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根据国内外发表的有关文献资料及作者的研究工作,介绍了用于黑色金属冷挤压的高分子润滑剂。文中列举的10个应用实例表明,高分子润滑剂可以取代习用的磷化-皂化润滑。与磷化-皂化工艺相比,应用高分子润滑剂能大大简化生产工序,革除酸洗,解决酸雾和废酸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2.
金属冷挤压具有省材料、省工时、工件性能好和生产费用少等优点,对大批量生产的技术经济效果尤为显著。为了提高工件表面质量、降低单位挤压力和减少模具磨损,在冷挤压前必须对坯件进行表面处理和润滑。对于黑色金属,一般采用酸洗-磷化-皂化等表面处理,基本上能满足工件的性能指标。但是,该工艺工序繁杂、酸雾严重、腐蚀性大、劳动条件差并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高温发汗自润滑材料的特征,建立了其润滑膜的覆盖率模型.利用广义W-M函数产生的粗糙表面,讨论了摩擦表面粗糙度、环境温度及材料参数等因素对发汗润滑膜覆盖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降低摩擦表面粗糙度、提高基体材料孔隙率,固体润滑剂熔浸深度和环境温度可以增加摩擦表面边界润滑膜覆盖率,改善摩擦副的摩擦学性能.研究为高温发汗自润滑材料润滑控制及其摩擦副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考察了钛酸钾晶须对石墨-硼酸系固体润滑膜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了不同温度下润滑膜试样磨损表面形貌.结果表明:石墨-硼酸及石墨-硼酸-钛酸钾晶须固体润滑膜在室温下同不锈钢配副的摩擦系数约为0.08,耐磨寿命(滑动摩擦行程)保持在15000m以上;在300℃下的初始摩擦系数变化不大,在500℃下摩擦系数变化较大;但在摩擦初期2种固体润滑膜的摩擦系数无明显差别;随着摩擦过程的进行,不含钛酸钾晶须的润滑膜试样的摩擦系数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而含钛酸钾晶须试样的耐磨寿命比不含钛酸钾晶须试样的高2倍.这是由于钛酸钾晶须增强了固体润滑膜的强度及其在底材表面和附着力所致。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导了以热氧化聚乙烯为基础的高分子固体润滑膜(CKD-31干膜)的摩擦磨损性能。用MHK-500型环块磨损试验机考察了这种膜的厚度、滑动速度、摩擦时间、作用载荷对其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介绍了这种膜用作国产5.6mm运动步枪弹表面涂层可明显地提高该弹的射击精度。  相似文献   

6.
粘结固体润滑膜及其应用   总被引:28,自引:6,他引:28  
粘结固体润滑膜是固体润滑材料的主要类型之一,因其性能优异而获得了从民用机械到空间技术等各个方面的广泛应用,几乎可以用到工程实际中所有的摩擦部件上.近年来,我国粘结固体润滑膜的应用除在航空航天等尖端技术方面继续保持原有的优势外,其在民用机械中的应用也在逐年增多.但是,由于大多数工程技术人员目前对粘结固体润滑膜还不够了解,实际使用中尚有一定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并且为了推动国内粘结固体润滑膜之研究与应用的更快发展,系统地对这类固体膜的分类、性能特点、制备工艺和典型应用等进行了综合介绍与评述,指出要充分发挥粘结固体润滑膜的优势,利用其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应当重视开展对这种固体润滑材料与技术的工业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7.
7.1 前言 固体润滑膜已经应用在人造卫星、火箭和飞机的重要部件上。例如,航天飞机的主发动机通过万向架机构实行助推力的方向控制,这种万向架轴承的润滑就使用着二硫化钼系的固体润滑膜。在新近问世的喷气发动机中,作为叶轮翼和叶轮组装件的润滑使用的也是固体润滑膜。图7.1是叶轮翼的照片,在其燕尾槽部位所看到的黑影就是固体润滑膜。预料今后固体润滑膜的应用范围必  相似文献   

8.
微池润滑刀具干切削过程中的减摩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在前刀面月牙洼磨损区域加工装填MoS2固体润滑剂的微孔产生"微池效应"来改善刀具的摩擦学特性,制备了YG8微池润滑刀具.以该微池刀具对45#钢进行干切削试验,结果表明:微池刀具与普通的YG8刀具相比具有良好的摩擦磨损特性,切削力明显减小,前刀面摩擦系数显著降低.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分析(EDX)对微池刀具前刀面观察研究,分析了刀具自润滑机理:微池刀具前刀面小孔中的润滑剂受热膨胀及切屑摩擦挤压作用析出,在前刀面表面拖覆形成固体润滑层,直接渗入到刀屑接触区域,从而起到减摩润滑作用,改善刀具基体减摩抗磨性能.润滑膜层在切削加工中是一个润滑膜形成、磨损、再形成的循环过程,微池润滑刀具在微孔完全磨损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始终具有自润滑效果.  相似文献   

