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型二氧化硫被动采样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新型二氧化硫被动采样器。考察了无纺布、定性滤纸和定量滤纸等吸收剂的载体在相同情况下对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吸收效果 ,对吸收载体进行了优选。并针对低温地区和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 ,确立了以三乙醇胺(TEA)为吸收主体 ,分别以乙二醇、丙三醇为添加剂的吸收体系。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一种新型二氧化硫被动采样器。考察了无纺布、定性滤纸和定量滤纸等吸收剂的载体在相同情况下对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吸收效果,对吸收载体进行了优选。并针对低温地区和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确立了以三乙醇胺(TEA)为吸收主体,分别以乙二醇、丙三醇为添加剂的吸收体系。  相似文献   

3.
对盐酸玫瑰苯胺光度法测定大气中二氧化硫时所用的3种吸收剂(四氯汞钾、甲醛及三羟乙基胺)的吸收效果及方法的准确性、灵敏度等条件作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与另两种吸收剂相比,采用甲醛作吸收剂,吸收效果最好,测定的灵敏度,精密度和准确度也都占优,其检出限在三者中最低。用甲醛替代四氯汞钾,除了上述优点外尚可避免使用较大量的汞盐,有利于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4.
将清洗干净并烘干的采样器的吸收膜上加入20%三乙醇胺-10%甘油-1%次亚磷酸钠混合吸收液100μL,按规定将采样器置于博物馆环境的空气中,对其中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作被动采样3~5d。采样结束时,将采样器的底膜及吸收膜取出,分别用水5.00 mL进行超声提取10min,用离子色谱法测定提取液中NO_2~-、NO_3~-、SO3_~(2-)和SO_4~(2-)等含量。以IonPac AS18色谱柱为分离柱,25mmol·L~(-1)氢氧化钾溶液为流动相,采用抑制型电导检测器测定。4种阴离子的检出限(3S/N)依次为0.007 8,0.008 9,0.009 0,0.008 0 mg·L~(-1),加标回收率为91.0%~103%,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依次为2.5%,22%,21%,29%。  相似文献   

5.
马俊林 《化学教育》1991,12(2):48-49
在高中化学课本(乙种本,上册)中谈到硫酸的工业制法时说:“硫酸虽然是二氧化硫跟水化合而制得的,但工业上不是直接用水或稀硫酸来吸收三氧化硫的”,并且进一步解释说:“因为用水或稀硫酸作吸收剂时容易形成酸雾,吸收速度慢,不利于吸收二氧化硫。为了尽可能把三氧化硫吸收干净,并在吸收过程中不形成酸雾,工业上是用98.3%的硫酸来吸收三氧化硫的。”对于上述解释,善于思考的学生往往不满足,他们无法理解用水和稀硫酸吸收SO3的速度反而比浓硫酸(98.3%的硫酸)慢。  相似文献   

