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用博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直接测定法测定了7个不同花生品种的子叶及种皮的红外光谱,并对花生的炒制前后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比较.采用FTIR-聚类分析对7种花生进行了亲缘性关系的分析.结果显示在距离系数约为0.052以上的水平上7种花生可划分为2个类群.其中,在0.012的距离水平上首先把宝冠花生和花冠花生聚在一起,接着在0.016的距离水平上把新昌小京生与中花二号聚在一起,该聚类结果与依据形态特征的传统分类学结果一致.因此FTIR-聚类分析法可用于不同花生品种的鉴别,方法直观科学,简单方便,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利用FTIR指纹图谱研究中药材黄芪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寻求简便快速鉴别黄芪不同生长年限和不同产地的新方法,该文采用分辨率高、准确度好,简便快捷、无污染的FTIR光谱法,研究了山西不同产地同一生长年限黄芪FTIR的光谱特征,并与内蒙和甘肃的黄芪作了比较;同时考察了山西同一产地不同生长年限黄芪的FTIR光谱特征。结果表明:22批样品的黄芪共有峰为9处,可用于鉴别黄芪的真伪;差异峰有5处,其峰的数目、形状及相对强度可用于区分黄芪的不同产地和不同生长年限。因此, 可以利用FTIR指纹图谱方便快捷地区分不同生长年限和不同产地的黄芪。  相似文献   

3.
几种车前草二维红外相关光谱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维相关红外技术,并借助于变温过程所跟踪的动态光谱进行分析研究,分析鉴别了来自不同地区的车前草。对不同地区车前草的峰位、峰形、峰强进行比较,可知它们的一维谱图没有明显的区别,而二维相关谱图中,异步图差异比较明显。凭借二维红外相关谱上的自动峰和交叉峰可以较直观的鉴别不同产地的车前草,而且还可以揭示其两者相应各官能团的变化规律。该法快速、准确,可作为中药材鉴定提供一种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4.
利用简便、快速、分辨率高,信息丰富的FTIR,对道地黄芪产地:山西省浑源县官儿乡的6个产地;应县白马石乡的3个产地;繁峙县周庄;内蒙古固阳县的2个产地及其这些产地各4个生长年限生长黄芪的土壤样品(共计42个),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黄芪土壤FTIR特征不同于一般土壤;不同产地黄芪土壤的FTIR特征有别,黄芪品质各异;黄芪土壤FTIR特征与党参土壤大不相同;FTIR指纹图谱可以为中药种植的地域选择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5.
不同产地双色牛肝菌FTIR光谱鉴别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同一种蕈菌子实体,由于外观形貌相似,凭传统外观形貌特征难以鉴别产地来源。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法测定了云南省5个不同地区58个野生双色牛肝菌子实体样品的红外光谱。借助于红外光谱具有的指纹特性,利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1 350~750 cm-1范围光谱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根据前三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已达到88.87%以及主成分载荷分析,表明前三个主成分能够反映样品在该段光谱的主要信息。对前三个主成分作投影显示并进行比较,发现以主成分1和主成分2作二维线形投影,对不同产地的双色牛肝菌有较好的聚类和鉴别作用,所有样品被划分为5个区域,98.3%的样品被正确归类。研究结果提示,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可以快速、方便地对不同产地的同一种野生双色牛肝菌进行鉴别分类。  相似文献   

6.
