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9 毫秒
1.
利用脉冲直流放电技术制备的Xe原子亚稳态5p56s[3/2]2和5p56s'[1/2]0, 在单光子为28000~42000 cm-1能量范围内, 结合飞行时间质谱技术获得Xe原子5p5np'[3/2]1,[1/2]1和5p5nf'[5/2]3自电离Rydberg态的共振增强激发光谱. 根据Fano线形公式对呈现明显不对称线形的激发谱进行系统地分析,获得系统的能级位置、量子亏损、线性因子、共振宽度、共振态寿命和衰减宽度等数据,其中线形因子和共振宽度相对有效量子数呈线性关系. 另外分析了5p5np'序列的能级间距.  相似文献   

2.
用脉冲直流放电产生Xe原子亚稳态5p56s[3/2]2和5p56s′[1/2]0.在单光子28000-42000cm-1能量范围内,结合飞行时间质谱技术获得Xe原子共振增强激发光谱.光谱分析表明,所有谱线来源于Xe原子5p56s[3/2]2和5p56s′[1/2]0两个亚稳态吸收单个光子向偶宇称np′、nf′自电离Rydberg态序列的跃迁.实验观测到许多新的自电离能级,并获得更精确和系统的能级位置和量子亏损值数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Xe(6p[1/2]0, 6p[3/2]2, and 6p[5/2]2)原子在聚焦条件下的动力学过程. 激发能级的原子密度在聚焦条件下会显著地增加,因此两个高激发态原子之间的energy-pooling碰撞的概率也会增加. 这种energy-pooling碰撞主要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为energy-pooling碰撞导致的电离. 一旦将激发激光聚焦,就可以从侧面的窗口观察到非常明显的电离现象,不论激发能级是6p[1/2]0、6p[3/2]2或6p[5/2]2能级. 这种电离的产生机理是energy-pooling电离或者一个Xe*原子再吸收一个光子产生电离. 第二种类型为跨越较大能极差的energy-pooling碰撞. 当激发能级为6p[1/2]0能级的情况下,两个6p[1/2]0原子碰撞会产生一个5d[3/2]1原子和一个6s''[1/2]0原子. 第三种类型为跨越较小能级差的energy-pooling碰撞. 以5个二次产生的6p能级为上能级的荧光强度都变得更强,并且这些荧光的上升沿都变得更陡峭. 产生这些6p原子的主要机理是energy-pooling碰撞并非简单的碰撞弛豫. 基于理想气体原子之间的碰撞概率公式,推导出两个6p[1/2]0原子的energy-pooling碰撞速率为6.39x108s-1. 此外,6s原子在聚焦条件下的密度也会增加. 因此所有的荧光曲线会因为辐射俘获效应而出现非常严重的拖尾.  相似文献   

4.
The even-parity autoionizing resonance series 3p5np''[3/2]1,2, 3p5np''[1/2]1, and 3p5nf''[5/2]3 of Ar have been investigated exciting from the two metastable states 3p54s[3/2]2 and 3p54s''[1/2]0 in the photon energy range of 32500-35600 cm-1 with an experimental bandwidth of ~0.1 cm-1. The excitation spectra of the even-parity autoionizing resonance series show typical asymmetric line shapes. New level energies, quantum defects, line profile index and resonance widths, resonance lifetime and reduced widths of the autoionizing resonances are derived by a Fano-type line-shape analysis. The line profile index q and the resonance widths Γ are shown to be approximately proportional to the effective principal quantum number n*. The line separation of the 3p5np'' autoionizing resonance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5.
李心梅  阮亚平  钟志萍 《物理学报》2012,61(2):023104-223
本文在多通道量子数亏损理论(MQDT)框架下,利用相对论多通道理论(RMCT),分别在冻结实近似、 考虑Δl=-1的偶极极化效应、Δl=+1的偶极极化效应、Δl=± 1的偶极极化效应、伸缩模效应以及同时考虑偶极极化效应和伸缩模效应等不同层次近似下,系统地计算了碱金属Li, Na, K, Rb, Cs和Fr七个里德伯系列的能级,即ns2S1/2, np2P1/2, np2P3/2, nd2D3/2, nd2D5/2, nf2F5/2nf2F7/2.计算结果表明,电子关联效应对碱金属原子的里德伯能级的影响很大.总的来说,偶极极化效应比伸缩模效应重要,而在偶极极化效应中, Δl = + 1的偶极极化效应比Δl = - 1的偶极极化效应重要.但对于Na的ns2S1/2,(nd2D3/2,nd2D5/2)里德伯系列的能级,和Li的(np2P1/2,np2P3/2)里德伯系列的能级,是伸缩模效应比较重要.  相似文献   

