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联盟企业知识转移演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转移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博弈过程,演化博弈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转移主体行为。考虑到传统的演化博弈模型不能对知识转移主体非理性心理因素及风险偏好问题进行有效解释,本文将累积前景理论与演化博弈相结合,运用前景价值函数完善支付矩阵的部分参数,分析博弈模型的演化稳定策略。通过仿真模拟得出如下结论:知识转移存在两个演化稳定策略;转移策略由直接收益、转移成本及前景损益等因素决定;转移方的风险损失对转移策略影响较大,而接收方潜在收入对知识转移策略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刘伟  丁凯文 《运筹与管理》2020,29(5):181-188
为了控制网络众包交易的风险,以网络众包平台中的发包方和接包方为研究对象,基于微分博弈方法建立了网络众包交易中参与者行为的博弈模型,研究了发包方和接包方在合作和非合作两种情形下的策略选择。本文研究发现在声誉效应满足特定阈值的条件时,合作博弈情形下众包系统的总收益更大;而且,发包方和接包方违约控制的收益及努力程度更大。在网络众包平台的违约罚金超过特定阈值时,随时间推移发包方和接包方违约控制的努力程度逐渐提高,实现帕累托改进。本文结合猪八戒网、InnoCentive等网络众包平台的众包交易机制,采用数值分析对博弈模型的求解结果进行模拟。对于网络众包平台来说,可以通过建立有效的信用评价机制,将信用评价或声誉纳入众包交易定价,引导参与者约束自身行为。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比分析传染病传染机制与隐性知识的转移过程,引入SIR模型,根据隐性知识转移的特点对SIR模型进行改进,并在组织遗忘视角下,将员工知识遗忘细分为主动遗忘和被动遗忘,建立知识密集型企业隐性知识转移模型.而后,通过Matlab对该模型的演化函数进行模拟,分析知识接收方占比、知识转移能力、知识遗忘率及核心员工流失率对知识密集型企业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最后,基于模拟分析结果,为提升知识密集型企业隐性知识转移效益提出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4.
知识转移是创投与创业企业降低合作风险、提升合作效率的重要途经,如何激励创业企业提高知识转移积极性一直是创业合作的重要议题。考虑到创业合作双方对知识转移内容及行为观测、评估的不一致及由此诱发的激励偏差和公平失衡问题,研究构建了完全理性情形和激励偏差与公平偏好双重作用情形下的创业企业知识转移激励模型,并深入探讨了激励偏差和公平偏好对创投最优激励强度和创业企业知识转移最优努力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完全理性情形下,激励偏差与创投最优激励强度呈倒U型关系,与创业企业知识转移最优努力水平正相关;在公平偏好和激励偏差共同作用情形下,创投最优激励强度选择呈现出显著复杂性,需综合考虑公平偏好、激励偏差、知识可转移量和风险成本等因素以实现最优激励,同时公平偏好加剧了激励偏差对创业企业知识转移意愿的影响程度,与知识转移努力水平U型相关。  相似文献   

