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HT-6B托卡马克低杂波驱动电流(LHCD)的同时,等离子体的粒子及能量约束也随之发生改善。我们从空间多道Hα线的测量推算出LHCD可将等离子体粒子约束时间提高1-5倍,介绍了我们的分析过程,HT-6B上的Hα线测量还表明粒子约束的改善程度与低杂波(LHW)的注入功率无明显依赖关系;改善粒子约束的发生与超热电子的产生相对应,通过观察边界层OII两条不同激发电位的谱线强度比的变化,发现等离子体在约束改善的同时,具有边界电子温度梯度增大的类H模现象。 关键词:  相似文献   

2.
按照系综理论,压强p是偏导数-( H/ V)qp的统计平均值:p=〈-H/V)qp〉,人们由它引出结论:-(H/V)qp作为一个相函数乃是压强的瞬时值,但根据这一前提得到的压强涨落公式与准热力学理论矛盾,并引起了长期的争论.本文提出如下见解:偏导数-(H/V)qp与相变量(q,p)的选择有关,只有对于某种特殊的相变量,它才能表示压强的瞬时值.这时公式〈(2H/ V2)qp〉=(p/V)s成立.而根据这一公式,可以从系综理论的压强涨落公式过渡到准热力学理论的压强涨落公式.  相似文献   

3.
采用直流-射频等离子增强化学汽相沉积技术制备a(C:H(N)薄膜,用X射互光电子能谱研究了混合气体中N2含量对薄膜成分与结构的影响,a-C:H(N)薄膜中含氮量可达9.09%,对a-C:H(N)薄膜的Nls结合能谱的分析表明a-C:H(N)薄膜的结构是由C3N4相镶嵌在sp^2键结合的Cx基体组成,其中C3N4相中N和C原子比接近4:3,不随薄膜中含N量改变,薄膜中C3N4相和sp^3碳伯含量随N  相似文献   

4.
DODMAC/正丁醇/水体系溶致液晶的^2H—NMR和DSC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50℃下,测定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ODMAC)/醇(正丙醇,正丁醇,正戊醇)/水体系的相平衡,确定了液晶区域的边界范围。在DODMAC/正丁醇/水相图液晶区中,选取一系列样品点,用^2H-NMR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并与液晶纹理相互对照,研究了该体系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直链醇碳链长度增加,液晶相区域面积增加,恒定温度下,随含水量增加,体系从单一各向同性的W/O型微乳液→层状,六角状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利用真空紫外同步辐射光电离法研究B(OH)3分子的结果,从所测得的光电离质谱和各种光电离效率曲线,获得了B(OH)3的电离势及其碎片离子的出现势,由此导出了分子及其离子中的键离解能。此外,对B(OH)3分子在同步辐射作用下的离解电离通道也做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因为等离子体最后的封闭磁面(LCFS)最终决定等离子体的截面形状,并且等离子体位形与许多热点的先进托卡马克(AT)和聚变堆课题相联系,例如电流密度的控制、等离子体平衡、刮离层(SOL)、粒子和能量行为、高能等离子体以及MHD不稳定性抑制等,所以目前的托卡马克仍然需要对边界的相关物理进行研究,例如边界确认、等离子体平衡和极向磁通损失等。从控制AT或者研究放电等离子体物理性质来看。获得相对准确的与边界相联系的等离子体平衡性质也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S2O8^2—恒电流还原过程中新的非线性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S2O8^2-在1mol/md^3 NaOH溶液中于银电有上恒电流还原条件下的电势振荡现象。测定了该振荡反应在电流-S2O8^2-浓度参数平面上的分分贝边界图。除了一些出现在上边界处的阻尼振荡以外,还给出在固定S2O8^2-浓度时单调地增加所控电流在边界内产生的典型的电势振荡序列。该振荡现象可以双稳态与正负反馈相偶联来解释,电流扫描和循环伏安实验结果支持这种解释。研究结果表明,除(电)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部分皂化的二(1甲基庚基)磷酸(DMHPA)磷酸三丁酯(TBP)—正庚烷(C7H16)体系及萃取稀土有机相的聚集状态。结果表明,TBP可以扩大DMHPAC7H16H2O微乳状液形成的区间,并且对萃取有机相的存在状态及水的行为有明显的影响,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凝胶形成。FTIR光谱分析表明,该类凝胶中DMHPA和TBP与稀土离子以多种形式配位,TBP与DMHPA及水的氢键结合对凝胶网状结构的形成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依据排列通道量子力学(ACQM)的基本原理,对分子离子HD^+的核间距和基态势能曲线以及离解能De做了量论计算,得到了HD^+的核间距为2.0725ao,并求得HD^+按两种方式离解时的势能曲线,认为多数HD^+应按H^++D的方式离解。通过比较计算,文章认为HD^+比H2^+更容易激发和离解,也更不稳定。同时文章对用ACQM解决非对称的同位素微团簇的一般方法做了简明阐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激光光解-荧光猝灭方法测定了CH3Cl对CH(A,B和C)及CH2Cl2、CHCl3和CCl4对CH(C)的猝灭速率常数。结果表明,氯代甲烷分子对CH(C)的猝灭速率常数近似于CH(B)的猝灭速率常数,而比CH(A)的猝灭速率常数大,但都具有与气动速率相当的量线,表明化学反应在其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且CH(A,B,C)的猝灭速率常数都随氯代甲烷分子中的C-Cl键数的增加而增大。我们用碰撞络  相似文献   

