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催化分子氧氧化合成3-甲基-4-硝基苯甲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催化分子氧氧化合成3-甲基-4-硝基苯甲酸;液相氧化;二甲基硝基苯;甲基硝基苯甲酸;合成  相似文献   

2.
王净  田晶  许建和 《催化学报》2006,27(4):297-298
 以对甲基苯甲酸为唯一碳源筛选能够生物催化合成对苯二甲酸的菌株,发现只有睾丸酮丛毛单胞菌DSM6577可以氧化对甲基苯甲酸生成对苯二甲酸. 对该菌株的细胞生长及其催化对甲基苯甲酸转化为对苯二甲酸的过程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底物在8 h内即可完全转化,产物的生成时间为14~31 h, 其中在21 h时产量最大,为34 mg/L.  相似文献   

3.
纳米TiO2膜修饰电极上对硝基苯甲酸异相电催化还原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有机电合成具有对环境友好、反应条件温和副产物少等优点并符合“原子经济性”要求,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化学方法,已成为化学研究的重要前沿之一.使用媒质作为氧化剂和还原剂的间接电合成,大多为均相氧化还原电催化过程,把氧化还原催化剂固定在电极表面的异相电催化与均相催化相比具有更为显著的优点.本文采用循环伏安和电解合成法研究了纳米TiO2膜电极在硫酸介质和氢氧化钠介质中的氧化还原行为以及异相电催化还原对硝基苯甲酸的活性,探讨了纳米TiO2膜异相电催化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图合成黴素的隣羟甲基苯甲酸内酯類降解物的近似同型物。已合成3-(3-甲基隣羟甲基苯甲酸内酯基)-苄基丙二酸乙酯(IXA)和3-(3-甲基隣羥甲基苯甲酸内酯基)-(3',5'-二甲氧基苄基)-丙二酸乙酯(IXB)。也曾试图合成3-(3-甲基-4-氯-7-甲氧基隣羟甲基苯甲酸内酯基)-(3',5'-二甲氧基苄基)-丙二酸乙酯(IXC),但未得到纯产物。化合物IXA和IXB不能用酸使其水解。前者也不能被氫氧化銨,氫氧化鋇等鹼水解,但對於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却十分敏感,與1N或0.2N强鹼溶液共熱卽能破裂而得到隣乙醯苯甲酸。1N氫氧化鈉溶液也能破坏化合物IXB。  相似文献   

5.
以对异丙基苯甲酸为原料经酯化、还原、氧化反应合成了对异丙基苯甲醛。其中催化剂DMF加快了酯化反应速率,质子缓释剂乙醇的加入使得还原产率提高了34.5%,当以浓硫酸为质子缓释剂时,对异丙基苯甲酸可被直接还原为醇,氧化剂KMnO_4-CuSO_4·5H_2O以KMnO_4含量为50%最佳。合成方法相对安全环保,产品纯度达到了98.6%,总产率达到了73.8%(以对异丙基苯甲酸计)。目标化合物和中间产物通过~1H NMR表征。  相似文献   

6.
对硝基苯甲酸的制备实验是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氧化反应的典型代表。为了提高对硝基苯甲酸的产率、简化后处理步骤,对对硝基苯甲酸的合成条件进行了改进。探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相转移催化剂对对硝基苯甲酸产率的影响。通过改变氧化剂种类、加入相转移催化剂、改变加料方式等措施有效地提高了产率。改进后产物的产率比教材中的重铬酸钠-硫酸氧化法提高了16.8%。  相似文献   

