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利用时间切片离子成像技术对OCS分子进行了真空紫外波段的光解动力学研究. 在四个光解光波长(从129.32到126.08 nm)下测量了硫原子解离产物S(3PJ=2,1,0)、S(1D2)、S(1S0)的速度影像,并从中清晰地发现了四个主要的解离产物通道:S(3PJ=2,1,0)+CO(X1Σ+),S(3PJ=2,1,0)+CO(A3π),S(1D2)+CO(X1Σ+)和S(1S0)+CO(X1Σ+). 在实验影像中,产物CO分子的部分振动态结构能够得到分辨. 实验还获取解离产物总平动能谱,产物分支比和角分布.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显示除绝热解离通道S(3PJ=2,1,0)+CO(A3π)之外,在其他三个产物通道中非绝热效应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可调谐真空紫外光源和时间切片离子速度成像技术研究了OCS分子的真空紫外光解动力学. 在对应OCS里德堡F态的五个光解波长下(133.26 nm∽139.96 nm)实验采集了S(3PJ=2,1,0)产物的离子影像,从中发现了两个解离通道:S(3PJ=2,1,0)+CO(X1Σ+)和S(3PJ=2,1,0)+CO(A3π),其中前者为主要通道. 离子影像中CO产物的振动结构可部分分辨. 从离子影像中提取出了S(3PJ=2,1,0)+CO(X1Σ+)通道的产物总平动能分布、各向异性参数和CO振动态分支比等信息. 发现了对应OCS在F态的几个低振动态下光解的产物各向异性参数取负值,而对应F态的几个高振动态下光解产物的各向异性参数为正值. 另外,同一光解波长下三种S产物S(3P2)、S(3P1)和S(3P0)的各向异性参数也不相同. 经分析,这些现象可能来源于激发区域的其它不同对称性的电子态的贡献,从而导致解离过程中同时存在平行解离和垂直解离. 本工作有利于进一步理解OCS真空紫外光解中的非绝热耦合作用.  相似文献   

3.
利用直流时间切片离子成像技术对OCS分子在紫外波段207 nm的光解产物S(1D2)进行了偏振实验研究. 通过在两种不同的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中间态,1F31P1, 以及四种不同的泵浦-探测激光偏振几何构型下探测了光碎片S(1D2)的角动量极化特性. 使用分子坐标系极化模型和实验室坐标系各向异性模型提取和分析出对应产物CO(X1Σ+)的角分布.观测到的总平动能释放谱表明解离过程存在三种解离通道,分别对应于低、中、高平动能解离通道. 低、中平动能通道的来源与光解波长在较长波长下得到的双峰分布来源一致. 高平动能通道是一种新的解离通道,它来自于单重排斥态A(21A'')的直接解离.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时间切片离子速度影像技术研究CS2分子在204 nm附近的光解离动力学. 在201.36、203.10、204.85和206.61 nm这四个解离波长下,实验清楚地观测到S(3PJ)+CS(X1Σ+)产物通道. 在实验获得的S(3PJ=2,1,0)影像中,对应的CS(X1Σ+)产物的振动态结构得到了部分的分辨. 通过对影像的分析,还获得了解离的总平动能谱以及产物的各项异性参数. 实验观察到的相对小的各项异性参数表明产物更倾向于经历了间接的光解离过程. 这一通道的自旋-轨道禁阻特征也说明了非绝热效应在二硫化碳紫外光解离生成S(3PJ=2,1,0)+CS(X1Σ+)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193 nm的单色激光实验中,本文利用时间切片离子速度成像技术,研究了经193 nm双光子电离得到的Si2+的解离反应动力学过程. 根据实验得到的Si+离子的速度成像,观测到了两种离子直接解离通道:Si(3Pg)+Si+(2Pu)和Si(1D2)+Si+(2Pu). 电子基态的Si2分子处于v=0∽5的振动态上,其经过双光子电离后激发到Si2+离子的多个电子激发态势能面,生成主要通道Si(3Pg)+Si+(2Pu),其中v=1的解离信号最强. 此外,由于势能曲线22Πg与32Πg相同对称性引起的避免性势能面交叉,生成次要反应通道Si(1D2)+Si+(2Pu). 通道Si(1D2)+Si+(2Pu)的产物亦可以由生成的基态Si2+(X4Σg-)吸收一个193 nm光子后解离得到,其对应产物则具有更大的动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时间切片离子速度成像技术在201 nm附近研究了HNCO分子在S1电子激发态的光解动力学. CO产物通过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的方法进行了选态探测,获得了CO产物的振动基态和激发态切片影像. 从CO的影像得到了解离产物的能量分布和空间角分布,确定了NH(a1Δ)产物的振转态分布信息. 研究发现1NH的振动分支比(v=1/v=0)随CO(v=0)转动能的增大先增大后下降,展现了1NH与CO之间特殊的态态相关性. 大约一半的可资用能分配给解离产物的平动自由度. 负的各向异性参数表明HNCO的光解是个快速的直接解离过程.  相似文献   

