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由于氧化环己烯(CHO)与二氧化碳的共聚反应速度比其与环氧丙烷(PO)快,这种竞聚率的差异导致一锅法所得的二氧化碳-环氧丙烷-氧化环己烯三元共聚物的组成难以稳定控制。 为此本文在稀土三元催化剂下,采用氧化环己烯单体连续进料的方法合成了二氧化碳-环氧丙烷-氧化环己烯三元共聚物,催化效率可达575 g/(mol Zn h)。 三元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随CHO含量升高而增大,当CHO的摩尔投料比从0.19增加到0.59时,玻璃化温度从44.3 ℃提高到70.1 ℃。 CHO连续进料合成的三元共聚物的组成与投料比基本相近,且连续进料法所合成的三元共聚物只有一个玻璃化转变温度,而普通的一锅法所得的三元共聚物通常存在两个玻璃化转变温度,因此连续进料法是制备组成稳定的二氧化碳-环氧丙烷-氧化环己烯三元共聚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稀土三元催化剂(三氯乙酸稀土配合物/二乙基锌/甘油)催化下的正辛酸缩水甘油酯、CO2和环氧丙烷三元共聚合. 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DSC结果表明,所获得的聚合物是一种新型的三元共聚物. 随着反应单体中正辛酸缩水甘油酯比例的增加,所得聚合物在20 ℃下的断裂伸长率由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共聚物的31.0%增大至二氧化碳-正辛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的983.9%,相应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由39.6 ℃降低至-12.3 ℃. 所得三元共聚物中长碳链侧基单元含量为5.6%时,其断裂伸长率就已经达到481.1%,而拉伸强度仍然维持在24.9 MPa的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3.
江艳华 《应用化学》2009,26(7):770-774
本工作研究了稀土三元催化剂(三氯乙酸稀土配合物/二乙基锌/甘油)催化下的正辛酸缩水甘油酯、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三元共聚合。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差示扫描结果表明所获得的聚合物是一种新型的三元共聚物。随着反应单体中正辛酸缩水甘油酯比例的增加,所得聚合物在20℃下的断裂伸长率由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共聚物的31.0%增大到二氧化碳-正辛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的983.9%,相应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由39.6℃降低至-12.3℃。所得三元共聚物中长碳链侧基单元含量为5.6%时,其断裂伸长率就已经达到481.1%,而拉伸强度仍然维持在24.9MPa的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4.
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 ,通过本体开环聚合合成了不同摩尔比的DL 丙交酯 乙交酯 (DL LA GA)共聚物 (PDL LGA) .1 H和1 3C NMR以及DSC结果表明 ,共聚物中GA结构单元的含量略高于按GA投料比计算的结果 ,聚合过程中存在二级酯交换反应 .当聚合温度为 16 0℃时 , GG 序列的平均长度 (lGG)随GA摩尔投料比增大而增长 ,而 LL 序列的平均长度 (lLL)则相反 .研究发现 ,随着GA摩尔投料比降低 , LL 单元的二级酯交换系数 (TⅡ[GLG])下降 ,至GA摩尔投料比达到为 5 0 %时最小 ,而后却逐渐增大 .L LA与GA在同样的条件下聚合 ,TⅡ[GLG]和lGG 都比DL LA与GA聚合的大 .聚合温度升高 ,TⅡ[GLG]增大 ,意味着二级酯交换反应加剧 ,但DL LA GA摩尔投料比较高 (75 2 5 )的共聚物的lGG 值有所下降 ,lLL值变化不大 ,而DL LA GA摩尔投料比较低 (5 0 5 0 )的共聚物的lGG值则变化不大 ,lLL值有所下降 ,说明聚合反应还受共聚单体的投料比和其它因素影响 .升高聚合温度比在较低温度下延长反应时间更有效改变共聚物的链结构 .在一定温度下聚合 ,共聚产物的Tg 随GA摩尔投料比增大而有规律降低和在氯仿中的溶解性下降 ;而DL LA GA摩尔投料比一定时 ,聚合温度对共聚物的Tg 的影响较为复杂 ,这与聚合温度对共聚物的链结构影响较大有关 .  相似文献   

5.
通过加入第三单体4,4′-二(2-甲基苯氧基)二苯砜与1,4-二苯氧基苯(DPB)和对苯二甲酰氯(TPC)进行三元无规共聚,合成了一系列分子主链带砜基和主链芳环上含甲基侧基的聚(芳醚砜醚酮酮-co-醚醚酮酮)共聚物,并用FT-IR、DSC、WAXD和TG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随着第三单体摩尔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熔融温度则逐渐降低,当其摩尔含量为10%~30%时,共聚物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能及耐溶剂、耐酸碱性能.  相似文献   