6.
不同钙基CO_2吸收剂的循环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石灰石和白云石这两种不同钙基CO2吸收剂的循环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晶格结构不同的钙基CO2吸收剂,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吸收剂的表面形态、分子孔径及比表面积等微观结构的变化,分析了影响吸收剂不同衰减趋势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白云石基B-CaO吸收剂循环吸收容量稳定性明显高于石灰石基C-CaO吸收剂;白云石中含有的MgO起到原子骨架的作用,减少吸收过程中由于生成碳酸钙产品层引起的孔堵塞,从而有效的保持了吸收剂的活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无氧化剂化学发光体系对空气中二氧化硫进行定量测定。用0.06%碳酸钠溶液作为吸收剂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该吸收液与酸性的罗丹明6G-吐温80溶液相遇时,会产生强烈的化学发光信号,根据光信号的大小可定量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工作曲线线性范围为5.0×10~(-7)~1.0×10~(-4)mol·L~(-1),检出限为1.0×10~(-7)mol·L~(-1)。对浓度为1.0×10~(-5)mol·L~(-1 )的亚硫酸钠溶液连续测定5次,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8%。该测定方法用于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吸收增强式甲烷水蒸气重整制氢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固定床反应器对吸收增强式甲烷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进行了考察,研究了温度、甲烷流量、颗粒粒径和吸收剂种类等参数对反应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吸收增强式制氢反应过程最佳反应温度受热力学和动力学两方面因素影响;常压下以CaO为吸收剂时,最佳反应温度为600℃~700℃;CH4流量的选取要根据反应器内吸收剂的量与吸收增强段持续时间综合比较而定; 颗粒粒径大于90 μm,分析纯CaO和新型钙基CO2吸收剂CaO/Ca12Al14O33 均能达到较好的吸收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葡萄糖酸钙与葡萄糖酸镁及L-乳酸铝为前驱物,湿法制得了四种CaO/MgO和CaO/Ca9Al6O18吸收剂,并进行了同时捕集CO2/SO2的实验。考察了吸收剂种类、质量配比、SO2浓度及煅烧温度等对吸收剂吸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aO/MgO(质量比为75%/25%)吸收剂和CaO/Ca9Al6O18(质量比为75%/25%)吸收剂分别保持了最好的吸收CO2能力和最好的循环稳定性。SO2严重阻碍了吸收剂对CO2的捕集。SO2浓度越高,吸收剂吸收CO2能力下降的越快,但同时吸收SO2的转化率也越高。数次循环后,总的Ca利用率开始上升,且SO2浓度越高,上升趋势越明显。煅烧温度对CaO/MgO吸收剂和CaO/Ca9Al6O18吸收剂循环吸收特性的影响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10.
一种用于食品中二氧化硫快速测定的样品前处理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了一种采用半微量蒸馏-半导体制冷技术的食品中二氧化硫快速提取的新方法, 研制出了可在15 min内完成二氧化硫提取的食品检测快速蒸馏提取装置. 采用本装置,  无需冷凝水和含汞吸收剂即可实现对样品中二氧化硫的蒸馏提取. 考察了蒸馏液酸度、   蒸馏液体积、 馏分收集体积和蒸馏提取时间对二氧化硫提取效率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该方法在30 min内即可完成对食品中二氧化硫的快速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大气采样器流量示值误差进行计量检定发现,是否有吸收负栽检定结果差别较大,而计量检定规程并没有详细说明,因此对大气采样器检定规程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方梦祥  周旭萍  王涛  骆仲泱 《化学进展》2015,27(12):1808-1814
化学吸收法是燃后CO2捕集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介绍了化学吸收法脱除CO2的系统工艺及特点,综述了CO2吸收剂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典型吸收剂:氨水吸收剂、氨基酸盐吸收剂、碳酸钾吸收剂的研究进展,以及新型吸收剂研究方向:混合胺吸收剂、相变吸收剂、离子液体吸收剂、纳米流体吸收剂,CO2开关型吸收剂和新型有机胺吸收剂,并分析比较了各种吸收剂的优缺点。分析表明混合胺和相变吸收剂节能潜力较大,较其他四种新型吸收剂更为成熟,因此具有一定的工业化潜力。  相似文献   

