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简要介绍基于OBE理论构建无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实施方案和课程目标。重点介绍围绕课程思政目标构建的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可持续发展理念等素材库,结合典型课堂教学案例展示在课堂教学全过程中将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凝聚为统一发展的整体,促使学生讨论、反思和体验,推动学生理解认同课程的价值目标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自觉和实践行动,达成最大学习成果,很好地实现了课程思政目标。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医学及相关专业的有机化学课程中“糖类化合物”章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在教育信息技术全面渗透进高校课堂的背景下,在“课程思政”课程观指导下,将课程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注重促进学生科学探究意识的提升。探索促进学生深入领会知识内涵,体会知识所演绎的科学思维和精神价值,促进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养成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3.
《大学化学》2021,36(7)
在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为实现"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入,开展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实践。根据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以教师为主导提出课程思政目标,以学生为主体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讲解思政内容、在实验报告中总结思政内容,加强了师生互动和学生参与。期望为实验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张武  程绍玲  贾青竹 《化学教育》2021,42(16):77-81
环境化学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环境污染认识水平和污染治理实践能力发挥重要作用。重构了基于课程思政的“三位一体”课程目标;针对环境化学课程内容特色,从培养正确环境观和环境污染观,建立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素养,形成良好环保习惯等角度深入挖掘课程思政点,建立了思政元素与人才德育培养目标的融合体系;基于思政元素滴灌渗透,构建了立体化教学育人模式。实践成效分析表明,基于课程思政特征显著的教学设计,能够实现课程思政内涵在环境化学教学中的有机融合与精准对接,学生主体的翻转课堂促进了能力提升与价值塑造的同频共振,学生的学习获得感和素养能力都有较大提高,达到“素养+能力+知识”一体化课程学习目标。其中,教师科研反哺教学更能触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拓展实践意愿。因此,在课程思政育人中要充分重视身边教师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榜样效应。  相似文献   

5.
在高等学校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教学的理念,是以"立德树人"为教育根本任务的基本要求。结合结构化学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哲学观和科学观、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目标为切入点,提出结构化学教学中思政元素的融入策略,发挥结构化学课程的"育德功能",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6.
课程思政在满足教育需求的同时,需要结合学科发展特点发掘思政新元素。本文介绍了南京大学有机化学双语教学团队在课程思政改革中取得的阶段性成绩,探讨在基础有机化学双语教学课堂中引入中国有机化学家贡献的必要性,对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提升课程学习兴趣、塑造科学精神与品质和培养爱国主义情怀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莉  范勇  徐家宁 《化学教育》2023,44(4):27-30
教学团队立足元素化学课程特点,设计、建设了“科学”“人文”“思政”三融合的元素化学课程思政案例库,并将之融入线上线下混合递进式教学的各个阶段和环节,以同步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同时,建立课程思政的集体教研制度,确保课程思政的整体性和持续性。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构建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各类课程同行同向的协同育人模式,探讨了课程思政育人的重要实践.本文以无机化学课程的"绪论"一课作为教学设计案例,从学习目标设置、教学内容选择与呈现、思政元素挖掘融合及教学活动的开展等方面探讨了课程思政在无机化学绪论课中有机融合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化工原理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据此构建课程内容与育人元素的支撑矩阵;融入绿色工程理念,确定课程对绿色工程十二项原则指标点的支撑;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基于原有慕课建设专门的课程思政慕课;以精馏章节为例,分享化工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思路和方案。同时,对学生测评和学习成果、育人点、重要性及切入自然性进行调研评价,说明通过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化工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大学化学》2021,36(9)
以分析化学理论教学中的课程思政为主题,概述了分析化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现状;从思政目标的建立、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教师素养三方面对专业课程思政进行了实践探索;通过精准备课、优化课堂互动、构建反馈渠道等方式,实现知行合一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1.
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对教师教育课程进行了修订,构建了从校内模拟到校外基础实习和应用实习的化学教育实践课程体系,逐渐提升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为将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化学教师奠定了基础。但在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和安全保障措施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2.
宋永娇  刘瑞  彭林芸 《化学教育》2022,43(7):100-108
新冠疫情是一个全球性的历史事件,科学教育也深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对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收录在Scopus数据库中的49篇有关科学教育的文章进行分类综述,主要围绕:新冠疫情下远程科学教育的机遇与挑战;新冠疫情:一个重要的社会性科学议题;HPS在新冠疫情时代对科学教育的贡献;由新冠疫情反思科学教育标准与科学素养;新冠疫情下的非正规科学教育与可持续教育等5个方面展开述评,总结新冠疫情中科学教育的经验以反思科学教育、前瞻后疫情时代的科学教育。  相似文献   

13.
基于学习进阶(LPs)在美国新一轮科学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结合我国科学教育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的进展与反思,阐述了学习进阶的本土化研究,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教师的教学与评价、课程标准及教科书的修订完善、科学素养的培养等方面的意义,分析了学习进阶的"本土化"研究过程中,在融入国内课程与教学、研究思路与方法等方面所面临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从化学(师范)专业培养质量的现实问题出发,以本科生培养体验为突破口,层层剖析种种困境的根源,概括为学科教师教育的长期缺位、专业和管理壁垒的长期固化和学习者中心地位的长期忽视三大问题,尝试对这些问题分别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改革方向的倡议。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实验室安全教育是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学院将“实验室安全及试剂基础知识”作为一个教育专题列入学院全体新生的专业导论课教学中。针对不同专业,有的放矢设置教学内容,寻找合适案例,精心设计课件。多种教学法相结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使学生重视培训,在课程结束前安排10 min的随堂测试,并要求学生做出承诺: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严防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通过培训,学生的实验室安全意识明显提高,为安全管理奠定了良好基础,充分体现了学院“以人为本,预防为先”的工作原则。  相似文献   

16.
杨哲  闫瑾  梁德东  成巍  李卉  李乙 《化学教育》2022,43(14):131-133
研究生课程思政的建设影响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关乎着能否实现立德树人这一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介绍了吉林大学化学学院立足学科特点,在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取得成功的经验,并对未来的课程思政建设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The Molecular Sciences Software Institute (MolSSI) is an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SF) funded institute that focuses on improving softwar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the computational molecular sciences. Through a collaboration with the Molecula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Consortium in Undergraduate computational chemistRY (MERCURY), the MolSSI has developed resources for undergraduate and other early career students to lay an educational foundation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of computational molecular scientists. The resources focus on introducing best practices in software engineering to students from the very start to make their software more useable, maintainable, and reproducible.  相似文献   

18.
基于化学综合实验课程的教学要求,为改善学生存在的不足,提高教学效果,改革教育方法,将挫折教育方法应用于实验课程教学.分析了改革实施的可行性,探讨了改革内容与方法,总结了改革成效与经验,针对关键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9.
于川茗  赵盈盈 《化学教育》2021,42(18):140-143
大型仪器设备是高校引领原始创新和科技进步的核心力量,挖掘大型仪器设备的科普内涵,是新时代高校开展科普教育、服务社会的创新举措。阐述了大型仪器设备开展科普教育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大型仪器设备开展科普教育的实现途径,并以电子显微镜为例,探索了大型仪器开展科普教育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完善“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化学是我国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对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化学专业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是建设好一门课程。针对当前专业课教学中存在的课程思政体系不完善、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融合程度低、教师思政教学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以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专业概论课为试点,完善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探索化学专业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建设。通过剖析化学课程思政的意义与难点,构建专业概论课实施方案,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化学课程思政建设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