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胶子聚合机制可能解释B→Kη′反常大的分支比.然而由于我们对η′犂犂有效顶点知之甚少,微扰QCD的理论计算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本文尝试了几种不同的η′犂犂形状因子,并将数值结果和实验相比较.我们发现,虽然我们对η′犂犂形状因子了解得很少,但是如果B→Kη′衰变中双胶子聚合机制确实很重要的话,B→K*η′的分支比将为10-5量级,这可以被将来的实验检验.  相似文献   

2.
C(γ,η)X反应与N(1535)在核内的性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N*(1535)共振模型下,研究了γ在原子核上产生η的反应,通过N衰变的实验数据以及γp→ηp反应确定了模型参数,结果表明,MN*=1550MeV才较好地符合γp→ηp的实验,对12C上的η介子光生的总截面计算发现,N*(1535)在核内的宽度由于多体修正而增大,N*-核的相互作用具有排斥性质.  相似文献   

3.
陈林  姜焕清 《中国物理 C》1994,18(6):553-558
利用N*(1535)共振道模型,在DWBA框架下分析计算了核上A(π,η)X单举产生反应,具体给出了12C(π,η)X单举反应的双重微分截面,得到与实验符合较好的结果,给出了N*-N之间是相互吸引作用的结论.计算还发现对于η产生过程,泡利原理的限制是不明显的.  相似文献   

4.
用夸克模型结合Ds,Ds*, 讨论窄共振态Dsj*(2317),Dsj(2460). 除η-π0混合角由D*s衰变宽度给出, 所有的参数均取自Godfrey和Isgur的夸克模型. 得到的电磁衰变宽度与实验数据和其他作者的结果相一致. 但是, 与现有的实验结果比较, Dsj*(2317), Dsj(2460)的π介子衰变宽度要小一个数量级. 我们怀疑简单的手征夸克-π轴矢相互作用的哈密顿量不适合于Dsj*(2317), Dsj(2460)的强衰变.  相似文献   

5.
考虑Kπ和Kη两个耦合道, 用手征幺正方法研究了S波Kπ散射. 结果表明, 只用一个参数, 1.2GeV以下的散射相移数据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描述, 并且散射长度也和实验值符合很好. 此方法可以动力学产生标量介子κ, 并预言其质量和宽度分别大约是752MeV和594MeV. 可以定性地产生对应于K*0(1430)的标量介子.  相似文献   

6.
杨友昌  陈洪  姜焕清 《中国物理 C》2006,30(Z2):241-243
在相对论介子与核相互作用理论框架下, 对α(p,p')ηα反应进行了理论分析, 讨论了在入射质子和靶核上的N*(1535)激发机制的特点. 以4He靶核为例, 在入射质子动能Tp=2.8GeV的情况下, 计算了反应截面, 末态ηN不变质量谱和出射η介子的角分布, 讨论了在兰州重离子冷却储存环(CSR)上开展实验研究的意义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J/ψ辐射衰变到K+Kπ0和K0SK±π+终态中iota能区的振幅分析,发现iota峰下有一个0-+共振态(M=1467±3MeV,Γ=89±6MeV)和两个1++共振态(M=1435±3MeV,Γ=59±5MeV; M=1497±2MeV,Γ=44±7MeV),分别对应于η(1440),f1(1420)和f1(1510).  相似文献   

8.
BES合作组 《中国物理 C》1996,20(11):961-971
本文通过对J/ψ辐射衰变到K+KπO和K0SK±π+终态中iota能区的振幅分析,发现iota峰下有一个0-+共振态(M=1467±3MeV,Γ=89±6MeV)和两个1++共振态(M=1435±3MeV,Γ=59±5MeV;M=1497±2MeV,Γ=44±7MeV),分别对应于η(1440),f1(1420)和f1(1510).  相似文献   

9.
阮同泽  陈时 《物理学报》1965,21(4):779-786
本文利用色散关系方法,假设普适V-A弱相互作用和奇异矢量流不守恒,从而对形状因子f0,f1的色散关系进行一次减去,计算了Kμ3+、Ke3+衰变中的π0能谱,Kμ3+衰变中的μ+能谱和μ+的纵向极化。计算中只考虑了K1*(m*=888MeV)中间态对色散积分的贡献。参数σ取为+2.1的结果和实验在误差范围内相符合。放弃奇异矢量流部分守恒假设与实验符合的程度比保持这一假设要好一些。  相似文献   

