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普遍认为零售企业压榨供应商、但实际上供应商利润率远高于零售商是业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商业悖论问题。通过构建无退货、一般退货、全额退货、线性回扣等体现零售商不同强势地位的供应链渠道管理模型,研究并比较了退货和回扣等强势契约机制以及销售努力对零售供应链管理绩效的影响。分析表明供应商通过批发价定价可以有效转移强势契约带来的风险和成本支付,零售商不能通过强势契约显著提升零售供应链效益。零售商应该利用渠道优势首先强化对批发价定价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合理采用强势契约机制。本文研究很好地解释了零供双方渠道地位与利润水平矛盾的商业悖论问题。 相似文献
2.
3.
4.
5.
本文在考虑政府奖惩机制下,研究零售商主导的闭环供应链中成员的动态均衡策略,其中制造商负责回收再制造,回收率随时间动态变化。分别构建了三种模式下的Stackelberg微分博弈模型:政府不对制造商和零售商实施奖惩机制、政府只对制造商实施奖惩机制以及政府同时对制造商和零售商实施奖惩机制。运用贝尔曼连续型动态规划理论,求解了三种模式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决策均衡结果并进行了对比分析,从消费者剩余价值和成员利润的视角证明了政府实施奖惩机制的有效性。最后通过算例对成员均衡策略进行了稳态分析和非稳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的奖惩机制能够正确引导闭环供应链成员做出最优决策,有利于减缓分散决策所带来的双重边际效应,提高消费者剩余价值。零售商分担回收责任会削减政府对制造商回收的激励作用,降低闭环供应链整体利润。相比之下,政府只对制造商实施奖惩机制是最优模式选择,可以同时提高经济和环保双重效益。 相似文献
6.
针对由单一供应商和三个相互竞争零售商组成的两层分销供应链系统,在三种不同的博弈框架下,采用合作博弈论中短视的Nash稳定性概念与远视的最大一致集(LCS)概念研究了供应商与不同零售商联盟间的定价博弈,分别讨论了不同类型零售商联盟的稳定性。发现不论是在供应商处于领导地位,还是在零售商处于领导地位的市场中,当竞争强度较弱时,大联盟不是短视零售商联盟的稳定结构,却有可能是远视零售商联盟的稳定结构;当竞争强度较强时,则无论是短视零售商还是远视零售商都以大联盟为稳定结构,但是,在供应商处于领导地位的市场中,远视零售商形成大联盟的阈值较高;在供应商和零售商地位相同的市场中,大联盟则是远视零售商和短视零售商共同的稳定结构。 相似文献
7.
余玉刚;郭丹丹;郑圣明;王兆祥 《运筹与管理》2024,(8):141-147
随着零售业的快速发展,零售商的话语权不断提升,有越来越多的零售商开始成为供应链的主导者。在零售业中,零售商在批发零售的同时又为第三方卖家提供零售平台已经成为了一种主流的商业模式。此外,一些零售商开始向第三方卖家共享其自建物流服务。本文研究了在零售商主导的供应链中零售商的物流服务共享(简称LSS)对于供应商、第三方卖家、整个供应链以及消费者的影响。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供应商、零售商和第三方卖家的博弈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LSS总是对第三方卖家的价格、需求和利润产生积极影响。(2)跨渠道服务敏感性较小时,LSS能够实现供应商、第三方卖家和零售商三方共赢。(3)当零售商的物流服务水平并不比第三方物流服务水平高太多时,LSS可以提升供应链总利润;跨渠道服务敏感性中等时,LSS可以提升消费者效用。 相似文献
8.
顾琼琼;石苗青;刘斌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20,(18):55-75
从线下零售商提供服务的角度出发,考虑消费者线下额外消费,对零售商主导的双渠道供应链中基准模式和BOPS模式下销量计入线下方案和线上单位补偿方案构建渠道整合模型,分析消费者比例、额外消费以及服务敏感度对供应链成员决策及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基准模式和销量计入线下方案下,最优零售价格和最优服务水平随着线上消费者比例的增加而增大;而在线上单位补偿方案下,二者随线上消费者比例的变化受BOPS类消费者比例的影响;2)仅在线上单位补偿方案下最优零售价格与额外消费相关,与直觉不同的是单位补偿额不总是和额外消费呈负相关,相关性受服务敏感度影响,单位补偿额可以根据批发价格的大小来调节供应链成员利润分配;3)当BOPS类消费者较多时,最优服务水平和最优零售价格在线上单位补偿方案下最大,基准模式下次之,销量计入线下方案下最小;4)当产品的线下需求远远超过线上需求,且产品的服务敏感度较低时,线上单位补偿方案下供应链整体收益最高,且此时零售商和供应商优先选择单位补偿方案,其他情况基准模式下供应链利润最大,企业可以根据产品市场特性选择合适的销售方案. 相似文献
9.
