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Nb-MCM-41硅基中孔分子筛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CM41中孔分子筛在催化、吸附分离、离子交换以及无机材料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与研究价值.近年来,在催化应用方面,将具有一定催化活性的过渡金属元素如Ti[1]、Zr[2]、Mo[3]、V[4]、Fe[5]、Mn[6]、W[7]等以高分散的形态嵌入分子筛骨架结构中,得到了许多具有催化氧化性能的新型催化剂.这些新型催化剂已在石油加工、精细化学品和有机中间体的制备等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8].铌的化合物是目前引人注目的一种新型催化材料,因为具有酸活性中心及氧化还原功能,已应用于烯烃齐聚[9]…  相似文献   

2.
杂多酸催化合成丙烯酸-2-乙基己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多酸(盐)作为性能优良的酸性、氧化性或二者兼具的双功能催化剂应用在许多有机合成反应中[1],其中有些反应已成功实现了工业化[2],因此近年来有关杂多酸(盐)催化反应的应用研究倍受关注.丙烯酸2乙基己酯(简称HA)是重要的高分子单体,与其它单体进...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杯[6]芳烃-双金属卟啉仿P450酶模型化合物对环己烯环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考察了温度、氧源浓度、催化剂浓度、底物浓度、卟啉环中位苯基上取代基、溶剂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杯[6]芳烃-双金属卟啉的催化性能优于相应的简单金属卟啉单体,且反应遵从Michaelis-Menten规律.这是由于作为疏水结合部位的杯[6]芳烃大环的引入,导致多部位识别协同催化,从而极大地提高了金属卟啉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4.
钯催化下共轭烯烃的Heck芳基化是立体选择性形成碳碳键的重要方法,在有机合成中广为应用[1].均相钯催化剂因难以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回收,其实际应用受到限制.聚合物负载过渡金属催化剂因综合了均相和复相催化过程的优势,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聚苯乙烯负载的膦钯配合物能有效地催化共轭烯烃的芳基化[2,3].Zhang等报道了聚合物负载菲咯啉钯(0)配合物催化丙烯酰胺的芳基化[4],但该催化剂的制备过程过于复杂.作者曾报道过聚γ巯丙基硅氧烷钯(0)配合物的合成,并证实其是苯乙烯、丙烯酸Heck芳基化反…  相似文献   

5.
阳离子钯Pd(Ⅱ)催化的一氧化碳与烯烃均相共聚近几年来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1~3], 其主要原因是: (1)一氧化碳价廉易得; (2)产物聚酮具有潜在的光降解和生物降解性[4]; (3)聚酮的官能团羰基可以进一步衍生为其它官能团[5]. 使用前过渡金属(如Zr)催化剂, 采用均相催化对α-烯烃的有规聚合进行了广泛的研究[6,7], 然而由于极性官能团可使前过渡金属催化剂中毒失活, 所以使用前过渡金属催化剂进行官能团烯烃聚合研究的实例很少[8].  相似文献   

6.
Schiff碱配合物结构对其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杨醛缩二胺类双Schif碱配合物,在可逆吸附氧分子和催化氧化性能等方面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1-3]。Schif碱配合物在均相氧化反应中早有应用,但作为异丙苯均相氧化反应的催化剂的报道则很少[4]。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Schif碱配合物结构对在催化氧...  相似文献   

7.
茂金属催化剂广泛应用于催化α-烯烃和苯乙烯的定向聚合. 与传统的Ziegler-Natta催化剂相比, 茂金属催化剂催化活性中心单一, 聚合过程立体定向性强, 且往往得到用常规方法所不能得到的新型聚合物[1~5]. Ishihara等[6]首次采用钛金属有机化合物与甲基铝氧烷(MAO)体系催化苯乙烯聚合, 分离得到间规聚苯乙烯, 从此揭开了苯乙烯定向聚合的新篇章, 合成了大量茂金属有机化合物, 用于催化苯乙烯间规聚合, 其中半夹心结构的茂金属化合物CpTiX3[7,8], IndTiCl3[3,4,9,10][Cp=(未)取代环戊二烯基, Ind=(未)取代茚基; X=Cl, F, 烷氧基等]具有最好的催化活性及间规定向性. (CpHMe4)TiF3[8]催化活性高达1.01×108 g PS/(mol Ti*h), 间规度≥95%.  相似文献   