9.
Fe-Ni基高温自润滑复合材料摩擦磨损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中采用滑动磨损试验方法研究了以PbO和WS2为润滑组元的复合材料与440C不锈钢配副在25~600℃温度范围内的摩擦磨损特性.通过X射线衍射仪分析发现复合材料中含有铬的硫化物等高温润滑物质生成.使用扫描电镜和金相显微镜进一步分析了材料摩擦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在500 ~ 600℃范围内,PbWO4、CrxSx+1等各种金属化合物在摩擦表面形成了较完整的润滑膜,产生了自润滑能力,具有优良的减摩耐磨性能.润滑膜材料可向摩擦对偶表面转移,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复合材料与440C不锈钢对摩材料的直接接触,显著降低了材料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实现了高温自润滑性能.本文进一步探索了单一润滑组元润滑膜和两种润滑组元润滑膜的承载能力,发现两种固体润滑组元产生的协同润滑效应显著改善了润滑膜的润滑性能.  相似文献   

10.
10.1 前言 固体润滑膜的耐载荷能力优良,但其耐久性不佳,而自润滑复合材料的缺点则是承载能力差。因此,为了满足实际使用的要求,有的固体润滑滑动构件应兼备两者的优点。一种办法是将固体润滑剂浸渍在多孔性烧结金属或增强纤维织物中,使之作为表面覆盖物而粘结成固体润滑膜。为了提高其耐载荷能力,还可以加上背衬。另一种办法是在底材的各处钻孔或开槽,预先将固体润滑剂镶嵌于其中,借以在底材表面形成固体润滑膜。这些都是固体润滑剂的供给源,因而在固体润滑膜磨完之后还能继续保持润滑性。本文把前者称为背衬型轴承,而把后者叫做镶嵌型轴承。  相似文献   

11.
NiAl-Cr(Mo)-Cr_xS_y自润滑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滑动磨损试验方法测试了NiAl-Cr(Mo)-CrxSy自润滑复合材料与SiC陶瓷配副在110~960℃的摩擦磨损特性.结果表明:200~400℃,纳米CrxSy晶粒在复合材料摩擦表面形成较完整的润滑膜,产生自润滑性能;700~900℃,复合材料摩擦表面生成了1~3μm厚、完整的玻璃陶瓷润滑膜,产生了自润滑耐磨性能.2种润滑膜材料均可向SiC表面转移,消除了复合材料/SiC的摩擦状态.随着温度的升高,2种润滑膜材料的强度降低,SiC微凸体压入润滑膜,导致润滑膜的剥落加剧,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与磨损率升高.  相似文献   

12.
张人佶  宋期 《摩擦学学报》1993,13(2):170-176
本文对球(包括CVD TiC-TiN复合涂层球和GCr15钢球)盘(包括纯Pb与Pb-Sn-Cu电刷镀层盘)滑动摩擦副进行了摩擦与磨损试验。结果表明,真空下的摩擦系数比大气下的低,涂层球的摩擦系数比钢球的低,Pb-Sn-Cu涂层盘的摩擦系数比Pb涂层盘的低。磨损表面的扫描电镜观测发现,在CVD涂层破裂区的后沿形成了固体润滑转移膜,这有助于降低摩擦和磨损。磨损表面的俄歇电子能谱分析表明,在油润滑及干摩擦下,盘的磨痕处仍有可起润滑作用的固体润滑膜存在。这种膜含有Fe元素,表明它是摩擦表面作用后产生的。  相似文献   

13.
单晶硅表面全氟聚醚润滑膜的制备及摩擦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利用浸涂技术在单晶硅基片上成功地制备出极性全氟聚醚润滑膜,在DF-PM型动-静摩控系数精密测定装置上考察了润滑膜的摩擦特性,并采用接触角测定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润滑膜的表面性质和化学状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基片相比,经烘烤处理后的全氟聚醚润滑膜同钢对摩擦系数显著降低,经60次摩擦后,摩擦系统迅速增大到0.22左右,此时润滑膜被磨穿;此后摩擦系数缓慢增加,当摩擦次数达到200次左右时,摩擦系数稳定于0.42附近,低于单晶硅片相应的摩擦系数,这可能是由于基片表面的全氟聚醚在滑动过程中向钢球表面发生转移所致。  相似文献   

