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玻碳电极上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了新型铕离子掺杂普鲁士蓝复合铋膜电极,建立了用示差脉冲阳极溶出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痕量铟的分析方法。讨论了铟在常规铋膜电极和复合铋膜电极上的溶出性能,对铋膜的厚度、支持电解质、测定底液的pH、富集时间和富集电位等参数进行了优化。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铟的阳极溶出峰电流与其浓度在2~20μg/L和20~100μg/L范围内分别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0.15μg/L(S/N=3),相对标准偏差RSD2.0%。该法用于实际水样中痕量铟的测定,样品回收率为97.5%~103%。  相似文献   

2.
金膜电极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痕量砷已有报道,但铜、锑、铋存在严重干扰。本文采用Nafion修饰电极同位镀金膜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痕量砷,大大提高了其选择性,铜、锑、铋分别为砷含量的6倍,3倍和6.5倍以下时,不干扰测定;测定灵敏度也较同位镀金膜电极时高。本法应用于标钢和黄河底泥中砷含量的测定,均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3.
脉冲溶出伏安法中汞膜碳纤维电极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研究了汞膜碳纤维电极测定痕量金属离子的行为,并与汞膜玻碳电极和悬汞电极进行了系统的对比,显示了碳纤维电极在静止态溶液、极稀溶液、有机溶液和双电极体系中具有特殊的优越性。本文对该电极的制作,预处理和实际测试条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痕量铜的测定一般采用原子吸收或发射光谱法,但对ppb级的铜也有一定的困难。玻碳汞膜电极溶出伏安法对重金属分析有极高的灵敏度,并已广泛应用于痕量分析,如环境水样中痕量铜的测定也已有报导。崔春国报导了铜在金电极上的溶出法,邓家祺等报导了砷、碲等在金膜电极上的溶出法,并指出金膜电极的灵敏度胜过金电极。铜在金膜电极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三元络合物Cu~(2+)-吡啶-水杨酸在玻碳电极上用微分阳极溶出伏安法间接测定吡啶。由于吡啶的存在,使铜的溶出峰电流降低,根据溶出峰电流降低值,可以定量地测定吡啶。测定下限可达1×10~(-11)mol/L。拟定了灵敷、准确测定地面水和空气中痕量吡啶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预镀铋膜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废水中微量铅和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预镀铋膜法修饰玻碳电极,并用该电极对废水中微量铅和镉同时进行了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研究了预镀铋膜测定铅和镉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铅和镉在铋膜电极上可得到灵敏的电位溶出峰,峰高和溶出电位与汞膜电极法相近,使用预镀铋膜电极可避免使用汞电极带来的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7.
聚乙烯醇修饰电极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金瑞  刘斌 《分析化学》1992,20(5):527-531
本文提出用玻碳电极为基体制作聚乙烯醇(PVA)修饰电极。研究了铜在该电极上的阳极溶出伏安特性。探讨了电极修饰及其作用机理。电极可用于水中痕量铜的测定,灵敏度比未修饰玻碳电极提高一个数量级以上。  相似文献   