13.
采用β-萘酚、甲醛、二乙胺或二羟乙胺等为基本原料,通过Mannich反应合成出了两种Betti碱化合物1-[(二乙基氨基)甲基]萘-2-醇(DAL)和1-{[双(2-羟乙基)氨基]甲基}萘-2-醇(BHAL)。考察了硫化氢吸收剂的种类、吸收剂的浓度、吸收温度以及吸收时间对硫化氢吸收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20℃,吸收时间1.5h,n(H2SO4)∶n(FeS)0.6∶0.6(mol),H2S的流量低于0.375L·min~(-1),Betti碱DAL和BHAL作为硫化氢吸收剂,在浓度为1wt%时,对硫化氢的吸收效率都为0.9以上,且BHAL的吸收效率又比DAL的提高了0.05左右;而后通过实验方法对吸收过后的吸收剂提取Betti碱,产率稳定在70%,实现了可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液膜萃取技术对本地产烟叶的烟碱进行了分析,膜载体使用0.45 μm的PVC油膜和定性滤纸,浸泡膜载体的溶剂分别使用十一烷,十六烷和CHCl3.液膜萃取后的样品经GC/MS分析表明,滤纸作为膜载体的萃取效率明显高于PVC油膜;相同膜载体的情况下,以CHCl3浸泡的膜载体的萃取效果比较好.文中还对两种膜载体在不同溶剂浸泡下的烟碱的萃取效率以及最佳萃取时间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马云倩  杨烽  王睿 《无机化学学报》2012,28(10):2179-2185
采用乙醚萃取法制备了Dawson结构磷钼钒酸H6+n[P2Mo18-nVnO62](n=1~4),考察了不同钒原子取代数目、吸收温度、H2S气体浓度、杂多酸吸收剂浓度等条件下,4种杂多酸水溶液对H2S的吸收效率,发现其中H7[P2Mo17VO62]吸收剂具有最佳脱硫性能。采用微波辅助空气再生的方法对脱硫后的H7[P2Mo17VO62]吸收剂强化再生,通过红外、X射线能谱着重对吸收前、微波再生前后的H7[P2Mo17VO62]吸收剂进行了表征,并通过测定氧化还原电位、化学需氧量(COD)分析了再生前后吸收剂的氧化还原情况,结果表明,H2S还原V(Ⅴ)之后又进一步还原了Mo(Ⅵ),微波能够活化氧气从而促进脱硫后吸收剂的再生,是优于单纯空气再生的一种新的再生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李雪霏  陈玲  许胜超  赵文波 《化学学报》2019,77(12):1287-1293
为了克服传统脱硫工艺胺法脱硫中挥发的吸收剂污染空气以及吸收剂回收过程能耗巨大的缺点,开发了一种新型液液相变有机胺混合脱硫体系.将碱性较大的吸收剂N,N-二甲基正辛胺(DMOA)与沸点较高的溶剂十六烷混合形成均相溶液.其在吸收二氧化硫(SO2)后自动分为两相,十六烷在上相,SO2与DMOA反应的产物位于下相.上相十六烷可以直接进行循环利用,将下相溶液中的SO2脱除即可实现DMOA再生.经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表征发现,SO2和DMOA的反应产物为电子转移产物.在压力为常压、温度为20℃的条件下,混合体系最多的摩尔吸收量为2.1 mol/mol,是同等条件下混合体系CO2摩尔吸收量的38倍.该混合体系具有良好的循环吸收性能,在常压、120℃的条件下进行解吸操作基本可以完全循环再生DMOA.这些结果表明该混合体系用于吸收SO2具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滤纸上化学实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滤纸为载体,在滤纸上进行的化学实验可较大程度减少试剂用量,且无废水排放等环境问题,是绿色化学的典范,值得研究、提倡与推广。  相似文献   

18.
以甲醛作为目标物,提出了一种基于扩散原理的具有大面积表面暴露的快速被动采样器及快速测定装置。该采样器不要求任何辅助采样泵使用该采样器研发的快速测定装置适用于现场气体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相似文献   

19.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方法,将反应型紫外线吸收剂2-羟基-4-(3-甲基丙烯酸酯基-2-羟基丙氧基)二苯甲酮(BPMA)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共聚合成紫外线吸收剂P(MMA-co-BPMA),然后共混涂膜制备出具有紫外线吸收性能的聚偏氟乙烯(PVDF)复合膜。 通过核磁共振谱(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技术手段对BPMA及P(MMA-co-BPMA)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通过紫外-可见光谱(UV-Vis)对制备的复合膜的紫外线吸收性能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大分子紫外线吸收剂P(MMA-co-BPMA)相对分子量分布较窄,为1.11。 当BPMA质量分数为0.68%时,P(MMA-co-BPMA)/PVDF复合膜在200~345 nm范围内透过率可降至0.4%以下,能够实现对紫外线的完全吸收。 抽提实验表明紫外线吸收剂大分子化可有效地防止外迁移。  相似文献   

20.
本工作对两种常见的商品紫外吸收剂——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UV-9)和2,4-二羟基二苯甲酮(UV-0)在基态和激发态时的离解常数进行了测定。对UV-0存在着反常的吸收强度和pH关系曲线作了合理的解释, 并结合测得的离解常数对上述紫外吸收剂耗失能量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