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水相体系中Cu(Ⅱ),La(Ⅲ),U(Ⅵ),Ce(Ⅳ)光谱行为及萃取分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聚乙二醇2000(PEG)-(NH)2SO4-萃取剂(铜试剂)双水相体系,采用液-液萃取的方法,研究了PEG相、单纯水相中金属离子络合物及萃取剂的光谱行为,探讨了金属离子络合物在PEG相中存在形态及萃取机理。同时实验了在不同酸度,不同盐用量,不同萃取剂用量,以及在不同表面活性剂的影响下,铜、镧、铀、铈的萃取率,通过控制一定条件,实现了Cu(Ⅱ)与La(Ⅲ),Cu(Ⅱ)与Ce(Ⅳ)之间的定量萃取分离。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以碘化钾为络合剂,正丙醇-水体系析相萃取分离和富集铋的行为及与一些金属离子分离的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氯化钠能使正丙醇的水溶液分成两相,在分相过程中,Bi(Ⅲ)与碘化钾生成的BiI_4~-与质子化正丙醇(C_3H_7OH_2~+)形成的缔合物[BiI_4~-][C_3H_7OH_2~+]能被正丙醇相完全萃取。当正丙醇、碘化钾和氯化钠的浓度分别为30%(V/V)、6.0×10~(-3)mol·L~(-1)、0.20g·mL~(-1),pH为2时,Bi(Ⅲ)的萃取率达到99.2%以上,V(Ⅴ),W(Ⅵ)和U(Ⅵ)基本不被萃取,实现了Bi(Ⅲ)与上述金属离子的分离,对合成水样中Bi(Ⅲ)进行分离和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以碘化钾为络合剂,正丙醇-水体系析相萃取分离和富集铋的行为及与一些金属离子分离的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氯化钠能使正丙醇的水溶液分成两相,在分相过程中,Bi(Ⅲ)与碘化钾生成的BiI4-与质子化正丙醇(C3H7OH+)形成的缔合物[BiI4-][C3H7OH2+]能被正丙醇相完全萃取.当正丙醇、碘化钾和氯化钠的浓度分别为30%(V/V)、6.0×10-3mol·L-1、0.20g·mL-1,pH为2时,Bi(Ⅲ)的萃取率达到99.2%以上,V(Ⅴ),W(Ⅵ)和U(Ⅵ)基本不被萃取,实现了Bi(Ⅲ)与上述金属离子的分离,对合成水样中Bi(Ⅲ)进行分离和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氯化钠存在下碘化钾 -罗丹明 B-水体系浮选分离铋 ( )的行为及其与常见离子分离的条件。结果表明 ,在 p H 7.0 ,1.0 g Na Cl存在下 ,当 0 .1mol/ L碘化钾溶液和 1.0× 10 -3 mol/ L罗丹明 B溶液的用量均为 0 .5 m L时 ,Bi( )可被定量浮选 ,而 Cu( )、Zn( )、Mn( )、Co( )、Ni( )、Al( )等在此条件下不被浮选 ,实现了 Bi( )与这些常见离子之间的定量分离 ,对合成水样进行的定量浮选分离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为检测手段,研究了新型吸附剂六钛酸钾晶须对环境样品中Cu(Ⅱ),Pb(Ⅱ),CA(Ⅱ)的分离/富集行为以及解脱的主要因素,并考察了共存离子的干扰影响.在pH值为5.0,振荡时间为5 min,静置时间为30 min时,吸附率可达到95%以上.以3 mol·L-1HNO3作为解脱剂,沸水浴加热40 min,振荡5 win.静置40 win,可将吸附在六钛酸钾晶须上的Cu(Ⅱ),Pb(Ⅱ),Cd(Ⅱ)定量洗脱.测定Cu(Ⅱ),Pb(Ⅱ),Cd(Ⅱ)的检出险分别为0.007 1,0.006 8,0.007 1 μg·mL-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3%,0.61%,0.50%.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将其用于菊花和琵琶叶中Cu(Ⅱ),Pb(Ⅱ),Cd(Ⅱ)含量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00A~102.9%之间.  相似文献   

6.