银杏叶化学组分群动态FTIR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相同产地不同月份与相同月份不同产地银杏叶的FTIR图谱,研究了银杏叶化学组分群随气候、季节、地域等的差异而呈现出的动态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从4月份到10月份,银杏叶内化学组分群呈现动态分布与变化,其变化在6月16日,9月1日,10月4日3个时段。5月份所采集的不同产地银杏叶的化学组分群分布基本一致。这在银杏叶药材种植质量管理规范(GAP)基地的建设、确保银杏叶原料的稳定性以及其后各类相关指纹图谱的研究及制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由于国内外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和溯源体系不完善,销售商乱用虚假标签等现象的发生,使得食品安全形势愈发严峻。为了保障野生食用菌的安全性,保护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战略,亟需建立快速准确的产地溯源方法。通过采集云南及其周边8个产地、79个绒柄牛肝菌子实体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采用多元散射校正(MSC)、标准正态变换(SNV)、二阶导数(2D)、平滑(SG)等算法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基于低级与中级数据融合策略,将预处理后的UV-Vis与FTIR光谱信息进行融合,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与支持向量机(SVM),建立牛肝菌产地鉴别模型,确定最佳产地溯源方法。对光谱融合数据进行系统聚类分析(HCA),探讨不同产地样品整体化学信息的差异性与相关性。结果显示:(1)采用MSC+2D和SNV+2D对UV-Vis与FTIR光谱进行预处理,R2Y与Q2最大,分别为61.58%,95.09%和50.85%,82.16%,表明MSC+2D与SNV+2D为UV-Vis与FTIR光谱的最佳预处理方法;(2)基于UV-Vis,FTIR,低级与中级数据融合建立的PLS-DA与SVM模型,样品分类错误总数分别为24,6,2,2和6,1,1,0,表明数据融合模型分类效果优于单一UV-Vis与FTIR模型;(3)中级数据融合模型中,SVM对所有样品的分类全部正确,PLS-DA的分类错误总数为2,表明基于SVM的中级数据融合策略分类效果优于PLS-DA;(4)低级和中级数据融合HCA模型,分别有4和1个样品不能与同一类区域样品聚为一类,表明中级数据融合优于低级数据融合;由中级数据融合HCA图可知,同一产地样品聚类距离小于不同产地之间聚类距离,表明同一产地样品整体化学成分类较相似,且同一产地不同采集地点的差异小于不同产地之间的差异。采用UV-Vis与FTIR光谱中级数据融合策略结合SVM,能够对不同产地来源牛肝菌样品进行准确鉴别,为野生食用菌产地溯源研究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和系统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快速鉴别不同产地川东獐牙菜(Swertia davidi Franch)。采集4个不同地区70株样品不同部位的红外光谱数据,原始光谱数据经预处理(自动基线校正,自动平滑,一阶求导,二阶求导)后导入OMNIC 8.2,比较吸收峰的差异;用SIMCA-Pa+10.0进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以前三个主成分三维得分图比较产地鉴别效果;红外光谱数据导入SPSS 19.0,进行系统聚类分析(HCA),通过树状图比较不同部位分类效果。结果显示,(1)不同产地根的光谱图在1 739,1 647,1 614,1 503,1 271,1 243,1 072cm~(-1)附近的吸收峰有差异,不同产地茎的光谱图在1 503,1 270,1 246cm~(-1)吸收峰附近有差异;(2)相同产地不同部位的光谱特征峰有差异;(3)PLS-DA分析结果显示自动基线校正+自动平滑+二阶求导这种预处理方式分类效果最好,根的红外光谱数据产地鉴别效果最佳;(4)HCA的树状图,显示根的聚类分析结果正确率83%,茎的聚类分析结果正确率49%,叶的聚类分析结果正确率70%。FTIR技术结合PLS-DA与HCA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鉴别不同产地川东獐牙菜,不同部位产地鉴别效果有差异,根的光谱数据产地鉴别效果最佳,二阶求导处理增强了样品的特异性,使PLS-DA的三维主成分得分图分类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不同品种大豆耐铝性的FTIR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法测定了2个不同耐铝性大豆品种在不同浓度铝处理下根、茎、叶的红外光谱。通过对各谱图的比较分析发现,除928~1 200 cm-1区域的FTIR差异比较明显外,未经处理的2个品种大豆红外光谱基本相似。而铝处理后2个品种大豆根、茎、叶的红外吸收峰形及峰值均与对照有较大的区别,且随铝浓度升高其FTIR区别越为明显。此外,结果表明浙春3号(铝敏感品种)的变化幅度比浙春2号(铝耐性品种)更为明显,这说明铝敏感大豆在铝胁迫下物质代谢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因此,采用FTIR法鉴别大豆不同耐铝性能够提供较为准确的结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结合二维相关红外光谱(2D-IR)对不同产地核桃进行鉴别研究。结果显示4个产地核桃的原始光谱图整体相似,主要由油脂、蛋白质及碳水化合物特征峰组成;二维相关红外光谱结果显示:在1 450~1 780cm~(-1)范围内不同产地核桃自动峰和交叉峰的数目及强度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表明,FTIR结合2D-IR可以简单快速鉴别不同产地核桃,有望发展为一种简单、快速鉴别不同产地核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赖鹤鋆  衷明华 《光谱实验室》2011,28(4):1866-1868
用硝酸-高氯酸的混合酸对车前草、泽泻、乌元参、茯苓4种药材进行处理,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中Ca、Mg、Fe、Zn、Mn、Co 6种微量元素。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6.0%—103.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3.2%,该方法测量简便、准确,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2.
