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数据分析与管理建模是哈尔滨工业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根据就业市场需求所设立的一门新课.本课程以研究型教学模式为导向,选择数据挖掘中的经典分析方法作为教学内容,根据本课程的特点,采用二元教学模式,即知识导向与能力导向相结合、平等参与与权威控制相结合,将合作性学习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同时,考评体系采用了学科竞赛参与模式.于2010年春季学期进行的第一轮教学实践表明:本课程的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效果良好,从而为本科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新案例.  相似文献   

2.
学习进阶能够描绘学生认知思维逐步提升的过程.逆向教学设计突破传统的教学设计逻辑,从学生学习结果出发推导教学过程.在基于学习进阶的逆向教学设计模式中,学习进阶从内容依据和理论指导两个方面作用于逆向教学设计,助力落实学习进阶的理论价值,提升逆向教学设计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促进课程、教学和评价的统一,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最后,以“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单元为例呈现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3.
针对数学模型与最优化课程的特点和要求,设计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设计坚持四个原则、教学过程重在启发与互动、课内外学习重在研究、数学软件的应用重在与课程整合等.通过各个环节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推动创新人才的培养.经过两轮教学实践表明:本课程的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效果良好,值得尝试.  相似文献   

4.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一些在教学过程中实践环节占很大比例的课程逐渐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目前的课程考核体系并不完全适用于此类课程.以河北科技大学信息管理系有实践环节课程考核方法改革为例,在分析其目前教学考核方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过程和综合能力的影响,建立起以能力测评为核心、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开放式多元化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粗糙集理论确定了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教学实践结果表明,新的考核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增强了教学效果,提高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以大容量、高效率著称,与传统数学课堂教学相比,现阶段的数学教学追求三个全新的方式:第一,注重学生探究性的尝试,这种尝试未必一定有结果,但是教师设计的课堂教学需要学生动手尝试的过程,可以使其感受知识来源;第二,强调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新课程高中数学课程相比以往有所减少,这势必要求教师以丰富的教学环节设计来应对不断减少的课时,提高教学效率;第三,改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方式,以探究性教学设计的课堂,将颠覆学生对于知识学习形成过程的认识,这种颠覆意在从思想上引导学生,学习更依赖自我、更依赖探索。这三方面的要求都需要教师在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的基础上,积极从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角度去设计教学。  相似文献   

6.
杨文霞  何朗  周俊 《大学数学》2022,38(1):38-44
探讨了线性代数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学实践.通过优化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从线性代数相关历史人物、课程知识点及教学拓展案例三个方面,积极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切入点.加强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线性代数课堂混合式教学,增加对学生思政学习的过程性评价.教学实践表明,线性代数课程思政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受到学生...  相似文献   

7.
提供了概率统计课程的一种递进式多层次实践教学机制设计方法,核心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理论讲授与实践训练相融合的思想,提升学生的理解深度和应用能力,激励学生的创造力.递进式实践教学分三个层次:基础实验、专题应用、基于建模的拓展研究,分别考虑课程内容覆盖性、难点应用、综合平衡能力提升,进行递进式训练,以达到提升学生实践认知,加强其应用概率统计解决问题的创新性与综合性能力.  相似文献   

8.
张暐 《中学数学》2021,(1):23-24,34
学习是一种对知识的建构过程,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学生通过他人的引导,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通过亲历对知识概念的建构过程而获得的.当然,在知识的建构过程中,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仅仅是单纯依赖识记与模仿,更需要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这是初中数学课堂上学习的重要方式.本文以“全等三角形”第二节的教学为例,谈谈基于探究式教学的课堂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何薇  陈建龙 《大学数学》2021,37(5):47-51
在线性代数课程中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的设计,应以课程内容为源头,综合运用学习的课堂、文化的课堂、实践的课堂.在学习的课堂,通过深入挖掘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线性代数知识体系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在文化的课堂,通过数学史料的讲解,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激发爱国情怀;在实践的课堂,通过应用实例的分析和实践,激励学生学以致用,报效祖国.  相似文献   

10.
认知结构教学论(简称KM教学论)将传统教学中线性排列的知识按照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行优化加工,分别从宏观架构与微观演绎层面上使抽象知识直观化.以离散数学课程为例,结合KM教学论塔式结构的教学资源组织方式,开发了基于KM教学论的离散数学辅助学习平台,旨在更合理地组织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方便学生的知识梳理和课程复习,在学生学习和复习离散数学的过程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并可进一步推广到其他课程的辅助教学资源建设中.  相似文献   

11.
Communicated by D.R.Brown  相似文献   

12.
13.
We give some results concerning various generalized continuum cardinals. The results answer some natural questions which have arisen in preparing a new edition of 5 . To make the paper self‐contained we define all of the cardinal functions that enter into the theorems here.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concerning these new functions, and we formulate some of the more important ones.  相似文献   

14.
基于学习—遗忘效应的生产率降低损失索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工程项目很多具有重复性施工的特点,本文利用这种特点将学习-遗忘效应应用到平衡作业线(LOB)方法中,分析因为工程中断造成生产率的降低的现象,认为因生产率降低而导致工程工期的延长实际上超过工程实际中断的时间,最后以一个工程案例来说明分析过程.  相似文献   

15.
We give a treatment of the Weiertrass points of curves which is a little different from the treatment by Laksov. We introduce the notion of theith weight which makes the treatment easier and gives an algorithm for computing the gap sequence of an effective divisor and the weight at a point. Supported in part by NNSF of China.  相似文献   

16.
17.
Rendiconti del Circolo Matematico di Palermo Series 2 - A closed densely defined operatorT on a Banach spaceX is called normal, iff $$T \in [C^0 (\hat \not C)]$$ , i.e. there is a homomorphism...  相似文献   

18.
Every c-finite measure Μ on the set G of the lines on the plane such that $$(0){\text{ }}\mu {\text{(\{ g}} \in G:{\text{ }}P \in {\text{g\} ) = 0}}$$ for every point P?R 2 generates a pseudo-metric F on the plane when one puts F P 1, P 2= \(\tfrac{1}{2}\) μ({gG:g separates the points P 1 and P 2}) The pseudo-metrics which are generated in this way possess the property of linear additivity, that is F(P 1,P 3)=F(P 1,P 2)+F(P 2,P 3) for P 1,P 2,P 3 on a line, P 2 between P 1 and P 3, and are continuous with respect to the Euclidean topology in R 2 × R 2. In this paper we prove the converse: every linear additive and continuous pseudo-metric F is generated as above by some c-finite measure Μ on G for which (0) holds. The method of proof shows that values of linearly additive and continuous pseudo-metric F inside every bounded convex polygon C are determined completely by the values of F on (δC)2. The representation of pseudo-metrics by measures is useful in derivation of inequalities for the former.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