11.
报道等离子体化学汽相沉积法制备的a-Si:H/a-SiC:H超晶格的蓝移现象,用小角度X射线衍射确定超晶格的界面陡度。通过红外测量和常数光电流测量发现,超晶格界面附近存在较高浓度的H和较多的Si-C键,界面H的热稳定性较差,界面缺陷态密度为1.2×10 ̄(11)cm ̄(-2)。  相似文献   

12.
 以势垒渡越模型为基础,对石墨和金刚石的相转变几率在压强-温度(p-T)图上的分布进行了研究。从理论上得到了金刚石和石墨的亚稳态相区边界,理论计算得到的相转变几率分布与文献报道的相转变速率的实验结果具有相同的规律。高温高压法合成金刚石的p-T特征程序可以用相转变几率的分布来解释。  相似文献   

13.
应用SrCO3和CU(NO3)·3H2O从甲酸溶液中制备出晶体Sr2Cu(HCOO)6·8H2O,用这一晶体作为先驱物,石英管式炉中,825℃烧结六小时,得到单相的Sr2CuO2(CO3).通N2气体,850℃烧结十小时,得到Sr2CuO3.Sr2CuO2(CO3)是形成Sr2CuO3的一种中间相.  相似文献   

14.
锆钴氢化物中氢氚的互排代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一维排代条件下,ZrCo-H体系上气-固间氢氚的互相排代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氢氚间可以互相排代,影响排代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固相表面积、温度和气相流速。在粉化较好的ZrCo颗粒(≥48目)和较高的温度下(~85℃),气相流速提高到1.3NL/cm^2min还具有较理想的排代效果。氚丰度的流出曲线可以用塔板理论描述,且具有较小的塔板高度。  相似文献   

15.
用角分辨XPS(Angle-resolvedXPS)研究研究了HS(CH2)10COOH(I)HS(CH2)3OC6H4N=NC6H4(CH2)7CH3(II)和HS(CH2)6HS(Ⅲ)3种分子在Au膜表面制备的自组装单分子层,得出了(I)中S原子,(Ⅱ)中S,N原子距膜表面的垂直距离,并结合构象分析确定了分子的取向和倾角,对分子(Ⅲ)则得出分子在紫外光照射下氧化反应的选择性,发现氧化主要在底层  相似文献   

16.
不同状态HDEHP和DMHPA的FTIR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纯二(2-乙基己基)磷酸(HDEHP)和二(1-甲基庚基)磷酸(DMHPA),微乳状液,固体钠盐及萃取稀土有机相的FTIR光谱,了解到萃取剂的微观结构由于烷基R的排列方式状态及共存在的不而有差异。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分析5-(2-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o-TPPCO2H)和苯丙氨酸乙酯的紫外-可见光谱(UV-Vis)滴定曲线以及1 H-NMR数据, 证实了o-TPPCO2H 中的吡咯氮上的氢和氨基酸酯的羰基氧之间形成的氢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5-(2-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o-TPPCO2H)和苯丙氨酸乙酯的紫外-可见光谱(UV-Vis)滴定曲线以及^1H-NMR数据,证实了o-TPPCO2H中的吡咯氮上的氢和氨基酸酯的羰基氧之间形成的氢键。  相似文献   

19.
根据等离子体电子密度诊断原理,建立了七道远红外HCN激光干涉仪。用电子密度分布特征参数研究了HT-6M托卡马克上的边界欧姆加热(EOH)、抽气限制器(PumpingLimiter)和离子回旋共振加热(ICRH)实验中的密度分布变化规律和约束特性。对于HT-6M托卡马克装置欧姆放电,密度分布特征参数u约为1.1~1.3;约束改善的放电模式,u上升到1.8~2.0,电子密度分布展宽;当密度分布特征多数u≤0.9时,密度分布峰化,这是大破裂的先兆。  相似文献   

20.
根据等离子体电子密度诊断原理,建立了七道远红外HCN激光干涉仪。用电子密度分布特征参数研究了HT-6M托卡马克上的边界欧姆加热(EOH)、抽气限制器(PumpingLimiter)和离子回旋共振加热(ICRH)实验中的密度分布变化规律和约束特性。对于HT-6M托卡马克装置欧姆放电,密度分布特征参数u约为1.1~1.3;约束改善的放电模式,u上升到1.8~2.0,电子密度分布展宽;当密度分布特征多数u≤0.9时,密度分布峰化,这是大破裂的先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