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基于协作创新和现代商务模式,以供应商为供应链核心企业,考虑了在需求对价格敏感情况下供应商、制造商、第三方研发机构协作创新的博弈,对供应链创新协作的三种模式进行了建模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在创新能力相当的情况下,无论从创新力度、各方期望利润,还是从需求来看,供应商与供应链上关系紧密的下游协作创新的模式不仅可以降低自己创新的投资和风险,而且提高了整个供应链创新力度和水平,在收益上达到双赢,其优于不进行协作创新和委托第三方研发机构的协作创新模式.最后提出了供应链协调契约.  相似文献   

2.
针对由单一供应商、单一制造商和单一零售商构成的三级供应链,研究了如何协调非集成化模式下的供应链库存调度问题.在回购运输成本由相应下游企业承担的假定下,分别探讨了四种供应链运输模式回购契约协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供应链三方回购契约,其参数为:运输选择因子,最优订货量因子,利润分享因子.最后对供应链三方回购契约进行了相关的数值分析,并得到了一些管理上的启示,对降低三级供应链的库存与运输成本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构建包含生鲜乳供应商、第三方检测机构、乳品制造商以及需求市场的乳品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揭示第三方检测机构入侵下,生鲜乳检测技术革新投入水平变化对乳品供应链各层级均衡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三方检测机构承担生鲜乳检测技术投入,有利于供应链检测质量水平的提升,行业风险规避能力加强,供应链整体获利增加,是实现乳品供应链治理的有益尝试;生鲜乳供应商应在质量控制上占据主导地位,通过价格传导机制,促使乳制品制造商分担部分检测费用;政府在第三方检测环境下扮演监管角色,通过补贴与惩罚举措提升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公平性及公正性,并通过策略调整来推动第三方检测的市场化运作。  相似文献   

4.
针对由原材料供应商、OEM品牌商和制造商组成的供应链系统,本文构建了委托(Agent)、控制(Consignment)和设计代工(ODM)三种代工结构,分析了OEM品牌商和制造商的最优代工策略。本文重点讨论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且制造商不仅在上游与OEM品牌商合作,还在下游与OEM品牌商在市场上竞争。研究结果表明:针对不同的市场竞争程度和创新投入效率,OEM品牌商会策略性的调整代工模式,在控制和设计代工中进行选择;制造商同样也有其所倾向的代工模式,但只有在较极端的情况下,才会倾向于选择设计代工模式,这反映出制造商缺乏动力进行产品设计创新。并且,当创新投入效率适中时,双方会出现决策一致的情况,但随着市场竞争程度的增加,这个区间会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5.
在按单装配供应链中非关键组件采购成本是制造商私人信息的情况下,就制造商向关键组件供应商预定产能的过程建立动态博弈模型,重点研究如何从第三方的角度协调制造商的产能预定决策,并分析信息不对称对协调机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个菜单式预定合同不仅能诱导制造商披露真实成本信息,还能使供应链达到协调.  相似文献   

6.
模型以整个供应链成本最低为目标,在JIT环境下通过对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和零售商等各阶段库存模型以及其他相关成本的研究,得到供应链的最优物料补充策略,制造商的最优生产策略以及产成品运输策略。供应链结构包括一个制造商,多个原材料供应商和零售商。研究表明,通过有效的加强整条供应链的协作,能够有效降低供应链的总成本。  相似文献   