6.
β-环糊精/聚(DL-丙交酯)接枝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以β-环糊精(β-CD)为接枝骨架、DL-丙交酯(DLLA)为接枝单体,三乙胺为催化剂,合成了β-环糊精/聚(DL-丙交酯)接枝共聚物(PCDLA).利用IR、1H-NMR、DSC、WXRD和GPC等方法对接枝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了共聚物的分子量,并研究了反应投料比对单体转化率(C%)、接枝率(G%)和接枝效率(GE%)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三乙胺催化下,DL-丙交酯与β-环糊精能够发生聚合反应得到接枝共聚物,当DL-丙交酯与β-环糊精结构单元的摩尔比为30∶1,反应时间为10h时,接枝反应的接枝率(G%)和接枝效率(GE%)可分别达到182·9%和21·4%.随着接枝共聚物中β-环糊精含量的增加,共聚物的亲水性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7.
通过加入第三单体4,4'-二(2-甲基苯氧基)二苯砜与1,4-二苯氧基苯(DPB)和对苯二甲酰氯(TPC)进行三元无规共聚,合成了一系列分子主链带砜基和主链芳环上含甲基侧基的聚(芳醚砜醚酮酮-co-醚醚酮酮)共聚物,并用FT-IR、DSC、WAXD和TG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随着第三单体摩尔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熔融温度则逐渐降低,当其摩尔含量为10%~30%时,共聚物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能及耐溶剂、耐酸碱性能.  相似文献   

8.
以2-呋喃甲酸锌(FCA-Zn)、2-噻吩甲酸锌(TCA-Zn)和2-吡啶甲酸锌(PCA-Zn)三种杂环羧酸锌为催化剂,以环氧丙烷(PO)、马来酸酐(MA)和丁内酯(GBL)为第三单体,催化CO2和氧化环己烯(CHO)三元共聚反应,得到脂肪族聚碳酸酯。采用1H-NMR和FT-IR表征了聚合物结构,用GPC测定了聚合物的分子量。所采用催化剂均对三元共聚反应有一定的催化活性,第三单体参与了聚合反应,实现了二氧化碳的三元共聚。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丙烯酸甲酯(MA)和异丁烯(IB)在AlEtCl_2,BPO存在下的聚合反应机理及动力学。结果表明:当[IB]≥[MA]时,共聚合是按三元络合单体(T)均聚的机理进行,形成(MA)-(IB)的交替共聚物;当[IB]<[MA]时,则形成富MA的含MA嵌段序列的共聚物,共聚是由三元络合单体(T)和二元络合单体(B),按无规共聚机理进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相对于异戊二烯和丁二烯传统二烯烃,新型间戊二烯单体可以通过阴离子共聚合实现特殊序列结构共聚物,如交替共聚物。本文以间戊二烯、苯乙烯和对叔丁基苯乙烯为共聚单体,通过丁基锂引发聚合合成系列二元及三元共聚物,重点考察了共聚动力学和共聚物的微观结构。实验结果表明:(1)聚合动力学显示共聚合符合经典一级反应特征,共聚单体可以转化完全;(2)核磁氢谱在线分析表明共聚单体等摩尔消耗,核磁氢谱和碳谱证明了二元交替共聚结构;(3)二元及三元共聚均具有明显的活性可控聚合特征,分子量与理论值高度吻合,分子量分布D均小于1.20;(4)示差扫描量热(DSC)结果显示交替共聚物是一类特殊的半结晶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Tg可以通过调控共聚单体比例微调,Tm在100~120℃范围;(5)基于间戊二烯特殊的二元交替共聚,推测了可能的聚合机理。  相似文献   

11.
在稀土三元催化剂(三氯乙酸稀土配合物/二乙基锌/甘油)催化下实现了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及环氧环己烷的三元共聚合.该催化剂对二氧化碳与环氧环己烷共聚的催化活性比对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共聚的高.增加反应单体中环氧环己烷的比例可提高共聚物中环己撑碳酸酯的含量,大幅度改善共聚物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马来酸酐封端聚碳酸1,2-环己二酯(PCHC),使其末端羟基转变为端羧基(MA-PCHC),并以2,2'-双-(2-噁唑啉)(BOZ)为扩链剂进行扩链反应.研究发现,BOZ与MA-PCHC中的羧基等摩尔情况下,扩链效果最佳.扩链后的PCHC的数均分子量从扩链前的5.6×104增长到12.4×104.扩链后的PCHC...  相似文献   

