶胞参数:a=2.189 6(3)nm,b=1.308 3(2)nm,c=1.465 4(4)nm,β=131.467(3)°,晶胞体积:V=3.145 6(9)nm3,晶胞内结构基元数:Z=8,Dc=1.876 g.cm-3,最后的残差因子:R1=0.037 4,wR2=0.100 9。应用紫外光谱、溴化乙锭荧光探针及粘度测定等方法研究了配合物与DNA的作用。结果表明,主题配合物以部分插入方式与DNA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2,4-二氨基-6-(2 '-吡嗪)-均三嗪(PZTA)及甘氨酸为配体与高氯酸铜作用合成了配合物[Cu(H2O)(Gly)(PZTA)]ClO4(Gly=甘氨酸根).通过元素分析、测定摩尔电导率、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进行表征,并用单晶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该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配合物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C2/c,晶胞参数:a=2.1896(3) nm,b=1.3083(2) nm,c=1.4654(4) nm,β=131.467(3)°,晶胞体积:V=3.1456(9) nm3,晶胞内结构基元数:Z=8,Dc=1.876 g·cm-3,最后的残差因子:R1=0.0374,wR2=0.1009.应用紫外光谱、溴化乙锭荧光探针及粘度测定等方法研究了配合物与DNA的作用.结果表明,主题配合物以部分插入方式与DNA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二氰基二硫烯(mnt和i-mnt)的金属配合物因其结构独特并呈现出特殊的光、电和磁学等性质,多年来引起科学家们广泛的关注[1-2].特别是在含Ni(mnt)2阴离子的离子对配合物中,功能阳离子的大小和构型改变可以导致Ni(mnt)2阴离子的重叠模式和堆积方式的变化,从而影响这类配合物的物理性能[3-5].为进一步探索取代苄基吡啶鎓离子中取代基团对1,2′-二氰基-1,2′-二硫烯镍配合物的结构的影响,我们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6-8],合成了1种新的1,2′-二氰基-1,2′-二硫镍(II)离子对配合物[Bz(Me)Py]2[Ni(mnt)2],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表征了其组成和结构,讨论了配合物晶体中弱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2.
水热条件下采用Sm(NO3)3·6H2O,1-萘乙酸和5,5'-二甲基-2,2'-联吡啶作为反应物合成出一个双核钐金属配合物Sm2(1-npac)6(dmpy)2·(H2O)3(1)(1-npac=1-萘乙酸,dmpy=5,5′-二甲基-2,2′-联吡啶),并分别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差热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 紫外-可见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表征了该结构。晶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化合物1为双核钐(Ⅲ)配合物,通过分子间的氢键作用以及C-H…π和π…π的堆积作用,双核分子进一步被连接成三维超分子结构。荧光分析表明常温固态下配合物1发射橙色荧光, 荧光寿命为0.87 μs (598 nm)。  相似文献   

13.
以3-硝基邻苯二甲酸和咪唑及2,2′-联吡啶为配体构筑了2种配合物[Zn2(npa)2(Im)4](1)和[Cd2(npa)2(2,2′-bipy)2(H2O)2]·2H2O(2)(npa2-=3-硝基邻苯二甲酸根,Im=咪唑,2,2′-bipy=2,2′-联吡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用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测定了配合物1和2的热稳定性。2个配合物均为双核分子,具有M2C8O4十四元大环结构。配合物1的双核单元通过分子间氢键形成3D网络结构,配合物2的双核单元通过分子间氢键和π-π堆积形成2D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14.