6.
用脉冲直流放电产生Xe原子亚稳态5p56s[3/2]2和5p56s′[1/2]0.在单光子28000-42000cm-1能量范围内,结合飞行时间质谱技术获得Xe原子共振增强激发光谱.光谱分析表明,所有谱线来源于Xe原子5p56s[3/2]2和5p56s′[1/2]0两个亚稳态吸收单个光子向偶宇称np′、nf′自电离Rydberg态序列的跃迁.实验观测到许多新的自电离能级,并获得更精确和系统的能级位置和量子亏损值数据.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含有低价族元素的反夹心化合物[E-C{5-n}H{5-n}Nn-E]+和[E-C{5-n}H{5-n}Pn-E]+(n=1,2,3; E=Al,Ga,In,Tl).(η5, η5) 配位的反夹心构型[E-C{5-n}H{5-n}Nn-E]+ 在能量上不稳定或不存在.而(η5,η5)配位的反夹心构型[E-C{5-n}H{5-n}Pn-E]+不但在能量上稳定, 在解离过程中也具有稳定性. 对于含有相同的E元素来说,[E-C{5-n}H{5-n}Pn-E]+的解离稳定性随着n的增加而降低;而对于确定的n来说, 含有不同E的化合物的解离能是类似的.其中[E-C4H4P-E]+的解离稳定性与已知的[E-C5H5-E]+非常相似.C{5-n}H{5-n}Pn与E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离子性的. 由于在(η5,η5)配位的[E-C{5-n}H{5-n}Nn-E]+中,E和P原子上都具有孤对电子,因此该反夹心化合物可以作为多电子供体.  相似文献   

8.
利用脉冲激光溅射-超声分子束载带方法制备了气相Ti+(CO2)2Ar和Ti+(CO2)n(n=3-7)络合物离子.采用红外光解离光谱研究了这些选定的质量离子的振动光谱. 对于每一种络合物离子, 在CO伸缩振动频率范围都观察到了振动峰,表明这些离子具有插入的OTi+CO(CO2)n-1结构. 对于n≦5的OTi+CO(CO2)n-1离子,其CO振动和CO2的反对称伸缩振动频率都比自由的CO和CO2的频率要高,表明CO和CO2配体与中心金属离子之间主要是静电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还表明TiO+可以直接络合五个配体(1个CO和4个CO2分子).对于n=2络合物体系,除了插入的OTi+CO(CO2)结构以外,还观察到了具有弯曲结构的OCO-Ti+-OCO异构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9.
 用多组态HXR理论方法对KrIV-CdXVI离子4s24p3和4s4p4组态的精细结构能级进行了分析计算。在已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4s24p3和4s4p4组态能级的实验观测值与HXR计算结果之差ΔE沿等电子序列变化规律的分析,找出了ΔE随有效核电荷数Zc变化的规律,预言并计算了PdXIV-CdXVI离子4s24p3和4s4p4组态能级,大部分预言计算值与实验结果的偏差小于100 cm-1。由此还进一步计算了PdXIV-CdXVI子4s24p3-4s4p4跃迁的谱线波长、振子强度和跃迁概率。结果表明:除了4s24p3 2D5/2-4s4p4 2D5/2跃迁的谱线波长(29.992 nm)与实验值相差0.018 nm外,对于其余5条谱线,预言值与实验值的偏差均不超过0.005 nm。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尺寸选择的负离子光电子能谱与高精度理论计算,对AlnC4-/0(n=2∽4))团簇的结构和成键性质进行了研究. Al2C4-团簇负离子的最稳定结构是一个C2v对称的平面结构,其中两个C2单元与两个铝原子分别相连. Al2C4-团簇负离子的次稳定结构是一个线型结构,两个铝原子位于C4线型结构两端,能量仅比最稳定结构高0.05 eV. 中性Al2C4团簇是一个线型结构. Al3C4-团簇负离子是一个平面结构,其中三个铝原子分别与两个C2单元相连. 而中性Al3C4团簇则是一个V字型结构. Al4C4-团簇负离子和中性Al4C4团簇均为C2h对称的平面结构,四个铝原子分别位于两个C2单元的末端. AlnC4-/0(n=2∽4))团簇负离子的自适应自然密度配分的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团簇中铝原子与C2单元之间的化学键具有σ和π键特征.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脉冲激光溅射-超声分子束载带离子源在气相中产生了HC2nO+ (n=3-6)正离子. 通过对贴附CO的络合物离子的红外光解离光谱实验获得了HC2nO+正离子在1600∽3500 cm-1范围内的红外光谱. 通过比较实验光谱和理论模拟光谱确定了HC2nO+正离子具有端接氢和氧的直线型碳链衍生物结构,基态为三重态,单重态比三重基态能量高10∽15 kcal/mol. 成键分析表明HC2nO+中的碳链具有连烯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红外光解离光谱研究了一价钴阳离子与二氧化碳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得到[Co(CO2)n]+团簇的几何结构,并且模拟了它们的振动光谱与实验数值进行比较. 研究结果表明,在[Co(CO2)n]+(n=2∽6)团簇中,钴阳离子通过电四极矩静电作用以端点结合的方式与二氧化碳中的氧原子结合在一起. 团簇的红外光谱都集中在二氧化碳反对称伸缩的波数附近,并且随着团簇尺寸的变化出现蓝移,最后把[Co(CO2)n]+的红外光解离光谱与稀有气体贴附的[Co(CO2)n]+-Ar的红外光解离光谱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时间切片离子成像技术对OCS分子进行了真空紫外波段的光解动力学研究. 在四个光解光波长(从129.32到126.08 nm)下测量了硫原子解离产物S(3PJ=2,1,0)、S(1D2)、S(1S0)的速度影像,并从中清晰地发现了四个主要的解离产物通道:S(3PJ=2,1,0)+CO(X1Σ+),S(3PJ=2,1,0)+CO(A3π),S(1D2)+CO(X1Σ+)和S(1S0)+CO(X1Σ+). 在实验影像中,产物CO分子的部分振动态结构能够得到分辨. 实验还获取解离产物总平动能谱,产物分支比和角分布.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显示除绝热解离通道S(3PJ=2,1,0)+CO(A3π)之外,在其他三个产物通道中非绝热效应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时间切片离子速度成像技术在134∽140 nm波段研究了OCS分子经由F 31Π里德堡态的真空紫外光解离动力学. 在选取的5个分别对应OCS(F 31Π, v1=0∽4)的伸缩振动激发的光解波长,实验测得了来自CO(X1Σ+)+S(1D2)产物通道的SS(1D2))实验影像,并获得了总平动能谱和CO(X1Σ+, v)共生产物的振动布居及角分布. 结果分析表明OCS分子解离生成CO(X1Σ+)+S(1D2)产物的过程经历了上态F 31Π 与C?v和Cs构型的下电子态间非绝热耦合过程. 实验结果显示了很强的波长相关性:OCS (F 31Π, v1)的较低转动激发态(v1=0∽2)和较高转动激发态(v1=3, 4)的CO(X1Σ+)产物的振动布居和角分布具有显著差异,表明该解离过程中具有不同的解离机理. 本结果提供了振动耦合可能对真空紫外光解离动力学产生关键作用的相关证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使用交叉分子束方法研究了氟原子和振动激发态氘分子D2(v=1, j=0)的反应. 使用受激拉曼抽运的方法制备了振动激发的D2分子. 实验中未观测到来自于旋轨耦合激发态氟原子F*(2P1/2)与振动激发态D2分子的贡献. 观测到来自于旋轨耦合基态氟原子F(2P3/2)和振动激发态D2的反应信号,相应的产物DF分子布居于v''=2,3,4,5振动态上. 与振动基态反应F+D2(v=1,j=0)相比,振动激发态反应F+D2(v=1,j=0)生成的DF产物转动分布更“热”. 获得了振动激发反应的四个碰撞能在0.32至2.62 kcal/mol范围内的微分反应截面. 在最低的碰撞能0.32 kcal/mol下,所有振动态的DF产物都以后向散射为主. 随着碰撞能的增加,DF产物的角分布逐渐从后向转移到侧向. 测量了DF(v''=5)产物的前向微分散射截面随碰撞能变化的曲线. 前向散射的DF(v''=5)信号出现于1.0 kcal/mol. 在2.62 kcal/mol碰撞能下DF(v''=5)主要为前向散射.  相似文献   