7.
维修中心参与回收是闭环供应链研究面临的新情境。本文将维修中心可以免费获得零部件的情形考虑进来, 分别给出了回收商单回收渠道模式、回收商与第三方维修中心双回收渠道模式, 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两种模式下闭环供应链的定价决策及回收模式选择问题。结果表明:两种模式下, 官方维修中心免费获得零部件数量的增加都会对制造商利润产生积极影响, 但不会对其回购价产生影响; 双回收渠道模式下, 第三方维修中心免费获得零部件数量的增加会使制造商的回购价降低, 使其利润增加。从有偿回收产品总数量最大化的角度来看, 当第三方维修中心免费获得零部件的数量较低且两种渠道之间的竞争程度较高时, 应该选择双回收渠道模式。从制造商利润最大化的角度来看, 模式选取决策与两种模式下官方维修中心免费获得零部件数量的相对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8.
维修中心参与回收是闭环供应链研究面临的新情境。本文将维修中心可以免费获得零部件的情形考虑进来,分别给出了回收商单回收渠道模式、回收商与第三方维修中心双回收渠道模式,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两种模式下闭环供应链的定价决策及回收模式选择问题。结果表明:两种模式下,官方维修中心免费获得零部件数量的增加都会对制造商利润产生积极影响,但不会对其回购价产生影响;双回收渠道模式下,第三方维修中心免费获得零部件数量的增加会使制造商的回购价降低,使其利润增加。从有偿回收产品总数量最大化的角度来看,当第三方维修中心免费获得零部件的数量较低且两种渠道之间的竞争程度较高时,应该选择双回收渠道模式。从制造商利润最大化的角度来看,模式选取决策与两种模式下官方维修中心免费获得零部件数量的相对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同时考虑零售商竞争与第三方回收闭环供应链的定价决策及协调问题, 分别建立了集中与分散决策模式下的闭环供应链优化模型, 并提出了基于改进K-S法的协调机制。研究表明:在分散式闭环供应链决策下, 较之两零售商与第三方, 制造商总是可以获得最大的利润。两零售商在产品价格上竞争程度的增强不仅可以有效提高产品销量, 同时对废旧产品的回收也起到了很好地促进作用。闭环供应链成员企业间的合作策略能有效消除系统的“双重边际”效应, 且较之零售商及第三方回收商, 制造商的合作动力更强。  相似文献   

10.
考虑延伸服务与信息反馈情况下,针对单个制造商和两个竞争零售商的供应链决策问题,构建了需求不确定情况下研发技术决策的供应链非合作竞争博弈模型,得到了制造商和零售商在三种不同溢出情况下的最优研发决策.通过理论和算例分析了不同的减排研发技术与供应链成员利润的相关关系,并探讨了减排研发成本系数与产品替代系数对供应链成员的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零售商主导型绿色供应链激励机制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往有关绿色供应链激励机制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制造商为核心企业展开.而2014年12月颁布的《企业绿色采购指南(试行)》强调了采购商(或零售商)在绿色供应链当中所起的作用.以零售商(而不是供应商)作为核心企业,建立供应商-零售商绿色供应链博弈模型,用以研究零售商的激励制度设计以及绿色产品需求如何影响绿色供应链.分别求解供应商不进行绿色工艺研发、供应商单独进行绿色工艺研发的供应链均衡解,并且设计了转移支付激励机制.研究表明:1)供应商和零售商不一定都有激励提高产品绿色度,但在特定条件下,他们都有动力提高产品绿色度;2)如果供应商和零售商都有动力提高产品绿色度,那么供应商主导型的绿色供应链比零售商主导型的供应链在为整个供应链创造利润方面更佳;3)零售商主导型的绿色供应链可找到最优转移支付比例使得供应链整体利润最大化,且转移支付激励手段有效.  相似文献   

12.
在随机需求和技术变革的环境下,基于有产能约束的单供应商-单零售商的供应链结构,研究供应商分销价格决策和技术创新策略以及零售商订货决策。建立了三阶段Stackelberg博弈模型,通过逆推方法求得了供应商最优分销价格和技术创新策略以及零售商最优订货量,深入探讨了供应商产能、新技术出现概率以及市场需求期望与波动分别对供应商、零售商和供应链整体利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供应商产能不足时进行技术创新会提高供应商和供应链的利润,但零售商因间接承担供应商技术创新的投资成本而利润下降;当供应商产能过剩时进行技术创新则会降低供应商及供应链的利润,而零售商的利润增加。新技术出现概率增加会提高供应链各成员的利润;提高市场需求期望并减小市场波动对供应商及供应链有利,但可能会降低零售商的利润。  相似文献   

13.
由于存在着激烈的商业竞争,供需匹配成为供应链追求高绩效的关键.本文在制造商采取产能外包的策略下,引入二次采购契约研究制造商和销售商之间的契约订货问题.研究表明:1)供应链上存在一个核心企业来主导供应链契约的制定;2)本文设计的二次采购契约机制对分散式供应链的协调是有效的;3)制造商通过产能外包解决由于销售商的二次采购造成的缺货,可以使其更好地满足销售商的产品需求,进而提高供应链整体收益.最后,通过算例对研究结果作进一步说明.  相似文献   

14.
Successfu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necessitates an effective sourcing strategy to combat uncertainties in both supply and demand. In particular, supply disruption results in excessive downtim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supply chain repercussions, and eventually a loss in the market value of the firm.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single period, single product sourcing decisions under demand uncertainty. Our approach integrates product prices, supplier costs, supplier capacities, historical supplier reliabilities and firm specific inventory costs. A unique feature of our approach is the integration of a firm specific supplier diversification function. We also extend our analysis to examine the impact of minimum supplier order quantities.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single sourcing is a dominant strategy only when supplier capacities are large relative to the product demand and when the firm does not obtain diversification benefits. In other cases, we find that multiple sourcing is an optimal sourcing strategy. We also characterize a non-intuitive trade-off between supplier minimum order quantities, costs, and supplier reliabilities. Finally, we examine the robustness of our results through an extensive numerical analysis of the key parameters of our model.  相似文献   

