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湖北蟹甲草根茎中分得一个新的生物碱,选择性远程DEPT 13C NMR新技术用于识别NMR信号归属和连接被季碳及杂原子分割的质子自旋系统,确定其结构为新阔叶千里光碱的氮氧化物,如(1)所示。  相似文献   

2.
通过~1H NMR、NOE差谱和门控去偶~(13)C NMR等的研究确定了新合成的五对α-去氢氨基酸衍生物的构型,并利用部分弛豫、APT~(13)C NMR二维碳氢相关谱及~(13)C-~(19)F偶合常数等对NMR谱线进行了归属.  相似文献   

3.
选择性远程DEPT NMR新技术用于culantraramine结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草药勒党植物中分得一个生物碱,选择性远程DEPT NMR新技术用于识别谱峰,连接被季碳、杂原子分隔的质子自旋系统,确定其结构如(1)所示。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从苦皮藤叶中得到的两个新倍半萜醇酯化合物.利用NMR和2D NMR技术测得它们的化学结构分别为1β-苯乙烯酰氧基,9β-(2-羟基)-异丁酰氧基,2β,6α,8α,15-四乙酰氧基-4α-羟基-β-二氢沉香呋喃和1β-苯甲酰氧基,9β-(2-羟基)-异丁酰氧基,2β,6α,8α,  相似文献   

5.
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技术具有快速、精确、分辨率高等优点,并已不断成熟成为土壤分析、物质结构鉴定、食品分析和医学成像等领域重要的研究分析手段。本文通过介绍利用NMR技术研究液相环境中高分子聚合物在颗粒表面(主要为SiO2颗粒)的吸附、解吸及扩散等行为和利用NMR技术研究受污染土壤中水的摄取过程及土壤润湿性两大方面,综述了NMR技术在物质表面性质表征领域的重要应用,展现了NMR技术在高分子材料和环境领域中独特的重要作用。重点介绍基于NMR技术的Acorn比表面分析仪能够直接测定液相环境中物质的弛豫时间,反映物质的表面性质和结构特征,为解释污染物环境行为提供数据支持从而在环境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展现出Acorn比表面分析仪相比于传统BET法在测量环境和测量时间等方面的优越性,尤其是Acorn比表面分析仪可以反映液相环境中物质的表面性质和结构特征的重要特性,解决了传统BET法无法直接获得液相环境中物质的比表面积信息的难题,是液相环境中NMR技术在物质表面性质表征领域的新突破。对Acorn比表面分析仪在制药、化妆品材料和电子产品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在土壤有机质、药物和天然产物检测等方面对NMR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采用多种色谱方法从人参茎叶中分离得到一个新天然产物-达玛烷型三萜皂苷元dammar 20(22), 24-diene-3β,6α,12β-triol,并利用质谱、核磁共振谱和化学方法对此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解析. 通过2D NMR(HMQC、HMBC)进行了1H和13C NMR信号全归属,并纠正了文献中的个别化学位移的信号指认错误.  相似文献   

7.
利用NMR技术测定两个新倍半萜醇酯化合物的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从苦皮藤叶中得到的两个新倍半萜醇酯化合物.利用NMR和2DNMR技术测得它们的化学结构分别为1β-苯乙烯酰氧基,9β-(2-羟基)-异丁酰氧基,2β,6α,8α,15-四乙酰氧基-4α-羟基-β-二氢沉香呋喃和1β-苯甲酰氧基,9β-(2-羟基)-异丁酰氧基,2β,6α,8α,15-四乙酰氧基-4α-羟基-β-二氢沉香呋喃.并对其1H和13C NMR信号进行了全归属.  相似文献   

8.
(7R, 8S)-脱氢双松柏醇-4, 9双-O-β-D吡喃葡萄糖苷是从中药北沙参(Glehnia littoralis Fr. Schmidt ex Miquel)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一种苯并二氢呋喃新木脂素苷类化通过化学方法和波谱分析鉴定了该化合物的结构.采用2D NMR技术对其1H和13C号进行了全归属.  相似文献   

9.
C_(19)-二萜生物碱结构复杂多样,核磁共振(NMR)结构鉴定困难.本文从独龙乌头中分离得到三个C_(19)-二萜生物碱:taronenine E(1)、chasmaconitine(2)和vilmorisine(3),综合运用多种NMR技术(包括~1H NMR、~(13)C NMR、DEPT、~1H-~1H COSY、HSQC和HMBC),对其NMR数据进行了完整归属和部分修正,为该类化合物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环氟菌胺是一种具有新型母核结构的优秀杀菌剂,该文采用~1H NMR、~(13)C NMR、~(19)F NMR、~1H-~(13)C HSQC、~1H-~(13)C HMBC和~1H-~(15)N HMBC等多种核磁共振(NMR)技术,并结合质谱(MS)、紫外光谱(UV)和红外光谱(IR)等方法对环氟菌胺进行了解析,同时对一维核磁共振(1D NMR)波谱数据进行全归属,讨论了UV和IR的吸收峰与该化合物各官能团的对应关系、~(19)F对其~1H和~(13)C NMR谱峰的影响,以及MS主要离子碎片的归属和化合物裂解规律.  相似文献   

