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机锡的羧酸配合物因其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以及多变的结构类型受人们的广泛关注1~4。研究结果表明中心锡原子的配位形式决定于直接与锡原子相连的烃基的结构和羧酸基配体的类型56。为了研究该类配合物的生物活性及其结构关系近年来合成了许多不同类型的有机锡的羧酸配合物。尤其是对羧酸配体中具有额外孤电子对的有机锡羧酸配合物的研究导致了许多新型结构的有机锡化合物的发现7~9。为探索三烃基锡羧酸配合物的结构类型、羧酸配体中杂原子与锡原子的作用方式以及分子结构与其生物活性的关系本文合成了三苄基4吡啶甲酸锡结晶水合物…  相似文献   

2.
<正>有机锡化合物因具有抗癌活性和杀菌、杀螨作用,以及结构特点多变、反应性丰富,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已合成出许多结构新颖和性能特殊的有机锡化合物[1-4]。研究发现,有机锡化合物中,中心锡原子的配位形式取决于与锡原子直接相连的  相似文献   

3.
有要锡配合物因基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以及多变的结构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1~4].有关该化合物的结构研究表明,中心锡原子的配位形式决定于直接与锡原子相连接的烃基的结构和羧酸基配体的类型[5~7].为了进一步探索有机锡羧配合物的结构类型、羧酸配体中带额外孤电子对的杂原子与锡原子的作用方式,本文合成了一个有机锡羧酸配合物[Ph3Sn(OCOC5H4NO)]n,并用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分析方法测定了它的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4.
用三苯基氢化锡,三对甲苯基氢化锡作为锡氢化试剂与9-乙炔基-9-芴醇进行反应,合成了2个有机锡化合物:[Z]-2-(三苯基锡基)-1-(9-芴醇)乙烯(1)和[Z]-2-(三对甲苯基锡基)-1-(9-芴醇)乙烯(2)。化合物1和2分别与ICl,Br~2,I~2反应,得到6个有机锡一卤化物,6个有机锡二卤化物和2个有机锡混合卤化物(3-16)。有机锡一碘化物7,13和有机锡二碘化物8,14与KOH乙醇溶液反应,分别得到相应的有机锡氢氧化物17,18和有机锡氧化物19,20。有机锡二碘化物8,14分别与含氮双齿配体1,10-邻菲罗啉(Phen),2,2'-联吡啶(Bipy),8-羟基喹啉(Oxin)反应,得到6个相应的配合物21-26。26个新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锡含量测定,IR,^1HNMR测定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测定了化合物2的晶体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化合物2是以Sn原子为中心扭曲的四面体构型。  相似文献   

5.
通过三苄基氢化锡与1-乙快基环庚醇发生加成反应,得到了一种有机锡化合物 :(Z)-1-[2-(三苄基锡基)乙烯基]环庚醇(1).化合物1与I2,Br2和IC1按1:1和1 :2摩尔比投料进行卤化反应,得到6种构型保持的有机锡一卤化物2-4及二卤化物 5-7.有机锡一卤化物3与KOH乙醇溶液反应,得到了相应的有机锡氢氧化物8.以上 8种新化合物均通过熔点测定、元素分析、锡含量测定、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 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中的有机锡化合物1,3,4,6,7进行了体外抗P388 血癌活性测定,其中有机锡化合物4,6,7表现出强效.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有机锡(Ⅳ)的羧酸配合物因其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以及丰富的结构类型备受人们的重视.实验证明,它们的生物活性与锡原子的配位形式有关,而中心锡原子的配位形式决定于直接与锡原子相连的烃基的结构和羧酸基配体的类型。  相似文献   

