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甲醛和甲酸在Pt/Sb_(ad)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红  江琳才  蒋雄 《电化学》1995,1(1):56-64
研究了甲醛和甲酸在Pt/Sb_(ad)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在甲醛的情况下,在电位约0.7V处出现一个氧化峰;在甲酸的情况下,第一氢化峰的峰电流增加约4倍.当覆盖度为0.75±0.05时,电极显现最高活性,吸附锑原子在铂电极上具有催化活性的主要原因是通过几何效应阻止吸附毒物(PT- ̄*C=O)的生成。此外,讨论了电解时间、沉积电位、介质等因素对Pt/Sb_(ad)电极催化活性的影响,提出了在较低电位下,甲醛和甲酸在Pt/Sb_(ad)电极上催化氧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2.
用旋转环盘电极技术研究含中位四( 对磺基苯基) 卟啉合铁(FeTPPS) 的聚吡咯膜覆盖的玻碳电极上的氧还原过程. 结果表明该修饰膜的存在降低了氧还原的过电位,还原产物中有H2O2 ,过程用异相氧化还原催化(EC) 机理解释. 与金或铂比较,碳是较好的电极基体材料,适合于产生破坏水中有机物所需的过氧化物. 在酸性介质中氧在该膜修饰电极上的还原速度比在中性介质中大,由KouteckyLevich 关系式求出修饰膜中催化剂和分子氧反应的表观速度常数值.  相似文献   

3.
戴李宗  吴辉煌 《电化学》1998,4(3):241-245
聚邻甲苯胺(POT)、聚2,5 二甲氧苯胺(PDMAn)和聚间氯代苯胺(PClAn)由化学法合成而得,用它们的二甲基甲酰胺溶液在铂上成膜以制得聚合物修饰电极.循环伏安实验表明:在1mol/LH2SO4中,POT的氧化还原分两步进行,呈现两对氧化还原峰,PDMAn只在较负的电位区呈现两对氧化还原峰,而PClAn不呈氧化还原活性.不同电位下的交流阻抗特征与循环伏安图相对应.三种聚合物膜电极在0.5mol/LK3[Fe(CN)6]溶液中的伏安图也证明铁氰离子的还原速度依POT>PDMAn>PClAn的顺序而下降.环取代基的影响用电子效应和几何效应进行解释.可溶性聚苯胺便于制作大面积器件,环取代基对调节聚苯胺的电化学性能具有重要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聚邻甲苯胺(POT)、聚2,5二甲氧苯胺(PDMAn)和聚间氯代苯胺(PClAn)由化学法合成而得,用它们的二甲基甲酰胺溶液在铂上成膜以制得聚合物修饰电极.循环伏安实验表明:在1mol/LH2SO4中,POT的氧化还原分两步进行,呈现两对氧化还原峰,PDMAn只在较负的电位区呈现两对氧化还原峰,而PClAn不呈氧化还原活性.不同电位下的交流阻抗特征与循环伏安图相对应.三种聚合物膜电极在0.5mol/LK3[Fe(CN)6]溶液中的伏安图也证明铁氰离子的还原速度依POT>PDMAn>PClAn的顺序而下降.环取代基的影响用电子效应和几何效应进行解释.可溶性聚苯胺便于制作大面积器件,环取代基对调节聚苯胺的电化学性能具有重要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汤桂娜  王立军 《分析化学》1995,23(9):1017-1021
在PH5.6的HAcNAc缓冲介质中,钛铁度剂与FeⅢ)立好显色而不与Fe(Ⅱ)反应,但tiron的存在能加速Fe(Ⅱ)的氧化进而生成有色络合物。利用不同价态Fe与tiron反应速度的差异,可以实现Fe(Ⅱ)和Fe(Ⅲ)的动力学同时测定。本文用流动注射停流技术研究了此反应的动力学行为、估算Fe(Ⅲ)反应的条件速率常数,并对络合物的吸收光谱、反应酸度、试剂加入量、流路参数及停留时间和反应动力学特性条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恒电位,恒电流,循环扫描等电化学方法,首次制备了邻菲绕啉(0-phen)聚合膜修饰电极,在0.01mol/LKClO4水溶液中,其氧化与还原过程的峰电位分别为+0.04V和-0.53V(vs.SCE),该修饰电极在酸性,中性,碱性条件下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较好地改善K3Fe(CN)6和Vk3在电极上的氧化还原性质,对维生素C和肼的氧化有很好的催化作用,其氧化峰电位分别降低220mV和562  相似文献   