7.
本文使用交叉分子束方法研究了氟原子和振动激发态氘分子D2(v=1, j=0)的反应. 使用受激拉曼抽运的方法制备了振动激发的D2分子. 实验中未观测到来自于旋轨耦合激发态氟原子F*(2P1/2)与振动激发态D2分子的贡献. 观测到来自于旋轨耦合基态氟原子F(2P3/2)和振动激发态D2的反应信号,相应的产物DF分子布居于v''=2,3,4,5振动态上. 与振动基态反应F+D2(v=1,j=0)相比,振动激发态反应F+D2(v=1,j=0)生成的DF产物转动分布更“热”. 获得了振动激发反应的四个碰撞能在0.32至2.62 kcal/mol范围内的微分反应截面. 在最低的碰撞能0.32 kcal/mol下,所有振动态的DF产物都以后向散射为主. 随着碰撞能的增加,DF产物的角分布逐渐从后向转移到侧向. 测量了DF(v''=5)产物的前向微分散射截面随碰撞能变化的曲线. 前向散射的DF(v''=5)信号出现于1.0 kcal/mol. 在2.62 kcal/mol碰撞能下DF(v''=5)主要为前向散射.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离子分子SH2-基态势能面,应用含时波包方法研究了反应S-(2P)+H2(1Σ+g)→SH-(1Σ)+H(2S)的动力学行为. 给出了反应几率和积分截面随碰撞能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在讨论的所有碰撞能量范围内二者均存在显著的振荡结构. 当初始转动量子数j=0,2,4,6,8,10和振动量子数v=0,1,2,3,4时,从总反应几率数值计算中可以看出,双原子H2的振动激发和转动激发显著提高了反应活性. 同时积分散射截面的理论值与前人的实验值相符合.  相似文献   

9.
利用脉冲激光溅射-超声分子束载带方法制备了气相Ti+(CO2)2Ar和Ti+(CO2)n(n=3-7)络合物离子.采用红外光解离光谱研究了这些选定的质量离子的振动光谱. 对于每一种络合物离子, 在CO伸缩振动频率范围都观察到了振动峰,表明这些离子具有插入的OTi+CO(CO2)n-1结构. 对于n≦5的OTi+CO(CO2)n-1离子,其CO振动和CO2的反对称伸缩振动频率都比自由的CO和CO2的频率要高,表明CO和CO2配体与中心金属离子之间主要是静电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还表明TiO+可以直接络合五个配体(1个CO和4个CO2分子).对于n=2络合物体系,除了插入的OTi+CO(CO2)结构以外,还观察到了具有弯曲结构的OCO-Ti+-OCO异构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MgF自由基被认为是适用于直接激光冷却的候选分子之一. 本文利用激光诱导荧光技术研究了MgF A2π-X2Σ+电子跃迁系统的转动分辨光谱. 在超声射流膨胀条件下利用两个镁针对SF6/Ar气体混合放电产生MgF自由基. 在348∽370 nm范围内,实验记录了属于Δv=0,±1三个序的19个振动带. 通过对实验光谱的转动分析,确定了X2Σ+A2π态的精确光谱常数. 利用实验结果结合和Rydberg-klein-rees方法计算了包括Franck-Condon因子(FCFs)在内的光谱常数. 实验结果和理论计算的FCFs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表明FCFs几乎不依赖于A2π态自旋-轨道耦合效应. 本文确定的势能曲线和FCFs为MgF分子激光冷却方案的理论模拟提供了必要的光谱数据.  相似文献   

11.
利用激光消融/激光诱导荧光的方法测量了MgH分子A2Π~X2Σ+的色散荧光谱, 并通过分析实验光谱获得了MgH分子的A2Π(v′=0)~X2Σ+(v〞=0,1)跃迁的弗朗克-康登因子和相应的跃迁频率. 同时也用理论计算方法计算出MgH分子A2Π(v′=0)~X2Σ+(v〞=0,1)的弗朗克-康登因子和跃迁频率. 实验结果、理论结果和其他文献中的理论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红外光解离光谱研究了一价钴阳离子与二氧化碳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得到[Co(CO2)n]+团簇的几何结构,并且模拟了它们的振动光谱与实验数值进行比较. 研究结果表明,在[Co(CO2)n]+(n=2∽6)团簇中,钴阳离子通过电四极矩静电作用以端点结合的方式与二氧化碳中的氧原子结合在一起. 团簇的红外光谱都集中在二氧化碳反对称伸缩的波数附近,并且随着团簇尺寸的变化出现蓝移,最后把[Co(CO2)n]+的红外光解离光谱与稀有气体贴附的[Co(CO2)n]+-Ar的红外光解离光谱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时间切片离子速度成像技术对AlO分子在193 nm下的光解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 实验通过产物Al+的离子速度和角度分布分析,发现了两个光解离反应通道,分别为中性AlO分子的单光子解离生成产物Al(2Pu)+O(3Pg)的通道,和AlO分子吸收两个光子电离产生AlO+进而解离生成产物为Al+(1Sg)+O(3Pg)的反应通道. 每一个解离通道包括了AlO(v=0∽2)振动态的贡献,其中中性解离反应通道与离子解离反应通道相比,产物的各向异性参数对AlO的振动态依赖更大.  相似文献   

