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β-环糊精衍生物对大黄酚的增溶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向军  连军 《应用化学》1999,16(3):112-113
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是由7个葡萄糖基以1,4糖苷键连成的中空筒状化合物,具有疏水的内腔和亲水的表面,可以作为宿主(主体)包结各种客体分子[1,2],由于这种包结作用能改变客体分子的状态、稳定性、溶解度等理化特性,加之β...  相似文献   

2.
化学修饰环糊精在醇/水混合溶剂中的包结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糊精 (CD)及其衍生物在主客体化学中占有重要位置[1].在环糊精母体上引入一个荧光发色团,可使CD变为在光谱上有响应的主体化合物,如引入一个丹酰基,在水溶液中由于疏水相互作用,该荧光团易于进入CD内腔形成“自包结”配合物[2 -3].我们曾合成了以氮氧杂 十一烷基链相连接的单个N,N二甲氨基查尔酮 (DMAC)修饰的 β CD衍生物 (DMAC CD),也表现出良好的自包结特征[4].前人曾有吖啶/CD配合物体系与低浓度醇分子形成三元包结物的报导[5,7],而在醇水混合溶剂中主客体配合物的稳定性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CD/溴化萘/醇体系的室温燐光发射条件、发光特性和不同醇、不同CD的影响。认为就本质而言,这类发光体系属一种超分子组合体系。其中,CD与内含重原子的发光体借助于分子间作用力形成二元包结物;而醇则与CD端口的羟基形成氢键,其烷基链借助于疏水作用力覆盖在CD的端口,如同一种疏密不同的盖子,不仅提高了CD腔内的疏水性,增大了发光体与CD的结合常数,同时,对外部氧向CD腔内的扩散起着隔离作用,其效应如同通N2除氧过程,从而可在不除氧条件下,观察到强的室温磷光发射。由于这类流体室温■光现象,在属性上已超出原有环糊精诱导室温■光范畴,醇的作用属超分子化学中典型的分子调控作用,其主体理应不局限于环糊精,因此建议将其命名为超分子组合室温■光(Supramolecular Assembly RoomTemperaturePhosphorescence,简写为 SM-RTP)。  相似文献   

4.
在25℃用荧光和紫外光谱滴定法分别测定了β-环糊精(β-CD)、2,3,6-三[氧-(2-羟基丙基)]-β-环糊精(HP-β-CD)及2,3,6-三(甲氧基)-β-环糊精(MO-β-CD)与6种脂肪族手性客体和4种染料分子形成超分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结果表明,多种弱相互作用协同贡献于主-客体的包结配位过程.环糊精衍生物中取代基的疏水性和链长影响主体的配位能力,客体与环糊精间的尺寸适合及疏水相互作用决定其配合物的稳定性.在配位过程中,氢键作用也是影响主体环糊精键合行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将含氮硅烷与正硅酸乙酯进行对比,研究了它们对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HTPDMS)缩合固化形成的涂膜表面疏水性的影响,发现固化剂NH2(CH2)3Si(OC2H)3使涂膜疏水性明显下降.用ESCA和相差显微镜等方法证明了这种现象是由于NH2(CH2)3Si(OC2H5)3自身固化产生的分相性引起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 ,环糊精因其独特的结构及其使用效果在对映体的色谱分离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1 2 ] 。环糊精是由 6、7、8或更多个D 吡喃葡萄糖单元通过α 1 ,4糖苷键键连而成的“锥筒”状分子 (参见图 1 ) ,分别称为α CD、β CD、γ CD。由于其6 位伯羟基均位于“锥筒”空腔的小口端 ,2 及 3 位仲羟基位于“锥筒”空腔的大口端 (其中 ,2 OH趋向于环糊精分子的空心中轴 (Z轴 )方向 ,3 OH趋向远离Z轴的方向 ) ,因此环糊精具有一定的亲水性。不过 ,环糊精的空腔内表面只有氢原子和带孤电子对的糖苷氧原子 ,环糊精的腔内又具有一定…  相似文献   

7.
郑培清  杨敏  童林荟  鲁润华 《分析化学》2002,30(10):1277-1277
1 引  言主体选择结合客体形成超分子是当今化学和生物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环糊精 (CD)具有手性疏水内腔 ,可作为主体识别各种有机和无机以及生物分子形成的主 客体或超分子复合物。Inoue与童林荟合作用 β CD和 β CD 苯甲酸酯作增感剂研究溶液中环辛烯的光异构化反应 ,得到了具有相当高对映体过剩值 (ee % )的反式环辛烯 ,由于反体能进行许多常规方法不能进行的反应而倍受关注。为进一步研究环糊精手性空腔在底物Z E光异构化中的对映区别能力和反应机理 ,制备了 β CD与顺 ,顺 1,3 环辛二烯 (1)及顺 ,顺 1,5 …  相似文献   