7.
活性炭催化氧化预处理PTA废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活性炭催化氧化预处理精对苯二甲酸(PTA)废水的工艺。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投加量为16g/L,曝气2h,最佳pH值为4,在此催化氧化的条件效果最佳,对COD的去除率可达64%,活性炭通过碱再生可重复使用。此外,色谱分析的结果证明,对苯二甲酸,苯甲酸,甲基苯甲酸都有不同程度的降解,对苯二甲酸被部分氧化成苯甲酸,使得处理后的废水可生化性好。成本核算表明,活性炭催化氧化是一种PTA废水的高效廉价预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8.
对甲基苯酚电催化氧化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无隔膜电解槽中, 利用线性伏安法和恒电流电解法研究了Ti/PbO2电极对于对甲基苯酚氧化的电催化活性, 通过阳极过程中对甲基苯酚及其氧化中间产物的液相色谱测定, 研究了对甲基苯酚电催化氧化降解的机理. 研究结果表明, Ti/PbO2电极能够有效地电催化氧化水溶液中的对甲基苯酚, 在25 ℃下, 初始浓度为2 mmol/L的对甲基苯酚溶液, 恒定电流密度为50 mA/cm2, 电解3 h, 对甲基苯酚的转化率为74.32%, 有机碳去除率为61.81%. 对甲基苯酚电氧化降解要经过生成对羟基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醛、对羟基苯甲酸、对苯二酚、对苯醌、顺丁烯二酸和草酸, 最终变成CO2的历程, 其中对苯二酚的氧化和顺丁烯二酸的氧化为反应的速控步骤.  相似文献   

9.
煤酸异构化制对苯二甲酸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进行了煤氧化产物煤酸(水溶酸WSA)钾在催化剂碳酸镉的存在下,异构化制对苯二甲酸(TPA)的研究。主要考察了催化剂用量、二氧化碳初压、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TPA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催化剂存在下煤酸可以转化成TPA。单独煤酸钾异构化时,较佳反应条件:温度430 ℃~450 ℃,压力4.0 MPa,催化剂CdCO3用量4%,反应时间2 h。煤酸钾与苯甲酸(BA)钾混合异构化时,较佳反应条件与单独煤酸钾时基本相同。单独煤酸钾在较佳条件下异构化时,粗TPA产率达34%左右,相当于根据其中有效成分苯多羧酸(BPCA)计算的理论产率的75%左右,选择性较好。煤酸钾加苯甲酸钾在较佳条件下异构化时,粗TPA产率可达68%,扣除假定BA自身岐化生成TPA理论产量之后,则煤酸的TPA产率高达70%,比煤酸单独异构化TPA产率(34%)高1倍。粗TPA经精制可得纯度99%以上的精TPA。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一系列取代吡啶亚甲基硫代苯并咪唑类衍生物 ,并在过氧乙酸的氧化下得到其相应的亚砜类化合物 ,收率较好 (76%~ 93 % ) .代替了用间氯过氧苯甲酸进行氧化 ,反应过程稳定 ,降低了成本 .产品的结构经元素分析、IR和1HNMR表征 .  相似文献   

11.
12.
含氧酸是无机化学授课的一个重要内容,讨论了含氧酸中亚硫酸、硼酸、次磷酸、亚磷酸、溴酸、亚溴酸、碳酸的结构与酸性。研究表明,SO2溶液中存在着2种异构体;硼酸在不同条件下存在Lewis酸和Brönsted酸2种形式;次磷酸、亚磷酸、溴酸、亚溴酸都存在着异构化倾向;在一定条件下,碳酸具有一定的动力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Dinitroterephthalic acid(DNTPA) and diaminoterephthalic acid(DATPA) were prepared in 85%and 75%yields,respectively. These compounds were characterized by using FTIR and ~1HNMR.DATPA can be used as a monomer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olyesters and polyamides.  相似文献   