16.
用光电子成像技术和从头算法研究Ag-(CH3OH)x (x=1, 2)和AgOCH3-. 从AgOCH3-振动分辨的光电子谱得 到AgOCH3-的绝热和垂直电离能分别为1.29(2)和1.34(2) eV. Ag-(CH3OH)1,2相似文献   

17.
通过激光溅射法产生了V2On+ (n=1, 2), V3On+ (n=1, 2, 3)和V4O3+等缺氧的钒氧团簇,并采用532和266 nm波长的激光对它们进行了光解研究.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与激光光解实验相结合确定了这些团簇的几何结构和可能的光解通道. 激光光解实验表明V相似文献   

18.
宁凯杰  张庆礼  周鹏宇  杨华军  许兰  孙敦陆  殷绍唐 《物理学报》2012,61(12):128102-128102
采用提拉法成功生长尺寸为φ30 mm× 75 mm的15at.%Yb3+:Gd2SiO5单晶, 并用Reitveld全谱拟合方法确定了其晶格常数、原子坐标和温度因子等参数. 用吸收光谱计算了Yb3+离子2F7/22F5/2能级跃迁的振子强度、谱线强度、跃迁概率、 能级寿命和积分发射截面等光谱参数, 并根据激光性能评估得出结论: 表明该晶体具有较大的阈值特性, 有望采用大功率激光二极管泵浦实现可调谐或超快激光输出.  相似文献   

19.
使用密度泛函理论下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对Wn原子团簇(n=3—27)的结构特性进行了理论计算. 得到了Wn团簇(n=3—7)的最低能量结构和(n=8—27)的局域能量极小的典型结构. 使用凝胶模型,提出的电子组态1s21p61d102s21f142p63s  相似文献   

20.
利用光外差-浓度调制吸收光谱技术测量了b3Πg~a3u+(9,3)带在12065~12445 cm-1的光谱,并研究了He2分子b3Πg(v=9)态与c3g+ 态的预解离相互作用.基于He2分子c3g+ 态的ab initio理论计算势能曲线和b3Πg态的RKR势能曲线,分析了b3Πg(v=9)态的预解离机制,并计算了b3Πg(v=9)态转动能级的预解离线宽,计算结果同实验测量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