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020年高考物理试题依托高考评价体系,结合物理学科特点,考试内容以学科素养考查为导向,即以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的物理学科素养为导向,注重对核心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考查,引导学生夯实学习发展的基础,促进中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提升学生的基本素养.基于物理学科素养,论证分析2020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Ⅰ物理压轴计算题,助力培养学生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2.
沈正杰 《物理通报》2023,(8):102-105
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低,往往取决于学生将情境与知识联系的水平,而科学思维是学生学习和运用物理知识和方法的过程中必备的思维能力.以“牛顿第二定律”教学片段为例,论述了基于学科情境凸显科学思维的问题设计方案,以培育学生科学思维素养.  相似文献   

3.
陈青雨  桑苏玲  石星星 《物理通报》2022,(6):147-150+161
对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进行科学评价是促进学生身心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基于SPA理论,定量评价了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以学生月考试卷为研究对象,首先统计了全体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各维度的得分情况;接着,利用基础及扩展的SPA算法对月考试卷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各维度和总体进行评价和预测.通过研究表明,基于SPA理论的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评价,不仅能对被测对象进行分维度和综合的量化评价,还具有一定预测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在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科学思维背景下,师范生作为未来教育事业的主力军,对其思维习惯的现状调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调查掌握了学生对物理思维习惯的认知程度、物理学习过程中的学习习惯、解决物理问题时存在的思维习惯这几个方面的情况,提出了培养学生物理科学思维习惯的针对性策略.  相似文献   

5.
马云梦  徐金保 《物理通报》2021,(1):66-69,90
中国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中包含科学探究素养.科学探究主要包括问题、证据、解释、交流4个科学探究要素,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在本文中笔者以2019年高考北京理综第23题为例,从“科学探究四要素”角度浅谈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探究这一关键能力是如何培养与测量的.  相似文献   

6.
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导向下,有效认识物理概念是落实构建物理观念的重要环节.通过多情境化的教学途径,在多角度、多层面地构建物理概念的过程中知道构建这个概念的缘由,有效地实现前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变.既有助于学生对物理概念的有效构建,又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深度理解,还可以助力学生对物理规律和科学思维方法的掌握,达到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李喆 《物理通报》2017,36(10):109-111
通过内容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以近年来公开发表的有关核心素养的文章为对象, 分析核心素养导向 的物理教学现状, 梳理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与途径, 发现部分实证研究的不足. 在此基础上借助于学 校D I Y学园的平台, 指出学生经历动手体验、 思维体验、 情感体验相互融合的物理学习过程是培养物理学科核心素 养的研究趋势, 并着力于系统的评价方案和成效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着眼于模型构建、科学推理、科学论证和质疑创新等科学思维要素,应用数学微积分方法分析物理问题,进一步构建物理和数学之间的桥梁,让学生体会微积分在推导物理结论、求解物理问题,甚至在检验命题数据是否严谨等方面的独特魅力,从而活跃学生的科学思维,提升学生的迁移能力和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9.
姜琳 《物理通报》2022,(7):8-10
批判性思维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中是否重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将直接影响学习的深度.以“汽化”一课为例,建立起从认知冲突到质疑提问、解释分析到最后释疑这样一套融入批判性思维的教学模式,将批判性思维有机融入物理教学,实现深度学习,促进科学思维的发展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徐祯 《物理通报》2016,35(7):8-11
基于核心素养, 以理性思维和实践创新为主线, 撤去讲台, 建立包括核心学习区、 思维碰撞区、 实验器材 区、 物理角、 亮点展示区等区域的结构合理的学科教室. 学科教室体现选择性原则, 能适应各种不同课型的需要. 依 据学科教室的独有功能, 突出实验探究, 培养实践意识. 支持“ 裂变式”小组合作学习. 各区块划分合理, 使学生既学 到学科知识, 又获得学科文化熏陶、 学科精神的滋养. 学科教室崇尚过程性评价与测试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