10.
丁文波  刘广洲 《中国物理 C》2006,30(Z2):249-251
采用相对论平均场理论研究K凝聚对中子星物质的影响. 研究发现即使在含重子八重态和Δ共振态(n,p,Λ,Σ+000)的中子星物质中,K, K0凝聚也可以发生, 并详细研究了超子与K凝聚相互影响的行为. K0凝聚压低K凝聚, 促进Δ共振态的出现, 在中子星的核心区域, 最终形成多种重子共存的、各重子数密度趋于均衡、且K0凝聚占最大比重的中子星物质. K凝聚使物态方程变软, 进而减小中子星的最大质量, 使之更接近于中子星正则质量.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π介子与核子作用产生η粒子的N*(1535)激发模型,计算了在阈能附近的πN→ηN反应截面以及S-波ηN散射长度,并与实验及其他理论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在这一工作中研究了动量为68±6亿电子伏/c的π-介子与质子相互碰撞时产生∧0(∑0)超子及K0介子的过程。得到了关于∧0(∑0)与K0产生的截面,Y0K与K0K对的产生截面之比,荷电粒子的多重率,在产生时质量中心系统中∧0与K0的角布及动量谱与∧0及K0的横向动量分布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俞涛  姜焕清 《中国物理 C》1998,22(5):452-459
计算了阈能附近氘核上η介子的光生反应γd→ηX.其中核子上η光生过程主要考虑N(1535)的贡献,氘-核子-核子顶角Γdpn矩阵元处理成非相对论氘核波函数.所得截面和微分截面能够很好地符合最新的实验数据,并得出了γ nN* 耦合的大小.  相似文献   

14.
在模型Ⅲ下, 仅考虑来自于中性规范玻色子H0, h0和 A0产生的树图阶味改变中性流的贡献, 并利用QCD因子化方法, 对Bd0→φK*0衰变过程的极化反常和 Bd→φKS衰变过程的CP不对称进行了研究, 经过计算发现, 在147<|λbsλss|<165的参数范围内, 这两个过程中存在的反常现象能够同时给予解释.  相似文献   

15.
凌有光  裘志洪 《中国物理 C》1989,13(11):1017-1022
η-24Mg和η32S分别被看作为12C-η-12C和16O-η-16O三体系统,利用Born-Oppenheimer近似方法,先严格求解η介子相对于12C+12C(16O+16O)运动的双中心问题,再求解12C+12C(16O+16O)的相对运动方程.假设η-12C和η-16O相互作用为S波可分势,在上述情况下计算了η-24Mg和η-32S的结合能,所得计算结果与其它模型计算结果相接近.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个研究相对论性核碰撞中K++增强的简单的强子输运模型,指出了核子热运动和多次再散射效应的重要性.考虑了多次再散射,在合理的温度范围内(T~150MeV),可得到与实验相符合的K+/π+比值(~0.20).  相似文献   

17.
在多标度人工色模型框架下计算了荷电PG玻色子π±1和π±8对K介子稀有衰变过程K+→π+νν,KL→π0νν和KL→μ+μ的企鹅图贡献.计算结果表明:(a)荷电PG玻色子可以对K介子稀有衰变分枝比给出1~3个量级的增强;(b)根据现有实验数据,K.Lane等人提出的多标度人工色模型基本被排除.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参加者-旁观者模型,用Monte Carlo方法分析了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中各种次级碰撞对K++比值上升的影响.结果表明,公认仅考虑次级碰撞不足以解释实验观测的K++比值上升.  相似文献   

19.
用含再散射效应的简单的强子输运模型,研究了AGS能量(14.6AGeV/c)下p+p、p+Au和Si+Au反应的K++比值,再现了该比值由P十P到Si十Au不断增长的实验事实.CERN能量(200AGeV/c)和AGS能量下,K++比值相近的实验事实也得到了解释.  相似文献   

20.
唐泽波 《中国物理 C》2007,31(12):1192-1195
We present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on the spin alignment matrix element ρ00 for vector mesons K*0(892) and φ(1020) in mid-central (20%—60%) Au+Au and p+p collisions at sNN=200GeV. The values of ρ00 with respect to reaction plane in Au+Au collisions are 0.36±0.02(stat)±0.13(sys) for K*0(892) and 0.38±0.01 (stat)±0.04 (sys) for φ(1020). No evident global spin alignment with respect to reaction plane is observed in the measured pT region up to 5GeV/c with current sensitivity. ρ00 with respect to the production plane of the vector meson is also measured for K*0(892) and φ(1020) in Au+Au collisions, and for φ(1020) in p+p collision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or the ρ00 between Au+Au and p+p collisions is observed with our data samp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