7.
在氮气保护下,1-乙炔茚满醇与三苯基氢化锡进行游离基加成反应,获得加成物(Z)-1-[2-(三苯基锡基)乙烯基]-1-茚满醇(1);将加成物(1)与苯酐反应,得到新型邻苯二甲酸单酯有机锡衍生物(2);衍生物(2)分别与二丁基氧化锡和三苯基氧化锡进行脱水反应,分别获得两个新型邻苯二甲酸酯的有机锡衍生物(3)和(4).将加成物(1)与卤素反应后,与锡原子直接相连的苯基被取代,得到一卤代和二卤代物(5~10).通过元素分析、1HNMR和IR等手段对化合物1~10进行了结构表征,确定了该类邻苯二甲酸单酯和邻苯二甲酸酯的有机锡衍生物的结构.并测定了加成物(1)和一溴代物(6)的晶体结构,在加成物(1)中,由于分子内存在较弱的O→Sn[0.2778(8)nm]配位作用,锡原子呈扭曲三角双锥构型.在一溴代物(6)分子中,存在分子内O→Sn[0.2364(2)nm]配位键,锡原子呈扭曲的三角双锥构型.该系列化合物分子内的O→Sn配位能力和Lewis酸性强弱的顺序为:二卤化物>一卤化物>加成物;氯代物>溴代物>碘代物>加成物.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14种新的(Z)-[2-(三芳基锡基)乙烯基]环戊醇类有机锡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IR、^1H NMR 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2-(三芳基锡基)乙烯基]环戊醇类有机锡化合物中乙烯式双键为顺式构型,分子内羟基与锡原子发生配位,形成五元螯合环。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二卤化物在抗癌,免疫及受体作用等方面具有优良的活性。  相似文献   

9.
二(o-甲基苄基)二氯化锡与N-(o-甲基苄基)羟胺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合成了有机锡配合物{[(o-MeC6H4CH2)2Sn(O)]2(o-MeC6H4CH2NHO)}2。经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化合物的晶体结构。该化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体学参数 a =1.0604(5) nm,b =1.3078(7) nm,c = 1.3742(47 nm,α=105.174(12)?,β = 90.229(7)?,γ=101.028(6)?,Z = 1,V =1.8025(15) nm3,Dc=1.522Mg•m-3,?(MoKa)= 1.423 mm-1,F(000)= 834,R1=0.0455,wR2=0.1017。化合物是三个以Sn2O2构成的平面四元环组成的梯状结构,锡原子均为五配位的畸变三角双锥构型。测定了配合物的体外抗癌活性,结果表明配合物对WiDr和MCF-7等癌细胞有一定的抑制能力。  相似文献   

10.
含硅二烃基锡(Ⅳ)邻菲咯啉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0年,Crowe等人首次报道了六配位有机锡(Ⅳ)配合物R2SnX2L2(R=烷基或苯基;X=F,C l,Br,I或NCS;L为含O或N的有机配体)对P388淋巴白血病细胞有抑制活性[1]。以后人们合成许多二烃基锡配合物,并对基作了广泛的研究[2,3]。结果表明,二烃基锡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主要取决于烃基,混合二烃基锡化合物毒性较高,使它们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在药物分子中,某个碳原子被硅取代,称为硅药(Sila-drug),其特点是能降低毒性,有时也能提高药效[6]。因此,开展对含硅有机锡化合物进行研究,对于探讨分子中引入硅原子后对有机锡化合物性质的影响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三苯基氢化锡、三对甲苯基氢化锡作为锡氢化试剂与1-乙炔基环辛醇进行反应, 合成了两个有机锡化合物: [Z]-1-[2-(三苯基锡基)乙烯基]环辛醇(1)和[Z]-1-[2-(三对甲苯基锡基)乙烯基]环辛醇(2), 并测定了1的晶体结构。1和2分别与ICl, Br2, I~2反应, 得到六个有机锡一卤化物和三个有机锡二卤化物(3-11)。有机锡二卤化物6和一卤化物5与KOH乙醇溶液反应, 分别得到相应的锡氧化物和锡氢氧化物(12, 13)。有机锡二卤化物8分别与含氮双齿配体[2,2'-联吡啶(Bipy),5-硝基-1,10-邻菲罗啉(Nphen),8-羟基喹啉(Oxin)]反应, 得到三个相应的配合物(14-16)。十六个新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锡含量测定、IR、^1H NMR测定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同时提出了1和2的生成反应历程。  相似文献   

12.
有机锡化合物的抗癌活性与结构的关系是人们所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1.2].自1989年以来,我们合成了几个系列的C-Sn直接相连并在分子中存在O→Sn内配位的有机锡化合物[3].经过抗癌活性实验,发现其中有很多种具有较高的抗癌活性.本文所报道的标题化合物分子有两种构型,迄今为止未见类似的报道.标题化合物的抗癌活性正在测试中.1实验部分1.且仪器1106型元素分析仪;锡含量用重量法分析;NicoletR。M/E四圆衍射仪.1.2标题化合物的合成(Z)-l{2-(二苯基演化锡基)乙烯基11一环己醇(I)按照文献["方法合成.产率80%,m.卜14…  相似文献   

13.
三苯基锡(Ⅳ)荒酸盐Ph3SnS2CN(C2H5)2的波谱及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合成了三苯基锡(Ⅳ)Ⅳ,Ⅳ-二乙基荒酸盐。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化合物中锡原子呈五配位畸变三角双锥构型。  相似文献   

