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针对地方高师院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培养方案与培养目标不一致、评价体系不健全、师资队伍构建不合理等问题,以“理工文教”多学科交叉复合为核心,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以江苏师范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为例,提出一种多学科交叉复合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主要突出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践创新能力,更加适应当地师范院校“地方性、应用性、师范性”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按照“ 协同共建”理念, 打破学院壁垒, 成立光电类实习基地联盟, 提出了“ 一核双翼三轨道”基地建设 思路, 整合联盟基地的优质资源, 强力打造凸显“ 光电行业” 特色的“ 实习实训平台体系” 和“ 基地双师制教师和制度 保障体系” . 基于“ 教学计划”开展常规实习, 以“ 兴趣导引”进行特色实习. 在实习链全程, 按“ 岗位”进行实习, 导师 对接, 实现“ 职业素养技能-专业动手能力-产品开发实战能力” 的分层联动, 取得了受益学生的宽广度、 实习核心 内容的纵深度和学校、 企业、 学生多方受益的综合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天津光电产业对人才需求的现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经过近10年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有特色的、满足地方光电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包括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两个方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与时俱进的,即通过建立毕业生反馈跟踪机制,及时了解企业技术需求,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我们的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毕业生就业质量稳步提高,该专业的辐射与社会影响力也逐步增强.本成果为地方院校如何发展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提供了经验和范例.  相似文献   

4.
武汉华中天经光电系统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光电系统、天文导航技术、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技术咨询与服务的高科技公司。公司以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和"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为依托,以"武汉·中国光谷"为地域优势,充分发挥其在军用光电系统、天文导航、精密光机、红外技术、电子技术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军民融合,致力于民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厦门光电产业为背景,围绕产业发展布局,分析了当前光电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现状;结合厦门理工学院办学定位,对如何培养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应用型光电技术工程人才,就课程设置与实践体系构建进行尝试,探讨了产学相结合的一些问题,旨在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定位专业发展方向,体现"亲产业"办学理念,以期"适销对路",为地方光电产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高等光电技术实验》课程中的"激光陀螺技术"实验模块为例,介绍了在实验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初步达到了利用综合性实验课程培养学生工程创新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对光电门测得的瞬时速度的误差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摆球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为例,通过2种方法分析了由光电门测得的摆球瞬时速度的误差. 得出了在中学一些实验中由光电门测得的物体的瞬时速度值小于它的实际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应用光学》2009,30(3)
中国兵器工业第205研究所是从事光、机、电、算、控一体化研究的光电系统工程总体研究所,已形成了以光电系统与工程、光学计量与检测、微光夜视器件与成像、通信光纤光缆、安防系统工程、光电检测仪器、光电元器件等技术为特色的研究方向和市场开发体系,可为不同行业提供应用于车载、船载、  相似文献   

9.
辐射度学、光度学和色度学(以下简称"三度学")是现代光电信息转换、传输、存储、显示、测量和计量的基础,随着光电信息技术、图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扩展,"三度学"及其测量技术已成为光电工程领域科研和应用人员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术,在国内还没有完全类似的教材和课程设置。以往教学中仅在某些课程中部分涉及辐射度学和光度学的概念,难以使学生全面地掌握和应用相关的知识,至于色度学则更少涉及,系统讲授的课程大多安排在研究生阶段,但也较少涉及相关的实验仪器和技术的讲授。从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知识体系结构的角度出发,总结了多年教学科研的经验,探索了以"三度学"作为教学内容,通过配合相关测量的实验,开展了"三度学"课程建设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课程思政是实现"三全育人"的有效途径,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课程思政要求专业课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塑造的内在功能同时实现.物理光学是光电信息技术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对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与具体教学实施,以及教学效果进行了阐述.实践结果表明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当中,实现了专业课育才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实践教育是高校工科专业教育的必备环节,亦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实现工程意识和科学创新能力全方位培养的重要途径。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政策的引领下,以安徽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介绍了实践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实践教育平台建设的途径和实践教育课程内容设计的目的、思路、内容和效果,为我国以通用专业培养面向特色行业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进行了有益尝试和探索,提供良好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频率选择表面(FSS)谐振频率的光电可调控特性,提出一种光电可调控频率选择表面.利用光电导薄膜光照导电特性控制金属FSS结构尺寸变化,实现FSS的主动可调.理论阐述了光电导及FSS选频特性原理,采用CST软件分别仿真了"Y"形带通型、"圆"形带通型和"Y"形带阻型三种FSS在光照时的频选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结构尺寸变化,FSS的中心谐振频率分别从18 GHz、25 GHz、20.5GHz变为20.5GHz、29GHz、16.5GHz.采用镀膜、刻蚀及电子束蒸发等技术分别制作了单元结构尺寸变化前的金属FSS,以及变化后的金属与光电导薄膜结合的FSS,并对样件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中心谐振频率分别从18GHz、24GHz、20GHz变为20GHz、28GHz、17GHz,与仿真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采用该方法既可实现FSS中心谐振频率的可调控,也可从结构上实现FSS带通型和带阻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光电经纬仪外场星校方法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车双良  张耀明 《光子学报》2004,33(10):1255-1260
研究了光电经纬仪外场星校方法.根据“X型号光电经纬仪”的探测能力建立了星库、星表.讨论了利用拍星数据解算各项误差的方法,并给出了基于视窗的可视化工程应用软件系统.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以红外为信号的光电密码锁的工作原理,并对其各个器件的性能进行了分析.该实验有利于学生掌握光电器件的特性及使用方法,掌握光电密码锁的基本知识.  相似文献   

15.
根据“新工科”对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科交叉性特点,以山西大同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从人才培养的目标、课程体系、评价体系、课外拓展与实践等方面入手对“新工科”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以期满足当前新工科的应用要求.项目研究结果可以为山西大同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乃至其他高校光电专业学生的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天文陀螺、激光或光纤陀螺为核心器件的光电导航技术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是各国竞相研发的重点.介绍并分析了俄、美等发达国家光电导航技术和装备的发展规划、最新成果和研制应用现状,提出了光电导航技术和装备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国外光电技术界重视视觉阈值特性研究的情况、当前研究焦点与主要困难。光电技术是"信自、时代"主要技术基础之一。视觉特性研究是所有以人的眼一脑系统为终端的军事  相似文献   

18.
王刚  徐晓梅 《物理通报》2022,(1):98-100+104
利用光电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瞬时速度测量的准确性是决定实验成功的关键.文章通过对光电计时器的计时原理深入分析,提出两种测量"有效遮光宽度"的方法,提高光电门测量瞬时速度的精确度,对光电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进行误差修正.  相似文献   

19.
正http://www.csoe.org.cn/meeting/NDTA2018/index.html"第五届新型光电探测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将于2018年10月24~26日在西安市举办,深入研讨近年来涌现出的各种新型探测技术,包括微光探测、偏振探测、量子探测、单光子探测技术等。以促进我国新型光电探测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诚挚欢迎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教师、研究生等踊跃投稿和参会。  相似文献   

20.
In, Al共掺杂ZnO纳米串光电探测器的组装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泽  高红  徐玲玲  陈婷婷  郎颖 《物理学报》2012,61(5):57201-057201
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了高密度的In, Al共掺杂ZnO纳米串, 用合成出的纳米串组装成了光电探测器. 纳米串为六角纤锌矿结构, 平均长度大约为5 μ m. 研究了光电导的机制以及光电探测器的光电特性, 包括在暗环境及紫外照射下的伏安特性、光电响应率和光电响应时间. 结果表明, 器件存在内部增益机制, 光响应时间小于0.5 s, 衰减时间约为23 s, 可用于光电探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