14.
15.
This review presents an updated and alternative perspective on enzymatic synthesis to obtain polyesters, with a focus on the precursor materials for absorbable sutures: poly-lactic, poly-glycolic, and 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s. Currently, the profitable path towards the industrial synthesis of polyesters is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ROP) of lactones, which is an experimentally complex process and implies a hazardous environmental impact due to the need for energy consumption, use of large volumes of toxic organic solvents and of non-biocompatible metal-based catalysts. On the contrary, enzymatically driven reactions may be performed under mild conditions in simple reactors. Mechanistic and experimental issues of the two major biocatalyzed strategies -direct condensation and ROP- were analyzed from a green chemistry perspective. These enzyme-catalyzed poly-esterifications often return low yield and/or low final molecular weight (Mw). Considering all the analyzed published data available, possible strategies to overcome these limitations were postulated: implementation of aqueous biphasic reaction systems, use of ultrasound agitation and sequential addition of reactants or co-solvents. To promote Mw increment, post-reaction treatments can be carried out such as thermally induced short-chain polymerization under vacuum and incorporation of glycols as chain extenders.  相似文献   

16.
几种糖醛酸及其寡糖的薄层层析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真庆  于广利  赵峡  李倩  管华诗 《分析化学》2005,33(12):1750-1752
以葡萄糖醛酸(GlcA)、半乳糖醛酸(GalA)、甘露糖醛酸(ManA)、古罗糖醛酸(GulA)、半乳糖醛酸寡糖(Oligo-GalA)、甘露糖醛酸寡糖(Oligo-ManA)、古罗糖醛酸寡糖(Oligo-GulA)和酶解褐藻胶寡糖(Oligo-u-Alg)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薄层色谱(TLC)行为。结果表明,TLC对不同糖醛酸寡糖有良好的分离和分析效果,其中Oligo-GalA与褐藻胶来源的寡糖兄值不同,而同样来源于褐藻胶的Oligo-ManA与Oligo-GulAR,值相同;首次发现酸解与酶解褐藻胶寡糖聚合度相同时兄值不同。此外,4种糖醛酸对不同的显色剂的显色灵敏度也略有不同,其中硫酸铈显色剂的显色效果最灵敏。这些结果为快速有效分析酸性寡糖的纯度及其聚合度,提供了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离子色谱法测定威力酸中的有机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离子排斥分离,电导检测模式,对威力酸中的4种有机酸成份进行分离测定。将威力酸样品通过萃取、洗涤、过滤之后进样,可以测定其柠檬酸、乳酸、苹果酸、富马酸4种有机酸,在一定的色谱条件下,4种阴离子都具有很好的线性和较低的检出限。威力酸中的柠檬酸,乳酸,苹果酸,富马酸的检出限分别是0.10、0.14、0.30和0.12μg/L,线性相关系数r2在0.9997~0.9999范围内,样品中待测离子峰面积的RSD在4.3%以下(n=10),回收率在94%~105%之间。采用抑制电导的离子色谱法是分析威力酸中的有机酸成份的高效与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水样中甲酸、乙酸、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的离子色谱测定方法,采用IonPac AS11-HC阴离子分离柱,以KOH为淋洗液,采用浓度梯度洗脱,可同时测定上述4种有机酸。方法对实际水样中甲酸、乙酸、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在80.2%~103.3%,相对标准偏差在5.8%之内,检出限分别为:0.005,0.003,0.005和0.004mg/L;定量下限分别为:0.020,0.012,0.020和0.016mg/L。方法准确、简便、环保,能够满足实际水样的测定需要,且水样中常见的阴离子不会对目标污染物的测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9.
李汉洙 《分析化学》1995,23(9):1051-1054
在前文中曾提出,第一终点PH>3.7的情况下,以多元酸标准溶液的半中和点为第一点,测定各组分酸含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本文在理论上明确了影响各组分酸含量测定的因素,从而提出第一终点PH不同的情况下,Ka1/Ka2倍数不同时可准确滴定的Ve2/V^Te值的计算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此条件下结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20.
腐植酸类物质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腐植酸作为一种资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它是影响环境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也是潜在的、可大力开发和综合利用的有机资源.腐植酸类物质具有多种活性官能团,具有酸性、亲水性、界面活性、阳离子交换能力、络合作用及吸附分散能力.本文对腐植酸进行了分类,综述了其应用领域以及腐植酸类物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