14.
碳纤维毡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压挤渗透工艺制备了新型碳纤维毡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在MG-2000型高速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其摩擦磨损性质,结果表明:碳纤维毡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明显估于基体合金;复合材料经历由稳定磨损向严重磨损的转化;在稳定磨损阶段,复合材料的磨损表面存在由金属氧化物和碳膜共同构成的复合固体润滑膜,从而有效地改善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15.
作者评定了含有硫代锑酸锑、二硫化钼和石墨的粘结固体润滑膜之摩擦学性能,表明双组分粘结膜的性能优于单组分膜,三组分粘结膜的性能最佳。 评定了操作条件对粘结膜寿命的影响,並作出了一系列寿命为定值的速度与负荷之间的关系曲线。 测定和观察了几种粘结膜在摩擦过程中粘结膜厚及转移膜的变化及磨痕表面气泡的形成,分析了粘结膜的失效机理,探讨了润滑剂之间的协同效应。 试探了用数学式来描述粘结固体润滑膜的耐磨寿命与负荷和速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Cu-2Ni-5Sn-(石墨+PbO)自润滑复合材料高温摩擦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Cu-2Ni-5Sn-(石墨+PbO)系自润滑复合材料,并采用XRD、SEM、万能材料试验机和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等研究了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室温至500℃下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石墨+PbO复合固体润滑剂质量分数为8%时,该复合材料综合摩擦磨损性能最优.Ni的加入能提高基体的力学性能.随着温度的增加,该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几乎保持稳定,磨损率先缓慢增加,后急剧增加.室温时磨损表面形成以石墨为主成分的润滑膜起主要润滑作用,磨损机理主要为轻微塑性变形和局部剥落.300℃时,由PbO(Fe_2O_3)6、石墨和Cu_2O组成的致密润滑膜是Cu-2Ni-5Sn-(石墨+PbO)自润滑复合材料具有良好润滑性的主要原因,磨损机理主要包括复合材料塑性变形、局部剥落和轻微的黏着磨损.500℃时,主要由PbO(Fe_2O_3)6、石墨、Cu_2O和Cu O组成的复合润滑膜起到了润滑作用,磨损机理主要为石墨周边区域基体脱落及塑性变形引起的剥落和氧化磨损.  相似文献   

17.
以热氧化聚乙烯为基础的含蜡高分子固体润滑膜经我厂多年来大生产的检验,认为该膜具有附着力强、摩擦系数低、磨损小、耐腐蚀性好等优点,是当前较好的一种润滑膜。但成膜液中热氧化聚乙烯的含量是影响膜层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必须加以控制。 由于聚乙烯通过热氧化降解后,在同一批产品中存在着不同链节的热氧化聚乙烯,给色谱等仪器分析造成困难,虽经分离后可用重量法测得热氧化聚乙烯的含量,但该法的操作步  相似文献   

18.
滑动速度对IS304涂层自润滑磨损机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感应烧结技术制备出润滑相细小且分布均匀的自润滑涂层.其中润滑相Ag粒子尺寸为5μm左右,氟化物粒子尺寸为1μm左右,强化相Cr2O3粒子尺寸小于1μm.研究表明低速磨损时磨损面比较粗糙,磨损机理主要为磨粒磨损与疲劳磨损;而高速磨损时磨损面比较光滑,虽然磨粒磨损与疲劳磨损依然为涂层的磨损机理,但磨损面上存在明显的Ag润滑膜.Ag润滑膜的出现使得涂层的摩擦系数降低.Ag润滑膜的出现与接触面摩擦产生的摩擦热有关.滑动速度越高,接触面产生的摩擦热会使局部区域的瞬态温度升高,从而使得热膨胀系数较大的Ag粒子从基体Ni Cr中溢出到表面,并在压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从而形成Ag润滑膜.采用溢出体积计算法计算得滑动速度为1 m/s时,瞬态温升为296℃,该温升明显高于采用Ansys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到的温升.  相似文献   

19.
微弧氧化陶瓷层对AZ31合金板料渐进成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数控试验机床(CNC)和微弧氧化处理技术,对AZ31镁合金板材热渐进成形和多孔陶瓷层润滑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镁合金表面微弧氧化多孔陶瓷层吸附固体二硫化钼颗粒,形成多孔陶瓷-二硫化钼润滑膜.在摩擦初始阶段,多孔陶瓷固体MoS 2润滑膜的室温摩擦系数约为0.08,满足镁合金板材热渐进成形润滑和减摩条件.多孔陶瓷层为固体Mo S 2润滑剂提供了良好润滑平台,加工件内表面光滑,且没有任何缺陷.由于陶瓷层孔中吸附大量固体Mo S 2粉末,所研究的润滑陶瓷层在渐进成形中具有自润滑作用.与无微弧氧化处理相比,多孔陶瓷润滑层具有更好的润滑效果.  相似文献   

20.
摩擦与润滑是金属压力加工中的重要因素。在金属压力加工范围内,关于摩擦与润滑的机理、影响摩擦的因素、固体润滑剂与其它润滑剂的联用效果等方面,都有许多问题需要予以重视,并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本文试就这些问题作一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