8.
铋膜电极电位溶出法测定痕量铅、镉、锌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李建平  彭图治  张雪君 《分析化学》2002,30(9):1092-1095
研究了用铋膜电极替代汞膜电极测定痕量重金属元素铅、镉和锌的电位溶出法。实验了同位镀铋膜及测定重金属特别是痕量铅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铅、镉、锌在铋膜电极上可得到灵敏的电位溶出峰,峰高和溶出电位与汞膜电极法相近,使用铋膜电极可避免使用汞电极带来的环境污染。利用铋膜电极电位溶出法测定了水样及血样中痕量铅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邵勇  王曙 《分析化学》1997,25(7):780-783
采用自制的简易电解池,以圆盘旋转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用于阳极溶出伏安法改换溶出介质的可行性研究。以同时测定Cu(Ⅱ),Sb(Ⅲ)为例,试验了改换溶出介质的条件。此方法用于矿样中铜和锑的同时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铋(Ⅲ)—二甲酚橙配合物吸附溶出伏安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二甲酚橙的极谱性能及用其测定铕已进行过研究。但未见Bi(Ⅲ)-二甲酚橙配合物吸附溶出伏安分析法的报道。本文提出在pH 5的柠檬酸钠-盐酸介质中,形成铋(Ⅲ)-二甲酚橙(XO)配合物吸附富集的溶出伏安法,研究了配合物线性扫描伏安特性,确定了配合物组成比及在汞电极表面的吸附量;确定了吸附等温线模式、吸附自由能。说明该体系可进行开路富集,用拟定的方法测定了生物样品中痕量铋,结果满意.方法特点是测定铋的浓度范围宽,选择性好,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11.
以铋膜修饰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采用阳极溶出伏安法对微量Pb(Ⅱ)进行测定。考察了铋离子浓度、支持电解质pH、沉积时间等因素对测定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铋膜修饰电极对痕量Pb(Ⅱ)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响应。在实验选定条件下,Pb(Ⅱ)在10~260!g/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98!g/L。用同一支铋膜电极对50!g/L Pb(Ⅱ)平行测定10次,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82%。该电极可应用于井水中铅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电化学分析(极谱和溶出伏安法)测定痕量硒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极谱催化波、吸附波以及阴极溶出伏安法,阳极溶出伏安法,并从反应体系、催化波类型、检出限和电极反应机理等方面进行归纳与评述,展望了硒分析方法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对进一步研究硒的电化学性质和探索测定硒的新体系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草酸修饰电极的制作、痕量铅在草酸修饰电极上的反应机理和电化学特性作了研究。采用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铅的灵敏度比玻碳电极提高7.5倍,在1.0~15.0ng·/mL铅浓度范围内溶出峰高与铅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连续测定12次变异系数为3.0%。利用草酸修饰电极对人尿中痕量铅进行了测定,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以铋膜电极为工作电极,采用微分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直接测定食品样品中痕量铅、镉和锌。在富集电位-1.4V,富集时间180s,铋膜质量浓度150μg·L-1的条件下,铋膜电极对铅、镉和锌的氧化溶出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响应。铅(Ⅱ)、镉(Ⅱ)和锌(Ⅱ)的质量浓度在5.0~40μg·L-1的范围内与其阳极溶出峰电流呈线性关系,铅(Ⅱ)、镉(Ⅱ)和锌(Ⅱ)的检出限(3S/N)分别为0.80,0.65,0.58μg·L-1。对25μg·L-1铅(Ⅱ)、镉(Ⅱ)和锌(Ⅱ)溶液用铋膜电极连续测定15次,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6.2%,5.1%,7.1%。方法应用于食品中痕量重金属的测定,测定结果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测定值相符。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使用金电极为工作电极,银-氯化银电极为参比电极,铂电极为对电极,在硫酸-碘化四乙基铵介质中减小了铋对铜的干扰,提高了铅、镉测定灵敏度.用导数阳极溶出法,可同时测定铜、铅和镉,它们的溶出峰电位分别为 0.25,-0.12和-0.27V、检测下限分别可达:铜(Ⅱ)和铅(Ⅱ)0.2ppb,镉(Ⅱ)0.05ppb.在选定的条件下,溶出峰电流与浓度很好地成线性关系.本文还用三角波循环伏安法观察了电极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6.
巯基棉-阳极溶出法测定水中超痕量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镉已被公认是危险的环境污染物之一,故常需测定环境中镉的含量。采用玻璃碳电极阳极溶出法测定镉,在国内外已有工作发表,但疏基棉-阳极溶出法测定超痕量镉未见报导。我们根据在pH6-7条件下,疏基试剂能掩蔽镉离子的报导,利用自制的巯基棉,使镉离子全部吸附于其上,然后将经0.01M盐酸洗脱的镉离子的浓缩液,电解富集后,进行阳极溶出测定。方法简便,可消除大量铜对测定镉的影响。适于分析天然水中镉的本底值(0.1—0.001微克/升)。  相似文献   

17.
吸附溶出伏安法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电分析方法。Kalvoda等对其机理及应用作了报导,孙长林等研究了铜(Ⅱ)存在下痕量半胱氨酸(RSH)的阴极溶出行为,认为所得溶出峰为吸附溶出峰。本文对其机理作了进一步探讨,证实了其电积过程为吸附过程。并用拟定的方法,无需前处理,测定了人血清中ppm级的RSH,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一种测定痕量铋的新方法,即利用掺杂硒碳糊电极作为工作电极的阳极溶出法.在0.1 mol/L的HCl底液中,Bi3+于+0.05V(vs.Ag/AgCl)出现灵敏的氧化溶出峰,铋离子的浓度在1.0×10-5~1.0×10-9 mol/L范围内其对数值lgc与铋的氧化峰电流值呈线性关系,检出限达1.0×10 -10 ...  相似文献   

19.
茜素修饰碳糊电极吸附伏安法测定痕量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采用茜素修饰碳糊电极测定痕量铜的阳极溶出伏安法。在浓度为0 .1 mol/L 的 HAc- Na Ac缓冲溶液 (p H4.5)中 ,于 +0 .1 0 V处富集 ,- 0 .30 V还原后再进行阳极化扫描 ,于 - 0 .0 5V处获得一灵敏的铜的溶出峰 ,二次导数峰电流与铜浓度在 1 .6× 1 0 -9mol/L~ 4.7× 1 0 -7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检出限达 8.0× 1 0 -10 mol/L。同时 ,对电极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方法应用于锌合金中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制备了聚牛磺酸修饰玻碳电极,提出了一种灵敏的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DPSV)同时测定痕量对苯二酚(HQ)和邻苯二酚(CC)的新方法.在HAc-NaAc缓冲溶液(pH4.6)中,于-0.400V(vsSCE)富集后,用DPSV进行分析,HQ和CC分别于0.157V和0.262V处获得灵敏的阳极溶出峰,峰电流与HQ和CC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