14.
Two 1Πg states of Na2 for v≤13 have been observed by using optical-optical double resonance (OODR) fluorescence excitation spectroscopy. The intermediate levels in B1Πu state are identified by the numerical calculations with the molec-ular constants for B1Πu←X1Σg+ transitions and confirmed by the complemen-tary A1Σg+←X1Σg+ polarization spectra. Absolute vibrational numberings of the (6d)1Πg and (7d)1Πg states are determined by comparing the experimental OODR excitation intensities with the simulated Franck-Condon factors. The Dnnham coef-ficients and the Rydberg-Klein-Rees (RKR) potential energy curves of the (6d)1Πg, (7d)1Πg states are reported.  相似文献   

15.
利用光外差速度调制分子光谱技术测得氮分子离子A2Πu-X2Σ+g 带系的(3,1)、(4,2)、(5,3)、(8,5)带的谱线,其中(5,3)带是第一次被指认.利用测得的4个带以及文献中的14个带的谱线进行全局拟合,得到了一系列的分子常数(υA=0~9和υA=0~5).  相似文献   

16.
当碰撞能很低,尤其是远低于反应势垒的时候,反应通常经过量子隧穿来进行. 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物理图像来描述反应物的转动激发对这类反应过程的影响. 本文基于里德堡态D原子飞行时间谱探测方法,利用多通道探测器交叉分子束装置研究了碰撞能44 cm-1∽164 cm-1下反应F+D2(v=0,j=0,1)→DF(v'')+D的动力学过程,并得到了振动态分辨的微分截面. 在可资用能相等时,通过调控反应的平动能,研究了D2转动激发对于反应的影响,发现反应物的转动比平动更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D2的转动激发导致产物DF的角分布和量子态分布发生显著变化. 本工作进一步加深转动激发对于反应的影响的理解,尤其是在反应能量远低于反应势垒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7.
利用"时间切片"离子速度成像技术研究了N2O分子在134.20、135.20和136.43 nm波长下的真空紫外光解动力学. 实验中通过采集解离产物O(1SJ=0)的离子影像来研究O(1SJ=0)+N2(X1g+)这一解离通道. 从各个波长下的实验影像可获得产物N2(X1g+)的振动态分辨的结构,进而得到产物的总平动能谱和产物N2的振动态布居. 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的光解波长下,产物N2(X1g+)主要布居在v=2和v=3. 此外,还得到了产物N2的振动态分辨的各向异性参数β,从中发现产物N2β值在三个解离波长下均表现出相似的特征,即随着振动量子数的增大,β值从趋近于2逐渐减小至1.4. 这一现象表明低振动态产物是通过一个以平行跃迁解离为主的解离过程产生的,而高振动态的产物来自于一个更加弯曲的中间构型的解离. 此推论与在平动能谱中所见到的最强转动态布居随着振动量子数的增大而出现的位移是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一束波长为36055nm的激光,通过(3+1)共振多光子电离方法制备纯净的且处于X2Π1/2,3/2(000)态的N2O+离子,用另一束激光激发所制备的离子到第一电子激发态A2Σ+的不同振动能级,然后解离,通过检测解离碎片NO+强度随光解光波长的变化,得到了转动分辨的N2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最近研制的低温离子阱-离子速度成像谱仪在冷离子束中研究了同位素质量分辨的79Br2+分子离子的[1+1]双光子激光解离动力学. 借助其14Σ-u,3/2态为中间态使79Br2+共振吸收两个光子至4∽5 eV区域的高激发态并发生解离. 利用离子速度成像技术获得了光解产物79Br+的二维速度分布和平动能释放谱. 通过平动能释放谱确定了不同解离能量处量子态分辨的解离产物通道分支比. 光碎片产物的角分布表明79Br2+分子离子的双光子解离是14Σ-u,3/2态的ΔΩ=0平行跃迁至一个Ω=3/2高解离态发生的. 由于分子激发态中的强自旋-轨道耦合作用,高激发的四重态很可能参与到实验观测的光解过程.  相似文献   

20.
制备出确定旋轨态的OCS+(X2∏)离子,在260~325 nm波长范围内研究了OCS+经由B2+←X23/2(000)和B2+←X21/2(000,001)跃迁的分质量光解离谱.由光解离谱得到OCS+(B2+)电子态的光谱常数υ1(CS stretch)=828.9(810.4) cm-1,υ2(bend)=491.3 cm-1和υ3(CO stretch)=1887.2 cm-1.在B2+←X2∏跃迁谱中只能观察到B2+(010)←X21/2(000)跃迁的谱峰, 而观察不到B2+←X23/2(000)跃迁的谱峰. 用X2∏电子态的(000)21/2和(010)2+1/2电子振动能级之间的K耦合解释了这种B2+的υ2弯曲振动模的激发对X2∏电子态的旋轨分裂分量(Ω=1/2,3/2)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