在乙腈体系中合成了Fe(Ⅱ)的配合物[Fe(phon)3](ClO3)2.2CH3CN(phon=1,10-邻菲咯啉-5,6-二酮)。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表明:配合物[Fe(phon)3](ClO3)2.2CH3CN属于正交晶系,P212121空间群,Fe(Ⅱ)与3个phon配体的6个氮原子配位,形成变形的八面体结构。配合物[Fe(phon)3](ClO3)2.2CH3CN中的氢键和C=O…π相互作用将配合物连接成二维网络结构。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对配合物[Fe(phon)3](ClO3)2.2CH3CN进行了表征,并用紫外光谱法对配合物与ct-DNA的相互作用做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与ct-DNA的结合常数(Kb)为2.2×105L.mol-1。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水热法合成2种配合物[Pb2(ptcp)2(DDA)](NO3)2·2H2O(1)和[Co(ptcp)2(DDA)(H2O)]·0.5H2DDA·H2O(2)(ptcp=2-苯基-1H-1,3,7,8-四-氮杂环戊二烯并[l]菲,H2DDA=1,12-十二烷二酸),并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和理论计算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配合物1和2分别呈现双核和单核结构,通过π-π和氢键作用形成二维和三维结构。此外,配合物1具有较好的发光性质。利用Gaussian09W程序,采用B3LYP/LANL2DZ方法对配合物1进行自然键轨道(NBO)分析。结果表明配位原子与Pb(Ⅱ)离子之间存在明显的共价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2,4-二氨基-6-(2′-吡啶基)均三嗪和高氯酸铜髤反应合成了一个配合物:[Cu(H2O)(PyTA)2](ClO4)2[PyTA=2,4-二氨基-6-(2′-吡啶基)均三嗪]。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摩尔电导率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配合物晶体属单斜体,P21/c空间群,其晶体学参数:a=0.980 24(6)nm;b=1.248 31(7)nm,c=2.157 27(11)nm;β=108.657(3)°;Z=4,V=2.501 0(2)nm3,R1=0.054 3,wR2=0.1506。另外,应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了配合物的抗菌活性,通过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粘度测定及琼脂糖凝胶电泳等方法研究了配合物与DNA的作用。结果表明,与2,4-二氨基-6-(2′-吡啶基)均三嗪相比较,该配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以插入模式与CT-DNA作用,并且在抗坏血酸存在下通过羟基自由基·OH切割pBR322DNA。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水热法合成2种配合物[Pb2(ptcp)2(DDA)](NO3)2·2H2O(1)和[Co(ptcp)2(DDA)(H2O)]·0.5H2DDA·H2O(2)(ptcp=2-苯基-1H-1,3,7,8-四-氮杂环戊二烯并[l]菲,H2DDA=1,12-十二烷二酸),并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和理论计算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配合物1和2分别呈现双核和单核结构,通过π-π和氢键作用形成二维和三维结构。此外,配合物1具有较好的发光性质。利用Gaussian09W程序,采用B3LYP/LANL2DZ方法对配合物1进行自然键轨道(NBO)分析。结果表明配位原子与Pb(Ⅱ)离子之间存在明显的共价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导了三氯化铁(水合物)与4′-溴苯并-15-冠-5(L)固态配合物的合成,对合成的新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定量分析及摩尔电导测定,并作了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和差热以及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的性质表征。从而证明,该配合物中FeCl_3与配体L比为1:1,是溶化剂,含有结晶水的固态配合物。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基于1,3-二[3,5-(二羧基)苯氧基]-2-羟基丙烷(H4L)和4,4′-联吡啶(Bipy)的Co(Ⅱ)配合物:[Co2(L)(Bipy)2]n(1),并利用红外光谱(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热重分析(TGA)、单晶X-射线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XRD)及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在配合物1中,由2个六配位钴原子组成的双核原子簇可简化为八面体型6-连接点,连接4个羧酸配体分子L和其他2个双核原子簇。羧酸配体L可简化为四面体型4-连接点,连接4个双核原子簇。平行排列的2个联吡啶分子连接两个相邻双核原子簇,相当于"双桥",简化为拓扑回路的边。因此,配合物1的骨架描述为sqc422拓扑网络。  相似文献   

20.
以5-甲基-苯并三唑-1-乙酸和1,10-邻菲啰啉为配体,采用溶液法合成了一种铕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配位滴定、摩尔电导率、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对其进行表征。其组成可能为Eu(L)3phen·3.5H2O(HL=5-甲基-苯并三唑-1-乙酸,5-mbtaa;phen=1,10-邻菲啰啉)。使用热分析和荧光光谱研究了配合物的性质。热分析结果显示:铕配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荧光光谱显示:该配合物发出Eu(Ⅲ)特征荧光,并且5-甲基-苯并三唑-1-乙酸是较好的敏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