8.
报道2,4-Br2C6H3OCH(CN3)CO2Sn(C6H11)2CU3(1)和2-OCH3-4-CH3CH=CHC6H3OCH2CO2Sn(C6H11)2CH3(H2O)(Ⅱ)的晶体结构和分子结构。(Ⅰ)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a=13.067(3),b=10.594(3),c=18.157(4),β=106.99(2)°,Z=4,Dc=1.672g/cm3,V=2403.73,μ=43.731cm-1,Mr=622.99,F(000)=1232;(Ⅱ)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a=10.409(1),b= 12.570(2),c=20.664(2),β=83.51(1)°,Z=4,Dc=1.281g/cm3,V=2686.4A3,μ=9.761cm-1,Mr=539.28,F(000)=1120.最后的偏离因子,化合物(Ⅰ)R=0.046,Rω=0.046;化合物(Ⅱ)R=0.049,Rω=0.047。晶体结构解析表明,化合物(Ⅰ)和(Ⅱ)中的锡均被配体的3个碳和2个氧原子配位,配位原子呈畸变三角双锥构型;化合物中的环己基均为椅式构象;化合物(Ⅱ)中,配位水分子和另一分子的羰基氧与芳环上的甲基氧?  相似文献   

9.
测定了三核苯甲苯酸合物[Fe3O(OBz)6(CH3OH)3](NO3)(CH3OH)2(OBz^-=苯甲酸根)的电子光谱,应用配体场理论和T-S图求得配体场参数10Dq-12457cm^-1,用CNDO/2方法对其简化模型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10.
环糊精诱导室温Ling光法中两种新型简便快速的防氧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张海容  魏雁声 《分析化学》1996,24(11):1253-1257
在环糊精诱导室温Ling光法中除氧技术是重要的实验条件。本文首次成功地建立了在反应体系中以Zn(s)+HCl产生H2和Na2CO3+HCl产生CO2作除氧剂,α-氯代萘作模型化合物的CD-RTP法。  相似文献   

11.
六元瓜环与二氯化-1,8-二(2-苯并咪唑基)辛烷的自组装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H NMR、 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法考察了主体六元瓜环与合成客体二氯化-1,8-二(2-苯并咪唑基)辛烷的自组装模式. 结果表明, 六元瓜环能与二氯化-1,8-二(2-苯并咪唑基)辛烷发生相互作用, 瓜环包结客体分子的苯并咪唑基团, 烷基链置于瓜环端口外侧. 自组装模式与主客体的摩尔比密切相关. 当主客体的摩尔比为1:1时, 1个瓜环包结客体分子的一端苯并咪唑基团形成棒槌形的包结配合物; 当主客体的摩尔比为2:1时, 2个瓜环分别包结客体分子的两端苯并咪唑基团形成哑铃型的主客体包结配合物.  相似文献   

12.
测定了三核苯甲酸铁配合物[Fe_3O(OBz)_6(CH_3OH)_3](NO_3)(CH_3OH)_2(OBz~-=苯甲酸根)的电子光谱,应用配体场理论和T-S图求得配体场参数10Dq=12457cm~(-1)。用CNDO/2方法对其简化模型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13.
6-脱氧-6-羟乙基氨基β-CD的合成及表征罗美明,谢如刚,赵华明(四川大学化学系成都610064)关键词环糊精,合成,结构表征环糊精(CD)是由多个D-吡喃葡萄糖以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一类环状低聚糖,是略呈锥形的圆筒状分子,其伯羟基和仲羟基...  相似文献   

14.
肖志友  张奇龙  张云黔  朱必学 《有机化学》2008,28(12):2175-2180
合成并表征了含羟基功能基的二胺1,3-二(2-氨基苯氧基)-2-丙醇(客体). 利用X射线衍射方法研究了客体与八元瓜环Q[8]所形成包结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结果表明主客体间形成了1∶2的包结配合物, 两个客体分子分别从瓜环的两个端口进入瓜环内腔, 在腔内两个客体分子中的苯环间存在着π-π相互作用. 利用1H NMR技术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主客体间的相互作用进行考察, 所得结果与晶体结构吻合.  相似文献   

