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2 毫秒
1.
刘亚红  罗春荣  赵晓鹏 《物理学报》2007,56(10):5883-5889
基于用一种结构同时实现材料介电常数和磁导率为负的思想,提出了H型结构单元左手材料模型.采用矩形波导法测试表明,H型结构单元在微波频率范围出现左手透射峰,并且可以由参数t对左手特性区域进行调控.同时利用相位法、棱镜折射法和散射参量法从实验和理论证明了在左手透射峰区域材料的折射率为负值,介电常数和磁导率亦同时为负.相对由金属开口谐振环与金属线两种结构组合实现的左手材料,H型结构集磁谐振与电谐振于一体,结构简单、制备方便,对微波器件左手材料表现出更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缺陷对左手材料负折射的调控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晴  赵晓鹏  李明明  赵晶 《物理学报》2006,55(12):6441-6446
采用电路板刻蚀技术制备左手材料样品,由劈尖法分别研究了无缺陷和引入缺陷时左手材料的负折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引入两种点缺陷材料与无缺陷材料的功率峰值之比分别为1.035和1.256,且负折射率的绝对值分别增大了9.6%和19.6%;引入空位缺陷材料与无缺陷材料的功率峰值之比最大为1.973,最小为0.364,负折射率的绝对值最大增大了68.3%,最小增大了9.6%.缺陷的存在改变了左手材料周期性结构,形成新的电磁谐振条件,使其负折射率和功率峰值发生了变化,实现了对左手材料负折射率的调控. 关键词: 左手材料 负折射 缺陷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验及仿真研究了三角谐振环组合新型六边形谐振环金属线复合周期结构左手材料.仿真研究了以金属铜三角开口谐振环(SRRs)为基本单元的周期结构负磁导率材料,与闭口环(CSRRs)结果对比发现三角开口谐振环能产生很好的谐振效果即能产生负磁导率,并且多层单元仿真发现多个谐振环耦合能提高谐振频率并加宽谐振频段;设计、制作并实验和仿真研究了三角开口环为基本单元的六边形谐振环金属线复合周期结构左手材料,仿真结果在98GHz附近出现良好负折射效应,实验验证在93—108 GHz出现良好负折射效应,与仿真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该研究对新型周期结构左手材料的研究、设计和研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左手材料 三角环组成的六边形谐振环 负折射  相似文献   

4.
艾芬  白洋  徐芳  乔利杰  周济 《物理学报》2008,57(7):4189-4194
利用铁氧体的外场调制特性,提出采用铁氧体作为金属环线结构的介质基板,实现频率可调左手材料. 首先采用时域差分有限元方法数值模拟了基板材料参数变化的条件下,开口谐振环的频率可调性规律. 随基板材料的介电常数或磁导率升高,与开口谐振环负磁导率对应的透射谷频率将显著降低. 实验制备了一系列超高频软磁六角铁氧体,利用外加磁场有效调制了其磁导率. 并通过实验表明,通过调控外加磁场可以有效地调控开口谐振环负磁导率对应的透射谷频率. 关键词: 左手材料 开口谐振环 铁氧体 可调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验及仿真研究了基于矩形谐振环的新型三角形和三矩形开口谐振环金属线复合周期结构左手材料.仿真研究了以金属铜三角谐振环和三矩形谐振环(SRRs)为基本单元的周期结构负磁导率材料,结果显示两种谐振环均能产生很好的谐振效果,即能产生负磁导率;设计、制作并实验和仿真研究了三角谐振环和三矩形谐振环金属线复合周期结构左手材料,实验结果分别在9.5—13.3GHz和9.8—12.5GHz出现良好的负折射效应,与仿真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该研究对新型周期结构左手材料的研究、设计和研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左手材料 负折射 三角形谐振环 三矩形谐振环  相似文献   