7.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酸性介质中碘离子在铂电极上不同电位区间, 不同酸度下的电化学反应行为. 结果表明, 当极化电位较低(小于0.6 V(vs Hg/Hg2SO4))时, 碘离子在铂电极上发生2I--2e→I2电氧化反应, 反应产物通过I2+I-=I-3被进一步溶解, 整个反应属于E-C(electrochemical-chemical)模式. 电氧化过程中可以形成碘膜, 其也可以被碘离子溶解. 当极化电位升高至0.6 V(vs Hg/Hg2SO4)或以上时, 碘离子会直接电氧化为高价态碘化合物, I-+3H2O→IO-3+6H++6e, 而析出的碘膜并不发生再氧化反应; 在电化学还原过程中, 出现了两个还原峰, 分别对应于I2、I-3的还原反应; 在无碘膜时, 碘离子电氧化过程受溶液中碘离子的液相扩散步骤控制; 碘膜形成后, 主要受碘膜中碘离子的固相扩散控制; 酸度对于碘离子的电化学氧化过程有很大的影响, 其线性极化曲线的起峰电位及电流峰值电位均随酸浓度升高而负移.  相似文献   

8.
刘宇  林祥钦 《应用化学》1998,15(2):44-47
用循环伏安与现场可见紫外光谱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氯化4-特丁基苯氧基铁酞菁[(TbPc)Fe(Ⅲ)Cl]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四氢呋喃溶剂中其正电位区经历了两步氧化过程,对应于Fe(Ⅲ)/Fe(Ⅳ)以及Fe(Ⅳ)/阳离子自由基的生成反应,负电位区还原过程经历了Fe(Ⅲ)/Fe(Ⅱ),Fe(Ⅱ)/Fe(Ⅰ)和Fe(Ⅰ)/阴离子自由基生成的3个步骤,阐述了配位效应对氧化还原机理的影响.指出Fe(Ⅳ)不寻常价态的出现,是阴离子Cl-的轴向配位对超常价态起到稳定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黄正国  程龙 《分析化学》2000,28(11):1331-1335
通过电化学生长法在4-氨基硫酚自组装膜修饰金电极上制备了包含杂多酸(SiMo11VO^5-40和聚合物阳极离子PDDA的多层膜修饰电极。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该多层膜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Mo的第3个还原峰随多层膜层数的增加显著增长,而另两个还原峰增长缓慢。该修饰电极的峰电位随PH的增加而线性负移,表明有氢离子参与杂多酸的氧化还原反应。该修饰电极对BrO^-3和NHO2的还原反应有良好的催化作用,催化电流随着层数的增加而增长,并且Mo的第三个还原峰电流与CRrO^-3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电化学测量和量子化学计算对Mo-Fe-S三元包合物的氧化还原特性进行了研究。用铂电极测得的该包合物在0.1MKClO4-DMF溶液中的循环伏安图显现出两对氧化-还原峰,由此得到的电化学参数与EHMO计算结果都表明,电位较正的一对峰相应于Fe(Ⅲ)/Fe(Ⅱ)的氧化还原,反应不可逆。电位较负的一对峰相应于Mo(Ⅴ)/Mo(Ⅳ)的氧化还原反应半可逆。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聚色氨酸修饰玻碳电极(Poly-Try/GC)的制备,用循环伏安法探讨了膜的电化学性质。在pH=6.6的PBS中,膜的循环伏安图上有两对氧化还原峰。掺杂金属离子Ni(Ⅱ)后的该聚合物膜修饰电极(Poly-Ni(Ⅱ) Try/GC)对甲醇的催化活性大大提高,在0.01 mol/L NaOH中甲醇的氧化峰电位在0.65 V,而同样条件下在空白玻璃电极(GC)和Poly-Try/GC上甲醇的氧化峰电位要正得多。在0.15 mol/L甲醇溶液中循环伏安扫描150 min后,峰电流密度由1060 μA/cm~2降低至885μA/cm~2,然后峰电流密度不再降低,说明在电催化氧化甲醇过程中电极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酸性溶液中铂电极表面生成的Ag(Ⅱ)能氧化溶液中的Mn(Ⅱ)为Mn(Ⅲ).甲苯氧化反应的速率对Ag(Ⅰ)与Mn(Ⅲ)皆为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13.
固溶体α-(Fe_(1-x)Sb_x)_2O_3(0≤x≤0.2)气敏材料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用化学共沉淀法在a-Fe_2O_3,中掺入锑离子,X-射线衍射(XRD)分析证实,锑离子可固溶于n型半导体a-Fe_2O_3中形成a-(Fe_1-xSb_x)_2O_3(0《x《0.2)固溶体。由于锑离子(Sb ̄5+)部分取代a-Fe_2O_3晶格中Fe ̄3+的格位,使得该系列材料的电导值增大一个数量级以上,气敏性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邓凡政  石影 《分析化学》1995,23(7):832-834
本研究了聚乙二醇(PEG)-(NH4)2SO4-铬黑T(EBT)体系对Fe(Ⅲ)、Co(Ⅱ)、Ni(Ⅱ)、Cu(Ⅱ)、Cd(Ⅱ)的非有机溶剂萃取行为。结果表明,在pH7 ̄11的NH3·HNHCl缓冲溶液中,Fe(Ⅲ)、Co(Ⅱ)、Ni(Ⅱ)、Cu(Ⅱ)可被聚乙二醇(PEG)相萃取,而Cd(Ⅱ)基本上不被萃取,从而获得了Cd(Ⅱ)与Fe(Ⅲ)、Co(Ⅱ)、Ni(Ⅱ)、Cu(Ⅱ)混合离子的定量分离。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用竞争性抑制偶合反应伏安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人血清乙型肝炎E抗体(HBeAb)方法基于酶标HBeAb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催化H2O2氧化邻联甲苯胺(OT)的反应与邻联甲苯胺氧化产物在电极上的还原反应相偶合,测定标记在HBeAb上HRP量,以求得抑制免疫反应的乙型肝炎E抗体含量本法测定酶标HBeAbHRP及HBeAb的灵敏度均高于经典的ELISA光度法方法用于病人血清样品分析,与ELISA光度法对照,其相关性很好  相似文献   