流动注射-多道检测-催化动力学同时测定铜和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基于Cu(Ⅱ),Fe(Ⅲ)在pH3~9范围内能同时催化过氧化氢氧化罗丹明B的褪色反应,探讨了最佳反应条件,通过构建流动注射pH梯度,采用CCD-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吸光度差值,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ANN)处理数据,实现了Cu(Ⅱ),Fe(Ⅲ)流动注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的同时测定。Cu(Ⅱ)和Fe(Ⅲ)的检出限分别为0.10和0.21μg·L~(-1),采样频率为10次·h~(-1),本法用于标准参考物质和食品样品中铜、铁的同时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在水溶液中,Bi(Ⅲ)与溴化四丁基铵和KI形成不溶于水的三元缔合物BiI-4·TBAB+,此三元缔合物沉淀浮于盐水相上层形成界面清晰的液-固两相。当溶液中溴化四丁基铵和KI的浓度分别为5.0×10-4mol/L和3.0×10-3mol/L,pH=3时,Bi(Ⅲ)可与Zr(Ⅳ)、Ce(Ⅲ)、U(Ⅵ)和Mg(Ⅱ)定量分离,Bi(Ⅲ)的浮选率达到100%。对合成水样中Bi(Ⅲ)的分离和测定,效果良好。该方法具有选择性高,操作简便和不污染环境等特点,在微量铋的分离和富集分析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采用APDC-MIBK萃取分离铝,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同时测定高纯铝中Co,Ni,Cu,Mo,Cd,Pb和Bi。详细地讨论了仪器工作参数,内标元素,分离、富集条件,样品基体的干扰,确定了实验的最佳测定条件。结果表明,方法的检出限为0.011~0.052 μg·L-1,回收率为92.2%~103.0%,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2.3%。方法准确、快速、简便,应用于高纯铝中Co,Ni,Cu,Mo,Cd,Pb和Bi等杂质元素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采用MIBK萃取/反相萃取分离富集的方法,建立了氢化物无色散原子荧光法测定复杂地质样品中的痕量碲的新方法。实验了HCl-NaBr-MIBK体系萃取Te(Ⅳ)的能力,研究了Te(Ⅳ)在KMnO4-HCl-MIBK体系中的反相萃取行为。当萃取条件为3.6 mol·L-1HCl-100 g·L-1NaBr时,Te(Ⅳ)可被MIBK完全萃取;用HCl-KMnO4氧化MIBK相中的Te(Ⅳ),水相反相萃取Te(Ⅵ),成功分离了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Te的Au,Ag,Pt,Pd,Cu,Pb,Co,Ni,Cd,As,Sb,Bi,Hg,Tl和Se等干扰元素,方法检出限为1.14×10-4 μg·g-1,相对标准偏差为6.84%,对国家标准物质样品分析的结果与所给参考值吻合,可用于复杂地质样品中痕量Te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光度分析法,研究了在聚乙二醇-硫酸钠-萃取剂双水相体系中茜素S、孔雀绿和PAR的萃取行为,提出了萃取剂与聚乙二醇之间水作为中介的氢键作用。探讨了Zr(Ⅳ),Ti(Ⅳ),La(Ⅲ)几种稀有金属离子在聚乙二醇-硫酸钠-茜素S体系中萃取条件,结果表明,在pH 1-3缓冲溶液中,Zr(Ⅳ)几乎完全可被PEG相萃取,La(Ⅲ)离子部分被萃取,而Ti(Ⅳ)离子则不被萃取,通过控制溶液酸度(pH2),实现了Ti(Ⅳ)与Zr(Ⅳ)的萃取分离。  相似文献   

11.