6.
二维负磁导率材料中的缺陷效应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康雷  赵乾  赵晓鹏 《物理学报》2004,53(10):3379-3383
研究了以金属铜六边形开口谐振环为基元的二维负磁导率材料的缺陷效应.利用电路板刻蚀 技术制备了二维负磁导率材料样品.采用波导法测量了点缺陷和线缺陷对二维负磁导率材料X 波段(8—12GHz)微波透射行为的影响.实验发现,无缺陷的二维负磁导率材料样品存在一个 谐振频率,在稍大于该谐振频率的极窄区域内表现为负磁导率.点缺陷和线缺陷SRR的引入导 致材料主谐振峰的强度下降、谐振频率发生移动,品质因数Q显著下降.缺陷的存在破坏 了材料的周期性结构,从而引起其谐振峰的谐振强度和谐振频率发生变化.缺陷效应的研究 不 关键词: 负磁导率 缺陷效应 开口谐振环  相似文献   

7.
孙明昭  张淳民  宋晓平 《物理学报》2010,59(6):5444-5449
通过实验及仿真研究了基于C环的新型八边形开口谐振环金属线复合周期结构左手材料.以金属铜八边形谐振环(SRRs)为基本单元的周期结构负磁导率材料,与闭口环(CSRRs)结果对比发现八边形谐振环能产生很好的谐振效果即能产生负磁导率;复合结构仿真结果显示,八边形谐振环金属线复合结构实现负折射具有可行性.设计、制作并实验和仿真研究了两种尺寸的八边形谐振环金属线复合周期结构左手材料,实验结果显示,分别在9.8—15 GHz和9.5—15 GHz出现良好负折射效应,表明小尺寸材料负折射频段较宽但整体能量透过率较小.通过与尺寸相近的传统C环样品实验对比发现八边形样品损耗较大,但其负折射区域能量分布比例较大,具有一定的优越性.该研究对新型周期结构左手材料的研究、设计和研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国防、通信等领域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孙明昭  张淳民  宋晓平 《物理学报》2010,59(8):5444-5449
通过实验及仿真研究了基于C环的新型八边形开口谐振环金属线复合周期结构左手材料.以金属铜八边形谐振环(SRRs)为基本单元的周期结构负磁导率材料,与闭口环(CSRRs)结果对比发现八边形谐振环能产生很好的谐振效果即能产生负磁导率;复合结构仿真结果显示,八边形谐振环金属线复合结构实现负折射具有可行性.设计、制作并实验和仿真研究了两种尺寸的八边形谐振环金属线复合周期结构左手材料,实验结果显示,分别在9.8—15GHz和9.5—15GHz出现良好负折射效应,表明小尺寸材料负折射频段较宽但整体能量透过率较小.通过与尺寸相近的传统C环样品实验对比发现八边形样品损耗较大,但其负折射区域能量分布比例较大,具有一定的优越性.该研究对新型周期结构左手材料的研究、设计和研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国防、通信等领域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由同时具有磁谐振和电谐振结构组成的左手材料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一鸣  屈绍波  王甲富  徐卓 《物理学报》2009,58(2):1031-1035
为了在同一结构中同时实现负介电常数和负磁导率(双负),采用一种“巨”字形结构,利用丝网印刷技术在氧化铝基板上进行加工制作,并通过仿真和实验测试证实了这种结构的“双负”特性. 与利用磁谐振器和电谐振器组阵实现左手材料的方法相比,这种单一结构可以同时实现负介电常数和负磁导率,制作方便,等效电路简单,双负频段较宽. 利用丝网印刷技术进行样品的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关键词: 左手材料 磁谐振 电谐振  相似文献   

10.
一维负磁导率材料中的缺陷效应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理论和实验已经表明,金属开口谐振环(split ring resonators,简称SRR)可以实现材料的有效磁导率μeff在某一频率范围内为负.采用波导法实验研究了不同几何尺寸的六边形SRR在X波段微波作用下的近邻相互作用.实验发现,相同尺寸的六边形SRR周期性排列而成的一维负磁导率材料存在一个谐振频率;当缺陷谐振环引入一维负磁导率材料时,主谐振频率和缺陷环谐振频率同时发生移动;主谐振频率和缺陷环谐振频率的移动量随缺陷与双环谐振频率之差的增加而减小,当缺陷环谐振频率与双环谐振频率接近时,环间的相互作用增强,频率的移动量增大. 关键词: 负磁导率 缺陷效应 开口谐振环  相似文献   

