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研究了加入敏化离子Cr3+和Er3+的Tm:YAG晶体的吸收谱和荧光谱,计算了Cr3+、Er3+、Tm3+离子的2E、4I13/2、3F4能态的平均寿命及能量;转移效率、转移速率.得出Cr3+→Tm3+转移效率为80%,转移速率为2.1×103s-1.由(Er,Tm):YAG的荧光谱可见存在Er3+→Tm3+的有效的能量转移.讨论了Cr3+→Tm3+和Er3+→Tm3+能量转移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用一束波长为210.27nm的激光将CS2分子激发至预离解态^1B2(^1∑u^+),用另一束激光通过激光诱导荧光(UF)方法检测碎片CS,在250.5~286.5nm获得了CS碎片A^1П←X^1∑^+振转分辨的激发谱,通过对光谱强度的分析,获得了CS碎片v″=0~8的振动布居和v″=1,4~8振动态的转动布居,结果发现,碎片CS的振动布居呈双模结构,分别对应于CS2分子^1B2(^1∑u^+)态的两个解离通道,即CS(X^1∑^+,v″=0~9)+S(^3PJ)和CS(X^1∑^+,v″=0~1)+S(^1B2),由此得到两个解离通道的分支比S(^3P1):S(^1B2)为5.6±1.2。与前人193nm处的研究结果相比,210.27nm激发更有利于S(^3P1)通道的生成。此外,实验还发现CS的转动布居不满足热平衡分布,为两个Boltzmann分布的合成。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CS2分子^1B2(^1∑u^+)预离解态线形势垒下的g振动能级光解动力学,包括预解离寿命、产物振转布居、平动-振动-转动能量分配和解离通道分支比.在实验过程中,一束可调谐激光激发超声射流冷却的CS2分子到^1B2(^1∑u^+)电子态,光解产物CS用另一束可调谐激光通过激光诱导荧光(LIF)方法检测.通过拟合光解碎片激发谱的谱峰轮廓,获得了源于不同跃迁初始态的^1B2(^1∑u^+)态g振动能级的预解离寿命.通过分析CS的LIF光谱,则获得了不同光解波长下CS碎片的v=0—8振动态布居、v=1、4—8振动态的转动布居、能量分配以及两个预解离通道CS(X^1∑^+)+S(^3PJ)和CS(X^1∑^+)+S(^1D2)的分支比.实验还考察了初始态弯曲振动量子数v2″、振动角动量量子数l对解离动力学的影响.发现v2″的影响不大,而l的影响却是明显的.较大的l(=K)对应于较短的寿命和较小的通道分支比S(^3PJ)/S(^1D2),即大的l(=K)有利于预解离的发生,同时更有利于产生S(^1D2).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喇曼散射的方法研究了六氯锡化钾铵混晶系列样品[(NN_4)_xK_(1-x)]_2SnCl_5(x=0,0.05,0.1,0.15,0.2,0.25,0,3,1)从室温到77K的行为,首先观察到了其外振动模的双模行为,并且还发现了其一内模T_(2gint)的宽度随铵离子浓度x的增加而增加,相变温度Tc却随铵离子浓度的增加而迅速下降,下降速率约为dT_c/dx=-600K/mol,这一行为是由于正四面体的NH_4 ̄+离子对正八面体的SnCl_6 ̄(2-)离子团的转动产生阻碍而引起。内模T_(2gint)的宽度变化也是由于铵离子的转动影响以及由它引起的晶格畸变所导致。双模行为来自于强烈的集团效应。  相似文献   

5.
三角晶场中4A2(3d3)态离子全组态EPR理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中间场耦合图像中,建立了^4A2(3d^3)态离子全组态EPR理论;研究了EPR参量随三角晶参量V、V'及立方晶场参量Dq变化关系;用完全对角化方法验证了Macfa5lane EPR的三阶微扰公式,结果表明,在较大的晶场范围内微扰公式的收敛性很好;研究了EPR参量的微观起源及自放二重态对EPR参量的贡献,指出自旋二重 对零场分裂参量的贡献不可忽略,二重态对g因子的贡献甚微。  相似文献   

6.
初本莉  陶冶等 《发光学报》2001,22(3):263-267
本文报道了Ln7O6(BO3)(PO4)2:Eu(Ln=La,Gd,Y)在UVU-UV区的激发光谱及Eu^3 在可见区的发射光谱,其激发光谱包括基质在真空紫外区的激发带和激活剂离子在紫外区的Eu^3 -O^2-电荷迁移带,随着La^3 ,Gd^3 ,Y^3 离子半径逐渐减小,Eu^3 -O^2-电荷迁移带的重心位置逐渐向高能量方向移动,Gd7O6(BO3)(PO4)2:Eu和Y7O6(BO3)(PO4)2:Eu在真空紫外区的吸收与Eu^3 -O^2-电荷迁移带位于紫外区的吸收的比值要高于在La7O6(BO3)(PO4)2:Eu中的这个比值,激发能可被基质吸收,传递给激活剂离子,得到Eu^3 的红光发射,在Gd7O6(BO3)(PO4)2:Eu中,^5D0→^7F1的发射强度较强,在Y7O6(BO3)(PO4)2:Eu中,^5D0→^7F2和^5D0→^7F3的跃迁较强。  相似文献   