15.
利用^1HNMR技术以及单晶X衍射技术考察对称四甲基取代六元瓜环(TMeQ[6])与几种1,ω-亚烷基吡啶阳离子(ω=2,4,6,8,10)客体的相互作用.在这些包结配合物中,TMeQ[6]的端口效应以及空腔效应同时存在,其主客体作用模式随着客体亚烷基碳链长短不一而各不相同.对于客体1,2-二乙基吡啶(Edpy),TMeQ[6]包结Edpy的带正电荷的吡啶环部分,形成一不对称的包结配合物;对于客体1,4-二丁基吡啶(Bdpy),TMeQ[6]选择性包结Bdpy的吡啶环部分或烷基部分存在竞争作用和快速交换;而具有较长碳链的客体1,6-二己基吡啶(Hdpy)和1,8-二丁庚基吡啶(Odpy)与TMeQ[6]通过空腔的疏水作用以及外部的离子-偶极作用形成稳定的类轮烷包结配合物;客体1,10-二癸基吡啶(Ddpy)的两个吡啶环分别被两个TMeQ[6]包结形成哑铃型的包结配合物.  相似文献   

16.
四氢糠基环戊二烯稀土氯化物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四氢糖基环戊烯基稀土氯化物的合成,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谱表征这类化合物的组成为(C4H7COH2C5H4)2LnC1(Ln=Nd,Gd,Dy,Er),测定了(C4H7OCH2C5H4)2DyCl的晶体结构属正交晶系,P2,2121空间群,晶胞参数:α=1.1809(3)nm,b=1.2149(4)nm,c=1.3377(5)nm,z=4,Dc=1.72g/cm^3,R=0.0  相似文献   

17.
三羰基环戊二烯基钼负离子与1,3-二卤丙烷在一缩二乙二醇二甲醚介质中反应,生成环卡宾配合物CpMoX(CO2)CO(CH2)2CH2(X=Br.I)硅桥连双环戊二烯基三羰基钼负离子与1,3-二卤丙烷顺利地进行类似反应,生成相应的硅桥连双(环卡宾钼配合物)-E(C5H1MoX(CO)2CO(CH2)2CH2)2(E=Me2Si,Me2SiSiMe2,Me2SiOSiMe2),化合物硅氧硅桥联二茂二钼  相似文献   

18.
甲醇在催化剂MgO(100)面上吸附的量子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倪哲明  吴念慈 《分子催化》1995,9(2):132-138
本文用CNDO/2半经验最子化学计算方法对CH3OH分子在(MgO)4(100)面上的28种可能的吸附态进行了优化计算,得到以CH3OH分子中-CH3取向吸附在(MgO)4(100)面的O^-原子上,且为重叠式构型最稳态。此构型中由于-CH3上的三个氢原子形成结构适应的三氢正电集团与氧的静电作用的结果。从吸附态的能量及Mulliken集居数上分析得甲醇在MgO催化剂上有利于形成CH4和CO,这一结  相似文献   

19.
三羰基环戊二烯基钼负离子与1,3-二卤丙烷在一缩二乙二醇二甲醚介质中反应,生成环卡宾配合物CpMoX(CO)_2CO(CH_2)_2CH2(X=Br,I).硅桥连双环戊二烯基三羰基钼负离子与1,3-二卤丙烷顺利地进行类似反应,生成相应的硅桥连双[环卡宾钼配合物]──E[C_5H_4MoX(CO)_2]CO(CH_2)_2CH_2]_2(E=Me_2Si,Me2SiSiMe_2,Me2SiOSiMe_2).化合物硅氧硅桥联二茂二钼环卡宾配合物11的晶体结构经X射线衍射测定,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体学数据:a=0.8188(1)nm,b=1.045(3)nm,c=2.3252(4)nm,α=94.14(2)°,β=94.09(1)°,γ=102.48(2)°,V=1.9306nm ̄3,Z=2,D_c=1.854g/cm ̄3。  相似文献   

20.
利用2-甲酯基丙基三氯化锡与六甲基磷酰三胺(L^1)、苯甲醛缩邻氨基苯酚(HL^2)及2-甲基-8-羟基喹啉(HL^3)的低热固相反应合成了六个新的含2-甲酯基丙基的锡(Ⅳ)配合物nCl3{CH2CH(CH3)CO2CH3}L^1n」(n=1,2)和「SnCl3-n{CH2CH(CH3)CO2CH3}(民,2:L=L^2,L^3),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对其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