11.
谐振频率可调的环状开口谐振器结构及其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富利  赵晓鹏 《物理学报》2007,56(8):4661-4667
理论和实验研究表明,开口谐振环(SRRs)中可以激励磁谐振从而实现负磁导率.通过在SRRs结构中引入与其开口边平行的金属短杆设计并制备了新的磁谐振单元,采用波导法系统研究了短杆对SRRs和左手材料的微波透射特性以及左手效应的影响.实验和数值模拟表明:金属短杆和SRRs开口边形成附加电容,导致SRRs开口电容增大从而引起谐振频率降低.随短杆长度l和短杆与SRRs间距d的增大,SRRs谐振频率也随之减小和增加.短杆的加入不影响SRRs的负磁导率特性,改变短杆与SRRs间距d< 关键词: 开口谐振环 金属短杆 调控 左手材料  相似文献   

12.
Effective medium theory of left-handed material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 analyze the transmission and reflection data obtained through transfer matrix calculations on metamaterials of finite lengths, to determine their effective permittivity epsilon and permeability micro. Our study concerns metamaterial structures composed of periodic arrangements of wires, cut wires, split ring resonators (SRRs), closed SRRs, and both wires and SRRs. We find that the SRRs have a strong electric response, equivalent to that of cut wires, which dominates the behavior of left-handed materials (LHM). Analytical expressions for the effective parameters of the different structures are given, which can be used to explain the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LHMs. Of particular relevance is the criterion introduced by our studies to identify if an experimental transmission peak is left or right handed.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study we provide experimental methods to identify the magnetic resonance of split ring resonantors (SRR) at the microwave frequency regime. Transmission measurements were performed on both single SRR unit cell and periodic arrays of SRRs. The magnetic response of the SRR structure was demonstrated by comparing the transmission spectra of SRRs with closed ring resonators (CRR). Effects of the changes in the effective dielectric constant of the SRR medium on the band-gaps of SRR are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 SRRs not only exhibit a magnetic resonance band gap but also a band gap due to the electric resonance. Finally, we present the effect of electric coupling to the magnetic resonance of bianisotropic SRRs by utilizing SRRs with different orientations, and incident electromagnetic wave polarizations.  相似文献   

14.
陈龙天  程用志  聂彦  龚荣洲 《物理学报》2012,61(9):94203-094203
电磁波的极化特性在通信、导航和雷达等方面已逐渐得到应用.为了有效控制电磁波的极化状态,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开口环结构的人工异向介质.该人工异向介质由开口环结构,电介质基底和金属背板组成, 可以将入射的线性极化波完整地转换为圆极化波,椭圆极化波以及和入射波极化方向垂直的线极化波. 本文通过实验和仿真验证了本文的设计,实验结果和仿真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5.
王振德  刘念华 《物理学报》2009,58(1):559-564
计算了由正负折射率材料交替生长形成的半无限一维光子晶体的反射率,发现在带隙中,反射率等于1,在通带内,半无限结构的反射率是有限层结构迅速振荡的反射率平均的结果. 当该结构中正负折射率材料的光学厚度相互抵消时,会出现零平均折射率能隙.解析地证明了该结构零平均折射率附近的能隙几乎不随入射角度和偏振情况变化,而且跟晶格常数的标度无关. 关键词: 半无限光子晶体 反射率 负折射率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实验研究了零平均折射率带隙中离散模的传输特性.零平均折射率带隙存在于左手材料与右手材料交替形成的一维光晶体中.在实验中,左手材料与右手材料分别由左/右手复合传输线和右手复合传输线实现.实验结果表明,左手材料与右手材料的色散特性使离散模并没有按照理论上期待的"单点频"传输,而是彻底地覆盖了零平均折射率带隙.由于左手材料在本质上是色散的,因此该实验结论普遍适用于零平均折射率带隙中的离散模,即离散模的出现会使零平均折射率带隙消失.  相似文献   

17.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expand the bandwidth of negative permeability of small-sized planar materials is proposed. Based on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equivalent circuit models, the fractional bandwidth of an μ-negative (MNG) material is expanded from 3.53% up to 12.87% by adding split-ring resonators (SRRs) and arranging them by proposed steps. Moreove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valid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bandwidth-expanding methods, which is promising for the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metamaterials in the microwave fiel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