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样品以四硼酸锂和偏硼酸锂为熔剂,硝酸铵为氧化剂,溴化锂为脱模剂,采用玻璃状熔片法制样。选用标准样品及其标准样品间相混合配制的混合样品制作工作曲线,并以α系数和经验系数法校正元素谱线干扰和基体效应,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对煤灰中的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钙、氧化镁、五氧化二磷、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钛、五氧化二钒、氧化锰和三氧化硫等12种主次组分进行测定。方法分析结果与化学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值相符;对同一样品按所建方法分别熔融制备10个熔片进行测定,各组分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0)在0.06%~2.4%之间。  相似文献   

2.
对不同的样品消解方法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铅的测定结果进行比对。采用电热板、微波及水浴3种加热方式,选择硝酸、氢氟酸、双氧水、王水、高氯酸、盐酸的不同组合进行土壤样品消解,通过分析测定值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考察消解体系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土壤中的铅,最适宜的消解体系是硝酸-氢氟酸-高氯酸(微波加热),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最适宜的消解体系是硝酸(电热板加热),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最适宜的消解体系是硝酸-盐酸-高氯酸(微波加热)。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优于另外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Mg元素的方法。采用硝酸、盐酸溶解样品,用硝酸和盐酸的混合酸作为测定介质,在选定的仪器条件下直接测定Mg元素的检出限为0.0044μg/mL,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0.49%~0.60%,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4.0%~102.0%之间。经对比试验证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无定形硼粉中Mg的测定值与美国军用标准重量法测定值一致。  相似文献   

4.
建立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PtRh–10合金中微量金和铁的方法.以王水为消解剂,用微波消解仪对样品进行快速消解,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进行测定,分析线为Au 267.594 nm、Fe 259.940 nm.金和铁元素的质量浓度在0~2.0μg/mL范围内与信号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  相似文献   

5.
建立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土壤中多种主次元素的分析方法。采用硝酸-氢氟酸-双氧水体系在微波消解仪中消解土壤样品,待消解完成后加入高氯酸驱赶氢氟酸,盐酸溶解盐类物质,将土壤中所有元素的矿物晶格破坏使待测溶液全部进入试液,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进行测定。通过筛选合适分析谱线和合理设置背景扣除位置提高样品分析中的精密度和准确度。选用国家土壤标准物质进行方法验证,绝大多数实验结果与标准值吻合,RSD小于5%。本方法具有同时测定土壤样品多种元素、试剂用量少、操作简单等优点,表明该方法适合大批量土壤中主次元素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6.
针对易电离元素铷,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两种测定方法进行了探讨。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铷需要加入硫酸钾作电离抑制剂,操作繁杂但检出限(0.2μg/mL)更低,线性范围窄;采用(HCl-HNO3-HF-HClO4)溶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简便快速,检出限为1.2μg/mL,适合大批量多元素快速测定。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可实现大批量样品中铷的快捷、简单、准确测定。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同时测定土壤中多种主次元素的分析方法。采用硝酸-氢氟酸-双氧水体系在微波消解仪中消解土壤样品,待消解完成后加入高氯酸驱赶氢氟酸,盐酸溶解盐类物质,将土壤中所有元素的矿物晶格破坏使待测溶液全部进入试液,采用ICP-AES法测定。通过筛选合适分析谱线和合理设置背景扣除位置提高样品分析中的精密度和准确度。选用国家土壤标准物质进行方法验证,绝大多数实验结果与标准值吻合,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方法具有同时测定土壤样品中多种元素、试剂用量少、操作简单等优点,表明方法适合大批量土壤中主次元素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同时测定土壤中多种主次元素的分析方法。采用硝酸-氢氟酸-双氧水体系在微波消解仪中消解土壤样品,待消解完成后加入高氯酸驱赶氢氟酸,盐酸溶解盐类物质,将土壤中所有元素的矿物晶格破坏使待测溶液全部进入试液,采用ICP-AES法测定。通过筛选合适分析谱线和合理设置背景扣除位置提高样品分析中的精密度和准确度。选用国家土壤标准物质进行方法验证,绝大多数实验结果与标准值吻合,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方法具有同时测定土壤样品中多种元素、试剂用量少、操作简单等优点,表明方法适合大批量土壤中主次元素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9.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氟铍酸铵中的8种主要杂质元素。以超声辅助溶解样品,然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氟铍酸铵中的钠、镁、铝、铬、铁、镍、铜、磷等8种杂质元素,8种元素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65%~1.55%(n=6),检出限在0.2~19.1μg/L之间,定量范围满足氟铍酸铵中8种杂质元素的限量要求。磷的加标回收率为76.7%,其余7种杂质元素的加标回收率在80.9%~95.1%之间,测量准确度满足分析要求。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进行了比较,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采用HNO3-HF-HCl O_4消解体系,利用全自动消解仪优化的程序消解土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碰撞气流速3.0~4.0 mL/min,以7Li,~(103)Rh,~(209)Bi作为内标,通过编辑干扰元素校正方程校正质谱干扰,建立全自动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土壤中铍、钡、铊、银4种元素的新方法。结果表明:铍、钡、铊、银校准曲线r0.999,方法检出限在0.005~0.1μg/g之间,RSD为0.19%~2.0%,加标回收率在100.0%~109.2%,该方法用GSS-13和GSS-10标准样品验证,相对误差-3.8%~1.7%,与标准值吻合。采用实验方法对松花江河岸土壤中4种元素进行测定,并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进行仪器比对,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原子吸收原子荧光和火焰光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子吸收原子荧光和火焰光谱分析何华*1958年中山大学物理系毕业,现任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研究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学会理事。《分析测试学报》、《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分析仪器》以及《分析测试仪器通讯》等期刊编委。多年来主要从事原子光谱分析新...  相似文献   