5.
针对制造企业供应网络治理策略的选择问题,通过建立动态的委托代理模型对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供应网络治理策略条件下制造商的期望效用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环境不确定性,知识转移和折现率都决定了特定的供应网络治理策略的效率.最后得出在环境高度不确定的行业制造商只有加强与供应商之间的知识转移及对长期利益的关注才更有利于实施封闭式治理策略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马军  董琼  杨德礼 《运筹与管理》2012,21(2):173-182
本文针对网络组织中知识在组织间转移的行为和问题进行研究。许多文献从网络组织整体的角度阐述和论证了网络组织中知识转移的数量和效率对于网络组织的整体绩效成正比例关系,但是,在网络组织中个体企业之间存在着合作与竞争,知识转移的过程也是一个合作与竞争的过程,个体企业追求的是个体最优化的状态。本文在个体目标最优化的基础上,考虑到知识转移的交易与非交易方式,知识转移的风险性,对组织中个体企业间关系的影响,以及知识的转化率,构建了个体企业基于利润、知识转移风险、组织间关系价值、知识转移费用和知识的吸收转化价值的多目标决策模型;并且,运用变分不等式理论与修正投影方法,得到个体最优化状态下的网络组织知识转移的均衡状态;最后,通过算例证明了模型和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服务外包下,由于客户企业参与程度、服务提供商的努力水平以及专用性资产投入水平都难以让合作双方有效验证,这三种不可验证性风险因素可能引发道德风险,从而降低服务外包的绩效,甚至导致服务外包的失败。为此,本文建立了服务外包下的委托—代理框架,设计了客户企业参与下的服务外包激励机制模型,运用最优化理论分析了客户企业的参与程度以及服务提供商的专用性资产投入水平等因素对激励机制契约设计的影响,并运用数值仿真验证客户企业参与程度和服务提供商专用性资产投入水平对激励系数和服务提供商的努力水平的影响。研究分析表明:在服务外包活动中客户企业更多的投入到合作生产中时,对服务提供商的激励也会增加但是增加的幅度较慢,同时服务提供商付出的努力将会加速的提高;服务提供商投入的专用性资产投入水平越高时,其自身的努力水平也会加速增长,客户企业对其的激励系数也会增长,当专用性资产投入水平达到某一程度时,激励系数增长速度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8.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3,(5):910-922
当保险公司承保巨灾风险时,通过再保险转移风险是非常必要的。再保险是保险人将其承保业务的一部分转移给再保险人的行为,而再保险业务中核心是最优再保险策略问题,即以何种形式分保以及具体分保的额度。本文引入基金业中风险管理和绩效评估等方面常用的指标-夏普比率,构建了基于该指标的再保险策略风险模型.对于分保业务中常见的两种形式:成数再保险和止损再保险,文章通过分析得出使得保险人夏普比率最大化的风险自留比率和风险自留额度。基于夏普比例对最优再保险策略的研究可以为保险公司的再保险业务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云计算开源生态正在逐步形成,促进知识共享、规避开源风险成为开源运营及开源治理的重要目标。本文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行业自律和政府监管两种治理机制下多方利益相关者(云计算企业、产业联盟以及政府)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关键参数对各方策略及系统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行业自律机制下,违约金和基金会补贴会促进知识共享合作,而产业联盟对于风险的存在则更为敏感。在政府监管机制下,罚款和政府补贴可以帮助参与者平衡风险并促进知识共享合作。研究结果可为云计算开源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企业创新发展已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器。企业创新研发过程会出现知识溢出行为,而知识溢出行为一方面将打击创新企业的创新积极性,但另一方面会促进企业与其他合作成员的合作关系。从知识传播过程入手,运用信息粘滞性去控制知识溢出程度,根据企业创新进程构建企业创新策略演化模型。研究发现独立创新阶段,采取知识投入策略的企业短期内会通过增加信息粘滞性来避免知识溢出,当企业双方都进行知识投入时,合作逐渐向协同创新发展;协同创新阶段,企业双方同时采用知识投入策略时,知识转移促进企业形成“溢出-吸收-反吸收”合作回路,知识内化能力、知识投入水平与政府补贴正向激励合作,信息粘滞性影响被合作优势消除。  相似文献   

11.
针对IT外包知识共享障碍的问题,在已有IT外包知识共享研究的基础上,依据演化博弈论建立了IT外包知识共享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通过求解复制动态方程与演化稳定策略,分析了影响IT外包知识共享行为的因素,并利用Matlab 7.6软件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可共享量、知识互补程度、信任、知识吸收转化能力、知识共享成本和风险以及激励机制等是影响IT外包知识共享行为的关键因素。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刘伟  徐可 《运筹与管理》2022,31(10):90-97
本文基于知识基础观理论和吸收能力理论,以两个异质性制造企业组成的寡头竞争市场为研究对象,参考经典研发竞争AJ模型和非对称研发模型,建立考虑IT基础设施作用的外部知识对企业流程创新影响的博弈模型。研究表明,对于异质性企业来说,成本和IT基础设施投入占优的企业通过流程创新将拥有更大的市场份额,且企业通过合作创新方式引入的外部知识量也随着初始生产成本差异和IT基础设施投入的变化而改变,总体来说,企业异质性是企业流程创新竞争不平衡性的重要原因。考虑IT基础设施作用的情况下,企业引入外部知识进行流程创新对均衡产量具有正向影响,对均衡利润的影响存在阈值,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由于溢出效应的存在,两个企业的均衡利润随领先企业的IT基础设施投入的增加而增加,但领先企业的均衡利润随IT基础设施投入的增加幅度更大,且领先企业的均衡利润占优。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加强IT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外部知识利用,提升企业流程创新能力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3.
针对产品具有一定替代性的两个竞争企业(分别为企业1和企业2)和存在规模效应的上游供应商的外包决策问题, 构建了企业1 外包前后各方的利润模型,求解了下游企业的外包和自产的最优策略以及供应商的最佳批发价格,分析了企业1 的外包策略对企业2 和供应商的外包决策的影响,比较了产品替代性对外包前后各决策变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企业的单位生产成本高于外包成本时,企业也可能选择自产;而当企业的单位生产成本低于外包成本时,企业也可能选择产品外包。并对模型进行进一步的拓展,比较了下游企业作顺序和同时外包决策两种情景的异同。  相似文献   