10.
零售商竞争环境下闭环供应链定价策略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以博弈论为基本研究方法,对由一个制造商与两个零售商所组成的闭环供应链系统在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下的定价模型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系统各成员的最优定价策略和利润,发现非合作分散决策会造成系统效率的损失。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收益共享的协调定价机制,实现了闭环供应链系统的协调,并使得闭环供应链系统整体利润达到集中决策时的利润水平。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了两零售商之间的竞争系数和政府的经济补贴对供应链系统决策和利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12.
运用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一个供应商和一个团购网站组成的二级供应链为基础,建立了供应商为委托人、团购网站为代理人的博弈模型,研究了供应商对团购网站的激励机制,并利用最优化原理进行了求解得出了最优激励强度系数,并给出了算例.结果表明:总代理成本随风险规避度、市场随机因素方差和产出系数的增加而增加,随团购网站成本系数的增加而减少;供应商确定性等价收益和供应商支付给团购网站的报酬随团购网站成本系数、风险规避度和市场随机因素方差的增加而减少,随团购网站产出系数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3.
随着第四方物流、一揽子金融服务专家等综合服务提供商运作模式的兴起,服务供应链的运作优化问题备受关注.本文基于收益分享契约的交易环境,构建了一个纯服务的两级供应链结构,分析了服务供应链的激励机制和协调机制.分析得出,服务供应链为了实现效益最优化,需要综合服务提供商向专业服务供应商实施努力激励;收益分享契约下含有激励机制的服务供应链能够实现协调,而且拥有良好的利润分配柔性. 相似文献
14.
15.
合理的利益分配策略可以稳定敏捷供应链的运营过程,加速敏捷供应链目标的实现.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了敏捷供应链利益分配中最优激励方案的设计问题,得出在信息对称条件下由于合作伙伴企业的努力水平可以为主导企业所观测,因而容易制定最优激励方案并实现利益分配.而在更多的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需要对合作伙伴企业的产出结果进行监督和评估,通过不同努力水平下的分布概率间接地获得努力水平信息.该结论对于敏捷供应链利益分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最优激励方案在敏捷供应链利益分配中的实现过程进行了说明,通过适当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实现了利益分配中考虑努力水平等因素的激励策略. 相似文献
16.
汪峻萍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8,38(7)
在假定分销商允许缺货发生和供应商控制库存的前提下,建立了一类供应——分销型供应链在对称信息和非对称信息这两种情况下的生产库存协调模型,给出了相应的最优协调策略,并通过比较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下系统的总费用,揭示了信息对称与否对协调策略及系统总费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利用博弈理论研究了由单个制造商与n个零售商组成的零售与回收均存在竞争的闭环供应链的协调问题,给出了分散决策与集中决策情形下系统成员的最优决策和收益,发现分散决策使闭环供应链系统收益受损;提出了一种线性转移支付契约,实现了闭环供应链的协调.最后,通过一个数值算例验证了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8.
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与绩效关系统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对314家制造企业的调查结果,使用SPSS统计软件,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层次调解回归分析,研究绿色供应链管理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质量管理对其的影响。旨在说明统计分析在环境管理研究中的应用,并为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政府经济政策对闭环供应链的影响,以非线性互补理论为基本工具,分别得到了在政府奖励机制与惩罚机制下,制造商负责回收的闭环供应链网络的各层均衡及整体均衡条件、经济解释及对应的非线性互补模型.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与有效性,其分析结果表明当政府预期的最低回收率较低时,惩罚机制优于奖励机制;当政府预期的最低回收率较高时,奖励机制优于惩罚机制.政府部门为了达到预期的最低回收率目标,可以适当调整奖励因子与惩罚因子.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基于提前期压缩的信息对称和信息不对称两种情况下的供应链协调问题,重点解决了在信息不对称时采用线性转移支付策略解决供应链的不协调问题.当压缩提前期时,制造商的成本增加,成本的增加值信息对销售商有对称和不对称两种情况.在信息对称时采用收益共享契约可以实现供应链的协调;在信息不对称,采用收益共享契约时,为了激励制造商,销售商不得不对制造商生产成本的不确定性付出成本,导致利润下降,而制造商由于拥有私有信息而使得利润增加,所以整个供应链并没有达到集中决策时的水平,只得到了帕累托改善的次优结果.创新点在于采用线性转移支付策略实现了供应链的协调,达到了帕累托最优,解决了收益共享契约不能实现供应链协调的问题.最后通过算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