8.
以去甲 去氢斑 蝥素为原 料合 成了 α外式7氧双 环[221] 庚5烯2 ,3二 甲酰 亚氨 基α取代苯 基膦酸二 苯酯共 8 种化合 物. 所 合成化合 物结构 经1 H N M R、31 P N M R 、 M S、 I R 及 元素 分析所确证 .  相似文献   

9.
自60年代以来,Ziegler型催化剂用于极性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聚合研究较多,如由钛、矾、铁等过渡金属化合物与烷基铝组成的催化剂[1~3].近年来出现了锆、稀土配位催化聚合MMA及其他丙烯酸酯的报道[4~6],这些催化剂引发MMA聚合机理相当复杂,有的为自由基型,有的则为配位阴离子型.本文报道极性单体MMA在环烷酸钕三异丁基铝α,α’联吡啶体系中的聚合特征和聚合反应动力学,并初步探讨了反应机理.1 原料及试剂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化学纯,按常法纯制.苯、甲苯、四氢呋喃、石油醚、环己烷…  相似文献   

10.
锰掺入对CeO2催化氧化CO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张继军  刘英骏 《分子催化》1999,13(3):219-222
氧化铈具有萤石矿型结构,并且随着氧化还原气氛的不同,铈可以Ce4+/Ce3+价态存在,在结构中易于形成流动性的氧空位,这些性质使得它成为很好的催化氧化活性材料;CeO2经贱金属掺杂之后,可进一步提高其催化氧化活性,近年来倍受人们的重视[1,2].锰的...  相似文献   

11.
Efficient catalytic oxidation of ethylbenzene to acetophenone was realized using the catalytic system of cobalt 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 ZIF-67/N-hydroxyphthalimide (NHPI) under mild conditions. 95.2% conversion of ethylbenzene with 90.3% selectivity to acetophenone could be obtained at 373 K under 0.3 MPa 02 for 9 h.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exists synergetic effect between ZIF-67 and NHPI. 1-Phenylethyl hydroperoxide (PEHP) was generated via a radical process involving the hydrogen abstraction from ethylbenzene by phthalimide N-oxyl, and subsequently effectively decomposed to acetophenone by ZIF-67.  相似文献   

12.
介孔分子筛W-SBA-15催化氧化乙苯制备苯乙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向向  沈健 《化学研究》2011,22(1):37-40,44
合成了W-SBA-15介孔分子筛,利用X射线衍射和BET测试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以质量分数30%的H2O2为氧化剂,丙酮为溶剂,研究了介孔分子筛W-SBA-15对乙苯氧化成苯乙酮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优化的反应条件为:温度120℃,时间8 h,催化剂用量10.0%(质量分数),n(乙苯):n(H2O2):n(丙酮)=1...  相似文献   