14.
DEMATEL方法(决策试验与试验评估法)是一种运用图论与矩阵工具进行系统因素分析的方法。但此方法对系统因素间关系的评价仅限于实数域内,往往不适合描述现实生活中系统因素间复杂的影响关系。鉴于区间数能更有效地描述复杂的现象,本文将传统的DEMATEL方法拓展到了区间数领域,来弥补DEMATEL方法的这一不足。为此,本文建立了区间数初始直接影响矩阵,借助于区间数的运算法则和可能度排序,计算出区间数综合影响矩阵,并对系统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区间数DEMATEL方法。然后采用区间数DEMATEL方法识别IT外包中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得到IT外包中知识转移过程中的原因影响因素、结果影响因素以及每个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以此为IT外包人员给予相应的建议,同时也验证了该方法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顾客需求重要度的获取是进行顾客需求综合分析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确定对质量屋的优化以及之后的优化决策有着重要的作用.科学准确地计算顾客需求重要度有助于企业有针对性的生产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从而提高顾客满意度,增强市场竞争力.基于QFD理论,文章从顾客和专家双视角出发收集数据,采用指数标度的G1-概率系数法代替传统的权重概率综合系数法来确定顾客初始需求权重,并结合市场竞争性因素对初始需求权重进行修正,简单准确地确定了顾客需求重要度,并通过IT外包案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两服务商竞争的研发外包知识转移,考虑两个服务商知识吸收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均不同,且信息劣势方不知道信息优势方的知识吸收能力。通过建立以企业为领导者,两个服务商为跟随者的Stackelberg主从博弈模型,研究了企业和信息优势方的知识吸收能力披露决策,以及信息劣势方的信息处理决策,并用算例对结论加以说明。研究表明:仅当知识吸收能力较弱的服务商索取的单位报酬相对较低时,企业应披露信息优势方的知识吸收能力;仅当信息优势方知识吸收能力较弱时,其应披露自身知识吸收能力;信息劣势方应始终遵循信息优势方的信息披露策略;各方信息披露决策对企业和服务商均有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7.
The use of Monte Carlo simulation for evaluation of financial risk of 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ject selection decision is described. A major Thai bank considered the opportunity to expand credit card operations throug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Alternatives considered were in-house development and outsourcing. There were many strategic reasons for the initiative. However, there were also many risks associated with the proposal. A Monte Carlo simulation spreadsheet model was used to model risk parameters, and to analyze key performance variables of financial performance. Key output variables were the number of cardholders expected, project net present value, net profit, and expected return on investment. The spreadsheet model made entry of model elements transparent, and Monte Carlo simulation provided clear visual display of the financial output variables. The bank used this information in its decision to outsource its credit card operations.  相似文献   

18.
Cyber risk due to breach can be seen as a risk of a financial loss due to breach of an institution’s IT infrastructure by unauthorized parties and exploiting, taking possession of, or disclosing data assets, thus creating financial and/or reputation damage. In this paper, as a primary contribution to the existing body of actuarial literature, we propose a structural model of aggregate loss distribution for cyber risk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under the assumption of a tree-based LAN topology. Up to our knowledge, there exist no theoretical models of an aggregate loss distribution for cyber risk in this setting. To achieve our goal, we contextualize the problem in the probabilistic graph-theoretical framework using percolation models. We assume that the IT network topology is represented by a random graph allowing for heterogeneous loss topology and providing instructive numerical examples.  相似文献   

19.
A continuous time overlapping generation model is used to analyse defined-contribution pension plans. Without intergenerational risk transfer between employees the optimal investment strategy results from the Merton model. Introducing intergenerational risk transfer leads to an increase in the risk tolerance of future employees and allows us to improve their anticipated expected utility resulting from accrued retirement benefits. Of course, this leads to a risk of temporary underfunding. But even for an underfunded pension plan one can guarantee that in the long run, the median of the funding ratio exceeds o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