11.
一种新的HETISINE型二萜生物碱结构的NMR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毛莨科乌头属黄花乌头的根中分得一个化合物,经过测定,它是hetisine型二萜生物碱,其结构为13-乙酰基-14-羟基-2-丙酰基亥替钦,为一新化合物.本文报道选择性远程DEPT技术在该化合物的结构和NMR信号归属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利用2D NMR研究贝壳杉烷新化合物的化学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从菊科莶属植物腺梗莶Siegesbeckia Pubescens Makino的地上部分分离到一个新的天然产物17-isobuthyloxy-18-hydroxy-kauran-19-cioacid.本文主要报道用1H-1H COSY,13C-1H COSY,NOESY,HMBC,HMQC等技术确定其结构并归属其质子和碳的化学位移.同时用NOESY确定其相对构型.用HMBC确定酰基碳与隔氧相连的碳原子上的氢相关,从而确定酰基的连接位直,也可用于解决其它基团的准确连接位置.  相似文献   

13.
以对硝基甲苯、3, 4-二甲氧基苯甲醛为起始原料,经过缩合,还原,重氮化水解,亲核取代反应,最终合成了新的化合物4-[(E)-2-(3, 4-二甲氧基苯基)乙烯基]苯氧基乙酸乙酯,用1H 和13C NMR及多种二维核磁共振谱确定了该化合物的结构,完成了1H 和13C NMR的归属,给出了分子中各氢,碳原子的准确化学位移.  相似文献   

14.
应用核磁共振技术(1H NMR, 13C NMR, DEPT, HSQC, HMBC)确定了一种新的免疫抑制剂FTY720 (2-氨基-[2-(4-辛基苯基)乙基]-1, 3-丙二醇盐酸盐)的结构,准确归属了它的1H, 13C信号.  相似文献   

15.
新型C10高碳糖的NMR和ESI-MS/MS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1,2-异丙基-5位苯甲酰基α-D-呋喃型木糖合成了具有潜在抗菌活性的C10高碳糖,检测了该化合物的1H、13C NMR和ESI-MS/MS图谱,确证了该化合物的结构,通过DEPT和1H-1H COSY,HMQC,HMBC等2D NMR技术对其1H和13C NMR数据进行了全归属和较详细的解析并探讨了其ESI-MS/MS质谱裂解规律.  相似文献   

16.
NMR核磁共振谱显示3,5-二甲基金刚胺盐酸盐是一个刚性结构,但其分子结构包含2个非对映体的立体构型形式. 我们通过利用DEPT,1H-1H COSY,HSQC和HMBC等技术所测得的二维谱图数据对NMR数据进行了完整的归属分析,其中13C NMR谱图显示在δ=29~54 ppm之间的十组峰表示所有碳的共振,而且由于不同的分子构象导致在13C NMR谱中有3个不同的季碳峰和1H NMR中的2个不同的甲基峰. 由于H-5的叔碳H原子与邻近CH2 的平面二面夹角均约为600,致使耦合常数极其小,波谱仪难以分辨它们从而使1H NMR峰为单重峰.  相似文献   

17.
西沙必利与稀土离子Eu3+配合物的合成及配位位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瑞博思是一种新型、有效、可供口服的胃药. 它的主要有效成分为西沙必利,其分子结 构为:
[JG(][LJ(H,D][1]\{O CH\-2 CH\-2CH\-2N\}[LJ)][JJ1,Z;3,YS;4,Y][LJH,S(1,3,5),L4][JJ1,Z]\{F\}\{OCH\-3\}\{NH\}[ZJY]\{C\}[ZJLX,S;Y,3]\{O\} [LJH,S(1,3,5),L1][JJ2,ZS;4;5,YX]\{H\-3CO\}\{NH\-2H\-2O\}\{Cl\}[JG)]
本研究工作通过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等手段,初步确定了西沙必利与Eu3+形成稳定 的配合物 . 我们通过共沉淀法制得固体配合物,并通过扫描电镜、 差热分析、红外光谱等方法证明了配合物的形成,初步推断出配位点. 最后通过核磁共振方法确定了该配合物的配位点并探讨了配位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