2,9-二甲基-1,10-菲咯啉的化学发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明刚  崔华  尹方 《发光学报》1987,8(3):273-278
本文阐明了试剂2,9-二甲基-1,10-菲咯啉(称为新铜灵)在金属离子诸如Cu(Ⅱ)、Pb(Ⅱ)、Fe(Ⅲ)和Ni(Ⅱ)作为催化剂各自存在下,可与过氧化氢在碱性溶液中产生一种绿色的化学发光反应。此化学发光反应的机理已在本文中进行讨论,并认为是由于Cu(Ⅱ)与新铜灵生成之络合物在此过程中进行催化反应而致使过氧化氢生成超氧基离子,而此超氧基离子随即与新铜灵试剂作用产生化学发光。此化学发光反应的产物已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分离,并且分别用紫外、红外和荧光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 此外,这种新的化学发光反应已在我们实验室进行了分析应用试验。用此化学发光体系来做Cu(Ⅱ)的测定也在本文中说明。此法测铜的检测下限为8×10-9克/毫升;线性范围是1×10-8到4×10-7克/毫升。对于0.1ppm之铜的测定而言,除适量的Co(Ⅱ),Mn(Ⅱ)、Ni(Ⅱ)、Cd(Ⅱ)和Cr(Ⅲ)之外,其余外来离子均无干扰。这一分析方法能够满意地用于铝合金中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利用二甲酚橙作萃取剂 ,在吐温 80 (NH4 ) 2 SO4 二甲酚橙 (XO)固 液萃取体系中 ,研究了萃取相 (固相 )中金属离子络合物吸收光谱 ,与XO光谱比较 ,Cu(Ⅱ ) ,U(Ⅵ ) ,Ce(Ⅳ )离子吸光度增大 ,最大吸收波长红移 2 0~ 30nm ;La(Ⅲ )离子几乎未变。同时探讨了该体系中不同酸度、不同盐用量、不同萃取剂用量、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 ,对Cu(Ⅱ ) ,La(Ⅲ ) ,U(Ⅵ ) ,Ce(Ⅳ )离子的萃取率的影响 ,在pH 6 0的酸度下 ,实现了La(Ⅲ )与U(Ⅵ )之间的萃取分离。  相似文献   

13.
硫酸铵存在下的丙醇-水体系萃取分离镉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张焱  侯玉霞 《光谱实验室》2008,25(3):331-334
研究加入表面活性剂乙基紫(EV)后,在丙醇-水双水相体系中影响Cd2 分离的酸度、无机盐、卤离子种类等条件.试验表明:(NH4)2SO4存在下,无表面活性剂EV,Cd2 的萃取率只有68%,而同样条件下,加入mg级表面活性剂EV后,Cd2 与EV、I-形成三元缔合物,被均相萃取、异相分离,缔合物进入丙醇相,Cd2 被完全萃取分离.在pH=1.0时试验了Cd2 加入量为50μg/10mL和100μg/10mL时与Fe3 、Co2 、Ni2 、Zn2 、Mn2 、Zn2 、Cr2 的二元或多元离子混合液的分离试验,分离完全.  相似文献   

14.
采用高分子聚合物固相萃取(SPE)柱,结合KI-MIBK萃取体系,对高Ca、Mg、Fe的水样及中草药等复杂基质样品中的Cd(Ⅱ),Pb(Ⅱ)进行同时富集实验并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分析。其与液-液萃取(LLE)相比,该法不仅提高了FAAS的灵敏度,其回收率、精密度,以及校准曲线的线性均有较大改善,且此法操作方便易行。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离子交换树脂-固相萃取富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ICP-AES)联用测定水中的重金属元素Zn,Mn,Cu,Co,Ni,Cd,Pb的方法。实验采用Dowex50WX8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通过优化富集分离条件和排除共存离子的干扰,最终确定最佳的样品pH,样品流速,洗脱液种类和浓度,样品体积分别为3.0~4.0,3.0 mL·min-1,3.0 mol·L-1 HNO3,200 mL。方法中各元素的检出限和定量限范围分别为0.09~0.45和0.31~1.50 μg·L-1,加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RSD(n=6)分别为95.3%~104.2%和1.25%~4.12%。采用该方法测定不同地区的样品,并与直接采用ICP-MS法进行对比,其测定结果基本吻合。实验表明该方法的检出限,定量限可以满足水中重金属元素Zn,Mn,Cu,Co,Ni,Cd,Pb的检测要求,准确性和精密度好,结果可靠,适用于测定水中Zn,Mn,Cu,Co,Ni,Cd,Pb。  相似文献   

16.