13.
汪小强  欧光南  袁友珠 《化学学报》2004,62(18):1695-1700
研究了若干钒基催化剂在双氧水存在下对甲、乙苯的液相选择性氧化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乙腈为溶剂的反应体系中,所研究的钒基催化剂包括VPO,VOPO4,V2O5,VO(acac)2和NH4VO3等均表现出以苯甲醛为甲苯选择性氧化主产物和以苯乙酮为乙苯选择氧化主产物的反应结果;从反应活性和主产物选择性来看,按以下顺序递减:VPO>V2O5>VOPO4>VO(acac)2>NH4VO3.对于具有(VO)2P2O7晶相的VPO催化剂,在双氧水存在下对甲苯选择性氧化主产物苯甲醛的最高选择性为58.8%,乙苯选择性氧化主产物苯乙酮的最高选择性为67.8%;其催化性能与P/V比、焙烧条件、双氧水的使用量、反应溶剂等有关.从已有的实验结果推测,钒基催化剂在双氧水存在下的甲、乙苯选择氧化反应与V5+/V4+的"氧化-还原"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用甲基三辛基氯化铵和钨酸钠一步法合成甲基三辛基季铵钨酸盐离子液体[(CH3)N(n-C8H17)3]2W2O11,以该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在无反应溶剂条件下催化过氧化氢氧化苯甲醇生成苯甲酸。 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以及氧化剂过氧化氢用量对苯甲酸产率的影响。 确定优化条件:反应温度70 ℃,苯甲醇用量5 mmol,催化剂用量是底物的0.4%(摩尔分数),30%过氧化氢用量2 mL,苯甲醇的转化率可达99%,苯甲酸选择性为98%。 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和选择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高云艳 《分子催化》2011,25(1):24-29
合成了一系列Dawson型磷钼钒钴杂多酸盐Co<,n> H<,9-2n>P<,2>Mo<,15>V<,3>O<,62>(n=1-4),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了磷钼钒钴的结构.以乙苯为原料、H<,2>O<,2>为氧化剂、磷钼钒钴杂多酸盐为催化剂催化氧化乙苯制备苯乙酮.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助剂用量、H<,2>O<,2...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reported the oxidation of ethylbenzene catalyzed by fluorinated metalloporphyrins under mild conditions without any additiv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balt(Ⅱ)(5,10,15,20-tetrakis(pentafluorophenyl))porphyrin was the best catalyst among the fluorinated metalloporphyrins.The conversion of ethylbenzene reached 38.6%,the selectivity to acetophenone reached 94.0%,and the turnover number is 2719 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7.
We investigated the aerobic oxidation of ethylbenzene in the absence of solvent or any additive carried out over Ni on different types of supports namely SiO2, hydroxyapatite, SBA-15, and USY Zeolites. The oxidation of ethylbenzene activities was measured in a round bottom flask immersed in oil bath at known reaction temperature. The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talysts were examined by BET surface area, XRD, FT-IR and the oxidation activities were correlated with the acidities of the catalysts obtained by TPD of NH3. It was observed that both hydroxyapatite and USY (13% Na2O) supported Ni catalysts displayed higher ethylbenzene conversion and 80% selectivity towards acetophenone.  相似文献   

18.
在完全除去铵离子的湿法氧化反应中,一种钌催化剂能够将文献报道的反应条件从543K,7.0 MPa缓和为453 K,3.0 MPa.但是,在相对温和的反应条件下,N2选择性不够理想,并受到操作条件如pH、反应温度、空填充压力及催化剂用量等的影响.在所试验的条件范围内,N2选择性在85.6%~98.1%间变化,而氨转化率却接近100%.对N2选择性和反应条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并通过正交试验找到了一个最佳反应条件,从而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使氨的氧化能够有效地向着生成N2的方向进行.  相似文献   

19.
户安军  吕春绪  李斌栋  霍婷 《有机化学》2006,26(8):1083-1086
报道了以乙酰丙酮配合物为催化剂, 氧气为氧源, 在乙醛存在下对氯甲苯的液相选择性氧化, 研究了不同中心金属离子、催化剂用量、乙醛用量、氧气压力、反应时间及反应介质对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金属配合物中三(乙酰丙酮)合钴(III)的催化性能最好, 在其用量为0.764 mmol、乙醛用量为反应物物质的量的10%、氧气压力为2 MPa时, 以乙腈为反应介质, 室温下反应11 h, 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可达15.3%, 87.16%, 对氯苯甲醛收率可达13.34%. 反应也可在无溶剂时进行, 此时反应的转化率、选择性及醛的收率分别为8.14%, 89.08%, 7.25%.  相似文献   

20.
含钒杂多酸催化发烟硫酸中甲烷液相部分氧化反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H5PV2Mo10O40 为催化剂,在发烟硫酸中进行了甲烷液相部分氧化,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发烟硫酸浓度等工艺条件对反应收率的影响. 甲烷在反应中首先转化为硫酸甲酯,硫酸甲酯随后水解为甲醇. 对于甲烷液相部分氧化反应,发烟硫酸中游离的SO3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在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7.0 mmol, 反应温度473 K, 反应压力3.5 MPa, 反应时间3 h和发烟硫酸中SO3含量50%时,甲烷转化率可达48.5%, 目的产物甲醇收率为4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