ICP-AES法测定车前子中无机元素   总被引:49,自引:11,他引:38  
采用ICP AES法对我国同属不同品种车前子炮制前后其Se ,Zn ,Mn ,Cu ,Mg ,Fe,Al,Be等无机元素进行了分析测定。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 80 4 %~ 119 7% ,RSD <6 % ,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结果表明 :车前子中Mg ,Fe ,Al,Zn含量较高。此测定结果可为探讨车前子中元素含量与其药效的相关性提供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测定无叶假木贼低极性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了 12个化合物 ,它们是萘类与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柴达木枸杞和黑果枸杞中甜菜碱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柴达木枸杞和黑果枸杞中甜菜碱的含量。以乙腈∶水(83∶17,V/V)为流动相,Hypersil NH2(250mm×4.6mm,5μm)为色谱柱,流速0.7mL/min,检测波长195nm,柱温30℃,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甜菜碱线性范围为2.94—29.40μg(r=0.9987),枸杞和黑果枸杞的平均回收率(n=5)分别为98.57%和99.07%。不同产地枸杞和黑果枸杞甜菜碱含量存有差异。该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适用于测定枸杞和黑果枸杞甜菜碱含量。  相似文献   

15.
比较鸡冠花炒炭前后XRD及IR光谱特征,探讨XRD及IR光谱对鸡冠花炒炭前后鉴别的意义。运用XRD光谱及IR二阶导数光谱,对不同产地鸡冠花炒炭前后进行光谱分析。鸡冠花及鸡冠花炭的XRD图比IR二阶导数谱差异更明显。XRD光谱技术可以对鸡冠花及鸡冠花炭进行直接、快速、有效的鉴别,可为鸡冠花及鸡冠花炭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马齿苋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中草药马齿苋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分别进行了提取、分离和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表明 ,马齿苋各部位的总黄酮含量以根为最高 ,茎次之 ,叶中未检出。可见 ,根和茎部分是提取总黄酮的最好资源  相似文献   

17.
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石榴不同部位总多酚的含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石榴含有丰富的多酚类化合物(含量因部位不同而有差异),这类化合物具有抗动脉硬化、降低胆固醇、抗氧化和抗辐射等作用,可用来评价石榴的活性。本文采用Folin-Ciocalteu法对石榴中的总多酚进行检测。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校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0.04659+109.89x(r=0.9994);对稳定性、精密度、重现性、回收率进行了试验,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是检测石榴中总多酚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8.
用浓硝酸-高氯酸(4V∶1V)的混合溶液对耐冬花样品进行消解,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了样品中Zn、Ca、Mn、Fe、Mg、B、和K7种矿质元素含量.各元素在实验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在98%-103%,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虉草粗蛋白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 L.)为多年生冷季型禾本科高产牧草,粗蛋白(CP)是评价饲草品质的关键指标,但目前的化学分析方法存在诸多缺点,寻求高效、快速、准确、安全的虉草CP测定方法是现代草地畜牧业发展和草原生态恢复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本研究旨在利用近红外光谱(NIRS)建立虉草CP的定量分析模型,为快速测定虉草CP提供有效方法。试验采集不同品种(品系)、生育期、栽培条件、干燥方式、生长年限、部位以及刈割次数的虉草样品454份,采用瑞士Buchi公司的傅里叶近红外光谱仪和Operator软件采集原始光谱,应用K-S算法剔除具有相似光谱的样品,筛选出210份用于建模和模型评价。通过凯氏定氮法测定210份样品的粗蛋白含量并在Management console软件中对光谱进行赋值,再采用软件NIRcal 5.4按照6∶3的比例将样品随机分为校正集和验证集,并剔除异常样品,运用不同的光谱预处理、回归算法、建模波段和主成分数建立8个虉草CP含量的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通过外部验证表明8个模型均可以进行实际测定。最后比较不同的统计学参数获取最佳模型。结果表明,采用4 000~10 000 cm-1的建模光谱波段、sa3+ncl+db1(3点平滑+趋近归一化+一阶导数处理)的预处理方法、8/1-4的初/次级主成分数和偏最小二乘法(PLS)所建的模型为最佳模型,其校正决定系数(R2cal)为0.982 1,验证决定系数(R2val)为0.980 2,均大于0.98,表明预测性能优秀;校正标准差(SEC)和验证标准差(SEP)分别为0.780 2和0.783 2,均较小且非常接近,表明模型的分析精度很高并具有很好的适应性;残差(BIAS)为-0.000 5,接近于0,说明模型的稳定性很高,对外界因素不敏感;预测相关系数(r)为0.99,可见样品化学值与定标模型预测值的相关度极高;相对分析误差(RPD)为7.37,RPD>4.0表明模型能够很好地进行定量分析。综上,该试验在国内首次建立了虉草CP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该模型样品来源多、数量大、分布范围广,预测精度和准确度高,适用范围大,为快速测定虉草粗蛋白提供了有效方法,在虉草品质分析、育种、家畜日粮配置以及草产品评价流通等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新疆牛至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气相色谱 -质谱技术对新疆牛至花和茎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研究。从牛至茎和花中分别鉴定了 4 2和 37种成分 ,占挥发油总量的 95 %以上 ,茎和花的挥发油化学成分相差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