7.
周大正 《物理》1998,27(2):83-89
介绍了连续波氧碘化学激光器的原理及发展过程,分析了氧碘激光器的主要关键技术,报道了新进展,提出了该激光器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19个2-硫代-2-(二乙基氨基)-3-取代苯甲(磺)酰基-1,3,2-氧氮磷杂环戊烷的13CNMR参数.在苯甲酰类化合物中,邻位有非氢取代基时,非环的2J(PNC)随温度而变化(0~6.1Hz),这是因羧基与苯环空间位置(构象)随温度变化所致.  相似文献   

9.
2-(2-喹啉偶氮)-1,5-苯二酚光度法测定铜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合成了新试剂 2 - ( 2 -喹啉偶氮 ) - 1,5-苯二酚 ( QADHB) ,并研究了其与铜的显色反应 ,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 ( CTMAB)存在下 ,p H=4 .0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介质中 ,QADHB与铜反应生成 2∶ 1稳定络合物 ,λmax=540 nm,ε=2 .12× 10 4 L·mol-1·cm-1。铜含量在 0— 30 μg/ 2 5m L内符合比耳定律 ,该方法用于环境样品中铜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 ,在7ΛLi超核γ谱学实验中 ,通过基态二重态间自旋翻转M1跃迁能量的测定 ,为ΛN自旋 自旋相互作用强度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通过对约化跃迁几率B(E2 ;7ΛLi 5 / 2 + → 1/ 2 + )的测定 ,表明7ΛLi中的6Li核心比自由空间中6Li核要小 ,Λ超子的胶样作用引起了7ΛLi核的收缩 . The recent progress in gamma-ray spectroscopy of hypernuclei is described. The spin-flip M1 γ transition between the ground-state spin doublet of 7 ΛLi has been observed. The transition energy provides crucial information on the strength of the spin-spin intetraction between Λ and nucleon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 of B(E2; 7 ΛLi 5/2 +→1/2 +) gives evidence that the size of the 6Li core in 7 ΛLi is smaller than that for the 6Li nucleus in the free space, indicating that the...  相似文献   

11.
利用低速高电荷态Xeq+和Pbq+离子对在蓝宝石衬底上生长的GaN晶体膜样品进行辐照,并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样品表面化学组成和元素化合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电荷态离子对样品表面有显著的刻蚀作用;经高电荷态离子辐照的GaN样品表面氮元素贫乏而镓元素富集;随着入射离子剂量和所携带电荷数的增大,Ga—Ga键相对含量增大;辐照后,GaN样品中Ga—Ga键对应的Ga3d5/2电子的束缚能偏小,晶格损伤使内层轨道电子束缚能向低端方向偏移.  相似文献   

12.
射频溅射微晶NiOxHy膜电致变色性能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冯博学  谢亮  王君  蒋生蕊  陈光华 《物理学报》2000,49(10):2066-2071
研究了射频溅射制备的NiOx膜的电致变色性能,发现富氧非理想化学配比的NiO x(x>1)膜具有变色活性,这种膜出现Ni3+和Ni2+的混 合价态,当H注入并占据Ni空位时,导致Ni3+的t2g 能级被填满,Ni3+被阴极还原为Ni2+引起光学透明,即为漂白态; 反之,H+被萃取出NiO 关键词: xHy膜')" href="#">NiOxHy膜 电致变色  相似文献   

13.
Sb3+对Tb3+激活硅酸盐玻璃发光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温熔融法分别制备了Sb3 ,Tb3 单掺和共掺的硅酸盐发光玻璃,并分析了它们的光谱性质。根据对Sb3 和Tb3 掺杂硅酸盐玻璃的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和发光衰减时间等特性的分析,研究了澄清剂Sb2O3的加入对Tb3 激活硅酸盐玻璃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紫外光激发下,Tb3 激活硅酸盐玻璃中存在Sb3 离子至Tb3 离子的能量传递,但能量传递效率较低,能量传递表现为Sb3 离子的3P1能级与Tb3 离子的5D3能级之间的能量无辐射共振转移。同时Sb3 离子的加入将在Sb3 离子和Tb3 离子的激发重叠区域(200~350nm)对Tb3 离子的激发产生不小的负面影响,尚不足以通过Sb3 离子至Tb3 离子的能量传递得以弥补。因此在使用Sb2O3作为Tb3 激活硅酸盐发光玻璃的澄清剂时,应当注意权衡Sb3 离子对Tb3 离子发光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采用均相沉淀,马弗炉煅烧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Y2O3∶Er3+,Yb3+上转换发光材料.该类材料在波长为980 nm半导体激光器激发下发射出中心波长为564nm的绿色和662nm的红色上转换荧光,分别对应于Er3+离子的4S3/2/2H11/2→4I15/2和4F9/2→4I15/2跃迁.探讨了不同合成条件对其上转换发光强度和波长的影响,发现沉淀时的pH值,煅烧温度和沉淀中Er3+、Yb3+的相对浓度对其发光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运用GULP计算软件模拟计算了PbWO4(PWO)晶体中不同位置的填隙氧原子点缺陷的生成能,计算结果表明:当填隙氧原子存在于(WO4)2-的周围时,填隙氧原子点缺陷的生成能最低;进一步运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全数值自洽DV-Xα方法计算了包含填隙氧原子的PWO晶体的态密度,计算结果表明:当填隙氧处在(WO4)2-的周围时,容易与(WO4)2-上的一个或两个氧离子相互作用形成分子离子O22-或O34-,通过分析这些计算结果,认为PWO晶体中350 nm吸收带的出现很可能与晶体中的氧分子离子有关.  相似文献   