Tl(Ⅲ)-Cu(Ⅱ)-EDTA-H2O2-DPC体系反应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光度法研究了在弱酸性介质中 ,Tl(Ⅲ ) Cu(Ⅱ ) EDTA H2 O2 DPC体系的反应机理。实验结果表明 ,该体系的反应机理是基于Tl(Ⅲ )置换出Cu(Ⅱ ) EDTA络合物中的Cu(Ⅱ ) ,Cu(Ⅱ )催化H2 O2 氧化二苯碳酰二肼生成二苯卡巴腙 ,然后Cu(Ⅱ )与二苯卡巴腙络合 ,生成有色络合物被氯仿萃取 ,在有机相中其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 550nm。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运用吸光度比值-导数光谱法同时测定Cr(Ⅲ)与Cu(Ⅱ)含量的新方法。在pH 5.7的HAc-NaAc的缓冲溶液中,Cr3+,Cu2+与铬天青S(CAS)和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CTMAB)可分别形成蓝色三元络合物。其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2.52×105 L·mol-1·cm-1和1.01×105 L·mol-1·cm-1。Cu2+和Cr3+的浓度分别在0.08~1.2 μg·mL-1和0.05~0.52 μg·mL-1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其检测限分别为0.014和0.013 μg·mL-1。此方法应用于环境水中Cr(Ⅲ),Cu(Ⅱ)的同时测定,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四-(邻氯苯基)卟吩及其金属络合物的红外光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试研究了四-(邻氯苯基)卟吩其Mg(Ⅱ)、Co(Ⅱ)、Ni(Ⅱ)、Cu(Ⅱ)、Zo(Ⅱ)、Cd(Ⅱ)、Mn(Ⅲ)和In(Ⅲ)络合物的4000—100cm~(-1)范围红外光谱。3330和795cm~(-1)谱带起源于H_2(O-Cl-TPP)的N—H振动,1130和1070cm~(-1)谱带与苯环上的C—Cl振动有关。金属敏感谱带出现在1340、1010、450、340和230cm~(-1)等附近。络合物的1520cm~(-1)附近谱带频率可能由于金属离子质量的影响按Mg(Ⅱ)>Zn(Ⅱ)>Cd(Ⅱ)递减,230cm~(-1)附近谱带频率按Co(Ⅱ)>Ni(Ⅱ)>Cu(Ⅱ)>Mg(Ⅱ)>Mn(Ⅲ)>Zn(Ⅱ)~Cd(Ⅱ)>In(Ⅲ)顺序递减。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氯化十六烷基吡啶和硫氰酸铵分离Au(Ⅲ)的行为及Au(Ⅲ)与一些金属离子分离的条件。结果表明,在水溶液中,Au(Ⅲ)与氯化十六烷基吡啶和硫氰酸铵形成不溶于水的三元缔合物Au(SCN)4-.CPC+,此三元缔合物沉淀浮于水相上层形成界面清晰的液-固两相。当溶液中氯化十六烷基吡啶和硫氰酸铵的浓度分别为7.0×10-4mol/L和5.0×10-3mol/L时,Au(Ⅲ)可与Mn(Ⅱ),Ni(Ⅱ),Co(Ⅱ),Fe(Ⅱ),Mg(Ⅱ),Al(Ⅱ)和Cd(Ⅱ)进行分离,对合成水样中的Au(Ⅲ)进行了分离和测定,Au(Ⅲ)的浮选率达到98.6%以上,其他金属离子的浮选率都在4.5%以下。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和不污染环境等特点,在微量金的分离和富集分析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X射线衍射实验表明YBa_2(Cu_(0.95)M_(0.05))_3O_(7-δ)(M=Ti,V,Cr,Mn,Fe,Co,Ni,Cu和Zn)均为单相结构。Fe,Co,Ni和Zn对Cu的替代使超导临界温度T_c显著下降,而同样含量的Ti,V,Cr,Mn对Cu的替代并未对超导性能产生显著影响。并利用中子衍射分析了Ti,Mn,Fe和Co对Cu原子的取代,发现代换原子对Cu的两个晶位各自存在不同的择优占据,从而为分析不同晶位Cu在超导机制中的作用提供了依据。同时,本文研究了YBa_2·(Cu_(0.95)M_(0.05))_3O_(7-δ)的磁性,讨论了用3d金属离子代换Cu离子时对磁性的影响,以及磁性与超导性能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