12.
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光谱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是《分析试验室》期刊定期评述中关于原子吸收光谱(AAS)及原子荧光光谱(AFS)分析的第10篇综述文章。文中对2002年12月~2004年11月期间我国在AAS/AFS领域所取得的主要进展进行评述。内容包括概述、仪器装置与数据处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化学蒸气发生技术以及原子荧光光谱法等。收集文献511篇。  相似文献   

13.
同位素质谱和无机质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墨田 《分析试验室》1997,16(1):92-100
本文是《分析试验室》定期评述中“同位素质谱和无机质谱”的第四篇评述,评述的范围是1994年11月至1996年10月我国气体同位素质谱,热电离同位素质谱,加速器质谱,火花源质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辉光放电质谱,同位素稀释质谱,二次离子质谱,激光共振电离子飞行时间质谱,电子探针,质子探针,激光探针和它们在地学,核科学,环境科学,材料学,计理学,医学和生命科学中的应用,引用文献149篇。  相似文献   

14.
原子吸收,原子荧光和火焰光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小伟 《分析试验室》1991,10(4):69-84,101
本文根据1988~1990年国内主要分析刊物所发表的文章,以及第三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及展览会(BCEIA)、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原子光谱会的主要论文,对我国原子吸收、原子荧光和火焰光谱分析的进展进行了评述,对于国外有关的重要文章也简单地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5.
原子吸收、原子荧光和火焰光谱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主要根据1991~1993年第一季度国内重要分析刊物所发表的文章以及在此期间重要全国性会议的主要论文,对我国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以及火焰发射光谱分析法的进展作一综述。文中共收集文献692篇。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与本刊1991年专栏评述衔接,评述了1991~1992年10月间我国同位素质谱和无机质谱分析的情况。包括同位素分析、同位素示踪、同位位素稀释、同位素质谱计研制、火花质谱、二次离子质谱、离子探针、等离子体质谱等。资料来源以国内为主,也收集了少量代表学科先进水平的外国文献。参考文献252篇。  相似文献   

17.
拉曼光谱与红外光谱无损检测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综述了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无损分析技术在医学、药物、文物、宝石鉴定和法庭科学等领域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8.
19.
The review is devoted to the use of mass spectrometry an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in various areas of pharmaceutical chemistry. The role of the above techniques in the structural identification of impurities in drug preparations and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biotransformation behavior of pharmaceuticals in human and animal bodies is shown. The inactivation of drugs under the action of external factors (oxidation by atmospheric oxygen and the effects of moisture, heat, and light) is illustrated. The use of various ionization techniques and the spectra of metastable ions for determining the structures of components of biologically active substances are exemplified.  相似文献   

20.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吉昂 《分析试验室》1993,12(3):70-79,1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