16.
王仲华  邱育南 《电化学》1996,2(1):96-101
酸性溶液中铂电极表面生成的Ag(Ⅱ)能氧化溶液中的Mn(Ⅱ)为Mn(Ⅱ)甲苯氧化反应的速率对Ag(1)与Mn(Ⅲ)皆为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17.
聚苯胺衍生物膜修饰电极的电化学和催化性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聚 2,5 二甲氧基苯胺(PDMAn)、聚邻甲苯胺(POT)膜修饰电极,以异丙醇(i P)氧化为模型反应,研究功能性膜电极的电催化性能.两种聚合物的伏安行为都表现为两对氧化还原峰;与镀铂的Pt电极比较,Pt金属化的PDMAn和POT修饰电极,大大提高了i P氧化电流密度,而且随着循环次数增加,氧化电流不断增大,表明功能性膜修饰电极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POT修饰电极在较低的铂含量下就表现出对i P的强烈催化活性,而且对低浓度i P的氧化,具有较高的响应灵敏度;此外POT还具有良好的环境稳定性,可望成为一种具有实际应用前景的电化学传感器.  相似文献   

18.
在温和水热体系中合成出单相水合石榴石Sr3Fe2(OH)12,产物在573K左右经历快速的与Sr最近邻的OH断裂与分解过程,在空气或氧气中焙烧出现从Fe(Ⅲ)到Fe(Ⅳ)的氧化,骨架Fe离子价态变化直接决定分解过程的及产物的结构类型,采用Moessbauer谱联用XPS法测出Sr-Fe水合石榴石晶格中存在2种八面体Fe(OH)6。  相似文献   

19.
[M_x(FeCO_2)_yL_z]型配合物可在THF中通N2条件下由FeCO_2H和MX_2·nH_2O(X=Cl ̄-和Ac ̄-)经长时间反应制得.IR和1HNMR谱表明Cu(Ⅲ)、Co(Ⅲ)属螯环配合物,Cd(Ⅱ)属四面体型配合物,Pb(Ⅱ)属线型化合物.M(Ⅱ)离子位于配合物中心.CV表明M(Ⅱ)呈多价态变化,受配体及敖合效应影响Fe(Ⅲ)Fe(Ⅱ)和M(Ⅱ) M(0)Ep/2下降,M(Ⅱ)还原力上升.M(Ⅱ) M(0)E_p/2随M(Ⅱ)_(aq).性质呈现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20.
报道了六氰合铁酸钴(CoHCF)微粒在聚电解质中的光谱电化学及电催化行为,CoHCF的循环伏安呈现一对可逆氧化还原峰,电位扫速在100mV/s范围内,峰电流与扫速成正比,现场红外光谱表明,氧化还原属于CoHCF中的Fe(Ⅱ/Ⅲ)的转化,CoHCF微粒可以催化抗坏血酸的氧化,使氧化电位负移,氧化电流增大,根据现场红外光谱推测,催化作用是通过抗坏血酸的烯醇基与CoHCF相互作用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