13.
三元共聚物聚甲基乙撑-环己撑碳酸酯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颖楠  孟跃中 《化学学报》2006,64(20):2111-2114
报道了三元共聚物聚甲基乙撑-环己撑碳酸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实验采用高活性的负载戊二酸锌作为催化剂, 在不添加任何溶剂的情况下, 以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环氧环己烷为原料, 制备了不同环己撑碳酸酯含量的三元共聚物, 并对其结构和热性能、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 结果表明这些三元共聚物具有较高的分子量, 且玻璃化转变温度随着主链上的环己撑碳酸酯含量增加而逐渐升高. 同时三元共聚物表现出比二元共聚物更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4.
《化学:亚洲杂志》2017,12(24):3135-3140
A dinuclear Salph‐Al complex/bis(triphenylphosphine)iminium chloride catalyst system was synthesized and employed for cyclohexene oxide (CHO) and CO2 copolymerization. The catalyst system had an excellent selectivity of 99 % for carbonate linkages and the resultant poly(cyclohexene carbonate) (PCHC) had a high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T g) of 123.8 °C and a thermal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 (5 % weight loss; T d 5 %) of 265 °C. Furthermore, this catalyst system was active in the polymerization of phthalic anhydride (PA) and epoxides. Poly(CHO‐alt ‐PA) was completely alternating, and had improved thermal properties (T g=142.7 and T d 5 %=295 °C) compared with PCHC. The T g values of the polyesters could be adjusted by addition of PO to the CHO/PA reaction system. For the CHO/PO/PA terpolymerization, CHO and PO participated concurrently and proportionally in the chain growth and the obtained terpolyesters had tunable T g values from 62.8 to 142.7 °C depending on the CHO/PO feed ratio.  相似文献   

15.
在α-二亚胺型催化剂BDIE.[Zn-Al]催化下采用新的工艺进行CO2与氧化环己烯共聚反应,催化效率得到较大地提高.这些新的工艺包括在反应前用与催化剂摩尔比为1.5∶1的氧化环已烯进行数小时陈化;采用二氧化碳与氧化环已烯分批加料的聚合工艺.在25℃温度下陈化4 h,采用分批加料的方式反应,BDIE.[Zn-Al]的催化效率提高到69.9 g/g.  相似文献   

16.
The effect of conditions of carbon monoxide terpolymerization with ethylene and 1-hexene on the yield and composition of the terpolymer is investigated. The reaction is first carried out in toluene with the use of a supported palladium catalyst at different molar ratios of the olefins in the reaction solution. An increase in the hexene-to-ethylene molar ratio from 0.2 to 2.9 is accompanied by a decrease in the yield of the terpolymer by a factor of 2.8 and by a small increase in the molar fraction of hexene units in the terpolymer from 0.02 to 0.005?C0.06. The dependence of the amount of hexene units in the terpolymer on the olefin ratio differs from that obtained earlier in terpolymerization with propylene.  相似文献   

17.
采用稀土配位催化剂研究了马来酸酐、苯乙烯和N 苯基马来酰亚胺的三元共聚合反应 .考察了Al La物质的量的比、不同稀土元素、催化剂浓度、聚合反应时间、单体配比等因素对共聚合反应的影响 .利用核磁、红外、热分析等方法对共聚物进行了初步的表征  相似文献   

18.
以SalenAl(OiPr)为催化剂,分别加入各种路易斯碱作为共催化剂催化二氧化碳与氧化环己烯共聚,发现共聚催化效率与共催化剂的供电子能力有关.分别研究催化剂浓度、共催化剂的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CO2压力等各种因素对该共聚反应的影响,发现SalenAl(OiPr)浓度为2 g/L时,以等摩尔量的二甲氨基吡啶(DMAP)作为共催化剂,在4 MPa的CO2和80℃下反应32 h,可得到碳酸酯键含量>99%的共聚产物,其催化效率高达495 g/g,13C-NMR检测表明共聚物为无规立构聚合物,GPC测得分子量Mn为55900,分子量分布比较窄(PDI=1.32).DSC得到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36℃,热重分析(TGA)可以看出共聚物在350℃可完全分解,具有优良的热分解性.  相似文献   

19.
由CO2 氧化环己烯 (CHO)配位催化共聚制得高Tg 的脂肪族聚碳酸亚环己基酯 ,并用IR、NMR和DSC等进行了表征 ,用TG对聚合物的热稳定性进行分析 .加入环氧丙烷 (PO)三元共聚并分析PO/CHO摩尔比对Tg 的影响 .加入异氰酸苯酯有提高产物特性粘数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