16.
Bifunctional electrocatalysts to enable efficient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ORR) and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 (OER) are essential for fabricating high performance metal–air batteries and fuel cells. Here, a defect rich nitrogen and sulfur co-doped graphene/iron carbide (NS-GR/Fe3C) nanocomposite as an electrocatalyst for ORR and OER is demonstrated. An ink of NS-GR/Fe3C is developed by homogeneously dispersing the catalyst in a Nafion containing solvent mixture using an ultrasonication bath (Model-DC150H; power − 150 W; frequency − 40 kHz). The ultrasonically prepared ink is used for preparing the electrode for electrochemical studies. In the case of ORR, the positive half-wave potential displayed by NS-GR/Fe3C is 0.859 V (vs. RHE) and for the OER, onset potential is 1.489 V (vs. RHE) with enhanced current density. The optimized NS–GR/Fe3C electrode exhibited excellent ORR/OER bifunctional activities, high methanol tolerance and excellent long-term cycling stability in an alkaline medium. The observed onset potential for NS–GR/Fe3C electrocatalyst is comparable with the commercial noble metal catalyst, thereby revealing one of the best low-cost alternative air–cathode catalysts for the energy conversion and storage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17.
18.
吴正龙  余金中 《发光学报》1998,19(2):109-116
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深度剖析方法对气体源分子束外延(GS-MBE)生长的GaP/Si异质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其结果表明:(1)外延层内Ga、P光电子峰与GaP相相符,且组份分布均匀,为正化学比GaP.(2)在不同富PH3流量条件下生长的样品,其表面富P量稍有不同,而GaP外延层内的测试结果相同.界面也未见有P的富集.(3)XPS剖析至GaP/Si界面附近,随外延层界面向衬底过渡,Si2p光电子峰向高结合能方向移动,且其结合能高于原衬底p型Si,接近于n型Si.但Ga、P光电子峰未发现有明显能移.(4)在XPS检测限内,外延层内和界面都未见有C、O等沾污.这一研究表明:无污染的本底超高真空、相对过剩的富3生长环境、成功的Si衬底清洗方法等措施保证了GS-MBE生长出正化学比GaP/Si外延异质结构.  相似文献   

19.
贾继奎  侯兰香 《中国光学》2012,5(4):430-435
对在掺杂稀土离子晶体中实现电磁感应光透明进行了实验研究。首先,以Er3+∶YAG晶体为样品,用旋转波近似下的密度矩阵方程理论计算了探测场的吸收特性随Er3+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探测场失谐Δp=0时,形成了一个对于探测光透明的窗口,从而在理论上论证了在掺杂稀土离子晶体中实现电磁感应光透明效应的可行性。设计了一个以Pr3+∶Y2SiO5晶体为样品的实验激发方案,吸收光谱显示,当温度为6 K时其在共振吸收峰处可形成一个完全透明的窗口,实现了在掺杂离子晶体中的电磁感应光透明。实验还分析了工作温度、耦合场失谐对探测光透过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样品温度上升到15 K时,透明窗口消失;耦合场的失谐量越大,透射率越小。  相似文献   

20.
通过测定Cu含量不同的新鲜CuCl2/γ-Al2O3催化剂的EPR谱,以及对EPR谱的线型及强度的计算机处理和理论拟合等,研究了催化剂中CuCl2在载体表面的分散方式,和Cu含量对Cu2+配位形式的影响.EPR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的Cu2+至少有两种不同配位状态.新鲜催化剂中所存在的两种不同谱线的比例决定了EPR谱的线型和强度,而两种谱线的比例又取决于催化剂中的Cu含量.在低Cu催化剂中Cu2+相互离散,倾向于形成富氧配位,具有较高的EPR强度,只有在Cu含量较高时,Cu2+才能形成富氯配位.鉴于低Cu催化剂不能与乙烯反应,而高Cu催化剂则可以使乙烯转化为二氯乙烷的事实,认为富氧配位的Cu2+可能具有与乙烯反应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