15.
随着资源的匮乏和环境污染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消费者开始关注废旧产品的回收再制造。针对制造商唯一寡头垄断市场竞争结构,引入回收风险,分别对制造商(OEM)自行回收废旧产品的闭环供应链、第三方回收商回收废旧产品的闭环供应链建立数学模型,分析给出各企业的最优差异定价规则,并从经济学意义上得到相关管理启示;数值实验的结果则进一步验证回购价格、回收风险、价格竞争强度对最优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闭环供应链结构会影响再制品价格及废旧产品的回收价格,但对OEM新品定价无影响。(2)回收风险的变化对价格决策的影响取决于闭环供应链的结构特征。当回收风险较低时,在激发消费者对再制品需求、促使消费者返回废旧产品、提升闭环供应链整体效率等方面,OEM自行回收模式优于第三方回收商回收模式;而当回收风险较高时,则第三方回收商回收模式优于OEM自行回收模式。(3)回收风险的降低使得闭环供应链总利润呈现出增长的趋势,进而进一步体现到再制造的经济价值。(4)OEM自行回收废旧产品需考虑到新品与再制品间的价格竞争强度,当价格竞争强度较弱时,OEM自行回收废旧产品可为OEM带来更多的利润;新品与再制品间的价格竞争也有利于再制品需求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Recent applications of game-theoretic analysis to supply chain efficiency have focused on constructs between a buyer (the retailer or manufacturer) and a seller (the supplier) in successive stages of a supply chain. If demand for the final product is stochastic then the supplier has an incentive to keep its capacity relatively low to avoid creating unneeded capacity. The manufacturer, on the other hand, prefers the supplier’s capacity to be high to ensure that the final demand is satisfied. The manufacturer therefore constructs a contract to induce the supplier to increase its production capacity. Most research examines contracting when final demand is realized after the manufacturer places its order to the supplier. However, if final demand is realized before the manufacturer places its order to the supplier, these types of contracts can be ineffective. This paper examines two contracts under the latter timing scenario: long-term contracts in which the business relationship is repeated, and penalty contracts in which the supplier is penalized for too little capacity. Results indicate long-term contracts increase the profit potential of the supply chain. Furthermore, the penalty contracts can ensure that the supplier chooses a capacity level such that the full profit potential is achieved.  相似文献   

17.
实际生活中,供应链的资金管理是极其复杂多变的,现有学者关于供应链定价问题研究多以简单的二层供应链为基础,脱离了实际可用性。本文将二层供应链拓展成三层供应链,以单一供应商、单一生产商和单一零售商组成的三层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在市场风险中性的假设条件下,探究在供应商拥有不同初始资金约束情形下的供应链融资与最优定价决策,弥补了原先模型使用范围的狭隘性。通过模型的建立与数值分析显示,当供应商存在资金约束时,供应链融资能够使整条供应链上参与者的最优利润增加,从而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18.
考虑由一个制造商和两个竞争性供应商组成的供应链系统,其中一个供应商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自有资金不足以完成正常生产任务,需要通过融资获得资金完成生产。针对供应链内部和外部两种融资模式,分别构建了供应链成员的收益模型,计算了不同融资方式下的决策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对两种融资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资金短缺的供应商生产不确定性较低时,供应链成员所能获得的利润较高,并且内部融资下资金短缺的供应商生产积极性高于外部融资。同时发现,对融资方式偏好的不一致将导致制造商利润损失,此时制造商可以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引导供应商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以提高整体收益。  相似文献   

19.
构建了现货市场价格及市场需求均不确定的供应链博弈模型,分析了风险中性供应商的批发价决策、风险厌恶制造商的采购决策,证明博弈均衡存在且唯一。通过解析分析及数值实验探讨了风险态度、现货价格和需求波动及其相关性对供应链博弈的影响。结果表明:1)制造商因规避风险会减小采购,这降低了供应链总效用;2)现货市场存在时制造商会减小向供应商采购的数量,这降低了供应商的利润,但提高了供应链总效用;3)现货价格与市场需求的相关关系让供应商掌握主动,但会降低制造商及整个供应链的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