14.
二(硅烃基亚甲基)锡二芳香羧酸酯的合成和结构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Brown[1]、Crowe[2]等报道了一些有机锡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癌活性以来,这一领域的研究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二烃基锡化合物具有比其相应的单烃基锡、三烃基锡或四烃基锡化合物更好的抗癌活性,因此,目前国内外对二烃基锡化合物研究十分活跃[3,4]。在文  相似文献   

15.
1972年Brown发现Ph3SnOOCCH对于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以后,人们通过对一系列有机锡合物的研究证明,许多二烃基锡化合物具有十分明显的抗肿瘤活性;但研究结果同时表明,这些化合物的毒副作用也十分明显.因此,它们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用硅原子对碳原子进行等电排置换是设计更加安全化学品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硅药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重视.为了进一步研究同类型有机锡化合物在结构和效用上的相互关系,探索用硅原子取代碳原子后有机锡化合物生物活性的变化情况,本文采用四烃基锡与四氯化锡反应,合成了3个含硅二烃基二氯化锡和2个含硅一烃基三氯化锡.反应方程式如下:  相似文献   

16.
在三乙胺作碱的条件下 ,用三苯基氯化锡和 2 ,6 -吡啶二甲酸以 1∶ 1摩尔比反应 ,合成了离子型有机锡化合物 { [Ph2 Sn]2 [2 ,6 -Py( CO2 ) 2 ]3 H2 O} 2 - [HNEt3 ]+2 。用 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化合物为单斜晶系 ,空间群 P2 1 /n,a=1 .70 73( 7) nm,b=1 .74 47( 7) nm,c=2 .4 333( 1 0 ) nm,β=1 0 9.6 94 ( 7)°,Z=4 ,V=6 .82 4 ( 5 ) nm3 ,Dx=1 .2 82 g/cm3 ,μ=0 .793mm- 1 ,F( 0 0 0 ) =2 6 96 ,R1 =0 .0 5 6 3,WR2 =0 .1 5 39。化合物中两个锡原子呈七配位畸变五角双锥构型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2个有机锡羧酸酯化合物三(邻溴苄基)锡噻吩2-甲酸酯(1)和三(邻溴苄基)锡肉桂酸酯(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1H、13C和119Sn)、差热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对1和2进行了结构表征,对其结构进行了量子化学从头计算.结果 显示,化合物1和2均为单锡核结构,锡原子均为四配位的畸变四面体构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由于离子型有机锡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的多样性、较好的生物活性以及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而引起广泛注意,前文报道了Ph3SnCl与HSCH2COOH在有机胺存在下发生Sn-Ph键断裂,生成二苯基锡的离子型有机锡化合物,本文用Ph2SnCl2与HSCH2COOH在有机胺存在下,采用同样的反应条件Sn-Ph键不再断裂,得到与前文结构相类似的化合物,反应方程式如下:  相似文献   

19.
有机锡化合物能够抑制蛋白酶体的类糜蛋白酶活性(CT),导致细胞死亡,但是其与蛋白酶体的相互作用形式并不清楚.本文测定了丁基锡化合物和苯基锡化合物对蛋白酶体CT活性的IC50值,探讨了有机锡化合物对蛋白酶体CT活性的抑制作用形式.研究表明,对蛋白酶体CT活性,本文研究的一取代或二取代有机锡是弱的、可逆抑制剂,而三丁基锡、三苯基锡是强的、不可逆抑制剂.计算机分子对接分析表明,对于可逆抑制CT活性的有机锡化合物,其预测抑制常数与实测IC50值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三丁基锡和三苯基锡上的Sn原子可能与β5亚基上的Thr1Oγ形成共价配位键,从而不可逆抑制CT活性.总之,本文建立的计算机分子对接模型很好地解释了有机锡化合物与蛋白酶体β5亚基的相互作用形式,这也将有助于了解类似金属化合物与蛋白酶体的相互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0.
自从1980年Crowe[1]等首次报道了有机锡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癌活性以来,人们合成了各种类型的有机锡化合物,并对它们的结构、物化性质和生物活性作了广泛的研究[2,3].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二烃基锡化合物具有比其相应的单烃基锡、三烃基锡或四烃基锡化合物更好的抗癌活性;并且,分子中不同的烃基及配体对其生物活性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4,5],尤其在水解、转移过程中,某些配体还可起到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